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麻醉头架

文档序号:32090409发布日期:2022-11-08 19:00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麻醉头架

1.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麻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麻醉头架。


背景技术:

2.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麻醉的含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是运用有关麻醉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和技术以消除患者手术疼痛,保证患者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科学,现在,麻醉学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一个专门的独立学科,主要包括临床麻醉学、急救复苏医学、重症监测治疗学、疼痛诊疗学和其他相关医学及其机制的研究,是一门研究麻醉、镇痛、急救复苏及重症医学的综合性学科。其中临床麻醉是现代麻醉学的主要部分。
3.临床麻醉过程中,现在使用的麻醉头架,具有支撑作用,传统麻醉头架只是单纯支撑麻醉呼吸管路,功能单一,存在不易清洁、固定不牢等缺陷,且现有麻醉头架高度固定,无法做升降调节,但遇特殊患者手术时,常因高度不够,容易发生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等情况,甚至影响术中病情观察。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麻醉头架,解决了功能单一、固定不牢和高度无法调节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麻醉头架,包括底框,所述底框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内支框,所述内支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框,所述内支框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外支框,所述外支框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正l板,所述外支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l板,所述外支框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外支框和内支框的内部均开设有调节孔,所述内支框内部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外支框顶部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山字架,所述山字架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底框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收纳盒,所述底框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四个轴承套,四个所述轴承套的内侧均活动套接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的外侧套接有橡胶环,所述安装螺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夹板。
6.优选的,所述限位框活动安装在限位槽的内部,且限位框的规格尺寸与限位槽的规格尺寸相适配。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使得其避免被拔出而出现结构凌乱的现象,便于对内支框和外支框进行限位,增加了装置的便利性。
8.优选的,所述调节孔分别位于外支框内部的底部和内支框内部的顶部,且调节孔的外侧可设置按压弹出按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调节孔的设置,使得外支框位于内支框的顶部时,调节孔对应,可以对内支框和外支框进行固定限位位置。
10.优选的,所述定位孔的内部铰接有螺栓,所述定位孔的规格尺寸与调节孔和限位
孔的规格尺寸相适配。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定位孔内部的螺栓可以使得山字架安装在外支框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限位孔和调节孔进行安装山字架,便于整体结构的稳定。
12.优选的,所述外支框和内支框呈线性交替套接均匀分布。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外支框和内支框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设置,便于应对不同的手术需求。
14.优选的,所述橡胶环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框的顶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橡胶环的形变力与安装螺栓的螺纹连接转动力相反,因此可以对安装螺栓的安装进行紧固,避免滑丝,并且可以增加接触面的摩擦力,避免了滑动。
16.优选的,所述底框与外支框和内支框呈l型。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该方案l型,便于其实现传统山字麻醉头架的使用场景,并且便于安装和固定,便于配合使用需求,使用效果好。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通过将夹板和底框放置在手术床的一端,进而通过将夹板和底框将手术床预留放置头架的支撑板处,此时分别或同时转动安装螺栓将夹板在安装螺栓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向下位移,将支撑板处夹持在之间,如果手术床未预设支撑板,此时只需将夹板在安装螺栓转动卸下,通过安装螺栓安装在手术床的螺栓或者通螺母安装在需要位置处,此时安装螺栓转动时在外侧轴承套的转动支撑下,既保证了安装螺栓的固定位置又可以使之转动,并且随着转动的进行使得橡胶环逐步接触手术床的底部,并将橡胶环挤压,橡胶环的形变力与安装螺栓的螺纹连接转动力相反,因此可以对安装螺栓的安装进行紧固,避免滑丝,并且可以增加接触面的摩擦力,避免了滑动,因而可以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紧固效果与安装效果好。
20.2、通过设置的内支框和外支框,当内支框和外支框拉起时,之间形成的凹槽和对应的正l板和侧l板对应位置形成卡线槽,可以卡接用于线路的收纳,使用时可以将线路或管路卡在相应形状的凹槽内,便于对各种线路包括电源线、心电监护仪线路等的收纳及固定,并且配合收纳盒使得整体使用效果好,该方案一改传统的架子的使用不便进而杂乱,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立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立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有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底框;2、内支框;3、外支框;4、侧l板;5、山字架;6、定位孔;7、调节孔;8、正l板;9、限位孔;10、安装螺栓;11、夹板;12、橡胶环;13、收纳盒;14、轴承套;15、限位槽;16、限位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案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案,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如图1-图4所示,一种多功能麻醉头架,包括底框1,底框1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内支框2,内支框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框16,内支框2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外支框3,外支框3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正l板8,外支框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l板4,外支框3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15,外支框3和内支框2的内部均开设有调节孔7,内支框2内部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孔9,外支框3顶部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山字架5,山字架5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6,底框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收纳盒13,底框1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四个轴承套14,四个轴承套14的内侧均活动套接有安装螺栓10,安装螺栓10的外侧套接有橡胶环12,安装螺栓10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夹板11。
2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29.作业时,作业人员首先通过将夹板11和底框1放置在手术床的一端,进而通过将夹板11和底框1将手术床预留放置头架的支撑板处,此时分别或同时转动安装螺栓10将夹板11在安装螺栓10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向下位移,将支撑板处夹持在之间,如果手术床未预设支撑板,此时只需将夹板11在安装螺栓10转动卸下,通过安装螺栓10安装在手术床的螺栓或者通螺母安装在需要位置处,此时安装螺栓10转动时在外侧轴承套14的转动支撑下,既保证了安装螺栓10的固定位置又可以使之转动,因而可以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紧固效果与安装效果好,而后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手术的复杂需求而改变内支框2和外支框3的数量,并且根据使用需求,从上而下的拉动将外支框3提升,外支框3内侧的限位槽15在限位框16外侧滑动,当滑动到顶部时,此时内支框2和外支框3的调节孔7对应,此时可以通过螺栓或者按压弹出按钮对调节孔7进行固定,因而限位内支框2和外支框3的位置,进而实现了整体的高度可调,便于使用,并将山字架5内部卡接管路,同时当内支框2和外支框3拉起时,之间形成的凹槽和对应的正l板8和侧l板4对应位置形成卡线槽,可以卡接用于线路的收纳,使用时可以将线路或管路卡在相应形状的凹槽内,便于对各种线路包括电源线、心电监护仪线路等的收纳及固定,并且配合收纳盒13使得整体使用效果好,该方案一改传统的架子的使用不便进而杂乱,使用效果好。
30.进一步,所述底框1也可以在不安装接轴承套14、安装螺栓10、橡胶环12及夹板11情况下,单独将其压在枕头下固定使用。
31.在另外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4所示,限位框16活动安装在限位槽15的内部,且限位框16的规格尺寸与限位槽15的规格尺寸相适配。
32.限位框16在限位槽15内部滑动,可以使得限位框16卡接在限位槽15内部,使得其避免被拔出而出现结构凌乱的现象,便于对内支框2和外支框3进行限位,增加了装置的便利性。
33.在另外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1图4所示,调节孔7分别位于外支框3内部的底部和内支框2内部的顶部,且调节孔7的外侧可设置按压弹出按钮。
34.调节孔7的设置,使得外支框3位于内支框2的顶部时,调节孔7对应,可以对内支框
2和外支框3进行固定限位位置,而弹压弹出按钮作为实施方案的扩充,类似于自动笔地按压伸出,将调节孔7进行卡接,便于整体结构的稳定,也可以通过螺栓进行插接固定,可以实现调节孔7的对应。
35.在另外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1-图3所示,定位孔6的内部铰接有螺栓,定位孔6的规格尺寸与调节孔7或者限位孔9的规格尺寸相适配。
36.定位孔6内部的螺栓可以使得山字架5安装在外支框3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限位孔9和调节孔7进行安装山字架5,便于整体结构的稳定。
37.在另外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1-图3所示,外支框3和内支框2呈线性交替套接均匀分布。
38.外支框3和内支框2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设置,便于应对不同的手术需求,并且外支框3和内支框2的长度可以根据需求在生产时进行拉长或者缩短,增加使用的便利性,便于使用不同的手术需求。
39.在另外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1-图3所示,橡胶环1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框1的顶部。
40.随着安装螺栓10转动安装的进行使得橡胶环12逐步接触手术床的底部,并将橡胶环12挤压,橡胶环12的形变力与安装螺栓10的螺纹连接转动力相反,因此可以对安装螺栓10的安装进行紧固,避免滑丝,并且可以增加接触面的摩擦力,避免了滑动。
41.在另外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1-图3所示,底框1与外支框3和内支框2呈l型。
42.该方案l型,便于其实现传统山字麻醉头架的使用场景,并且便于安装和固定,便于配合使用需求,使用效果好。
4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作业时,作业人员首先通过将夹板11和底框1放置在手术床的一端,进而通过将夹板11和底框1将手术床预留放置头架的支撑板处,此时分别或同时转动安装螺栓10将夹板11在安装螺栓10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向下位移,将支撑板处夹持在之间,如果手术床未预设支撑板,此时只需将夹板11在安装螺栓10转动卸下,通过安装螺栓10安装在手术床的螺栓或者通螺母安装在需要位置处,此时安装螺栓10转动时在外侧轴承套14的转动支撑下,既保证了安装螺栓10的固定位置又可以使之转动,并且随着转动的进行使得橡胶环12逐步接触手术床的底部,并将橡胶环12挤压,橡胶环12的形变力与安装螺栓10的螺纹连接转动力相反,因此可以对安装螺栓10的安装进行紧固,避免滑丝,并且可以增加接触面的摩擦力,避免了滑动,因而可以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紧固效果与安装效果好,而后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手术的复杂需求而改变内支框2和外支框3的数量,并且根据使用需求,从上而下的拉动将外支框3提升,外支框3内侧的限位槽15在限位框16外侧滑动,当滑动到顶部时,此时内支框2和外支框3的调节孔7对应,此时可以通过螺栓或者按压弹出按钮对调节孔7进行固定,因而限位内支框2和外支框3的位置,进而实现了整体的高度可调,便于使用,并将山字架5内部卡接管路,同时当内支框2和外支框3拉起时,之间形成的凹槽和对应的正l板8和侧l板4对应位置形成卡线槽,可以卡接用于线路的收纳,使用时可以将线路或管路卡在相应形状的凹槽内,便于对各种线路包括电源线、心电监护仪线路等的收纳及固定,并且配合收纳盒13使得整体使用效果好,该方案一改传统的架子的使用不便进而杂乱,使用效果好。
4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
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案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