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枕型胶罩式男用接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88733发布日期:2022-06-22 01:0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枕型胶罩式男用接尿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枕型胶罩式男用接尿器。


背景技术:

2.接尿器是根据男女病人生理特点共有四种,分别是男用一次性塑料袋接尿器和女用穿戴式硅胶接尿腔接尿器、床上负压应急吸尿器。为各类脑积水、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后痴呆昏迷、植物人、偏瘫瘫痪、各重度脑外伤恢复期、长期尿床、尿失禁、骨折、尿崩症、早期尿路感染的伴有脑神经异常体征的重症病人日常和卧床时使用。
3.现有接尿器多为壶状结构,接尿口与接尿器主体的连接处较为平缓,接尿器主体内的尿液易淌、易洒出,并且现有接尿器主体上的手柄与接尿器主体多为一体式结构,整体较高、无法折叠,占用额外空间,在使用时存在诸多不便。
4.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医用枕型胶罩式男用接尿器,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枕型胶罩式男用接尿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枕型胶罩式男用接尿器,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7.一种医用枕型胶罩式男用接尿器,包括:接尿器主体、接尿口、外沿、挡边、支架、手柄、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所述接尿口位于接尿器主体的一端,且接尿口与接尿器主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外沿位于接尿口的边缘处,且外沿与接尿口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挡边位于接尿口的内壁上,且挡边与接尿口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支架位于接尿器主体的顶端,且支架与接尿器主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手柄包裹在支架的外部;所述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位于手柄的外壁上,且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与手柄为一体式结构。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枕型胶罩式男用接尿器所述接尿器主体的整体外观呈椭圆形,且接尿口位于接尿器主体一端的上部。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枕型胶罩式男用接尿器所述外沿为直角弯边。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枕型胶罩式男用接尿器所述挡边为环形板状凸起。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枕型胶罩式男用接尿器所述支架的整体外观呈倒u形,且支架在接尿器主体上安装有两处。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枕型胶罩式男用接尿器所述手柄为矩形条状结构,且手柄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的圆孔,并
且手柄的一端通过所述圆孔与第一限位柱插接连接,手柄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圆孔与第二限位柱插接连接。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枕型胶罩式男用接尿器所述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为横截面呈t形的柱状结构,且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均位于手柄的左端。
1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接尿器主体的整体外观呈椭圆形,且接尿口位于接尿器主体一端的上部的设置,增加接尿器主体与接尿口之间的坡度,使接尿器主体内的尿液不易洒出。
16.2、本实用新型外沿为直角弯边,挡边为环形板状凸起的设置,保护效果好,不易割伤,同时具有一定阻挡作用,能一定程度防止接尿器主体内的尿液因晃动而洒出。
17.3、本实用新型手柄为矩形条状结构,且手柄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的圆孔,并且手柄的一端通过所述圆孔与第一限位柱插接连接,手柄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圆孔与第二限位柱插接连接,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为横截面呈t形的柱状结构,且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均位于手柄的左端的设置,方便安装与拆卸,且体积小巧、结构灵活,非使用时贴在接尿器主体的外壁上,占用空间较小,便于使用。
18.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医用枕型胶罩式男用接尿器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阻挡效果好,接尿器主体内的尿液不易洒出,手柄体积小巧、结构灵活,占用空间较小,便于使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19.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接尿器主体1、接尿口2、外沿3、挡边4、支架5、手柄6、第一限位柱7、第二限位柱8。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
相对重要性。
27.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枕型胶罩式男用接尿器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29.一种医用枕型胶罩式男用接尿器,包括:接尿器主体1、接尿口2、外沿3、挡边4、支架5、手柄6、第一限位柱7、第二限位柱8;接尿口2位于接尿器主体1的一端,且接尿口2与接尿器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外沿3位于接尿口2的边缘处,且外沿3与接尿口2为一体式结构;挡边4位于接尿口2的内壁上,且挡边4与接尿口2为一体式结构;支架5位于接尿器主体1的顶端,且支架5与接尿器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手柄6包裹在支架5的外部;第一限位柱7、第二限位柱8位于手柄6的外壁上,且第一限位柱7、第二限位柱8与手柄6为一体式结构。
30.具体的,接尿器主体1的整体外观呈椭圆形,且接尿口2位于接尿器主体1一端的上部。
31.具体的,外沿3为直角弯边。
32.具体的,挡边4为环形板状凸起。
33.具体的,支架5的整体外观呈倒u形,且支架5在接尿器主体1上安装有两处。
34.具体的,手柄6为矩形条状结构,且手柄6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一限位柱7、第二限位柱8的圆孔,并且手柄6的一端通过圆孔与第一限位柱7插接连接,手柄6的另一端通过圆孔与第二限位柱8插接连接。
35.具体的,第一限位柱7、第二限位柱8为横截面呈t形的柱状结构,且第一限位柱7、第二限位柱8均位于手柄6的左端。
36.具体实施步骤:
37.使用时,捏住手柄6并向外拉动,手柄6向上翘起,然后握住手柄,将接尿口2套到下阴处进行方便,尿液从接尿口2进入接尿器主体1内,储存在接尿器主体1的底部,晃动时,由于接尿口2位于接尿器主体1一端的上部,而接尿器主体1的整体外观呈椭圆形,所以尿液不易洒出,并且通过设置外沿3、挡边4,进一步阻挡尿液洒出,使用完毕后,提起手柄6拿出接尿器主体1,倾倒即可。
38.综上所述:该一种医用枕型胶罩式男用接尿器,通过接尿器主体的整体外观呈椭圆形,且接尿口位于接尿器主体一端的上部的设置,增加接尿器主体与接尿口之间的坡度,使接尿器主体内的尿液不易洒出;通过外沿为直角弯边,挡边为环形板状凸起的设置,保护效果好,不易割伤,同时具有一定阻挡作用,能一定程度防止接尿器主体内的尿液因晃动而洒出;通过手柄为矩形条状结构,且手柄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的圆孔,并且手柄的一端通过所述圆孔与第一限位柱插接连接,手柄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圆孔与第二限位柱插接连接,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为横截面呈t形的柱状结构,且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均位于手柄的左端的设置,方便安装与拆卸,且体积小巧、结构灵活,非使用时贴在接尿器主体的外壁上,占用空间较小,便于使用;通过对医用枕型胶罩式男用接尿器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阻挡效果好,接尿器主体内的尿液不易洒出,手柄体积小巧、
结构灵活,占用空间较小,便于使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