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管

文档序号:30993239发布日期:2022-08-03 02:41阅读:1148来源:国知局
胃管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胃管。


背景技术:

2.胃超声检查是用常规经腹超声显示正常胃壁结构,病灶位置、大小和形态特点以及与胃壁层次结构的对应关系,监测胃内容物大小、评估返流误吸风险,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静脉超声造影还可观察病灶的血供状态。因此,胃超声检查能快速地为相关专业临床医师提供无创、可视化诊断信息,为进一步胃镜检查提供指引与参考,患者也将获得简便、有效和医源性感染风险小的诊断体验。
3.胃管用于自鼻孔插入胃腔内,在某些特殊心血管手术中(如杂交冠脉介入术、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常规使用,甚至在心血管手术后胃肠出血甚至功能障碍是一个常规治疗手段。可根据负压机制,将聚积在胃肠道中的气体、液体经胃管吸出体外。亦可经胃管给予一些特殊药物如波立维、灭菌水或止血药。还可以经胃管给予较静脉途径更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
4.鼻胃管的置入是将胃管由鼻孔插入,经咽部、食管到达胃部,可用于胃肠减压、给药治疗、给予鼻饲营养液等,是临床最常用的基础护理之一。目前国内外鼻胃管的置入多为床旁盲插,临床实践中普遍采用的预测鼻胃管置管长度的方法为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或由鼻尖经耳垂至胸骨剑突的体表距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鼻胃管的置入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年龄、身高、局部解剖结构人群的置入深度有明显差异;同时,由于鼻胃管置入目的不同,实际鼻胃管置入长度也存在差异。
5.有研究表明鼻胃管置入长度过短,将会发生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比如食管穿孔、食管狭窄、气胸、吸入性肺炎等;鼻饲管置入长度过长会导致胃管打结反折或缠绕,盲目延长鼻胃管置入长度有引起胃黏膜出血、胃管异位、反流等的危险。
6.盲插的风险还包括将鼻胃管不恰当地置入呼吸系统甚至颅内,由于病人病情复杂多样,这类病人可以不表现出任何的症状体征。因此,在鼻导管置入过程中,准确的定位十分重要。
7.目前临床上检测胃管位置的方法包括非影像学方法(如听诊气过水声、水鼓泡法、观察抽吸出的液体并进行ph检查等)与影像学方法(如x线、b超等)。其中非影像学方法无法辨别鼻胃管在食管或胃肠道的具体位置且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易受主观的影响;腹部x光片检查是确认鼻胃管位置的“金标准”,然而由于检查的复杂性以及放射线的有害性,实际操作中较少使用。
8.现有技术中,在胃管壁上附有一根显影线(硫酸钡),便于在x线下胃管显影,其缺点在于:1、显影线细小,加之置入过程以及观察胃管显影依赖医务人员自身的水平,因此不方便常规用于放置胃管的定位;2、胃管柔软,置入过程中需要常规使用导丝引导,存在胃管内导丝损伤胃黏膜的可能,同时长期置入期间,可能出现导管弯曲打折,影响胃管通畅;3、此方法需要x线机的支持,需要向放射科申请。更无法实时动态监测调整。
9.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一种在胃管中使用光导纤维的胃管,其缺点在于;1、光导纤维不能长期置入胃管中,胃管柔软,反复调整位置或者留置时间过长可能出现胃管弯曲打折,影响胃管通畅度;2、无法判断胃管侧孔的置入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胃管,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胃管质地柔软,无法精准操作,以及使用导丝引导存在的可能损伤胃黏膜的技术问题。
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胃管,包括:
12.管头,所述管头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连接肠胃减压装置或注射器;
13.管体,所述管体具有第一内腔,所述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管头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管头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管体的管壁为第一双层壁,所述第一双层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在所述第一间隙内设有沿管体长度方向呈螺旋形式排布的导丝;以及
14.管尾,所述管尾具有第二内腔,所述管尾的一端与所述管体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第一内腔相连通,所述管尾的另一端设有连通第二内腔的第二开口,在所述管尾的管壁上还开设有连通第二内腔的侧孔。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双层壁由第一外壁和第一内壁组成,所述第一外壁和第一内壁之间的第一间隙为封闭的独立腔室,所述导丝缠绕在所述第一内壁上。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尾的管壁为第二双层壁,所述第二双层壁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内设有造影剂。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双层壁由第二外壁和第二内壁组成,所述第二外壁和第二内壁之间的第二间隙为封闭的独立腔室。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孔分别穿过所述第二外壁和第二内壁,所述侧孔未与所述第二间隙连通。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孔为多个,多个所述侧孔沿着所述管尾的圆周方向分布,多个所述侧孔分别处于沿管尾长度方向上的相同或不同位置处。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口所在的管尾一端呈弧面形状。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处还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一开口的管帽。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造影剂为谷物类粉末熟化物。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头的长度为5cm,所述管体的长度为110cm,所述管尾的长度为5cm,在所述管体的管壁表面设有刻度线。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胃管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将胃管插入的过程中,现有做法是将导丝穿入到胃管内,在由于导丝比胃管坚硬,可控性较好,所以在胃管插入的过程中将导丝连同胃管同时插入,借助于操控导丝的位置实现操控胃管的目的,这种形式导丝极易从胃管穿出,对胃黏膜等造成损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胃管的管体具有双层壁结构,不通过导丝进行引导,只是通过导丝加强胃管的强度,将导丝设置在双层壁之间,在双层壁之间呈螺旋形式缠绕,这样增加了管体的强度,可通过直接操控管体的形式将胃管插入,且导丝固设于在双层壁之间,不会露出,双层壁对导丝起到了封闭的作用,不能够外露的导丝是不能够伤害到人体组织的,同时增加了胃管的强度,并且导丝位于双层壁之间,不影响管体的第一内腔的通畅性。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胃管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胃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图1中胃管去除部分第一外壁后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管头;2、第一开口;3、管体;4、第一间隙;5、导丝;6、第一内腔;7、第二内腔;8、第二开口;9、侧孔;10、第二间隙;11、第一外壁;12、第一内壁;13、第二外壁;14、第二内壁;15、管帽;16、管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胃管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包括管头1、管体3、管尾16;
38.其中,管头1设有第一开口2,所述第一开口2用于连接肠胃减压装置或注射器;
39.其中,管体3具有第一内腔6,所述管体3的一端与所述管头1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内腔6与所述管头1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管体3的管壁为第一双层壁,所述第一双层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4,在所述第一间隙4内设有沿管体3长度方向呈螺旋形式排布的导丝5;
40.其中,管尾16具有第二内腔7,所述管尾16的一端与所述管体3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内腔7与所述第一内腔6相连通,所述管尾16的另一端设有连通第二内腔7的第二开口8,在所述管尾16的管壁上还开设有连通第二内腔7的侧孔9。
41.具体地,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将管尾16进入鼻腔,然后送入食道,最终达到胃部,其中导丝5的作用不在于引导,而是用于加强管体3的强度,导丝5呈螺旋形式沿着管体3的长度方向延伸,这样加强了整个管体3的强度,在进行插入操作的时候,可以直接拿着管体3进行插入式操作,无需导丝5的引导。另外,当管尾16进入到胃部的时候,可以通过往第一开口2内注入药物或食物,经过管头1、第一内腔6、第二内腔7,而后从第二开口8或侧孔9流出。
42.在本实施例中,侧孔9和第二开口8的作用是给病人送入药物或食物,或进行排气均衡压力。
4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胃管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将胃管插入的过程中,现有做法是将导丝5穿入到胃管内,在由于导丝5比胃管坚硬,可控性较好,所以在胃管插入的过程中将导丝5连同胃管同时插入,借助于操控导丝5的位置实现操控胃管的目的,这种形式导丝5极易从胃管穿出,对胃黏膜等造成损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胃管的管体3具有双层壁结构,不通过导丝5进行引导,只是通过导丝5加强胃管的强度,将导丝5设置在双层壁之间,在双层壁之间呈螺旋形式缠绕,这样增加了管体3的强度,可通过直接操控管体3的形式将胃管插入,且导丝5固设于在双层壁之间,不会露出,双层壁对导丝5起到了封闭的作用,不能够外露的导丝5是不能够伤害到人体组织的,同时增加了胃管的强度,并且导丝5位于双层壁之间,不影响管体3的第一内腔6的通畅性。
44.如图2、图3和图5所示,进一步地,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胃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双层壁由第一外壁11和第一内壁12组成,所述第一外壁11和第一内壁12之间的第一间隙4为封闭的独立腔室,所述导丝5缠绕在所述第一内壁12上。
4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间隙4形成独立的腔室,这样导丝5就不会从第一间隙4内露出,导丝5呈螺旋状缠绕在第一内壁12上,使导丝5具有了承载的依托,这样加强了管体3的强度。而封闭的第一间隙4对导丝5也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不受胃液等的侵蚀和破坏,使其位于一个独立的稳定的环境中。
46.另外,本实用新型又解决的一个问题在于,能够较好的判断管尾16的位置,不用使用x光线,避免了对人体造成伤害以及工作的不便性,具体地为,管尾16的管壁为第二双层壁,所述第二双层壁之间设有第二间隙10,所述第二间隙10内设有造影剂。
47.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管尾16也采用双层结构,具体为第二双层壁,同样第二双层壁上具有第二间隙10,第二间隙10的作用在于容纳造影剂,当注入造影剂之后,可通过超声探测的形式来判断管尾16的位置,定位准确,并且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48.具体地,造影剂通过注射器注入的形式填充到第二间隙10内部,因为管尾16采用弹性较好的材质,当注入造影剂之后,注射器所留下的微孔不会流出很多的造影剂,因为管尾16的材质弹性较好,能够将微孔进行挤压,可能只会有微量的造影剂渗出,并不影响使用。并且造影剂充满整个第二间隙10,其注入量足够大,便于识别,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显影
线效果更好,并且也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光导纤维,造影剂长期停留在管体3内,不会造成胃管的弯曲打折,不会影响胃管的通畅度。
49.如图2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双层壁由第二外壁13和第二内壁14组成,所述第二外壁13和第二内壁14之间的第二间隙10为封闭的独立腔室。
50.本实施例还具体提供了管尾16的第二双层壁由第二外壁13和第二内壁14组成,两者形成的第二间隙10形成了封闭的独立腔室,这样保证了造影剂不会从第二间隙10内流出,上述的注射器针孔流出量甚微,可忽略。
51.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胃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侧孔9分别穿过所述第二外壁13和第二内壁14,所述侧孔9未与所述第二间隙10连通。
5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第二间隙10的密封性,所以在侧孔9分别穿过第二外壁13和第二内壁14的时候,使其不与第二间隙10连通,可以采用的形式为,在第二外壁13和第二内壁14上分别开设孔,并且使其相互对正,然后两个孔之间通过套筒状的结构连接,形成上述侧孔9,此结构可采用与第二双层壁的材质相同,这样便能够保证第二间隙10的密封状态,侧孔9的作用与第二开口8的作用相同。
53.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侧孔9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并且设置的位置可以不同,这样可以从管尾16的不同位置输入药物或者食物等,关于多个侧孔9的设置位置,本实施方式具体提供了,多个所述侧孔9沿着所述管尾16的圆周方向分布,多个所述侧孔9分别处于沿管尾16长度方向上的相同或不同位置处。
54.具体地,侧孔9可以为四个,在管尾16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也就是在管尾16的圆周方向上是间隔分布的,而在管尾16长度方向上,两个孔或者多个孔可以处于在管尾16长度方向上的同一位置处,也可以处于不同位置处,所以其涉及到两个方向上的排布情况。
55.本实施方式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其也是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即能够在胃管插入的过程中,判断侧孔9的具体位置,因为第二间隙10内充满造影剂,而侧孔9内没有造影剂,所以在利用超声进行探测的时候能够看到侧孔9的位置,这样在能够很好地判断管尾16位置的同时,也能够很好的判断侧孔9的位置,实现了对侧孔9位置的判断。
56.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管尾16的末端对胃壁造成伤害,所以将所述第二开口8所在的管尾16一端呈弧面形状。也就是将此处的结构做圆润处理,将其设计成没有棱角的弧面,这样在胃管下插的过程中,管尾16的末端不会对人体组织造成硬性接触和伤害。
57.可替代的,除了设计成弧面形状还可以将其设计成其它形状,只要不具有棱角即可。
58.如图1,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开口2处还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一开口2的管帽15。
59.在本实施方式中,管帽15可以用来封堵第一开口2,在不注射食物和药物的时候,可以将其封闭,避免灰尘等进入。能够有效地保证胃管内部的清洁。
60.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胃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造影剂为谷物类粉末熟化物。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造影剂为食品型造影剂,食品型的造影剂安全可靠性好,即使有少量的漏出,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
61.进一步地,所述管头1的长度为5cm,所述管体3的长度为110cm,所述管尾16的长度为5cm,在所述管体3的管壁表面设有刻度线。
62.本实施方式提供了胃管各个部分的优选实施长度,即管头1的长度为5cm,管体3的长度为110cm,管尾16的长度为5cm,此长度适用于大部分的病人身体结构,并且在管体3的管壁表面设有刻度线,可以通过观察得知胃管的插入深度,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辨识。
6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