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血管蒂术区的负压引流装置

文档序号:30112027发布日期:2022-05-18 17:0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血管蒂术区的负压引流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手术器械领域,具体是涉及用于血管蒂术区的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2.口腔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口腔鳞癌)是最常见的头颈恶性肿瘤,临床上以中晚期为主,主要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1,2]。对手术后组织或器官缺损的显微外科为基础的游离皮瓣修复是当前主流方法。术中的一个关键操作是:吻合血管区域的负压引流装置的放置,既要防止局部形成血肿对吻合血管造成压迫,确保组织瓣血液循环通畅,又不能压迫血管蒂造成回流障碍[3]。与其他术区不同的是,移植组织瓣血管蒂质地柔软,管腔吻合位置抗张力性差,常规负压引流管极易引起吻合血管扭曲,造成移植组织血液循环障碍[4]。针对此特殊情况,目前多采用术中剪取部分无菌外科手套制成橡皮片,利用缝线将其绑定于常规负压引流管末端,在确保总体负压吸引力不变的情况下,减轻局部压强,确保吻合血管状态相对稳定。
[0003]
目前,临床上没有用于血管吻合区域直接使用的成品负压引流装置,需要临床医生用橡皮手套和缝线与引流管进行缝合固定,这类简易的自制特殊血管蒂引流管在大多数医院虽应用广泛,但仍存在以下缺点:一:术中制作相对耗时,客观上拖慢手术进度,增加手术时长,增加术后并发症出现概率。二:自行制作标准及质量难以统一,缝线固定橡皮片强度及牢固性相对较差,抽取引流管时可能导致部分或全部橡皮片遗漏于体内,导致感染、创口不愈合等一系列问题。三:以无菌外科手套作为制取橡皮片来源,可能将附着于其表面的润滑材料等带入术区,属于异物延迟愈合。
[0004]
[1]pimentaamaralmara,dasilvafreireaddahregina,carvalhoandr
é
lopes,pintocl
ó
visiolopes,kowalskiluizpaulo.predictivefactorsofoccultmetastasisandprognosisofclinicalstagesiandiisquamouscellcarcinomaofthetongueandfloorofthemouth.[j].oraloncology,2004,40(8):780-786.
[0005]
[2]warnakulasuriyasaman.globalepidemiologyoforalandoropharyngealcancer.[j].oraloncology,2009,45(4/5)
[0006]
[3]《nccn头颈部肿瘤临床诊治指南(中国版)》
[0007]
[4]毛驰,俞光岩,彭歆,等.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中的血管危象及处理[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9,044(005):304-305。


技术实现要素:

[0008]
因此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血管蒂术区的负压引流装置,其能有效避免上述缺点,降低患者术后出现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概率,进而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0009]
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血管蒂术区的负压引流装置,其包括负压部件、引流管和引流片,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引流片固定地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负压部件可拆卸地相连;所述引流管在连接所述引流片一端还设置有引流口;所述引流片呈指状且表面设置有引流口。
[0010]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部件为能够提供负压的部件,选自负压球,负压球上具有活动扣,且负压球上具有刻度线。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的总长度为45-50cm。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设置为两段,包括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和所述第二引流管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引流管未连接第二引流管的一端与负压部件可拆卸地相连;所述第二引流管未连接第一引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引流片固定地相连。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流管与负压部件可拆卸地相连方式为第二引流管比第一引流管管径粗,将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插入式连接。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流管与负压部件可拆卸地相连方式为在负压装置上述设置于第一引流管外径相同尺寸的连接口,并将第一引流管插入连接口实现连接。
[001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流管与第二引流管长度相同。
[0016]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流管上靠近引流片1-1.5cm处设置引流口。
[0017]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口为在管壁上均匀设置的孔。
[0018]
进一步地,在所述引流片上的引流口比引流管上的引流口大,且中引流片的横截面上呈 90度对称分布直径均一引流口4个;在引流管的横截面上呈180度对称分布直径均一引流口 2个。
[0019]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为硅橡胶制成。
[0020]
有益效果
[0021]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装置适合标准化生产,统一规格,无需术中自行制作,减少医护人员非治疗相关工作量。减少手术时长,减少创口暴露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本实用新型一旦投入使用,标准化生产一次性成品较自制品,质控严格,无菌化处理到位,避免自行制作过程中混入其他无关物质,降低机体排异反应概率。
[0022]
2)引流管末端引流片一体化设计连接牢固,避免出现撤除引流管时橡皮片遗漏于术区内,避免术后出现感染等不良医疗事件,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管蒂负压引流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0025]
下面参照下图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血管蒂负压引流管。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管蒂负压引流管,包括负压球(1),硅橡胶引流管(2,3)总长度约45-50cm,硅橡胶的第一引流管(2)长度约20-25cm,硅橡胶的第二引流管长度与第一引流管长度相同,其末端为引流片及引流管固定连接处(4),固定连接处前1-1.5cm管腔常规分布引流口。引流管
带孔橡皮引流片(5),所述负压球[1]以可拆卸插入式连接于硅橡胶第一引流管(2),硅橡胶前端引流管(3) 以相同方式同第二引流管(4)相连接,第二引流管(4)末端处同引流片(5)一体化设计固定连接,体内引流管管腔常规分布引流口,引流片呈指状,横截面90度对称分布直径均一引流口。引流管二段式设计有利于依据血管蒂位置术中自行调整引流管长度。
[0026]
在使用时,将第二引流管末端引流片及分布有引流孔部分留置于体内,收集术区渗出物,根据不同术区术后摆放需求,自行剪取引流管,并通过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插入式连接调整引流管整体长度,避免术后患者转移、护理等过程中因引流管总长度过长或过短造成固定不当,破坏术区稳定性。
[0027]
负压球末端设有活动扣,引流时球体密封。球体表面设置有相应刻度线,可直观确定引流量,引流液达到一定量后打开活动扣可从后方排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