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防护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24660发布日期:2022-05-16 22:53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射防护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辐射防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射防护车。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核医学的快速发展,核素显像在协助临床进行诊断、治疗某些疾病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静脉注射核素药物,是核素显像的重要环节。由于核素是具有放射性活度的化合物,在使用这种药物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和流程执行操作,要有得当的防护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人员受到辐射伤害。
3.针对于核素注射,现有的注射防护方式是使用注射防护车进行注射,为了方便移动防护车,在注射防护车底部安装了万向轮,这种防护车虽然可移动性提高了,但是万向轮在防护车需要静止的时候并不能很好的固定,而且万向轮即使有停车装置,也只是防护车的移动形成限制,万向轮本身的转动仍然会影响防护车的稳定性,给医护人员完成注射增加了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注射装置的底部设置支撑板并通过液压缸来控制支撑板升降,使注射防护车在需要移动时,液压缸将支撑板提起,使支撑板不影响注射防护车的移动,当需要注射时,液压缸将支撑板撑起,注射防护车底部的万向轮脱离地面,防护车在支撑板的支撑下能够稳定的停留在地面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述支撑装置,使得注射防护车在方便移动的同时,也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稳定一个稳定的注射条件。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注射防护车,包括升降装置、连接至升降装置顶端的注射装置以及固定在升降装置底部的移动装置,注射装置包括设有观察窗的注射屏挡以及固定至注射屏挡的注射托盘,观察窗与注射屏挡之间形成有夹角,观察窗向注射托盘方向倾斜,观察窗用于在注射时观察注射托盘上的注射情况,倾斜角度优选为30度,观察窗采用不锈钢进行包边,观察窗的宽度与注射屏挡相同;注射托盘位于注射屏挡的中间位置,固定在注射屏挡的后侧面并与注射屏挡互相垂直,两者宽度也相同,注射托盘为方形,作为注射用平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液压缸和导杆,注射装置能够在升降液压缸的支撑下沿导杆移动,升降液压缸固定在固定架上,导杆共有两根,分别设置在升降液压缸的左右两侧,用于辅助支撑注射装置,提高注射装置在升降过程中稳定性;移动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方向向下的支撑液压缸,支撑液压缸穿过固定架与固定架的底部的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液压缸与升降液压缸相邻,但支撑液压缸的伸缩方向向下,支撑板为方形的金属板,在防护车移动时能够隐藏在固定架底部,固定架向外延伸有4条支腿,分别处于固定架4个角的方向,靠近注射托盘方向的两个支腿较长,远离注射托盘方向的两个支腿较短,4个支腿端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支撑板的厚度小于固定架到万向轮底部的距离,支撑板的厚度优选为万向轮高度的2/3。注射防护车共有两种状态,当支撑液压缸收缩时,支撑液压缸所
连接的支撑板被提起,支撑板远离地面,注射防护车的重力由4个万向轮承担,此时,注射防护车处于可移动状态;当支撑液压缸伸出时,支撑板与地面接触,4个万向轮被撑起并离地,注射防护车的重力全部落在支撑板上,此时,注射防护车不可移动,处于注射状态。
7.进一步地,固定架的下端面在前后左右分别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为圆柱形,从固定架的下端面向下延伸,长度为万向轮高度的2/3,此长度的导向柱在支撑板突出导向轮不超过万向轮高度的1/3时都能够保证支撑板不会脱离出导向柱,而要使万向轮脱离地面,支撑板的突出高度并不会超过这个距离。支撑板上形成有与4根导向柱相对应的4个导向孔,导向柱能够在导向孔内滑动,导向孔贯穿支撑板。
8.进一步地,升降液压缸包括升降液压缸座以及自升降液压缸座顶部向上延伸的升降液压缸杆和控制升降液压缸杆升降的升降脚踏杆,升降液压缸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注射屏挡,升降液压缸座固定在固定架上并设置在固定架的中间位置,升降液压缸杆为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延伸而出,升降脚踏杆为u形设置,升降脚踏杆突出导杆外侧,方便进行脚踏操作。
9.进一步地,支撑液压缸包括支撑液压缸座以及自所述支撑液压缸座向下延伸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升降液压缸杆和控制所述支撑液压缸杆升降的支撑脚踏杆,支撑液压缸与升降液压缸相邻,位于支撑液压缸靠近注射托盘的一侧,因为注射防护侧的重心更偏向靠近注射托盘的一侧,因此将支撑液压缸偏向这一侧设置,防止重心不稳,支撑液压缸座固定在固定架上,支撑液压缸杆穿过固定架连接支撑杆,支撑脚踏杆同样伸出导杆的外侧,为了不影响升降脚踏板工作,支撑脚踏杆方向与升降脚踏杆的方形相反。
10.进一步地,注射托盘的底部设有能够横向滑出的储物抽屉,注射托盘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形成挡板,两挡板之间设置抽屉导槽,右侧的挡板开设有抽屉口,储物抽屉在抽屉口内沿抽屉导槽滑动。
11.进一步地,注射屏挡的内部沿导杆的延伸方向设置有限位滑道,导杆能够沿限位滑道滑动。限位滑道为自注射屏挡底部向上延伸的两个圆柱孔,限位滑道的深度与升降液压缸杆长度相同,两个限位滑道分别与两个限位杆相对应,因为注射装置均为金属材质,质量较大,仅由升降液压缸杆支撑容易损坏液压缸,所以设置两个限位杆防止注射装置发生偏移;导杆底端固定在固定架上顶端深入限位滑道内。
12.进一步地,注射屏挡的内部设有防护铅板,观察窗的玻璃为铅玻璃;注射防护车主要用于防隔离核素注射时产生的辐射,注射屏挡的主要构造为内部设置防护铅板,防护铅板外包裹不锈钢金属,减少操作人员暴露在辐射中的部分,铅玻璃相比于普通玻璃,有更强的防辐射能力,硬度也更大。
13.进一步地,观察窗的顶部靠近注射托盘的一侧设有照明灯。照明灯镶嵌在观察窗顶部,能够照明注射托盘的区域,使操作人员操作时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14.图1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注射防护车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注射防护车的注射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注射防护车的升降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
示意图;
17.图4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注射防护车的固定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
19.1、注射装置,11、观察窗,12、注射屏挡,13、注射托盘,14、储物抽屉,2、升降装置,21、升降液压缸,211、升降液压缸杆,212、升降脚踏杆,213、升降液压缸座,3、移动装置,31、支撑液压缸,311、支撑脚踏杆,312、支撑液压缸座,313、支撑液压缸杆,32、固定架,33、支腿,34、万向轮,35、导向柱,36、支撑板,37、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接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前、后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即产品的行进方向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定性的。
22.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相对运动”等动态用语,不仅是位置上的变动,还包括转动、滚动等位置上没有发生相对变化,但状态却发生改变的运动。
23.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位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24.如图1至图4所所示的一种注射防护车,包括升降装置2、连接至升降装置2顶端的注射装置1以及固定在升降装置2底部的移动装置3,注射装置1包括设有观察窗11的注射屏挡12以及固定至注射屏挡12的注射托盘13,观察窗11与注射屏挡12之间形成有夹角,观察窗11向注射托盘13方向倾斜,观察窗11用于在注射时观察注射托盘13上的注射情况,倾斜角度优选为30度,观察窗11采用不锈钢进行包边,观察窗11的宽度与注射屏挡12相同;注射托盘13位于注射屏挡12的中间位置,固定在注射屏挡12的后侧面并与注射屏挡12互相垂直,两者宽度也相同,注射托盘13为方形,作为注射用平台;升降装置2包括升降液压缸21和导杆,注射装置1能够在升降液压缸21的支撑下沿导杆移动,升降液压缸21固定在固定架32上,导杆共有两根,分别设置在升降液压缸21的左右两侧,用于辅助支撑注射装置1,提高注射装置1在升降过程中稳定性;移动装置3包括固定架32,固定架3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方向向下的支撑液压缸31,支撑液压缸31穿过固定架32与固定架32的底部的支撑板36固定连接,支撑液压缸31与升降液压缸21相邻,但支撑液压缸31的伸缩方向向下,支撑板36为方形的金属板,在防护车移动时能够隐藏在固定架32底部,固定架32向外延伸有4条支腿33,分别处于固定架324个角的方向,靠近注射托盘13方向的两个支腿33较长,远离注射托盘13方向的两个支腿33较短,4个支腿33端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34,支撑板36的厚度小于固定架32到万向轮34底部的距离,支撑板36的厚度优选为万向轮34高度的2/3。注射防
护车共有两种状态,当支撑液压缸31收缩时,支撑液压缸31所连接的支撑板36被提起,支撑板36远离地面,注射防护车的重力由4个万向轮34承担,此时,注射防护车处于可移动状态;当支撑液压缸31伸出时,支撑板36与地面接触,4个万向轮34被撑起并离地,注射防护车的重力全部落在支撑板36上,此时,注射防护车不可移动,处于注射状态。
25.在一实施例中,万向轮34选用高度尺寸选择为12cm,那么支撑板36的厚度为8cm,当注射防护车移动时,支撑板36在支撑液压缸31的支撑下紧贴固定架32,相比于同样固定在在固定架32底部的万向轮34,支撑板36下表面距离万向轮34最低点的距离为4cm。
26.如图4所示,固定架32的下端面在前后左右分别设置有导向柱35,导向柱35为圆柱形,从固定架32的下端面向下延伸,长度为导向轮高度的2/3,此长度的导向柱35在支撑板36突出导向轮不超过导向轮高度的1/3时都能够保证支撑板36不会脱离出导向柱35,而要使万向轮34脱离地面,支撑板36的突出高度并不会超过这个距离。支撑板36上形成有与4根导向柱35相对应的4个导向孔37,导向柱35能够在导向孔37内滑动,导向孔37贯穿支撑板36。
27.在一实施例中,导向轮高度为12cm,支撑板36厚度为8cm,导向柱35的长度为8cm,注射防护车处与可移动的状态,此时,支撑板36紧贴固定架32,导向柱35长度与支撑板36厚度相同,导向柱35完全伸入支撑板36内,将注射防护车固定时,支撑板36沿导向柱35向下移动,待万向轮34离地2cm时,注射防护车完成固定,此时,导向柱35未脱离导向孔37,并伸入导向孔37中2cm。
28.如图3所示,升降液压缸21包括升降液压缸座213以及自升降液压缸座213顶部向上延伸的升降液压缸杆211和控制升降液压缸杆211升降的升降脚踏杆212,升降液压缸杆211的顶端固定连接注射屏挡12,升降液压缸座213固定在固定架32上并设置在固定架32的中间位置,升降液压缸杆211为升降液压缸21的活塞杆延伸而出,升降脚踏杆212为u形设置,升降脚踏杆212突出导杆外侧,方便进行脚踏操作。当注射装置1需要上升时,连续向下踩动升降脚踏杆212,液压缸支撑注射装置1上升,当注射装置1需要下降时,踩下升降脚踏杆212,液压缸在注射装置1的重力作用下收缩,注射装置1下降。
29.优选的,支撑液压缸31包括支撑液压缸座312以及自所述支撑液压缸座312向下延伸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6的升降液压缸杆211和控制所述支撑液压缸杆313升降的支撑脚踏杆311,支撑液压缸31与升降液压缸21相邻,位于支撑液压缸31靠近注射托盘13的一侧,因为注射防护侧的重心更偏向靠近注射托盘13的一侧,因此将支撑液压缸31偏向这一侧设置,防止重心不稳,支撑液压缸座312固定在固定架32上,支撑液压缸杆313穿过固定架32连接支撑杆,支撑脚踏杆311同样伸出导杆的外侧,为了不影响升降脚踏板工作,支撑脚踏杆311方向与升降脚踏杆212的方形相反。
30.注射防护车在固定时,将注射防护车移动至要注射的位置,持续踩动支撑脚踏杆311,支撑板36在支撑液压缸31的作用下缓慢下降,直至将万向轮34撑起离地,完成固定,再踩动升降脚踏杆212,调整注射装置1的高度,待注射托盘13到达合适位置后,停止踩动。
31.优选的,注射托盘13的底部设有能够横向滑出的储物抽屉14,注射托盘13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形成挡板,两挡板之间设置抽屉导槽,右侧的挡板开设有抽屉口,打开时,从右侧的抽屉口向外拉动储物抽屉14,储物抽屉14沿抽屉导槽滑出。
32.优选的,注射屏挡12的内部沿导杆的延伸方向设置有限位滑道,导杆能够沿限位
滑道滑动。限位滑道为自注射屏挡12底部向上延伸的两个圆柱孔,限位滑道的深度与升降液压缸杆211长度相同,两个限位滑道分别与两个限位杆相对应,因为注射装置1均为金属材质,质量较大,仅由升降液压缸杆211支撑容易损坏液压缸,所以设置两个限位杆防止注射装置1发生偏移;导杆底端固定在固定架32上顶端深入限位滑道内。
33.优选的,注射屏挡12的内部设有防护铅板,观察窗11的玻璃为铅玻璃;注射防护车主要用于防隔离核素注射时产生的辐射,注射屏挡12的主要构造为内部设置防护铅板,防护铅板外包裹不锈钢金属,减少操作人员暴露在辐射中的部分,铅玻璃相比于普通玻璃,有更强的防辐射能力,硬度也更大。
34.优选的,观察窗11的顶部靠近注射托盘13的一侧设有照明灯。照明灯镶嵌在观察窗11顶部,能够照明注射托盘13的区域,使操作人员操作时更加方便。
3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