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科用通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29813发布日期:2022-05-17 09:3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化科用通便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科用通便器。


背景技术:

2.消化科患者经常会有消化不良导致的便秘和大便不通畅等问题,在对消化科患者进行治疗时,一般是让患者服用健胃消食片或者是通便胶囊等药品,严重者采用通便器将水向患者的肛门内注入,使患者的直肠受到刺激从而进行排泄。
3.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经常发生便秘,但是其无法成承受普通通便器带来的疼痛,需要采用较为温和的方式进行通便,如对患者腹部进行按摩,促进消化,促进肠胃蠕动,加快大便的排出,现有的按摩方式多数采用人工按摩,耗时较久,效率低,同时需要耗费看护人员大量体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科用通便器。
5.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消化科用通便器,包括凹型柱,所述凹型柱的两侧安装有连接带,所述凹型柱内转动安装有贯穿其高度两端的固定杆,所述凹型柱上安装有带动所述固定杆进行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固定杆上环形阵列有多个呈l型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可拆卸安装有滚珠,所述固定杆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放置袋。
7.进一步地,所述滚珠上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沿所述连接杆底面的直径方向移动,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与所述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一端为贯穿状态。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内部且靠近所述滑槽贯穿端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进行移动的滑板,所述滑板远离所述滑块的一侧安装有把手,所述连接杆内开设有与所述滑板相适配的滑道。
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凹型柱顶面的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设置有主动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固定杆顶端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绕设有传送带。
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设有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
11.进一步地,所述放置袋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透气网。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带将装置固定在患者的腰腹处,利用驱动件带动滚珠进行运动,对患者腹部进行按摩,刺激肠道蠕动,同时采用熨敷法,在放置袋内放置药包通过药物刺激来帮助快速通便,从而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效率,还能减轻患者痛苦。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a方向剖视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b-b方向剖视图;
19.附图标记:1、凹型柱;2、连接带;3、固定杆;4、驱动件;401、电机;402、主动轮;403、从动轮;404、传送带;5、连接杆;6、滚珠;7、固定板;8、放置袋;9、滑块;10、滑槽;11、滑板;12、把手;13、滑道;14、子魔术贴;15、母魔术贴;16、透气网。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1.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一种消化科用通便器,包括凹型柱1,凹型柱1的两侧安装有连接带2,凹型柱1内转动安装有贯穿其高度两端的固定杆3,凹型柱1上安装有带动固定杆3进行转动的驱动件4,固定杆3上环形阵列有多个呈l型的连接杆5,连接杆5 的自由端可拆卸安装有滚珠6,固定杆3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板7,固定板7上安装有放置袋8;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连接带2将装置固定在患者的腰腹处,凹型柱1对准患者的腹部,由于推拿能够帮助行气导滞,和肠通便,促进肠胃蠕动以帮助快速通,通常以肚脐为中心在中腹、下腹作顺时针方向摩动直至有热感产生即可,本装置利用驱动件4带动固定杆3进行转动,安装在固定杆3上的连接杆5随之转动,从而带动设置在连接杆5上的滚珠6顺时针方向进行运动,对患者腹部进行按摩,滚珠6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连接杆 5上,方便患者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更换滚珠6的大小,并且为避免按摩时产生疼痛可在肌肤涂抹润滑油等,可拆卸的方式便于使用者后期进行清洗消毒;同时根据中医的一种外治疗法,使用药物加热后敷在局部,通过药物、穴位刺激来帮助快速通便,因此在固定杆3的底端转动安装固定板7,固定板7位于连接杆5之间,通过在固定板7上安装放置袋8,放置袋8与患者肌肤相接触,在放置袋8内放置药包通过药物、穴位刺激来帮助快速通便,从而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效率,还能减轻患者痛苦。
22.如图4和图5所示,滚珠6上安装有滑块9,滑块9沿连接杆5底面的直径方向移动,连接杆5上开设有与滑块9相适配的滑槽10,滑槽10的一端为贯穿状态;本实施例中,滑块9安装在滚珠6上,滑块9沿连接杆5的直径方向进行移动,相当于滚珠6与滑块9 沿连接杆5的直径方向插入连接杆5内,滑槽10的设计能够限制滑块9的运动距离,同时能够方便插入以及取出滚珠6;滑块9的横截面采用t型、燕尾型或其他具有限位结构的形状,滑槽10与滑块9相适配能够避免滑块9从连接杆5上掉落。
23.如图5所示,连接杆5的内部且靠近滑槽10贯穿端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进行移动的滑板11,滑板11远离滑块9的一侧安装有把手12,连接杆5内开设有与滑板11相适配的滑道13;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滚珠6在运动的过程中,滑块9与滑槽10发生分离,因此在连接杆5内设置滑板11,通过拉动把手12带动滑板11在滑道13内沿其高度进行运动,从而对滑块9进行阻拦,避免滑块9与滑槽10分离。
24.如图1所示,驱动件4包括安装在凹型柱1顶面的电机401,电机401的驱动端设置有主动轮402,还包括安装在固定杆3顶端的从动轮403,主动轮402与从动轮403之间绕设有传送带404;本实施例中,启动电机401进行工作,通过电机401的驱动端带动主动轮402进行运动,由于固定杆3的顶端安装有从动轮403,主动轮402与从动轮403之间绕设有传送带404,主动轮402转动时将会带动传送带404进行转动,从而迫使安装在固定杆3上的从动轮403进行转动,最终带动滚珠6进行运动,实现对患者腹部的按摩。
25.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连接带2的两端分别设有子魔术贴14与母魔术贴15;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带2将装置固定在患者的腰腹部,为了方便使用者进行穿戴,在连接带2的自由端设置子魔术贴14与母魔术贴15,使用者根据自身的腰围调节连接带2的长度(即子魔术贴14与母魔术贴15之间的贴合距离),从而将连接带2固定在患者腰腹处,子魔术贴14采用细软的纤维制成,母魔术贴15采用带有勾刺的弹性纤维,在受到一定横力的情况下,富有弹性的勾被拉直,从绒圈上松掉而打开,然后又恢复原有的勾型,如此反复开合可达一万次之多,既方便使用,又能增加装置使用寿命。
26.如图2所示,放置袋8远离固定板7的一侧设置有透气网16;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将放置袋8内药包的热气或药气能够散发出去,放置袋8与患者肌肤接触的一侧设置有透气网16,透气网16采用棉麻材质的纱布等具有较大缝隙的布料制成。
2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