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耳道清洗装置

文档序号:29668095发布日期:2022-04-14 21:06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耳道清洗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外耳道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耳鼻喉科治疗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外耳道病变的患者,其病变主要为各种炎症,临床表现耳痒、耳内不适、充血、肿胀、流水样分泌物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外耳道进行清洗,目前在为患者清洗外耳道时,经常采用药水进行冲洗,采用这种方式清洗患者的外耳道时,药液容易进入患者的耳道深处,患者会感觉不舒服,甚至造成耳道深处感染,且采用这种冲洗的方式不容易将患者的外耳道清洗干净。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耳道清洗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手柄、压块、限位板、复位件、转轴、齿轮、齿条和棉签,所述手柄内设有腔体,所述手柄上设有与压块配合的通孔,所述压块的一端位于手柄外,所述压块的另一端经通孔穿入腔体后固定连接限位板,压块用于朝向腔体中部推动限位板,所述复位件用于使限位板复位,所述限位板的上固设有齿条,所述转轴的后端可转动式连接在手柄的后端,所述转轴的前端穿过腔体后穿出手柄的前端,所述转轴上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棉签可拆卸式固定在转轴的前端。
5.进一步,所述复位件包括导向杆、导向筒和压缩弹簧,所述导向筒的内腔与导向杆相配合,所述导向筒固定在腔体的侧壁上,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在限位板上,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位于导向筒的内腔内,所述压缩弹簧套设于导向杆上,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触在限位板上,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抵触在导向筒上。
6.进一步,所述手柄的后端固设有端板,所述端板内设有圆形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与其间隙配合的转动块,所述转轴的后端向后穿入空腔后与转动块固接。
7.进一步,所述转轴的前端固设有螺纹套筒,所述棉签包括签杆和棉球,所述棉球固定在签杆的前端,所述签杆的后端螺合在螺纹套筒内。
8.进一步,所述螺纹套筒的前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手柄上,所述挡板上设有供签杆穿过的圆孔。
9.进一步,所述压块的位于手柄外的一端固设有限位凸块。
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外耳道清洗装置为患者清洗外耳道时,将棉签安装连接在转轴的前端,然后向棉签上滴上清洗药水,使清洗药水浸润棉签上的棉球,然后医护人员即能握住手柄将棉签的棉球伸入患者的外耳道内,然后医护人员握住手柄的按压压块,压块向腔体内移动,限位板随压块移动,齿条随限位板移动,齿条在移动过程中带动齿轮正向转动,转轴随齿轮正向转动,棉签随转轴正向转动,然后松开压块,在复位件的复位
作用下,限位板和压块向背离转轴的方向移动(即压块朝向手柄外的方向移动),齿条随限位板移动,齿条在移动过程中带动齿轮反向转动,转轴随齿轮反向转动,棉签随转轴反向转动,只需要不断重复地按压和松开压块,棉签的棉球即能正反往复转动,不断对患者的外耳道进行转动清洗。在清洗一段时间后,将棉签从患者的外耳道拔出,在手柄上换上新的棉签,并在棉签的棉球上滴上清洗药水,然后使用新的棉签对患者的外耳道进行再次清洗。采用棉球擦洗的方式对患者的外耳道进行清洗,不用使用太多清洗药水,清洗药水不容易进入患者的耳道深处,不容易对患者造成不适,不容易感染患者的耳道深处。通过不断使棉签正转反转来对患者的外耳道进行转动擦洗,更容易将患者的外耳道清洗干净。限位板还能起到限位作用,能防止压块位于手柄内的一端向手柄外脱出。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外耳道清洗装置的俯视图;
13.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14.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15.图中,1、手柄;2、压块;3、限位板;4、转轴;5、齿轮;6、齿条;7、棉签;8、腔体;9、通孔;10、导向杆;11、导向筒;12、压缩弹簧;13、端板;14、空腔;15、转动块;16、螺纹套筒;17、签杆;18、棉球;19、挡板;20、连接座;21、圆孔;22、限位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柄1、压块2、限位板3、复位件、转轴4、齿轮5、齿条6和棉签7,所述手柄1内设有腔体8,所述手柄1上设有与压块2配合的通孔9,所述压块2的一端位于手柄1外,所述压块2的另一端经通孔9穿入腔体8后固定连接限位板,压块2用于朝向腔体8中部推动限位板3,复位件为四个,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复位件还可为其它数量。所述复位件包括导向杆10、导向筒11和压缩弹簧12,所述导向筒11的内腔与导向杆10相配合,所述导向筒11固定在腔体8的侧壁上,所述导向杆10的一端固定在限位板3上,所述导向杆10的另一端位于导向筒11的内腔内,所述压缩弹簧12套设于导向杆10上,所述压缩弹簧12的一端抵触在限位板3上,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抵触在导向筒11上。在压块2受压向腔体8中部推动限位板3时,导向杆10向导向筒11的内腔内移动,压缩弹簧12被压缩储蓄弹性势能,在压块2不再受压时,压缩弹簧12释放弹性势能,压缩弹簧12伸长并推动限位板3复位,以此,复位件即能使限位板3复位。所述限位板3的上固设有齿条6,所述手柄1的后端固设有端板13,所述端板13内设有圆形的空腔14,所述空腔14内设有与其间隙配合的转动块15,所述转轴4的后端向后穿入空腔14后与转动块15固接。以使所述转轴4的后端可转动式连接在手柄1的后端,所述转轴4的前端穿过腔体8后穿出手柄1的前端,所述转轴4上设有齿轮5,所述齿轮5与齿条6相啮合,所述转轴4的前端固设有螺纹套筒16,螺纹套筒16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棉签7包括签杆17和棉球18,所述棉球18固定在签杆17的前端,所述签杆17的后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签杆17的后端螺合在螺纹套筒16内,能够转动签杆17来将棉签7旋紧在螺纹套筒16内,以将棉签7与转轴4连接在一起,也能够转动签杆17将棉签7从螺纹套筒16
内旋出,以将棉签7从转轴4上拆下。
18.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外耳道清洗装置为患者清洗外耳道时,将棉签7旋紧在转轴4前端的螺纹套筒16内,然后向棉签7上滴上清洗药水,使清洗药水浸润棉签7上的棉球18,然后医护人员即能握住手柄1将棉签7的棉球18伸入患者的外耳道内,然后医护人员握住手柄1的按压压块2,压块2向腔体8内移动,限位板3随压块2移动,导向杆10向导向筒11的内腔内移动,压缩弹簧12被压缩储蓄弹性势能,齿条6随限位板3移动,齿条6在移动过程中带动齿轮5正向转动,转轴4随齿轮5正向转动,棉签7随转轴4正向转动,然后松开压块2,压缩弹簧12释放弹性势能,压缩弹簧12伸长并推动限位板3复位,限位板3和压块2向背离转轴4的方向移动(即压块2朝向手柄1外的方向移动),齿条6随限位板3移动,齿条6在移动过程中带动齿轮5反向转动,转轴4随齿轮5反向转动,棉签7随转轴4反向转动,只需要不断重复地按压和松开压块2,棉签7的棉球18即能正反往复转动,不断对患者的外耳道进行转动清洗。棉球18和人体外耳道的摩擦力较小,在使用过程中,签杆17旋紧在螺纹套筒16上,签杆17不会从螺纹套筒16上脱落。在清洗一段时间后,将棉签7从患者的外耳道拔出,在手柄1上换上新的棉签7,并在棉签7的棉球18上滴上清洗药水,然后使用新的棉签7对患者的外耳道进行再次清洗。采用棉球18擦洗的方式对患者的外耳道进行清洗,不用使用太多清洗药水,清洗药水不容易进入患者的耳道深处,不容易对患者造成不适,不容易感染患者的耳道深处。通过不断使棉签7正转反转来对患者的外耳道进行转动擦洗,更容易将患者的外耳道清洗干净。限位板3还能起到限位作用,能防止压块2位于手柄1内的一端向手柄1外脱出。
19.所述螺纹套筒16的前侧设有挡板19,所述挡板19通过连接座20固定连接在手柄1上,所述挡板19上设有供签杆17穿过的圆孔21,棉签7的前端距挡板19前侧面的的距离比人体外耳道的长度短0.5cm-1cm,在对患者的外耳道进行清洗时,在挡板19的阻挡作用下,能够防止因棉签7插入过深而伤害到患者的耳朵,挡板19固定在手柄1上,不会随转轴4转动,不容易擦伤患者的耳廓。
20.所述压块2的位于手柄1外的一端固设有限位凸块。限位凸块起到限位作用,使压块2位于手柄1外侧的一端不会被完全压入腔体8内。
2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