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灌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44937发布日期:2022-05-17 12:28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灌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灌注装置。


背景技术:

2.肿瘤热医疗学技术研究证实肿瘤阻止具有热敏感性,利用热灌注体外加热装置,将治疗液加热,再利用循环泵将加热后的治疗液倒入病人的体腔内,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有效地治疗温度,对治疗肿瘤阻止具有积极的作用。
3.临床中,利用热灌注体外加热装置给患者注射化疗药物时,加热装置与人体连接的热灌注管路中通常会混入空气,如果不将管路中的空气排除,这些空气容易导致患者有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等表现,严重时引起缺氧,甚至造成死亡。现有技术中,热灌注管路中的空气存在着不易排除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热灌注管路中的空气存在着不易排除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热灌注装置。
5.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灌注装置包括进液管、出液管、循环泵、液体加热罐、注液管、出液三通管、穿刺器组以及防空气管组;所述出液三通管的三个通口分别连通所述出液管、所述注液管以及所述循环泵的进口,所述循环泵的出口连通所述液体加热罐的进口,所述液体加热罐的出口连通管所述进液管;
6.所述注液管远离所述出液三通管的一端通过所述防空气管组连通所述穿刺器组,且所述防空气管组的内径大于所述注液管组的内径,所述防空气管组内设有过滤组件。
7.可选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和设有内部空间以及连通所述内部空间的多个缝隙的网桶,所述过滤网安装在所述内部空间中,所述网桶安装在所述防空气管组内,且所述网桶的进口连通所述穿刺器组的出口。
8.可选地,所述进液管包括设有第一内螺纹孔的第一管段,以及设有第一外螺纹的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所述第一内螺纹孔和所述第一外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管段,所述第二管段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液体加热罐的出口。
9.可选地,所述热灌注装置还包括第一螺纹接头和第二螺纹接头,所述第一螺纹接头和所述第二螺纹接头均连通在所述第一管段远离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
10.可选地,所述出液管包括设有第二内螺纹孔的第三管段,以及设有第二外螺纹的第四管段;所述第四管段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所述第二内螺纹孔和所述第二外螺纹连接所述第三管段,所述第四管段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出液三通管。
11.可选地,所述热灌注装置还包括第三螺纹接头和第四螺纹接头,所述第三螺纹接头和所述第四螺纹接头均连通在所述第三管段远离所述第四管段的一端。
12.可选地,所述穿刺器组包括第一穿刺器和第二穿刺器,所述防空气管组包括均设有所述过滤组件的第一防空气管和第二防空气管,所述热灌注装置还包括y型三通管,所述
注液管远离所述出液三通管的一端通过所述y型三通管连通所述第一防空气管和第二防空气管,所述第一防空气管远离所述y型三通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穿刺器,所述第二防空气管远离所述y型三通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穿刺器。
13.可选地,所述第一穿刺器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y型三通管,所述第二穿刺器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y型三通管;
14.所述热灌注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接管启闭的第一管夹,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连接管启闭的第二管夹;所述第一管夹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所述第二管夹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上。
15.可选地,所述热灌注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进液管启闭的进液管夹,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出液管启闭的出液管夹;所述进液管夹安装在所述进液管上,所述出液管夹安装在所述出液管上。
16.可选地,所述热灌注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进液管内液体流量的流量指示器,所述流量指示器安装在所述进液管上;
17.所述热灌注装置还包括连通所述液体加热罐的溢流管。
1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出液三通管的三个通口分别连通所述出液管、所述注液管以及所述循环泵的进口,所述循环泵的出口连通所述液体加热罐的进口,所述液体加热罐的出口连通管所述进液管;所述注液管远离所述出液三通管的一端通过所述防空气管组连通穿刺器组,穿刺器组连通外部出液装置。通过挤压所述防空气管组,即可将外部储液装置输入到所述注液管中的空气压回到外部储液装置中,提高了该热灌注装置排出空气的便捷性,从而提高了该热灌注装置的安全性;并且该热灌注装置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另外,所述防空气管组内设置有过滤组件,该过滤组件可以过滤掉外部储液装置输入到所述注液管的液体中的杂质,保证了所述液体加热罐、所述进液管以及所述出液管中液体的质量。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热灌注管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热灌注管的防空气管组的剖视图。
22.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23.11、进液管;111、第一管段;1111、第一螺纹接头;1112、第二螺纹接头;112、第二管段;12、出液管;121、第三管段;1211、第三螺纹接头;1212、第四螺纹接头;122、第四管段;13、循环泵;14、液体加热罐;15、注液管;16、出液三通管;17、穿刺器组;171、第一穿刺器;172、第二穿刺器;18、防空气管组;181、第一防空气管;182、第二防空气管;19、y型三通管;21、过滤组件;211、过滤网;212、网桶;22、流量指示器;23、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
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灌注装置,包括进液管11、出液管12、循环泵13、液体加热罐14、注液管15、出液三通管16、穿刺器组17以及防空气管组18;所述出液三通管16的三个通口分别连通所述出液管12、所述注液管15以及所述循环泵13的进口,所述循环泵13的出口连通所述液体加热罐14的进口,所述液体加热罐14的出口连通管所述进液管11;可以理解地,所述注液管15远离所述出液三通管16的一端通过所述穿刺器组17连通储液装置(药瓶、药袋等),所述进液管11远离所述液体加热罐14的一端可以通过引流管等连通入体端,所述出液管12远离所述出液三通管16的一端连通出体端。
27.所述注液管15远离所述出液三通管16的一端通过所述防空气管组18连通所述穿刺器组17,且所述防空气管组18的内径大于所述注液管15组的内径,所述防空气管组18内设有过滤组件21。可以理解地,所述防空气管组18中防空气管的数量等于是所述穿刺器组17中的穿刺器的数量,且每个所述防空气管中都设有所述过滤组件21。
28.具体地,所述循环泵13可以通过所述注液管15和所述穿刺器组17从外部储液装置中抽取液体并输送至所述液体加热罐14中,液体加热罐14将对其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处理,当其中的液体加热罐14中的液体达到预设温度后,所述循环泵13再抽取所述液体加热罐14中已加热的液体并通过所述进液管11输入到入体端,出体端的液体通过所述出液管12输入到所述液体加热罐14中。
2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出液三通管16的三个通口分别连通所述出液管12、所述注液管15以及所述循环泵13的进口,所述循环泵13的出口连通所述液体加热罐14的进口,所述液体加热罐14的出口连通管所述进液管11;所述注液管15远离所述出液三通管16的一端通过所述防空气管组18连通穿刺器组17,穿刺器组17连通所述外部储液装置。通过挤压所述防空气管组18,即可将外部储液装置输入到所述注液管15中的空气压回到外部储液装置中,提高了该热灌注装置排出空气的便捷性,从而提高了该热灌注装置的安全性;并且该热灌注装置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另外,所述防空气管组18内设置有过滤组件21,该过滤组件21可以过滤掉外部储液装置输入到所述注液管15的液体中的杂质,保证了所述液体加热罐14、所述进液管11以及所述出液管12中液体的质量。
30.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过滤组件21包括过滤网211和设有内部空间以及连通所述内部空间的多个缝隙的网桶212,所述过滤网211安装在所述内部空间中,所述网桶212安装在所述防空气管组18内,且所述网桶212的进口连通所述穿刺器组17的出口。可以理解地,所述网桶212的进口连接所述防空气管组18的进口,而所述网桶212的外壁和所述防空气管组18的内壁之间设有的连通空间,从而可以使得所述网桶212中的液体经过所述过滤网211后从所述缝隙中进入到所述防空气管组18中,所述防空气管组18中的液体在流入到所述进液管11中。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21的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且使得所述防空气管柱在具有过滤到液体中空气的同时,还具有过滤掉液体中的杂质的作用。
31.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进液管11包括设有第一内螺纹孔的第一管段111,以及设有第一外螺纹的第二管段112;所述第二管段112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所述第一内螺纹孔和所述第一外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管段111,所述第二管段11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液体
加热罐14的出口。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管段111远离所述第二管段112的一端为入体端,在需要更换所述进液管11时,只需将所述第一管段111从所述第二管段112中拆卸下来,更换所述第一管段111即可,从而降低了该热灌注管的使用成本。另外,所述第一管段111和所述第二管段112之间为螺纹连接,提高了所述进液管11拆装的便捷性。
32.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热灌注装置还包括第一螺纹接头1111和第二螺纹接头1112,所述第一螺纹接头1111和所述第二螺纹接头1112均连通在所述第一管段111远离所述第二管段112的一端。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螺纹接头1111和所述第二螺纹接头1112可以通过三通管连接在所述第一管段111上,且所述进液管11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接头1111和所述的第二螺纹接头1112连接两个外部引流管,从而所述进液管11具有两个入体端,提高了该热灌注管路的适用性和便捷性。
33.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出液管12包括设有第二内螺纹孔的第三管段121,以及设有第二外螺纹的第四管段122;所述第四管段122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所述第二内螺纹孔和所述第二外螺纹连接所述第三管段121,所述第四管段12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出液三通管16。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三管段121远离所述第四管段122的一端为出体端,在需要更换所述出液管12时,只需将所述第三管段121从所述第四管段122中拆卸下来,更换所述第三管段121即可,从而降低了该热灌注管的使用成本。另外,所述第三管段121和所述第四管段122之间为螺纹连接,提高了所述进液管11拆装的便捷性。
34.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热灌注装置还包括第三螺纹接头1211和第四螺纹接头1212,所述第三螺纹接头1211和所述第四螺纹接头1212均连通在所述第三管段121远离所述第四管段122的一端。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三螺纹接头1211和所述第四螺纹接头1212可以通过三通管连接在所述第三管段121上,且所述出液管12通过所述第三螺纹接头1211和所述的第四螺纹接头1212连接两个外部引流管,从而所述出液管12具有两个出体端,提高了该热灌注管路的适用性和便捷性。
35.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穿刺器组17包括第一穿刺器171和第二穿刺器172,所述防空气管组18包括均设有所述过滤组件21的第一防空气管181和第二防空气管182,所述热灌注装置还包括y型三通管19,所述注液管15远离所述出液三通管16的一端通过所述y型三通管19连通所述第一防空气管181和第二防空气管182,所述第一防空气管181远离所述y型三通管19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穿刺器171,所述第二防空气管182远离所述y型三通管19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穿刺器172。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防空气管181可以排除储液装置通过所述第一穿刺器171输入到所述注液管15的液体中的空气,所述第二防空气管182可以排除储液装置通过所述第二穿刺器172输入到所述注液管15的液体中的空气,所述y型三通管19的三个接口分别连通所述注液管15、所述第一防空气管181以及所述第二防空气管18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穿刺器171和所述第二穿刺器172可以连通不同的储液装置,从而提升了该热灌注装置的适用性。
36.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穿刺器171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y型三通管19,所述第二穿刺器172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y型三通管19;可以理解地,所述y型三通管19的三个接口分别接通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以及所述注液管15,所述第一穿刺器17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所述y型三通管19的一端,所述第二穿刺器17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y型三通管19的一端。
37.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热灌注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接管启闭的第一管夹,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连接管启闭的第二管夹;所述第一管夹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所述第二管夹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可以理解地,通过所述第一管夹和所述第二管夹开合的大小,可以控制外部储液装置输入所述注液管15中液体的流速,也可以控制关闭对应的储液装置,提高了该热灌注装置操作的便捷性。
38.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热灌注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进液管11启闭的进液管11夹,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出液管12启闭的出液管夹;所述进液管11夹安装在所述进液管11上,所述出液管夹安装在所述出液管12上。可以理解地,所述进液管11夹不仅可以调节所述进液管11的启闭,还可以调节所述进液管11中液体的流量;所述出液管夹不仅可以调节所述出液管12的启闭,还可以调节所述出液管12中液体的流量。
39.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热灌注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进液管11内液体流量的流量指示器22,所述流量指示器22安装在所述进液管11上。可以理解地,所述流量指示器22可以实时检测所述进液管11中液体的流量,从而可以通过所述进液管11夹将所述进液管11中液体的流速调节至合适的范围内,提高该热灌注装置的安全性。
40.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热灌注装置还包括连通所述液体加热罐14的溢流管23。可以理解地,当所述液体加热罐14中还有气体时,所述液体加热罐14中气体将通过所述溢流管23溢流排除,进一步保证了该热灌注装置中没有掺杂气体。
41.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热灌注装置还包括连通管和用于控制所述连通管启闭的连通管夹,所述循环泵13的出口通过所述连通管连通所述液体加热罐14的进口,且所述连通管夹安装在所述连通管上。可以理解地,所述连通管夹可以调节所述连通管的启闭,以及所述连通管中液体的流速,从而提高了该热灌注装置的便捷性。
4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热灌注装置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