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80049发布日期:2022-10-21 22:56阅读:49来源:国知局
心电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心电记录仪。


背景技术:

2.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病症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心血管疾病患者通常通过穿戴心电记录仪来记录其心电活动,但心电记录仪只能记录用户的心电数据,用户主动感知的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需要通过用户感知获得。将检测的心电数据与用户的感受相结合,有利于医生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同时可以帮助用户解决具体的症状问题。
3.现有技术中,用户在感到身体不适时,通过按下心电记录仪上的记录按钮来记录用户事件。
4.然而,在用户身体感到不适时,要找到对应的记录按钮,对用户来说操作不够便捷。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记录用户事件操作不够便捷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心电记录仪,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记录用户事件操作不够便捷的问题。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心电记录仪,所述心电记录仪包括控制器和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7.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心电记录仪产生的速度变化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所述速度变化数据传输至所述控制器;
8.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所述速度变化数据,生成用户双击事件发生时间的第一记录。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心电记录仪还包括数据传输模块;
10.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1.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心电记录仪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将所述控制器得到的所述速度变化数据传输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速度变化数据,生成所述用户双击事件发生时间的第二记录。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控制器得到的所述第一记录传输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记录和所述第二记录结合,生成用户双击事件发生时间的第三记录。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心电记录仪还包括存储模块;
14.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存储模块用于保存所述控制器得到的所述速度变化数据和\或所述第一记录。
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心电记录仪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心电记录仪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呼吸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呼吸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采样率为50hz,量程为正负2g且精度为1024级。
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为mems传感器。
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3g模块、4g模块、5g模块、蓝牙和wifi模块中的任意一种。
2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为mcu芯片或延时上电电路。
21.上述心电记录仪,包括控制器和加速度传感器,通过加速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加速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心电记录仪产生的速度变化数据;控制器用于根据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速度变化数据,获取用户双击事件发生时间的第一记录。在用户感到不适时双击心电记录仪,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心电记录仪产生的速度变化数据,通过控制器根据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速度变化数据获取用户双击事件发生时间的记录结果,有效提高记录用户事件操作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3.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心电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心电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心电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心电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心电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9.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技术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技术公开的内容不充分。
30.在本技术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
结合。
31.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所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所涉及的“一”、“一个”、“一种”、“该”等类似词语并不表示数量限制,可表示单数或复数。本技术所涉及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以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技术所涉及的“连接”、“相连”、“耦接”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气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本技术所涉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技术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
32.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心电记录仪10,包括控制器11和加速度传感器12,加速度传感器12与控制器连接11。
33.其中,加速度传感器12,用于采集心电记录仪10产生的速度变化数据,并将采集到的速度变化数据传输至控制器11;控制器11用于根据加速度传感器12采集的速度变化数据,生成用户双击事件发生时间的第一记录。
34.具体地,心电记录仪10的基本硬件结构可以参见现有的心电记录仪的结构,可以包括电源模块,led显示屏、心电传感器等,用来监测用户的心电情况。本技术中的心电记录仪10在现有的心电记录仪的基础上还包括控制器11和加速度传感器12,控制器11和加速度传感器12之间电连接。控制器11可以为mcu芯片,也可以是利用分立元件搭建的延时上电电路,如555定时器、mos管和电容等。加速度传感器12可以采用能够采集速度变化数据的传感器实现,例如电容式的加速度传感器、电感式的加速度传感器、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和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等。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加速度传感器12为mems(micr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mems传感器为压阻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功耗低、可靠性高、适于批量化生产、易于集成和实现智能化的特点。此外,本技术中的控制器11可以在现有的心电记录仪的控制器上集成对加速度传感器12的处理机制,加速度传感器12和控制器连接11,保证控制器11可以对加速度传感器12采集到的速度变化数据进行处理。控制器11也可以是独立设置在心电记录仪10中,专用于与加速度传感器12连接,用来对加速度传感器12采集到的速度变化数据进行处理。
35.本实施例提供的心电记录仪10,在用户感到不适时,可以拍击心电记录仪10,心电记录仪10会产生速度变化数据,通过加速度传感器12采集心电记录仪10产生的速度变化数据,并通过控制器11根据加速度传感器12采集的速度变化数据获取用户双击事件发生时间的第一记录。这样,就可以很便捷的形成双击事件记录,得到用户的感知数据。进一步地,通过用户双击事件发生时间的第一记录形成的感知数据,和用户的心电数据相结合,可以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判断。
36.需要说明的是,心电记录仪10任何时刻产生的速度变化数据都可以被加速度传感器12采集到,包括用户在跑步,跳跃或者双击等。相对于跑步、跳跃等运动,发生用户双击事
件导致心电记录仪10产生的速度变化非常快,且这种速度变化消失的也特别迅速,所以控制器11可以根据用户双击事件的特点对心电记录仪10产生的速度变化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用户双击事件发生时间的第一记录。本技术中的控制器11集成了现有的对加速度传感器12采集的速度变化数据的处理算法,能够准确生成用户双击事件发生时间的第一记录。
37.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加速度传感器12采集的速度变化数据的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是心电记录仪10产生的速度变化大小。为了使加速度传感器12采集的数据更全面,加速度传感器12采集心电记录仪10在x轴、y轴和z轴分别产生的速度变化数据。在控制器11获取到加速度传感器12采集的速度变化数据后,对原始的速度变化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包括对速度变化数据的重采样以及对速度变化数据进行缩放,实现速度变化数据的量程和精度的统一;然后分别计算x轴、y轴和z轴每轴的速度变化数据的差分数据,差分数据即为当前时刻的速度变化数据与前一时刻的速度变化数据的差值,差分数据体现了速度变化数据的变化情况,持续在连续第一预设个数的差分数据中寻找单击操作产生的波峰,若在此波峰之前算法的寄存模块有保存一个待选单击操作产生的波峰,则判断这两个波峰的间隔时间是否在预设时间阈值范围内。如果在预设时间阈值范围内,则控制器11判定当前发生了用户双击事件,并记录当前用户双击事件发生时间,且将当前待选单击操作产生的波峰从算法的寄存模块里去除。如果算法的寄存模块不存在待选单击操作产生的波峰,则将新检测到的单击操作产生的波峰作为待选单击操作产生的波峰保存在算法的寄存模块中。
38.判定当前时刻的差分数据是否为单击操作的波峰需要满足以下四点要求,第一,当前时刻的差分数据大小需超过设定第一阈值;第二,当前时刻的差分数据斜率需发生变化;第三,当前时刻的后续第二预设个数的差分数据超过设定第二阈值;第四,当前时刻的差分数据和前后第三预设个数的差分数据的值分布比较集中。此外,在当前时刻的数据满足以上四点要求的情况下,若当前时刻前后第四预设个数的差分数据与当前时刻的差分数据大小接近的比例超过第三设定阈值,说明当前时刻的差分数据干扰比较大,当前的波峰为单击操作产生的波峰可信度较低,则放弃将当前时刻的差分数据作为单击操作产生的波峰。控制器11通过上述对加速度传感器12采集的速度变化数据的处理,可准确生成用户双击事件发生时间的第一记录。
39.现有技术中,用户在感到身体不适时,通过按下心电记录仪上的记录按钮来记录用户事件。然而,在用户身体感到不适时,要找到对应的记录按钮,对用户来说操作不够便捷。本技术在用户感到不适时双击心电记录仪10,通过加速度传感器12采集心电记录仪10产生的速度变化数据,通过控制器11根据加速度传感器12采集的速度变化数据获取用户双击事件发生时间的记录结果,有效提高记录用户事件操作的便捷性。
40.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的心电记录仪20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心电记录仪10的基础上,还包括数据传输模块13。
41.其中,数据传输模块13与控制器连接11。数据传输模块13用于在心电记录仪20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连接;数据传输模块13将控制器11得到的速度变化数据传输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根据速度变化数据,生成用户双击事件发生时间的第二记录。
42.具体地,数据传输模块13可以为3g模块、4g模块、5g模块、蓝牙和wifi模块中的任意一种。
43.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为了减少心电记录仪20的功耗,在心电记录仪20中设置
蓝牙作为数据传输模块13。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或者电脑等终端,数据传输模块13可以通过无线连接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中集成了现有的速度变化数据的处理算法,和上述提到的速度变化数据的处理算法一致,可以对速度变化数据进行处理,识别双击事件,生成用户双击事件发生时间的第二记录。当心电记录仪20的控制器11处理线程比较多,来不及对加速度传感器12采集的速度变化数据进行处理时,可通过数据传输模块13将控制器11得到的速度变化数据传输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根据速度变化数据,生成用户双击事件发生时间的第二记录。
44.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数据传输模块13还用于将控制器11得到的第一记录传输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将第一记录和第二记录结合,生成用户双击事件发生时间的第三记录。
45.具体地,由于控制器11和终端设备的数据处理环境不同,所以用户双击事件发生时间的第一记录和第二记录可能会存在不同,为了保证用户双击事件时间的记录更完整,数据传输模块13还用于将控制器11得到的第一记录传输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将第一记录和第二记录结合,生成用户双击事件发生时间的第三记录。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记录和第二记录简单地求取并集生成用户双击事件发生时间的第三记录。
46.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三提供的心电记录仪30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心电记录仪10的基础上,心电记录仪30还包括存储模块14;
47.存储模块14与控制器11连接,存储模块14用于保存控制器得到的速度变化数据和\或第一记录。
48.具体地,存储模块14可以是sd卡或者flash芯片,sd卡或者flash芯片重量轻且体积小,便于集成在心电记录仪30中,且减小心电记录仪30穿戴在用户身上时对用户造成的负担。存储模块14的存储空间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将控制器11得到的速度变化数据和\或第一记录保存至存储模块14,当前用户的数据可长期被保存。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usb等其他数据导出接口将此数据导出,以便用户使用。
49.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四提供的心电记录仪40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心电记录仪10的基础上,心电记录仪40还包括报警模块15,报警模块15与控制器11连接。
50.具体地,报警模块15可以是安装在心电记录仪40用户端或者安装在心电记录仪40控制端的报警灯或蜂鸣器,也可以是报警灯和蜂鸣器的组合。当控制器11检测到发生用户双击事件,说明用户感知到身体不舒服,此时,通过报警模块15向外界发出报警提示信息,可以让用户的情况被及时发现。
51.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五提供的心电记录仪50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心电记录仪10的基础上,心电记录仪5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6和呼吸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16和呼吸传感器17分别与控制器11连接。
52.具体地,由于用户处于不同的状态心电情况会出现差异,比如用户在睡眠、运动等状态下的心电情况存在差异,所以获取用户当前的状态对于用户心电情况监测也至关重要。温度传感器16和呼吸传感器17可以是电容式的传感器、电感式的传感器、应变式传感器和压阻式传感器等。通过温度传感器16可以采集用户的温度数据,温度传感器16一般设置在贴近用户身体的那一侧,便于更准确地采集用户的温度数据。通过呼吸传感器17可以采集用户的呼吸数据,可根据用户的温度数据和呼吸数据判断当前用户的状态,根据用户的
状态以及用户双击事件时间的记录结合心电传感器采集到的用户的心电数据,可进一步帮助医生对当前用户的心电情况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53.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提供的加速度传感器12采集的速度变化数据是用于检测用户双击事件,加速度传感器12的采样率可以为50hz,量程为正负2g且精度为1024级。根据用户使用的场景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参数配置。例如,在一些场景中,需要利用加速度传感器12采集的速度变化数据判断用户的姿态等信息,可以使用更高采样率和更高精度的加速度传感器12。
54.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法,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提供的心电记录仪还设置有身份识别模块,身份识别模块与控制器11电连接,当心电记录仪因需要充电或者其他原因被取下并重新穿戴时,需要先利用身份识别模块对使用心电记录仪的用户进行身份识别,当身份识别模块的识别结果为成功时,心电记录仪才能开机,进一步降低不同用户的心电记录仪使用混淆的机率,以使用户最终获取的心电信息全部为当前用户的心电信息,不包含其他人的心电信息。身份识别模块可以是声音身份识别模块,声音身份识别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和声音采集器,声音采集器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存储模块14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利用存储模块14存储用户的预设声音信息,利用声音采集器获取用户当前的声音信息,微处理器根据声音采集器采集到的声音信息与预设声音信息之间的匹配结果来控制心电记录仪的开机状态。
55.应该明白的是,这里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是用来解释这个应用,而不是用来对它进行限定。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本技术保护范围。
56.显然,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些例子或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也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技术适用于其他类似情况,但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尽管在此开发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可能是复杂和漫长的,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根据本技术披露的技术内容进行的某些设计、制造或生产等更改仅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被视为本技术公开的内容不足。
[0057]“实施例”一词在本技术中指的是结合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该短语出现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并不一定意味着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意味着与其它实施例相互排斥而具有独立性或可供选择。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清楚或隐含地理解的是,本技术中描述的实施例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结合。
[0058]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