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尿动力检查用床单

文档序号:30126385发布日期:2022-05-18 21:06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尿动力检查用床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尿动力检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尿动力检查用床单。


背景技术:

2.尿动力学是根据流体力学原理,采用电生理学方法及传感器技术,来研究贮尿和排尿的生理过程及其功能障碍的一门科学,尿动力学检查是神经泌尿学领域的重要检查,其适用范围广,但并非每一个病人都要做复杂检查,泌尿外科医生的要求是对下尿路功能紊乱病人选择最合适的检查。
3.现有的临床检查过程中,没有匹配的用于尿动力检查床的一次性卫生床单,常规的床单与检查床的大小不适配,患者进行检查过程中,容易发生尿液外漏,床单移位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尿动力检查过程中问题,尿液不能完全进入存尿漏斗以及现有一次性床单与尿动力检查床不适配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尿动力检查用床单。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尿动力检查用床单,所述床单为“凹”字形结构,位于凹形缺口的位置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凹形缺口的底边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包括三个区域,分别是导流区、第一固定区和第二固定区,三个区域并列设置,与所述凹形缺口正对的位置为导流区,所述导流区的两侧分别是第一固定区和第二固定区,所述第一固定区和所述第二固定区分别用于与人体的腿部区域固定。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现有的尿动力检查过程中的一次性用床单,该床单的形状与检查床形状相匹配,通过设置导流区,并通过对应设计的两个固定区与皮肤进行贴合,使尿液准确的通过导流区流入检查漏斗中。避免尿液漏到检查床外部造成的污染以及交叉感染。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床单的四个顶角分别设置有第一粘贴条。通过所述第一粘贴条可实现床单与检查床的固定,防止患者在检查床上调整其位置的过程中使床单一起移动其位置,从而导致检查床单与检查床的位置不对应而造成导流板位置发生偏移。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导流区上远离凹形缺口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粘贴条,所述第二粘贴条用于与检查床下的漏斗内边沿固定。通过导流板的导流区分别连接凹形床单和漏斗位置,使得检查过程中,患者的尿液能够沿导流板进入漏斗中,不会造成尿液漏出造成污染以及检测不准的情况。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区和第二固定区呈扇形结构,其中扇形结构的圆心角靠近凹字形缺口。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区和第二固定区分别通过直线边与所述导流区的边沿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区和第二固定区上远离所述导流区的直线边上设置有第三粘贴条。当患者在特定的位置坐好之后,通过将第一固定区和第二固定区分别与患者的腿部进行固定,使导流板整体形成一个u性导流区,进一步的使尿液顺着导流板的区域进行。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床单长为70-90cm,所述床单的宽为60-80cm;所述凹形缺口的底边长为12-18cm,所述凹形缺口的侧边长20-25cm。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床单为柔性材质的无纺布面料。无纺布面料容易获得,品质优良且成本低廉。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到导流区为防水材质。
16.所述床单的凹形缺口与所述导流区直接能够折叠。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粘贴条、第二粘贴条和第三粘贴条的端部分别设置有辅助头,所述辅助头用于快速将粘贴条上的覆盖膜撕掉实现与待固定部位的粘贴。
1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现有的尿动力检查过程中,一次性用床单与现有检查床不匹配,导致患者检查过程中尿液漏到专用漏斗外造成污染以及检查结果不准确的专用u形床单,该床单的形状与检查床形状相匹配,且能够通过粘贴条实现与检查床的固定,防止检查过程中因患者调整姿态是床单发生移动而影响检查结果。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专用一次性检查床单还包括导流区,并通过对应设计的两个固定区与皮肤进行贴合,使尿液准确的通过导流区流入检查漏斗中。避免尿液漏到检查床外部造成的污染以及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23.图标:1-床单;2-凹形缺口;31-导流区;32-第一固定区;33-第二固定区;4-第一粘贴条,5-第二粘贴条;6-第三粘贴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实施例1
27.一种尿动力检查用床单,如图1-2所示,所述床单1为“凹”字形结构,具体的,所述床单1的四个顶角分别设置有第一粘贴条4;通过所述第一粘贴条4可实现床单与检查床的固定,防止患者在检查床上调整其位置的过程中使床单一起移动其位置,从而导致检查床
单与检查床的位置不对应而造成导流板位置发生偏移。
28.位于凹形缺口2的位置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凹形缺口2的底边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包括三个区域,三个区域并列设置,与所述凹形缺口正对的位置为导流区31,所述导流区31的两侧分别是第一固定区32和第二固定区33,所述第一固定区32和所述第二固定区33分别用于与人体的腿部区域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区32和第二固定区33分别呈扇形结构,其中扇形结构的圆心角朝向与凹形缺口2开口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固定区32和第二固定区33分别包括第一直线边和第二直线边,所述第一直线边与所述导流区连接。该连接处可折叠;所述第二直线边上设置有第三粘贴条6。当患者在特定的位置坐好之后,通过将第一固定区32和第二固定区33分别与患者的腿部进行固定,使导流板整体形成一个u性导流区,进一步的使尿液顺着导流板的区域进行。
29.其中,所述导流区31上远离凹形缺口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粘贴条5,所述第二粘贴条5用于与检查床下的漏斗内边沿固定。通过导流板的导流区31分别连接凹字形床单1和漏斗位置,使得检查过程中,患者的尿液能够沿导流板进入漏斗中,不会造成尿液漏出造成污染以及检测不准的情况。
30.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设计方案中,设计的尿动力检查用床单,长为80cm,所述床单的宽为60cm;所述凹形缺口的底边长为12-18cm,所述凹形缺口的侧边长20-25cm。所述床单为柔性材质的无纺布面料。所述到导流区为防水材质。所述床单的凹形缺口与所述导流区直接能够折叠收纳。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尿动力检查用床单,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单(1)为“凹”字形结构,位于凹形缺口(2)的位置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凹形缺口(2)的底边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包括三个区域,分别是导流区(31)、第一固定区(32)和第二固定区(33),与所述凹形缺口(2)正对的位置为导流区(31),位于所述导流区(31)的两侧分别是第一固定区(32)和第二固定区(33),所述第一固定区(32)和所述第二固定区(33)用于与人体的腿部区域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动力检查用床单,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单(1)的四个顶角分别设置有第一粘贴条(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动力检查用床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区(31)上远离凹形缺口(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粘贴条(5),所述第二粘贴条(5)用于与检查床下的漏斗内边沿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尿动力检查用床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区(32)、所述第二固定区(33)均呈扇形结构,扇形结构的圆心角靠近凹形缺口(2)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尿动力检查用床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区(32)和第二固定区(33)分别通过直线边与所述导流区(31)的边沿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尿动力检查用床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区(32)和第二固定区(33)上远离所述导流区(31)的直线边上设置有第三粘贴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动力检查用床单,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单(1)长为70-90cm,所述床单(1)的宽为60-80cm;所述凹形缺口(2)的底边长为12-18cm,所述凹形缺口(2)的侧边长20-25c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动力检查用床单,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单(1)为柔性材质面料。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动力检查用床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区(31)为防水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尿动力检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尿动力检查用床单。所述床单为“凹”字形结构,位于凹形缺口的位置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与凹形缺口的底边固定连接,导流板包括三个区域,三个区域并列设置,与凹形缺口正对的位置为导流区,导流区的两侧分别是第一固定区和第二固定区,第一固定区和第二固定区分别用于与人体的腿部区域固定。该床单的形状与检查床形状相匹配,且能够通过粘贴条实现与检查床的固定,防止检查过程中因患者调整姿态是床单发生移动而影响检查结果。该床单还包括导流区,并通过对应设计的两个固定区与皮肤进行贴合,使尿液准确的通过导流区流入检查漏斗中。避免尿液漏到检查床外部造成的污染以及交叉感染。交叉感染。交叉感染。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1.19
技术公布日:2022/5/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