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腿滑行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20290发布日期:2022-07-29 22:49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腿滑行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助行器材领域,具体是一种单腿滑行助行器。


背景技术:

2.现有市场针对下肢受伤的患者提供选择的助行产品稀少,仅有传统的拐杖、轮椅和较为新颖单腿跪姿助步器,而上述系列产品有许多功能性安全性的不足。
3.患者长期使用腋拐帮助行走站立时会造成诸多不良影响,例如腋下会导致皮肤磨损,出现红肿疼痛。长期以拐杖支撑右上肢辅以行走,身体大部分重量集中在腋部,造成该处动脉明显受压,对受压处动脉造成持续不断的机械性损伤,同时拄腋拐肢肌肉部位没得到锻炼,不利于行走康复,延长康复训练时间;许多患者下肢单腿受伤,但伤势并不导致无法行走,不接受乘坐轮椅,轮椅也不能满足康复锻炼的功能。
4.单腿跪姿助步器,是一种相对于传统助行产品的新型产品,它有扶手部分,小腿托板部分,和支撑脚部分相接组成;小腿托板部分呈水平板状,上有海绵垫,可供膝盖跪姿使用,附有小腿绑带与小腿固定;扶手部分安装在腿托前端,呈竖直杆状,紧贴大腿前侧,上有环绕型绑带与大腿进行绑定,手可以扶在大腿前侧扶手,扶手高度可调;支撑脚部分呈竖直杆状,下部有防滑垫,安装在小腿托板中间与地面支撑,可旋转切换左右脚使用情境。它的使用方式是,受伤小腿膝盖跪在托板上用绑带固定在托板上,手扶在大腿前侧的扶手,大腿与扶手杆用绑带固定,用大腿带动支撑脚行走。相比拐杖对身体影响较小,行动更加简洁,相比轮椅患者更易接受,质量轻便,便携性高,同时提供了康复训练的作用;但是它穿戴不便不易掌握平衡,走路时容易出现前倾摔倒;跪姿状态支撑,并且不配备减震装置,长时间使用会对膝盖造成磨损;依靠大腿带动,会使大肌肉酸痛;同时不便坐下休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功能齐全,省力方便,造型炫酷的单腿滑行助行器,来解决小腿受伤患者出行不便,现有产品无法满足需求的一系列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单腿滑行助行器,包括车身骨架、坐垫、刹车扶手;所述刹车扶手安装在坐垫的一侧,二者通过升降杆一同安装在车身骨架上;所述坐垫的底部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升降杆连接,并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调整坐垫的倾斜角度;所述升降杆可拆卸地插接在车身骨架的顶部,并能够通过插接深度,来调整坐垫的高度。
8.具体地,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锁定部件、锁孔和旋转部件;
9.所述锁孔与升降杆顶端相连接;所述旋转部件底部与锁孔通过锁定部件进行铰接,通过按压锁定部件进行解锁,实现旋转部件以锁孔(62)为轴心的旋转动作;
10.承载人体重量的坐垫固定在旋转部件顶部上,通过旋转部件的旋转动作,实现坐垫在升降杆顶端的角度调节。
11.具体地,所述锁定部件包括锁定按钮、与锁孔和旋转部件锁定的锁芯、挡板、连接螺钉、弹簧和旋转轴;锁芯后方设置挡板和弹簧,锁芯前方设置旋转轴和锁定按钮,通过连接螺钉将其全部贯穿固定,锁芯与挡板之间设置弹簧;
12.所述锁芯呈齿轮状结构,锁孔和旋转部件与锁芯有相对应的齿轮结构卡槽,当锁芯同时处于锁孔和旋转部件的后端卡槽中,同时锁定按钮也处于旋转部件的前端卡槽中,锁定按钮与锁芯固定连接,旋转部件即可与锁孔实现对锁定部件的双重锁定;
13.当按压锁定按钮,连接螺钉带动锁芯离开锁孔的卡槽,完全处于旋转部件的后端卡槽中,旋转部件即可与锁孔实现解锁,此时旋转部件能够围绕旋转轴转动,实现坐垫角度的调节;
14.当锁定按钮上的按压解除时,弹簧推动锁芯复位,使得锁芯再次同时处于锁孔和旋转部件的后端卡槽中,同时锁定按钮处于旋转部件的前端卡槽中,实现再次锁定,固定坐垫的角度。
15.具体地,所述旋转轴固定在连接螺钉的前端与锁芯紧靠;当锁芯锁止于锁孔内时,旋转轴位于锁孔前端外侧,当按压锁定按钮,连接螺钉带动锁芯以及旋转轴一同向后移动,锁芯从锁孔内滑出并进入后端卡槽,同时旋转轴填充进入锁孔中心,此时旋转部件带动锁芯、连接螺钉一同以旋转轴为轴,进行转动,实现坐垫角度的调节;当调整至合适角度,在弹簧作用下推动连接螺钉向前归位,旋转轴从锁孔前端退出,同时锁芯卡入锁孔内进行锁定。
16.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顶部与坐垫通过角度调节机构相连,升降杆能够正反方向插接在车身骨架的顶部,通过车身骨架顶部的螺栓螺母与升降杆相对应的槽孔贯穿锁紧,进而通过调整升降杆插入深度以及拔出升降杆水平旋转来实现坐垫和刹车扶手的升降,以及左右腿使用方式的切换。
17.具体地,所述升降杆顶部与锁孔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刹车扶手通过螺丝固定在坐垫的侧面。
18.进一步地,所述车身骨架包括车身主骨架和减震骨架,车身主骨架尾部为u型结构,后轮和碟刹装置安装在两侧,前轮万向轮通过万向轴结构安装在减震骨架前端,减震骨架中部通过减震装置与车身主骨架连接,减震骨架尾部与车身主骨架固定。
19.具体地,所述碟刹装置安装在后轮一侧,碟刹片与后轮轮毂固定,碟刹器与车身主骨架尾部固定,刹车扶手下方与碟刹器通过刹车线连接,通过刹车扶手拉动刹车线控制碟刹器夹紧碟刹片,实现制动控制。
20.进一步地,所述车身主骨架中部卡槽通过螺栓螺母固定有小腿腿托,通过螺栓螺母的松紧,调节小腿腿托的高低。
21.有益效果:
22.本实用新型单腿滑行助行器相比市场现有类似产品,使用方式上,采用坐姿、滑行,更省力轻便;在安全性上,采用后轮碟刹,增加了产品的可控性平衡性;舒适程度上,助行器配备有减震装置,可适应不同的路况,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在造型风格上,采用线与面结合的方式,配色时尚炫酷,适合年轻用户群体使用。该产品坐垫可角度调节,可升降,可切换左右腿,可以满足不同身高,不同受伤腿的下肢受伤患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24.图1是是该滑行助行器(左腿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视图。
25.图2是该滑行器(右腿使用状态)车骨架结和刹车装置构示意图。
26.图3是该滑行器升降杆与锁孔连接示意图。
27.图4是该该滑行器旋转部件剖面爆炸图。
28.图5是该滑行器(左腿使用状态)的坐垫角度调节状态示意图。
29.图6是该滑行器的角度调节装置的剖面锁定状态示意图。
30.图7是该滑行器的角度调节装置的剖面解锁状态示意图。
31.图8是该滑行器左右腿切换使用原理图。
32.其中,各附图标记分别代表:
33.1车身骨架;2前轮;3后轮;4坐垫;5刹车扶手;6角度调节机构;61锁定部件; 611锁定按钮;612锁芯;613挡板;614连接螺钉;615弹簧;616旋转轴;62锁孔; 63旋转部件;631后端卡槽;632前端卡槽;7升降杆;8碟刹装置;81碟刹片;82 碟刹器;83刹车线;9减震装置;10小腿腿托;11螺栓螺母;12车身主骨架;13减震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34.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35.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36.如图1和图2所示,该单腿滑行助行器包括车身骨架1、坐垫4、刹车扶手5;所述刹车扶手5安装在坐垫4的一侧,二者通过升降杆7一同安装在车身骨架1上;所述坐垫4的底部通过角度调节机构6与升降杆7连接,并通过角度调节机构6调整坐垫4的倾斜角度;所述升降杆7可拆卸地插接在车身骨架1的顶部,并能够通过插接深度,来调整坐垫4的高度。
37.其中,刹车扶手5通过螺丝固定在坐垫4的侧面;车身骨架1包括车身主骨架12 和减震骨架13,车身主骨架12尾部为u型结构,后轮3和碟刹装置8安装在两侧,前轮2万向轮通过万向轴结构安装在减震骨架13前端,减震骨架13中部通过减震装置9与车身主骨架12连接,减震骨架13尾部与车身主骨架12固定。
38.碟刹装置8安装在后轮一侧,碟刹片81与后轮轮毂固定,碟刹器82与车身主骨架12尾部固定,刹车扶手5下方与碟刹器82通过刹车线83连接,通过刹车扶手5拉动刹车线83控制碟刹器82夹紧碟刹片81,实现制动控制。
39.车身主骨架12中部卡槽通过螺栓螺母固定有小腿腿托10,通过螺栓螺母的松紧,调节小腿腿托10的高低。
40.如图3至图5所示,角度调节机构6包括锁定部件61、锁孔62和旋转部件63。其中,升降杆7顶部与锁孔62通过螺钉固定;所述旋转部件63底部与锁孔62通过锁定部件61进行铰接,通过按压锁定部件61进行解锁,实现旋转部件63以锁孔62为轴心的旋转动作。承载人体重量的坐垫4固定在旋转部件顶部63上,通过旋转部件63 的旋转动作,实现坐垫4在升降杆7顶端的角度调节。
41.如图6和图7所示,锁定部件61包括锁定按钮611、与锁孔62和旋转部件63锁定的锁芯612、挡板613、连接螺钉614、弹簧615和旋转轴616;锁芯612后方设置挡板613和弹簧615,锁芯612前方设置旋转轴616和锁定按钮611,通过连接螺钉614 将其全部贯穿固定,锁芯612与挡板613之间设置弹簧615。
42.锁芯612呈齿轮状结构,锁孔62和旋转部件63与锁芯612有相对应的齿轮结构卡槽,当锁芯612同时处于锁孔62和旋转部件63的后端卡槽631中,同时锁定按钮 611也处于旋转部件63的前端卡槽632中,锁定按钮611与锁芯612固定连接,旋转部件63即可与锁孔62实现对锁定部件61的双重锁定,如图6。
43.当按压锁定按钮611,连接螺钉614带动锁芯612离开锁孔62的卡槽,完全处于旋转部件63的后端卡槽631中,旋转部件63即可与锁孔62实现解锁,此时旋转部件 63能够围绕旋转轴616转动,实现坐垫4角度的调节,如图7。
44.当锁定按钮611上的按压解除时,弹簧615推动锁芯612复位,使得锁芯612再次同时处于锁孔62和旋转部件63的后端卡槽631中,同时锁定按钮611处于旋转部件63的前端卡槽632中,实现再次锁定,固定坐垫4的角度。
45.旋转轴616固定在连接螺钉614的前端与锁芯612紧靠;当锁芯612锁止于锁孔 62内时,旋转轴616位于锁孔62前端外侧,当按压锁定按钮611,连接螺钉614带动锁芯612以及旋转轴616一同向后移动,锁芯612从锁孔62内滑出并进入后端卡槽631,同时旋转轴616填充进入锁孔62中心,此时旋转部件63带动锁芯612、连接螺钉614 一同以旋转轴616为轴,进行转动,实现坐垫4角度的调节;当调整至合适角度,在弹簧615作用下推动连接螺钉614向前归位,旋转轴616从锁孔62前端退出,同时锁芯612卡入锁孔62内进行锁定。
46.如图3和图8所示,升降杆7顶部与坐垫4通过角度调节机构6相连,升降杆7 能够正反方向插接在车身骨架1的顶部,通过车身骨架1顶部的螺栓螺母11与升降杆 7相对应的槽孔贯穿锁紧,进而通过调整升降杆7插入深度以及拔出升降杆7水平旋转来实现坐垫4和刹车扶手5的升降,以及左右腿使用方式的切换。
4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腿滑行助行器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