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压疮输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8383发布日期:2022-05-11 14:30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压疮输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压疮输氧装置。


背景技术:

2.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
3.外科以手术治疗为主,患者手术后需要进行吸氧监护,在使用一次性吸氧导管的过程中,吸氧导管需要妥善固定,保证患者呼吸通畅。普通的一次性使用吸氧导管,在使用时,护士需要将吸氧导管收紧固定,原耳廓、下颌部位为一根橡胶类导管,护士在操作时将吸氧管从耳廓、下颌绕过,同时收紧固定吸氧管,有时也会将吸氧管用医用胶布粘贴在患者面部来加固;由于术后患者监护时间较长,而且吸氧导管质地较硬,如果患者一直佩戴吸氧导管,在此过程中极易造成面部和耳廓压红,甚至出现压疮,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为此,临床上常在输氧管上增加垫子,但是一般的垫子缺乏固定,容易随意地在输氧管上滑动,而若将垫子固定,在当患者感到不适需要移动垫子时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压疮输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输氧管上的垫子难以便捷地固定或滑动。
5.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防压疮输氧装置,包括输氧管、防压垫和伸缩杆;
7.所述输氧管上设等距地设有多个凸台;
8.所述防压垫包括上垫体和下垫体;所述上垫体内设有凹槽,所述伸缩杆一端设于所述下垫体内,另一端设于所述上垫体的凹槽内,所述上垫体和所述下垫体能相抵接形成环抱所述输氧管的环状结构;所述上垫体内侧还设有多个定位槽,多个所述定位槽能同时插入所述凸台。
9.由上可知,上垫体和下垫体通过伸缩杆相连,即可通过反向拉动使其分离的同时保持两者之间的连接,在初始状态时,上垫体和下垫体相分离,由于输氧管上设有与上垫体的定位槽相对应的凸台,当推动上垫体和下垫体相互靠近时,输氧管上的凸台插入上垫体的定位槽中,同时上垫体和下垫体相抵接并形成环抱输氧管的环状结构,此时由于凸台的作用,使得防压垫难以滑动,即将防压垫的位置限制于此;当需要移动防压垫时,拉动上垫体使其离开凸台,即可进行滑动,并将定位槽对准目标位置处的凸台按下,使上垫体和下垫体重新抵接,即可完成新位置的固定。
10.进一步地,所述输氧管上还设有限位条,所述下垫体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能刚好插入所述限位条,并沿着所述限位条滑动。通过设置限位条使得防压垫在滑动过程中仍保持原有位置,从而减少对准新位置的凸台所需的时间。
11.进一步地,所述下垫体上还设有卡接头,所述上垫体上还设有与所述卡接头相对
应的卡接槽;或,所述上垫体上还设有卡接头,所述下垫体上还设有与所述卡接头对应的卡接槽。通过设置卡接头和卡接槽进一步避免了上垫体和下垫体意外分离的情况。
12.进一步地,所述输氧管上还设有吸汗棉。通过设置吸汗棉减轻了患者在吸氧过程中的出汗情况。
13.进一步地,所述防压垫至少设有两个,并分布在输液管的两侧。通过这样设置使得患者脸部两侧都生成压疮。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压疮输氧装置的示意图;
16.图2为图1所示的a-a剖面图;
17.图3为图2所示的上垫体的示意图;
18.图4为图2所示的下垫体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
20.1-输氧管;11-凸台;12-限位条;
21.2-防压垫;21-上垫体;211-定位槽;212-卡接槽;22-下垫体;221-限位槽;
22.3-伸缩杆;
23.4-卡接头;
24.5-吸汗棉。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6.请一笔参阅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压疮输氧装置,包括输氧管1、防压垫2和伸缩杆3。
27.输氧管1上设等距地设有多个凸台11。需理解的是,多个凸台11沿着输氧管1的轴向设置。
28.请参阅图1-图4,防压垫2包括上垫体21和下垫体22;上垫体21内设有凹槽,伸缩杆3一端设于下垫体22内,另一端设于上垫体21的凹槽内,上垫体21和下垫体22能相抵接形成环抱输氧管1的环状结构;上垫体21内侧还设有多个定位槽211,多个定位槽211能同时插入凸台11。值得一提的是,上垫体21和下垫体22均为半圆管状,上垫体21的凹槽设于半圆管的两端,上垫体21的定位槽211设于板圆管的内圈侧,同时,两定位槽211之间的距离与两相邻凸台11之间的距离相等,上垫体21的两端均能置于两凸台11之间的输氧管1上,在需要滑动上防压垫2时,拉动上垫体21远离凸台11即可滑动。另外,还需理解的是,上垫体21和下垫体22相靠近并抵接后,由于伸缩管自身的摩擦力,使得上垫体21或下垫体22难以因自身的重力而分离,只能通过拉动而产生分离。
29.上垫体21和下垫体22通过伸缩杆3相连,即可通过反向拉动使其分离的同时保持
两者之间的连接,在初始状态时,上垫体21和下垫体22相分离,由于输氧管1上设有与上垫体21的定位槽211相对应的凸台11,当推动上垫体21和下垫体22相互靠近时,输氧管1上的凸台11插入上垫体21的定位槽211中,同时上垫体21和下垫体22相抵接并形成环抱输氧管1的环状结构,此时由于凸台11的作用,使得防压垫2难以滑动,即将防压垫2的位置限制于此;当需要移动防压垫2时,拉动上垫体21使其离开凸台11,即可进行滑动,并将定位槽211对准目标位置处的凸台11按下,使上垫体21和下垫体22重新抵接,即可完成新位置的固定。
30.请参阅图1、图2和图4,在其他方案中,输氧管1上还设有限位条12,下垫体22上设有限位槽221,限位槽221内能刚好插入限位条12,并沿着限位条12滑动。通过设置限位条12使得防压垫2在滑动过程中仍保持原有位置,从而减少对准新位置的凸台11所需的时间。应理解的是,限位条12为沿输氧管1轴向设置的长条,限位槽221横穿下垫体22的两端,当限位条12插入限位槽221后,下垫体22能沿着限位条12的延伸方向滑动。
31.请参阅图2-图4,在其他方案中,下垫体22上还设有卡接头4,上垫体21上还设有与卡接头4相对应的卡接槽212;或,上垫体21上还设有卡接头4,下垫体22上还设有与卡接头4对应的卡接槽212。通过设置卡接头4和卡接槽212进一步避免了上垫体21和下垫体22意外分离的情况。
32.请参阅图1,在其他方案中,输氧管1上还设有吸汗棉5。通过设置吸汗棉5减轻了患者在吸氧过程中的出汗情况。应理解的是,输氧管1上设有能插入鼻孔的吸氧管,此处易出汗,吸汗棉5设于此处。
33.请参阅图1,在其他方案中,防压垫2至少设有两个,并分布在输液管的两侧。通过这样设置使得患者脸部两侧都生成压疮。
34.上述的防压疮输氧装置能便捷地重复滑动并固定防压垫。
3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