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式胸腹保护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60841发布日期:2022-06-29 03:45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式胸腹保护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气式胸腹保护带。


背景技术:

2.心脏搭桥手术多数是通过胸骨正中切口完成的,术后胸骨需要数根胸骨带以及钢丝进行捆绑固定,利于恢复胸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由于很多病人存在骨质疏松,即使用钢丝固定胸骨,也不能确保完全牢固,如果合并其他因素,如哮喘发作、肺部感染剧烈咳嗽、不正确的咳嗽方式、双臂用力不对称、上肢负重过大、过早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的导致钢丝切割胸骨,发生松动,所以需要一种专用的保护带。
3.现有的胸腹保护带大多是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工作人员不好掌握松紧度,容易导致患者血循受阻、骨折、皮肤组织受损导致压疮等,使用较为局限,并且后续当患者要上厕所或者配合其他检查等情况需要临时松开保护带时,需要来回调整魔术贴,操作较为繁琐,影响工作效率,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充气式胸腹保护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充气式胸腹保护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保护带容易导致患者血循受阻、骨折等,并且后续在临时松开保护带时,操作较为麻烦,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充气式胸腹保护带,包括保护带,所述保护带内侧面设置有加压气囊,所述加压气囊外侧贯穿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另一端连接有加压球,所述加压气囊外侧贯穿连接有泄压阀,且泄压阀内设置有密封塞,所述保护带一侧设置有拉链一,且保护带另一侧设置有对接拉链一的拉链二,所述拉链一、拉链二之间通过拉链头连接,所述保护带上端设置有两组背带,两组所述背带一端固定连接于保护带外侧,且背带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扣,所述保护带外侧固定设置有对接插扣的插槽。
6.优选的,所述背带为弹性橡胶材料制成,且背带外侧贯穿开设有多组透气孔。
7.优选的,所述插扣内侧贯穿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两侧均弹性设置有弹簧,两组所述弹簧一端连接于固定块外壁,且弹簧另一端连接有卡块。
8.优选的,所述插槽外侧贯穿开设有对接卡块的卡槽,且卡块活动贯穿于空腔、卡槽。
9.优选的,所述保护带外侧贯穿开设有多组孔眼。
10.优选的,所述保护带外侧固定连接有挂钩,且挂钩内设置有对管道进行固定的锁扣。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保护带内侧设置加压气囊,在加压气囊外侧设置加压球,在保护带两侧设置拉链,通过拉链能够快速将保护带套设在患者的胸前,再通过按压加压球对
加压气囊进行充气,使得加压气囊能够逐渐贴合到患者的胸前,便于工作人员掌握保护带的松紧度,避免了过紧导致对患者造成伤害,过松又起不到保护效果的弊端,并且通过在保护带上端设置背带,能够进一步对保护带进行限位,使得保护带能够更好的固定在胸前,当需要临时松开保护带时,通过泄压阀能够将加压气囊内的气压快速释放,并且通过巧妙的卡接机构,能够快速将背带从保护带上拆下,在提高了对患者保护效果的同时,还能便于快速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保护效果,其整体实用效果佳,值得现有市场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斜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扣插槽剖面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为:
18.1保护带、2加压气囊、3连接管、4加压球、5泄压阀、6拉链一、7拉链二、8背带、9插扣、10插槽、11固定块、12空腔、13弹簧、14卡块、15卡槽、16孔眼、17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如图1-4,一种充气式胸腹保护带,包括保护带1,保护带1内侧面设置有加压气囊2,加压气囊2外侧贯穿连接有连接管3,连接管3另一端连接有加压球4,加压气囊2外侧贯穿连接有泄压阀5,且泄压阀5内设置有密封塞,保护带1一侧设置有拉链一6,且保护带1另一侧设置有对接拉链一6的拉链二7,拉链一6、拉链二7之间通过拉链头连接,保护带1上端设置有两组背带8,两组背带8一端固定连接于保护带1外侧,且背带8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扣9,保护带1外侧固定设置有对接插扣9的插槽10,按压加压球4时,能够迅速对加压气囊2内进行充气,而打开泄压阀5能够迅速将加压气囊2内的气压排掉。
21.其中,背带8为弹性橡胶材料制成,且背带8外侧贯穿开设有多组透气孔,背带8为弹性设置,方便不同的患者使用,而在背带8外侧开设的透气孔则方便进行透气。
22.其中,插扣9内侧贯穿开设有空腔12,空腔12内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两侧均弹性设置有弹簧13,两组弹簧13一端连接于固定块11外壁,且弹簧13另一端连接有卡块14,弹簧13默认我弹升状态,方便弹簧13带动卡块14贯穿空腔12。
23.其中,插槽10外侧贯穿开设有对接卡块14的卡槽15,且卡块14活动贯穿于空腔12、卡槽15,卡块14为斜角设置,使得在插扣9插接插槽10时,卡块14自动卡接到卡槽15中,方便对背带装卸。
24.其中,保护带1外侧贯穿开设有多组孔眼16,设置孔眼16方便患者使用监护电极片,且孔眼16的直径大于监护电极片的直接。
25.其中,保护带1外侧固定连接有挂钩17,且挂钩17内设置有对管道进行固定的锁
扣,在对加压气囊2加压完成后,可以将连接管3缠绕在挂钩17上,避免加压球4乱晃。
2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保护带1套在患者的胸部,接着将拉链一6和拉链二7对接,将保护带1固定在胸部,此时按压加压球4,对加压气囊2内进行充气,结合患者的感觉和实际情况,将加压气囊2加压到一定大小,对患者胸部进行保护,此时分别将两组插扣9插接到插槽10中,使得插扣9内侧的弹簧13收缩,当卡块14到达卡槽15处时,弹簧13会重新弹升,并带动两侧的卡块14卡接到卡槽15中,将背带8固定,此时保护带1便能够固定在患者胸部,对患者的胸部进行保护,当患者需要上厕所或者需要进行其他检查时,先按压两侧的卡块14,使得弹簧13收缩,将插扣9从插槽10中拉出,接着打开泄压阀5,将加压气囊2内的气压释放,使得加压气囊2快速收缩变瘪,此时保护带1在胸部便处于松开状态。
27.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