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尿不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20718发布日期:2022-07-29 22:5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生儿尿不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尿不湿领域,特别是一种新生儿尿不湿。


背景技术:

2.由于婴儿无自理能力,也无语言交流能力,监护人经常会为婴儿包裹尿不湿以防婴儿意外排泄导致不卫生。例如公开号为cn20898937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尿不湿,包括有尿不湿本体,尿不湿本体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尿不湿固定于目标人物上的粘结带和粘结部,所述尿不湿本体上设有尿湿警告器,所述尿湿警告器包括有长条状的壳体,设于所述壳体上的主板,所述主板连接设有电源模块电路、中央处理模块电路;所述的壳体上设有能够粘贴于尿不湿本体上的粘结层,所述的壳体上设有用于监测目标人体是否尿湿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主板电连接。但是该类尿不湿的侧边吸收层较薄,导致尿不湿本体内尿液过量后,容易产生侧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生儿尿不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侧边设置多层吸收层,有效提升防侧漏效果,同时能够增加尿液的吸收量。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尿不湿,包括底片,底片包括前片和后片,底片中部设有吸尿主体,后片的两侧设有粘贴部,粘贴部与前片的前部对应粘合;所述的底片的两侧设有侧裙条,侧裙条上设有多条围边,多条围边呈层叠状设置,围边从里至外依次设有里层棉、中间棉以及外层棉。
5.上述的新生儿尿不湿中,所述的侧裙条上设有3条围边,且3条围边呈层叠状。
6.前述的新生儿尿不湿中,3条围边从里至外,围边的高度逐渐升高。
7.前述的新生儿尿不湿中,所述的后片的上边处设有第一弹力部。
8.前述的新生儿尿不湿中,所述的前片的两侧设有前围合部,且前围合部呈三角状。
9.前述的新生儿尿不湿中,所述的前片与后片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弹力部,所述的前围合部与粘贴部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弹力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底片的两侧设有侧裙条,侧裙条上设有多条围边,多条围边呈层叠状设置,围边从里至外依次设有里层棉、中间棉以及外层棉,通过设置多层防护吸收层,不仅能够吸收多余尿液,同时增加包裹性,提高防侧漏效果,减少尿液外溢。
12.2、所述的后片的上边处设有第一弹力部,通过增加弹力结构使得使用者在穿戴时能够更加的舒适,同时适应不同人的腰围。
13.3、所述的3条围边从里至外,围边的高度逐渐升高,增强尿不湿侧边的包裹性,提升防侧漏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围边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17.附图中的标记说明:1-底片,2-吸尿主体,3-前片,4-后片,5-粘贴部,6-侧裙条,7-围边,231-里层棉,232-中间棉,233-外层棉,11-第一弹力部,12-前围合部,13-第二弹力部,14-第三弹力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19.实施例:一种新生儿尿不湿,如图1和3所示,包括底片1,底片1包括前片3和后片4,底片1中部设有吸尿主体2,后片4的两侧设有粘贴部5,粘贴部5与前片3的前部对应粘合;所述的底片1的两侧设有侧裙条6,侧裙条6上设有多条围边7,多条围边7呈层叠状设置,围边7从里至外依次设有里层棉231、中间棉232以及外层棉233,如图2所示。三层吸收棉能够较好的吸收尿液。所述的侧裙条6上设有3条围边,且3条围边呈层叠状,三条围边在设置时,首先设置内侧层,在底层上叠加中间层,在中间层上叠加外侧层,通过层层叠加的形式进行设置,3条围边从里至外,围边7的高度逐渐升高,增强尿不湿侧边的包裹性,提升防侧漏效果。所述的后片4的上边处设有第一弹力部11,所述的前片3与后片4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弹力部13,所述的前围合部12与粘贴部5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弹力部14。使得穿戴时在腰围处获得一定的弹性延展,适应不同腰围的使用者;所述的前片3的两侧设有前围合部12,且前围合部12呈三角状,提高包裹性,提升穿戴的舒适度。为了让大人能及时观察到新生儿是否已经流出尿液,在防侧漏条内设有显色物料,当尿液被防侧漏条吸收后,在防侧漏条上会显示一定的颜色,起到提醒作用。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所述的底片的两侧设有侧裙条,侧裙条上设有多条围边,多条围边呈层叠状设置,围边从里至外依次设有里层棉、中间棉以及外层棉,通过设置多层防护吸收层,不仅能够吸收多余尿液,同时增加包裹性,提高防侧漏效果,减少尿液外溢。


技术特征:
1.一种新生儿尿不湿,包括底片(1),底片(1)包括前片(3)和后片(4),底片(1)中部设有吸尿主体(2),后片(4)的两侧设有粘贴部(5),粘贴部(5)与前片(3)的前部对应粘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片(1)的两侧设有侧裙条(6),侧裙条(6)上设有多条围边(7),多条围边(7)呈层叠状设置,围边(7)从里至外依次设有里层棉(231)、中间棉(232)以及外层棉(2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尿不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裙条(6)上设有3条围边,且3条围边呈层叠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生儿尿不湿,其特征在于:3条围边从里至外,围边(7)的高度逐渐升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尿不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片(4)的上边处设有第一弹力部(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尿不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片(3)的两侧设有前围合部(12),且前围合部(12)呈三角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生儿尿不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片(3)与后片(4)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弹力部(13),所述的前围合部(12)与粘贴部(5)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弹力部(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生儿尿不湿,包括底片(1),底片(1)包括前片(3)和后片(4),底片(1)中部设有吸尿主体(2),后片(4)的两侧设有粘贴部(5),粘贴部(5)与前片(3)的前部对应粘合;所述的底片(1)的两侧设有侧裙条(6),侧裙条(6)上设有多条围边(7),多条围边(7)呈层叠状设置,围边(7)从里至外依次设有里层棉(231)、中间棉(232)以及外层棉(23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侧边设置多层吸收层,有效提升防侧漏效果,同时能够增加尿液的吸收量。同时能够增加尿液的吸收量。同时能够增加尿液的吸收量。


技术研发人员:许叶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30
技术公布日:2022/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