无创可调式吸痰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2838发布日期:2023-01-04 07:2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无创可调式吸痰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创可调式吸痰管。


背景技术:

2.吸痰管是医院抢救和护理患者过程中使用的医疗器械。由接头和抽吸管两部分组成。接头也可以被称为负压控制装置,一端连接抽吸管,抽吸管可以直接放入患者的呼吸道,也可通过气管插管或口咽通气道放入患者呼吸道。接头的另一端和负压引流系统相连接。当打开负压开关,就开始了负压吸引,将患者呼吸道中的痰液等分泌物吸引到体外,从而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避免感染,挽救患者的生命。
3.目前的吸痰管通常是将抽吸的一端从鼻腔或口腔放入患者的呼吸道进行吸痰,吸痰管放入呼吸道会增加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稍有不慎便会对患者的呼吸道造成损伤,特别是儿童气道管稚嫩,更容易损伤气道管腔黏膜,后期还需要药物进行消炎治疗,无疑是增加患者的痛苦,从而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4.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无创可调式吸痰管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目前的吸痰管通槽是将抽吸的一端从鼻腔或口腔放入患者的呼吸道进行吸痰,吸痰管放入呼吸道会增加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稍有不慎便会对患者的呼吸道造成损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创可调式吸痰管。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无创可调式吸痰管,包括导管以及与导管一端连接的连接接头,连接接头上设置有气压调节阀,所述导管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塞入鼻腔吸痰的塞鼻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压调节阀包括一个出气管、管塞、连接带,出气管的底端安装在连接接头的侧壁上并与连接接头连通,管塞插装在出气管内并可沿出气管内腔轴向滑动,出气管和管塞之间通过连接带进行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塞鼻部包括一个塞鼻头和连接端,塞鼻头和连接端均为两端敞口、内部中空设置,连接端与导管连接,塞鼻头与连接端的前端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塞鼻头可沿为橄榄头形状、喇叭管形状的任一种。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气管的管壁上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多个出气孔,管塞沿出气管内腔轴向滑动用于控制出气孔的打开数量。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气孔为圆型通孔、矩形通孔、三角孔的任一种。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塞为底端敞口、内部中空设置,管塞的顶部开设有n个出气通槽,管塞的内壁顶部设置n个与出气通槽匹配的挡片,且n个挡片的
相对端安装有转轴,转轴的顶端穿过管塞顶部开设的通孔并套装有驱动挡片旋转与出气通槽重叠或错位的拨轮。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孔内壁安装有摩擦套,所述摩擦套的内壁与转轴的外壁接触。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气通槽可以为扇形、三角形、矩形的任一种。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塞鼻部,通过雾化药物对气道内的粘痰进行溶解、稀释,痰液流动性变好后,将塞鼻头的前端塞入患者鼻腔内形成闭环,继而在连接接头与负压装置连接后,将患者呼吸道中的痰液等分泌物吸入鼻腔并通过塞鼻头、连接端、导管和连接接头的配合吸引到体外,从而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该无创可调式吸痰管,不需要将导管插入患者的气道,避免对患者气道造成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实用性高,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塞鼻头设置为橄榄头形状,继而可以适用不同大小的鼻腔,使塞鼻头与患者鼻腔紧密贴合,提高该装置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接头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塞鼻部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连接接头正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出气管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管塞正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管塞正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管塞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挡片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导管、2连接接头、31出气管、32管塞、33连接带、34出气孔、35出气通槽、36拨轮、37转轴、38挡片、39摩擦套、41塞鼻头、42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9.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创可调式吸痰管的技术方案:
30.实施例一:
31.根据图1-3所示,包括导管1以及与导管1一端连接的连接接头2,连接接头2上设置有气压调节阀,气压调节阀包括一个出气管31、管塞32、连接带33,出气管31的底端安装在连接接头2的侧壁上并与连接接头2连通,管塞32插装在出气管31内并可沿出气管31内腔轴向滑动,出气管31和管塞32之间通过连接带33进行连接,通过设置出气管31和管塞32,在负压较高时,医护人员可以拔出管塞32,用拇指封堵出气管31进行手动调节负压,导管1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塞入鼻腔吸痰的塞鼻部,塞鼻部包括一个塞鼻头41和连接端42,塞鼻头41和连接端42均为两端敞口、内部中空设置,连接端42与导管1连接,塞鼻头41与连接端42的前
端连接,通过设置塞鼻部,通过雾化药物对气道内的粘痰进行溶解、稀释,痰液流动性变好后,将塞鼻头41的前端塞入患者鼻腔内形成闭环,继而在连接接头2与负压装置连接后,将患者呼吸道中的痰液等分泌物吸入鼻腔并通过塞鼻头41、连接端42、导管1和连接接头2的配合吸引到体外,从而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该无创可调式吸痰管,不需要将导管1插入患者的气道,避免对患者气道造成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实用性高,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塞鼻头41可沿为橄榄头形状、喇叭管形状的任一种,本实施例一中为橄榄头形状,通过将塞鼻头41设置为橄榄头形状,继而可以适用不同大小的鼻腔,使塞鼻头41与患者鼻腔紧密贴合,提高该装置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32.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创可调式吸痰管,首先通过雾化药物对气道内的粘痰进行溶解、稀释,痰液流动性变好后,接着往两个鼻腔内打入生理盐水,形成闭环,然后将塞鼻头41的前端塞入患者鼻腔内形成闭环,继而在连接接头2与负压装置连接后,负压装置工作,将患者呼吸道中的痰液等分泌物吸入鼻腔并通过塞鼻头41、连接端42、导管1和连接接头2的配合吸引到体外,从而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
33.实施例二:
34.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之上,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如下:如图4和图5所示,出气管31的管壁上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多个出气孔34,管塞32沿出气管31内腔轴向滑动用于控制出气孔34的打开数量,出气孔34可为圆型通孔、矩形通孔、三角孔的任一种,
35.通过设置出气孔34,继而在连接接头2与负压装置连接,负压装置工作时,负压过高时,医护人员可以逐渐向上拉动管塞32,控制出气孔34的打开数量,继而对导管1内的负压进行调节,以达到负压的使用标准,并且这种调节方式,能够避免痰液与医护人员的手部接触,避免造成污染。
36.实施例三:
37.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之上,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如下:如图6-9所示,管塞32为底端敞口、内部中空设置,管塞32的顶部开设有n个出气通槽35,管塞32的内壁顶部设置n个与出气通槽35匹配的挡片38,且n个挡片38的相对端安装有转轴37,转轴37的顶端穿过管塞32顶部开设的通孔并套装有驱动挡片38旋转与出气通槽35重叠或错位的拨轮36,通孔内壁安装有摩擦套39,摩擦套39的内壁与转轴37的外壁接触,通过设置摩擦套39,增加与转轴37之间的摩擦,在医护人员不转动拨轮36时,转轴37和挡片38不会发生转轴37,出气通槽35可以为扇形、三角形、矩形的任一种。
38.通过设置挡片38和出气通槽35,在连接接头2与负压装置连接,负压装置工作,负压过高时,医护人员可以逐渐拨动拨轮36带动转轴37和挡片38转动,继而使挡片38与出气通槽35错位,将出气通槽35打开,继而对导管1内的负压进行调节,以达到负压的使用标准,并且这种调节方式,能够避免痰液与医护人员的手部接触,避免造成污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