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充气粘贴式功能垫

文档序号:30667228发布日期:2022-07-06 03:4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充气粘贴式功能垫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充气粘贴式功能垫。


背景技术:

2.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根治是主要治疗方法,可达到较高的根治率和远期生存率。但传统乳腺癌根治术的创伤大,不仅增加了躯体痛苦,还带来了失去乳房的心灵创伤,严重降低了生活质量,产生明显的抑郁、消极等负面情绪。近年来,保乳术的实施既达到了根治效果,又保留了乳房,但大多需要切除较多乳腺组织,导致术后患侧乳房畸形,乳房美容效果仍不理想。在乳腺癌术后需要即刻行修复重建以达到恢复乳房形态、提高乳房美容效果的目的。目前临床常用的乳房重建方法为自体组织重建或自体组织合并植入物重建,背阔肌带蒂皮瓣部位隐蔽、血运丰富,行背阔肌带蒂皮瓣转瓣术修复重建乳房能获得稳定的血流动力学,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3.背阔肌带蒂皮瓣转瓣术手术原理:根据术前标记的背阔肌范围,行背阔肌表面斜梭形皮肤切口,游离至背阔肌筋膜,保留皮下脂肪层以及真皮下供皮瓣血运的毛细血管网层,充分松解背阔肌蒂部,游离出穿通至前胸壁创面的皮下隧道,将背阔肌肌皮瓣经皮下隧道转移至胸前区,确保皮瓣的面积略大于创面,背部创面充分止血,放置负压引流管,行皮下与皮内缝合,包扎背部切口;将患者改为平卧位,若背阔肌带蒂肌皮瓣能在胸壁创面自然展开,且肌肉起端蒂部无明显扭转和张力,血运好,则冲洗创面,留置负压引流管,间断缝合右胸壁外侧,缝合皮岛边缘和创面四周皮肤边缘皮下组织,皮内连续缝合手术切口;
4.采用背阔肌皮瓣的患者由于术后早期胸背动静脉是皮瓣唯一的血供来源,应注意避免压迫胸背动静脉,使供区悬空,临床工作中,我们以往采用的是普通小软枕将患侧肩背部垫高,从而达到供区部位悬空的目的,但由于患者体型胖瘦不一、软枕大小尺寸无统一标准、加之翻身导致移位等,不能很好的保证供区动静脉的悬空,使得患者在术后的不舒适,容易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可充气粘贴式功能垫。
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可充气粘贴式功能垫,包括功能垫主体,所述功能垫主体包括有外套,所述外套内安装有乳胶内芯,所述乳胶内芯内设有上下两层,所述乳胶内芯的上层充填有泡沫颗粒,所述乳胶内芯的下层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表面安装有充气气垫组,所述充气气垫组包括有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第四气囊和第五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呈水平状态安装在隔板上,所述第三气囊、第四气囊和第五气囊呈垂直状态安装在隔板且位于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之间,所述第四气囊安装在第三气囊的两侧,所述第五气囊安装在第四气囊的两侧,所述第一气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连接有第一充气管,所述
第二气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连接有第二充气管,所述第三气囊安装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连接有第三充气管,所述第四气囊安装有第四控制阀,所述第四控制阀连接有第四充气管,所述第五气囊安装有第五控制阀,所述第五控制阀连接有第五充气管,所述第一充气管、第二充气管、第三充气管、第四充气管和第五充气管的输入口贯穿外套并延伸至其外侧,所述乳胶内芯底部安装有承板,所述承板底部安装有魔术贴,所述乳胶内芯表面两侧安装有呈背阔肌状结构设置的按摩板。
8.进一步限定,所述外套为内部掏空底部设有开口的弹性防尘套。这样的结构设计方便将外套从乳胶内芯上取下进行清洗。
9.进一步限定,所述魔术贴为涤纶和尼龙材质混合制作而成的双面魔术贴。这样的结构设计使魔术贴不易燃烧,非常的耐用。
10.进一步限定,所述按摩板表面设有若干凸起,若干所述凸起均与人体背阔肌上的穴位相对应。这样的结构设计对患者的背阔肌起到按摩作用。
11.进一步限定,所述按摩板内安装有加热垫。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加热垫对按摩板加热,使患者在使用时不会感到冰冷的感觉。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乳胶类材质生产制作的乳胶内芯,内置两层,上层为泡沫颗粒,具有流动性、弹性好,形状大小同患者背阔肌大小(根据人群正态分布来定),下层为充气气垫组,可根据患者的体型选择充气的量,同时为了固定位置,采用魔术贴贴于功能垫主体底端及床单上,避免翻身后的移位,同时充气后的功能垫还能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保证了术后的安全与患者的舒适,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13.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可充气粘贴式功能垫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可充气粘贴式功能垫的乳胶内芯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可充气粘贴式功能垫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可充气粘贴式功能垫的充气气垫组结构示意图;
1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9.功能垫主体1、外套2、乳胶内芯3、泡沫颗粒4、隔板5、充气气垫组6、第一气囊7、第二气囊8、第三气囊9、第四气囊10、第五气囊11、第一充气管12、第二充气管13、第三充气管14、第四充气管15、第五充气管16、承板17、魔术贴18、按摩板19。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充气粘贴式功能垫,功能垫主体1包括有外套2,外套2内安装有乳胶内芯3,乳胶内芯3内设有上下两层,乳胶内芯3的上层充填有泡沫颗粒4,乳胶内芯3的下层安装有隔板5,隔板5表面安装有充气气垫组6,充气气垫组6包括有第一气囊7、第二气囊8、第三气囊9、第四气囊10和第五气囊11,第一气囊7与第二气囊8呈水平状态安装在隔板5上,第三气囊9、第四气囊10和第五气囊11呈垂直状态安装在隔板5且位于
第一气囊7与第二气囊8之间,第四气囊10安装在第三气囊9的两侧,第五气囊11安装在第四气囊10的两侧,第一气囊7安装有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连接有第一充气管12,第二气囊8安装有第二控制阀,第二控制阀连接有第二充气管13,第三气囊9安装有第三控制阀,第三控制阀连接有第三充气管14,第四气囊10安装有第四控制阀,第四控制阀连接有第四充气管15,第五气囊11安装有第五控制阀,第五控制阀连接有第五充气管16,第一充气管12、第二充气管13、第三充气管14、第四充气管15和第五充气管16的输入口贯穿外套2并延伸至其外侧,乳胶内芯3底部安装有承板17,承板17底部安装有魔术贴18,乳胶内芯3表面两侧安装有呈背阔肌状结构设置的按摩板19。
22.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通过魔术贴18将功能垫主体1贴在病床上,避免患者翻身后功能垫主体1出现移位,当患者靠在外套2上后,可根据患者的体型进行充气,通过对第一充气管12、第二充气管13、第三充气管14、第四充气管15和第五充气管16的充气控制,使气体经过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和第五控制阀进入到第一气囊7、第二气囊8、第三气囊9、第四气囊10和第五气囊11内,使得第一气囊7、第二气囊8、第三气囊9、第四气囊10和第五气囊11膨胀向上顶起泡沫颗粒4,从而使乳胶内芯3凸起,贴合患者的背部,从而使按摩板19贴合到患者的背阔肌上,对患者进行按摩,同时充气后的功能垫还能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保证了术后的安全与患者的舒适,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3.优选外套2为内部掏空底部设有开口的弹性防尘套。这样的结构设计方便将外套2从乳胶内芯3上取下进行清洗。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外套2其他的结构形状。
24.优选魔术贴18为涤纶和尼龙材质混合制作而成的双面魔术贴。这样的结构设计使魔术贴18不易燃烧,非常的耐用。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魔术贴18其他的结构形状。
25.优选按摩板19表面设有若干凸起,若干凸起均与人体背阔肌上的穴位相对应。这样的结构设计对患者的背阔肌起到按摩作用。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按摩板19其他的按摩结构形状。
26.优选按摩板19内安装有加热垫。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加热垫对按摩板19加热,使患者在使用时不会感到冰冷的感觉。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按摩板19其他的加热保温结构形状。
27.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