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便携式呼吸加湿器

文档序号:29903121发布日期:2022-05-05 22:0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便携式呼吸加湿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便携式呼吸加湿器,属于鼻部护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行鼻部手术后,一般都需要在创面填充敷料,造成鼻部通气困难,只能用口部呼吸,而口部呼吸会使口腔、气管和肺部非常干燥,很容易造成口唇开裂,尤其在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时,患者一般会十分痛苦,原始解决方式一般是人工蘸水湿润口唇,需要经常性的润湿操作,护理强度大,且效果很不理想,申请号“cn201120448884.9”,名称为“口式呼吸加湿器”的在先申请通过具有储水层的敷料为口腔补充水分,但湿润效果十分有限,且由于储水层体积不适合做大,还需要频繁为储水层补充水分,实用效果很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便携式呼吸加湿器,以解决目前在行鼻部手术后,患者长时间口部呼吸会造成口腔、气管和肺部干燥,十分痛苦,而现有应对手段效果很不理想,且操作强度大等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拟采用这样一种简易便携式呼吸加湿器,包括加湿器壳体,加湿器壳体的上部引出有呼吸管,呼吸管的外端连接有呼吸嘴,呼吸嘴上开设有具有单向排气阀的出气口,加湿器壳体内设置有加湿桶和加湿瓶,加湿瓶内注入有水,加湿桶内填充有含水海绵,加湿瓶设置于加湿桶的上方,呼吸管的另一端与加湿瓶的上端相连通,中间连接管的一端连通至加湿桶的上端,另一端伸至加湿瓶的底部,进气管的一端连接通至加湿桶的底部,另一端连通至加湿器壳体的外部。
5.前述呼吸加湿器中,加湿器壳体的下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进气管为盘旋或蜿蜒分布设置于加湿器壳体内的换热管,以增大换热管表面积,即增大换热面积,该换热管为厚度小于1mm的铝管;
6.前述呼吸加湿器中,所述加湿器壳体的侧面开设有可打开和封闭的门体,所述加湿桶和加湿瓶的上部均开设有可打开的和封闭加水口,加水口处塞设可取出的封口塞;
7.前述呼吸加湿器中,还包括有排气管,所述呼吸嘴上的出气口通过排气管连通至加湿器壳体内;
8.前述呼吸加湿器中,所述呼吸管和排气管均为可拉伸的弹簧管;
9.前述呼吸加湿器中,所述呼吸管和排气管为一体式的双管结构;
10.前述呼吸加湿器中,所述加湿器壳体内的底部铺设有吸水海绵;
11.前述呼吸加湿器中,所述加湿桶和加湿瓶的上部沿周向还分布设置有拉直的拉绳,拉绳的一端固定于加湿桶或加湿瓶上部的外表面,拉绳的另一端固定于加湿器壳体的内壁上;
12.前述呼吸加湿器中,所述加湿桶和加湿瓶均设置于加湿器壳体内的中部,所述拉绳均沿加湿器壳体的径向设置,且拉绳的下端固定于加湿桶或加湿瓶上部的外表面,拉绳
的上端固定于加湿器壳体的内壁上;
13.前述呼吸加湿器中,所述中间连接管经加湿瓶的中部倾斜向下伸至加湿瓶内的底部,空气由斜向下进入加湿瓶内,空气先冲击瓶体底部再向上进入瓶体顶部及呼吸管内,在水内停留时间长,且有向下冲击的作用,水汽更容易进入空气内,中间连接管上可增设微型气泵以便空气经中间连接管顺利进入呼吸管内,且中间连接管的外表面与加湿瓶的中部连接处密封。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经过两道加湿程序能够明显提升空气润湿效果,相对于目前简单的润湿口腔方式,不仅能够更好的润湿口腔,还能够很好的使湿润空气进入咽喉和呼吸道内,润湿效果更为全面,使用者呼出的气体经排气管和单向排气阀再进入加湿器壳体内,最后由排气口排出至外部,使呼出的气体再次进入加湿器壳体内的目的使由于呼出的气体温度较高,能够为盘旋或蜿蜒分布设置于加湿器壳体内的进气管进行热交换,使用者呼入的气体温度得到适当提升,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达到余热利用,而加湿瓶和加湿桶周边设置的拉绳结构能够,以使加湿器壳体即便有较大晃动也不会导致加湿桶和加湿瓶倾覆或撞击加湿器壳体,还能避免加湿瓶和加湿桶内的水外流或回流,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适宜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图3中进气管连通位置为侧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实施例1
21.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简易便携式呼吸加湿器,包括加湿器壳体1,加湿器壳体1内的底部铺设有吸水海绵12,加湿器壳体1的上部引出有呼吸管2,呼吸管2的外端连接有呼吸嘴3,呼吸嘴3可替换为如图1所示的呼吸面罩,呼吸面罩带有用于套头固定的有弹性的连接带,加湿器壳体1内设置有加湿桶5 和加湿瓶6,加湿瓶6内注入有水,加湿桶5内填充有含水海绵15,加湿瓶6 设置于加湿桶5的上方,呼吸管2的另一端与加湿瓶6的上端相连通,中间连接管7的一端连通至加湿桶5的上端,另一端伸至加湿瓶6的底部,进气管8的一端连接通至加湿桶5的底部,另一端经加湿器壳体1下部的侧壁连通至外部,加湿桶5和加湿瓶6设置于加湿器壳体1内的中部,以便稳定性更好,加湿桶5 和加湿瓶6的上部沿周向分布设置有拉直的拉绳13,拉绳13均沿加湿器壳体1 的径向设置,拉绳13的下端固定于加湿桶5或加湿瓶6上部的外表面,拉绳13 的上一端固定于加湿器壳体1的内壁上,以使加湿器壳体1即便有较大晃动也不会导致加湿桶5和加湿瓶6倾覆或撞击加湿器壳体1,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加湿器壳体1上部的外表面还粘贴固定有固定粘贴16,固定粘贴16外表面为粘性连
接层,使用时可通过固定粘贴16将加湿器壳体1粘在上衣或床上等处以方便使用,加湿器壳体1提及可设计适当小,如与常规手机尺寸相近。
22.呼吸嘴3还通过排气管11连通至加湿器壳体1内,排气管11上设置单向排气阀4,以避免呼出的气体逆向进入口腔,加湿器壳体1下部的侧壁处开设有排气口14,所述进气管8为盘旋或蜿蜒分布设置于加湿器壳体1内的换热管,以增大换热管表面积,即增大换热面积,该换热管为厚度小于1mm的铝管,以便由排气管11呼出的气体经排气口14排出,呼出的气体进入加湿器壳体1内,由于温度较普通空气高,呼出的气体能够对进气管8进行热传导,使用者呼入的气体温度得到适当提升,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23.加湿器壳体1的侧面开设有可打开和封闭的门体9,所述加湿桶5和加湿瓶 6的上部均开设有可打开的和封闭加水口10,加水口10处塞设可取出的封口塞;
24.中间连接管7经加湿瓶6的中部倾斜向下伸至加湿瓶6内的底部,空气由斜向下进入加湿瓶6内,空气先冲击瓶体底部再向上进入瓶体顶部及呼吸管2内,在水内停留时间长,且有向下冲击的作用,水汽更容易进入空气内,中间连接管 7上可增设微型气泵(气泵控制端设置于加湿器壳体1外表面,使用时开启气泵) 以便空气经中间连接管7顺利进入呼吸管2内,且中间连接管7的外表面与加湿瓶6的中部连接处密封。
25.使用时,患者咬住呼吸嘴3,吸气时,外部空气经进气管8进入到加湿器壳体1内并通入加湿桶5,经加湿桶5内湿润的海绵加湿后再进入放上的加湿瓶6 内进一步加湿,再经呼吸管2进入患者口腔被患者吸入,经过两道加湿程序能够明显提升空气润湿效果,相对于目前简单的润湿口腔方式,不仅能够更好的润湿口腔,还能够很好的使湿润空气进入咽喉和呼吸道内,润湿效果更为全面,使用者呼出的气体经排气管11和单向排气阀4再进入加湿器壳体1内,最后由排气口14排出至外部,使呼出的气体再次进入加湿器壳体1内的目的使由于呼出的气体温度较高,能够为盘旋或蜿蜒分布设置于加湿器壳体1内的换热管(进气管 8)进行热交换,使用者呼入的气体温度得到适当提升,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达到余热利用。
26.实施例2
27.参照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简易便携式呼吸加湿器,包括加湿器壳体1,加湿器壳体1内的底部铺设有吸水海绵12,加湿器壳体1的上部引出有呼吸管2,呼吸管2为可拉伸的弹簧管,以便根据需要拉长呼吸管2,以便使用更为方便,呼吸管2的外端连接有呼吸嘴3,呼吸嘴3上开设有具有单向排气阀4的出气口 3-1,呼吸嘴3可替换为如图2所示的呼吸面罩,呼吸面罩带有用于套头固定的有弹性的连接带,加湿器壳体1内设置有加湿桶5和加湿瓶6,加湿瓶6内注入有水,加湿桶5内填充有含水海绵15,加湿瓶6设置于加湿桶5的上方,呼吸管2的另一端与加湿瓶6的上端相连通,中间连接管7的一端连通至加湿桶5 的上端,另一端伸至加湿瓶6的底部,进气管8的一端连接通至加湿桶5的底部,另一端连通至加湿器壳体1的外部,加湿桶5和加湿瓶6设置于加湿器壳体1 内的中部,以便稳定性更好,加湿桶5和加湿瓶6的上部沿周向分布设置有拉直的拉绳13,拉绳13均沿加湿器壳体1的径向设置,拉绳13的下端固定于加湿桶5或加湿瓶6上部的外表面,拉绳13的上一端固定于加湿器壳体1的内壁上,以使加湿器壳体1即便有较大晃动也不会导致加湿桶5和加湿瓶6倾覆或撞击加湿器壳体1,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加湿器壳体1上部的外表面还粘贴固定有固定粘贴16,固定粘贴16外表面为粘性连接层,使用时可通过固定粘贴16将加湿器壳体1粘在上衣或床上等
处以方便使用,加湿器壳体1提及可设计适当小,如与常规手机尺寸相近。
28.加湿器壳体1的侧面开设有可打开和封闭的门体9,所述加湿桶5和加湿瓶 6的上部均开设有可打开的和封闭加水口10,加水口10处塞设可取出的封口塞;
29.中间连接管7经加湿瓶6的中部倾斜向下伸至加湿瓶6内的底部,空气由斜向下进入加湿瓶6内,空气先冲击瓶体底部再向上进入瓶体顶部及呼吸管2内,在水内停留时间长,且有向下冲击的作用,水汽更容易进入空气内,中间连接管 7上可增设微型气泵(气泵控制端设置于加湿器壳体1外表面,使用时开启气泵) 以便空气经中间连接管7顺利进入呼吸管2内,且中间连接管7的外表面与加湿瓶6的中部连接处密封。
30.使用时,患者咬住呼吸嘴3,吸气时,外部空气经进气管8进入到加湿器壳体1内并通入加湿桶5,经加湿桶5内湿润的海绵加湿后再进入放上的加湿瓶6 内进一步加湿,再经呼吸管2进入患者口腔被患者吸入,经过两道加湿程序能够明显提升空气润湿效果,相对于目前简单的润湿口腔方式,不仅能够更好的润湿口腔,还能够很好的使湿润空气进入咽喉和呼吸道内,润湿效果更为全面,使用者呼出的气体经单向排气阀4排出至外部。
31.实施例3
32.参照图3和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简易便携式呼吸加湿器,包括加湿器壳体 1,加湿器壳体1内的底部铺设有吸水海绵12,加湿器壳体1的上部引出有呼吸管2,呼吸管2的外端连接有呼吸嘴3,呼吸嘴3上开设有具有单向排气阀4的出气口3-1,呼吸嘴3可替换为如图3和4所示的呼吸面罩,呼吸面罩带有用于套头固定的有弹性的连接带,加湿器壳体1内设置有加湿桶5和加湿瓶6,加湿瓶6内注入有水,加湿桶5内填充有含水海绵15,加湿瓶6设置于加湿桶5的上方,呼吸管2的另一端与加湿瓶6的上端相连通,中间连接管7的一端连通至加湿桶5的上端,另一端伸至加湿瓶6的底部,进气管8的一端连接通至加湿桶 5的底部,另一端连通至加湿器壳体1的外部,加湿桶5和加湿瓶6设置于加湿器壳体1内的中部,以便稳定性更好,加湿桶5和加湿瓶6的上部沿周向分布设置有拉直的拉绳13,拉绳13均沿加湿器壳体1的径向设置,拉绳13的下端固定于加湿桶5或加湿瓶6上部的外表面,拉绳13的上一端固定于加湿器壳体1 的内壁上,以使加湿器壳体1即便有较大晃动也不会导致加湿桶5和加湿瓶6 倾覆或撞击加湿器壳体1,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加湿器壳体1上部的外表面还粘贴固定有固定粘贴16,固定粘贴16外表面为粘性连接层,使用时可通过固定粘贴16将加湿器壳体1粘在上衣或床上等处以方便使用,加湿器壳体1提及可设计适当小,如与常规手机尺寸相近。
33.呼吸嘴3上的出气口3-1还通过排气管11连通至加湿器壳体1内,以避免呼出的气体逆向进入口腔,呼吸管2和排气管11均为可拉伸的弹簧管,且为一体式的双管结构,以便根据需要拉长呼吸管2和排气管11,以便使用更为方便,加湿器壳体1下部的侧壁处开设有排气口14,所述进气管8为盘旋或蜿蜒分布设置于加湿器壳体1内的换热管,以增大换热管表面积,即增大换热面积,该换热管为厚度小于1mm的铝管,以便由排气管11呼出的气体经排气口14排出,呼出的气体进入加湿器壳体1内,由于温度较普通空气高,呼出的气体能够对进气管8进行热传导,使用者呼入的气体温度得到适当提升,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34.加湿器壳体1的侧面开设有可打开和封闭的门体9,所述加湿桶5和加湿瓶 6的上部均开设有可打开的和封闭加水口10,加水口10处塞设可取出的封口塞;
35.中间连接管7经加湿瓶6的中部倾斜向下伸至加湿瓶6内的底部,空气由斜向下进
入加湿瓶6内,空气先冲击瓶体底部再向上进入瓶体顶部及呼吸管2内,在水内停留时间长,且有向下冲击的作用,水汽更容易进入空气内,中间连接管 7上可增设微型气泵(气泵控制端设置于加湿器壳体1外表面,使用时开启气泵) 以便空气经中间连接管7顺利进入呼吸管2内,且中间连接管7的外表面与加湿瓶6的中部连接处密封。
36.使用时,患者咬住呼吸嘴3,吸气时,外部空气经进气管8进入到加湿器壳体1内并通入加湿桶5,经加湿桶5内湿润的海绵加湿后再进入放上的加湿瓶6 内进一步加湿,再经呼吸管2进入患者口腔被患者吸入,经过两道加湿程序能够明显提升空气润湿效果,相对于目前简单的润湿口腔方式,不仅能够更好的润湿口腔,还能够很好的使湿润空气进入咽喉和呼吸道内,润湿效果更为全面,使用者呼出的气体经排气管11和单向排气阀4再进入加湿器壳体1内,最后由排气口14排出至外部,使呼出的气体再次进入加湿器壳体1内的目的使由于呼出的气体温度较高,能够为盘旋或蜿蜒分布设置于加湿器壳体1内的换热管(进气管 8)进行热交换,使用者呼入的气体温度得到适当提升,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达到余热利用。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