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促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2714发布日期:2022-11-29 17:5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负压促渗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经皮输送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压促渗仪。


背景技术:

2.促渗仪是使用微型装置打开皮肤角质层通道的一种装置,打开皮肤角质层通道后,可以促进施用在皮肤表面的药剂、药液、营养液等有益成分的吸收,增强这些有益成分施用于皮肤表面的效果。为了保证微型装置可以在皮肤角质层打开通道,促渗仪需要使微型装置进行周期性运动,在短时间内多次刺穿角质层,因此在使用时,促渗仪需要和皮肤抵接,从而允许微型装置不断在脱离皮肤和刺穿皮肤的状态之间变化。然而,在促渗仪与皮肤抵接的过程中,皮肤组织由于具有弹性,会自然地发生变形,变形幅度受使用者年龄、性别及具体使用部位、使用力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变形幅度难以控制,而变形幅度会影响微型装置打开角质层的效果,因此,如果能在使用促渗仪时控制皮肤变形,就可以强化促渗仪打开皮肤通道的效果,增加促渗仪打开皮肤通道地稳定性。
3.在将微型装置施用于皮肤时,使用负压吸附皮肤以固定皮肤或控制皮肤变形,是应用已久的一项技术。但现有技术中,凡是涉及到采用负压吸附皮肤配合微型装置的,均是利用负压将皮肤吸向微型装置,或采用射频、一次性穿刺等方案,将微型装置一次性地刺入皮肤内,还没有将负压吸附皮肤和利用周期性振动的微型装置打开皮肤角质层结合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采用负压吸附皮肤的促渗仪,增加促渗仪中的微型装置打开皮肤角质层的稳定性。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负压促渗仪,包括主机和连接头,所述主机设有负压机构,所述连接头设有微型装置,所述负压机构在连接头内生成负压,所述主机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微型装置周期性运动;所述主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气密封隔件,所述气密封隔件位于所述连接头和驱动机构之间以隔开两者,并且,所述气密封隔件可维持其两侧的气压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穿过所述气密封隔件驱动所述微型装置,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气密封隔件之间设有第一气密封结构,所述第一气密封结构可维持所述气密封隔件两侧的气压差;所述连接头和所述主机之间设有第二气密封结构,所述第二气密封结构可维持所述连接头内部和外部的气压差。
6.定义:
7.微型装置,指作用于皮肤以打开角质层的装置。微型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微针、微型针、微型刀片、纳米晶片、纳米芯片、微凸起结构等,微型装置的表面可以是一系列微针阵列、射频点阵、微电极和激光等,其中微针可以是实心微针、空心微针等,微针的材质可以采用单晶硅、金属或有机材料,微针的尺寸可以是微米级或纳米级。
8.促渗仪,一种仪器,可以驱动微型装置周期性运动,辅助微型装置打开皮肤角质层。
9.负压机构,能够产生负压的机构,主要通过抽真空方式将一个密闭空间内的空气抽出,从而使该密闭空间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即产生负压。该密闭孔家内的气压和外界大气压的差值范围为1mmhg至20mmhg,优选为2mmhg至10mmhg,更优选为4mmhg至6mmhg。
10.气密封隔件,必须具有宏观尺度下气体无法穿过的特性,例如不能采用带孔的或质地疏松的材料,例如在其两侧气压差为1mmhg至20mmhg时,在1h内,该气压差的误差不超过1%。
11.第一气密封结构,具有气密封特性的连接机构。
12.第二气密封结构,具有气密封特性的连接机构。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气密封隔件、第一气密封结构和第二气密封结构,实现了促渗仪中的驱动系统和微型装置的传动连接并保证了两者之间的气压状态不同,从而实现了在促渗仪的连接头内产生负压,利用该负压吸附皮肤,控制皮肤变形,增强微型装置打开角质层的稳定性。
14.优选的,所述连接头和所述主机之间螺接或卡接。
15.在促渗仪中,连接头和主机之间常用的连接形式为螺接和卡接,这两种连接具有易拆装的特性,其连接稳定,但其气密性无法得到保证,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气密封结构可适用于这两种可拆卸的连接形式,对现有产品改动小,改动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
16.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密封结构包括具有弹性的环状件,所述环状件安装在所述气密封隔件内部或任意一侧,所述环状件内缘与所述驱动杆之间过盈配合安装。
17.环状件优选采用具有弹性的有机材料,例如硅胶等材料。这些材料不仅具有气密封的特性,还具有防水性、防尘性、降噪等特性,可以提升促渗仪内部的密封性,优化促渗仪运行时的噪音问题。
18.优选的,所述第二气密封结构包括第二密封件和设于外壳内的抵接部,所述主机和连接头连接时,所述第二密封件和所述抵接部紧密接触实现密封。
19.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件设于抵接部上或连接头上。
20.优选的,所述抵接部为抵接台阶,所述抵接台阶设于主机外壳的内壁。
21.优选的,所述主机外壳内设有一管状件,所述管状件的端面构成所述抵接部。
22.优选的,所述第二气密封结构包括设于主机外壳内壁或外壁的第二密封件,所述主机和连接头连接时,所述第二密封件和连接头紧密接触实现密封。
23.优选的,所述负压机构包括负压管,所述负压管穿过气密封隔件。
24.负压管可以是单根管道,也可以是一个管路系统,具有多根管道,管道的排布形式不做限制,管道形状也不做限制。负压管是允许负压机构和气密封隔件上部空间之间流体联通的唯一管路,气密封隔件上部空间的气体通过负压管被负压机构抽出。气体通过负压管穿过气密封隔件的情况,不属于“气密封隔件,必须具有宏观尺度下气体无法穿过的特性”的定义中气体无法穿过的情况,是气体从气密封隔件穿过的特例。
25.优选的,所述连接头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使连接头设有微型装置的一端和用于与主机连接的另一端之间实现流体联通。
26.现有连接头中,虽然没有对连接头的气密性进行限制,但由于连接头中需要设有
活动部件及相应的连接机构和导向机构,因此连接头两端的气体流通性较差,无法满足迅速产生负压的需求,在连接头上设置通风口,保证连接头两端流体联通,可以保证负压机构快速将连接头设有微型装置的一端的气体抽出,从而产生负压。
27.一种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有微型装置,所述连接头与促渗仪连接使用,所述连接头设有第二气密封结构,所述连接头与促渗仪连接时,所述第二气密封结构使所述连接头与促渗仪的连接处实现气密封。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主机的局部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连接头的示意图一。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连接头的示意图二。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主机和连接头连接的局部示意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主机的局部示意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主机的局部示意图。
3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连接头的示意图。
3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主机的局部示意图。
36.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主机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8.实施例一
39.如图1至4所示,一种负压促渗仪,包括主机和连接头,所述主机1设有负压机构(图中未示出),所述连接头2设有微型装置23,微型装置23位于活动杆22上,活动杆22可以在连接头2内往复活动,所述负压机构在连接头2内生成负压,所述主机1设有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微型装置23周期性运动;所述主机1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气密封隔件12,所述气密封隔件12位于所述连接头2和驱动机构之间以隔开两者,并且,所述气密封隔件12可维持其两侧的气压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11,所述驱动杆11穿过所述气密封隔件12驱动所述微型装置23,所述驱动杆11与所述气密封隔件12之间设有硅胶环13,硅胶环13位于气密封隔件12内部,内缘与所述驱动杆11之间过盈配合安装,构成第一气密封结构。该结构可以在驱动杆11穿过气密封隔间12往复运动的同时,保证气密封隔件12可维持其两侧的气压差。
40.连接头2和所述主机1之间设有第二气密封结构,所述第二气密封结构可维持所述连接头2内部和外部的气压差。所述第二气密封结构包括第二密封件和设有外壳内的抵接部,所述主机1和连接头2连接时,所述第二密封件和所述抵接部紧密接触实现密封。第二密封件为环状密封垫3,设于连接头2底部,抵接部为抵接台阶15,设于外壳的内壁。主机1和连接头2连接时,环状密封垫3被压在抵接台阶15上,实现主机1和连接头2之间的气密封,从而维持连接头2内部和外部的气压差。
41.所述负压机构包括负压管14,所述负压管14穿过气密封隔件12。负压机构和驱动机构设于气密封隔件12的同一侧。负压机构包括必要的动力结构,如负压泵。
42.所述连接头2设有通风口24,所述通风口24使连接头2设有微型装置23的一端和用于与主机1连接的另一端之间实现流体联通,使整个连接头2内成为一个流体联通的空间。
43.在连接头2和主机1连接后,当连接头1与皮肤抵接时,气密封隔件12上方到皮肤之间的空间,成为一个流体联通的并且处于密封状态的空间。负压机构启动后,通过负压管14,将该密封空间内的气体抽出,从而在连接头2内产生负压。驱动机构启动后,驱动杆11会进行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活动杆22和微型装置23进行往复运动,硅胶环13可以保证驱动杆11在往复运动时,气密封隔件12上方的空间处于密封状态。在该负压空间内产生的负压,可以将被抵接的皮肤吸入,使皮肤在负压作用下产生变形,并且皮肤的变形量受负压大小影响,处于可控状态,从而可以控制微型装置和皮肤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增强微型装置打开角质层的稳定性。
44.在该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2和所述主机1之间可以采用螺接或卡接的连接形式。连接头2上设有微型装置23,由于微型装置23需要穿透皮肤角质层,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微型装置23均为一次性使用,而由于微型装置23体积较小,无法单独操作,是和连接头2一体使用的,因此连接头2也是一次性使用的产品,所以连接头2和主机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常见的可拆卸连接形式就是螺接和卡接,这两种连接形式均适用于本产品,并且在促渗仪产品上均有应用,此处不做限制,图中也未示出具体连接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由按需求采用具体的结构。
45.实施例二
46.如图5所示,和实施例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在实施例二中,第二气密封结构中的抵接部由管状件16的上端面构成。管状件16为管状件,其上端面构成抵接部,用于和环状密封垫3配合实现密封。管状件16可以与外壳固定连接,其底部和气密封隔件12连接。管状件16还可以是和外壳一体成型。管状件16还可以和外壳之间处于活动连接的状态。管状件16的材料不受限制,只需具有一定刚性,采用金属件、塑料件等均可。
47.实施例三
48.如图6和7所示,和实施例二不同的地方在于,在实施例三中,环状密封垫3设于管状件16的上端面,而不再设于连接头2上。该设计可以使连接头的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降低耗材用量,更环保。
49.实施例四
50.如图8所示,第二气密封结构包括设于主机1外壳内壁的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为环状密封垫3,主机1和连接头2连接时,连接头2插入主机1内部,环状密封垫3和连接头2的外壁紧密接触实现密封。
51.实施例五
52.如图9所示,第二气密封结构包括设于主机1外壳外壁的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为环状密封垫3,主机1和连接头2连接时,连接头2套设于主机1外部,环状密封垫3和连接头2的内壁紧密接触实现密封。
53.实施例六
54.第一气密封结构采用动密封,优选为往复式动密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