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麻醉面膜贴

文档序号:31721447发布日期:2022-10-04 23:23阅读:1080来源:国知局
局部麻醉面膜贴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局部麻醉面膜贴。


背景技术:

2.表面麻醉是局部麻醉的一种方式,是将渗透作用腔的局部麻药与局部黏膜接触,使麻药透过黏膜而阻滞浅表面末梢,从而产生无痛状态。
3.此种麻醉方式大多用在面部或其他浅表手术中,而在手术前,需要将吸收有麻药的贴膜贴附在患者对应的治疗位置。
4.但由于黄褐斑治疗、皮秒治疗、鼻部点阵激光治疗以及鼻部非剥脱治疗等治疗方式均是对面部的某一个位置进行。而现阶段仍使用整张面膜贴或将整张面膜贴剪成合适大小对患者敷贴于患者面部。不仅操作繁琐,而且极大地增加了治疗成本。
5.因此,急需提供一种局部麻醉面膜贴,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局部麻醉面膜贴,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面膜贴结构,降低患者治疗成本。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局部麻醉面膜贴,包括第一面颊贴、第二面颊贴以及鼻贴;所述第一面颊贴和所述第二面颊贴分别位于所述鼻贴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面颊贴覆盖患者右侧面颊,所述第二面颊贴覆盖患者左侧面颊,所述鼻贴覆盖患者的鼻部;所述第一面颊贴和所述第二面颊贴与所述鼻贴的连接位置均形成有易撕线。
8.其中,所述鼻贴包括主体部和鼻翼部;所述鼻翼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两侧,且所述鼻翼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体部为分体式结构。
9.具体地,所述鼻贴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鼻翼部相连接。
10.其中,所述第一面颊贴、所述第二面颊贴和所述鼻贴均包括定型层和贴合层,所述定型层贴设于所述贴合层的一侧,且能够与所述贴合层相分离。
11.具体地,所述第一面颊贴、所述第二面颊贴和所述鼻贴还包括薄膜层,所述薄膜层贴设于所述贴合层背离所述定型层的一侧。
12.进一步地,所述薄膜层的边缘与所述贴合层的边缘固定连接,且所述薄膜层与所述贴合层形成闭合腔。
13.其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麻醉面膜贴,还包括储液袋,所述储液袋位于所述薄膜层背离所述贴合层的一侧;所述储液袋形成有装药腔,且所述装药腔与所述闭合腔互不导通。
14.具体地,所述装药腔的出药口与所述薄膜层之间形成有封闭部,且所述封闭部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使所述装药腔与所述闭合腔相连通。
15.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麻醉面膜贴,还包括包装袋,所述第一面颊贴、所述第二面颊贴以及所述鼻贴均设置于所述包装袋内。
16.更进一步地,所述包装袋包括两个面颊贴袋和鼻贴袋,且所述面颊贴袋与所述鼻贴袋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面颊贴、所述第二面颊贴以及所述鼻贴的形状相适配;两个所述面颊贴袋分别设置于所述鼻贴袋的两侧,所述面颊贴袋与所述鼻贴袋的连接处且对应所述易撕线的位置形成有易撕部。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麻醉面膜贴具有以下优势: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麻醉面膜贴,包括第一面颊贴、第二面颊贴以及鼻贴;第一面颊贴和第二面颊贴分别位于鼻贴的两侧,且第一面颊贴覆盖患者右侧面颊,第二面颊贴覆盖患者左侧面颊,鼻贴覆盖患者的鼻部;第一面颊贴和第二面颊贴与鼻贴的连接位置均形成有易撕线。
19.由此分析可知,由于本技术中的第一面颊贴和第二面颊贴仅覆盖患者的面颊部,鼻贴仅覆盖患者的鼻部,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面膜的整体面积,进而降低使用成本。并且,由于本技术中第一面颊贴和第二面颊贴位于鼻贴的两侧,且连接位置形成有易撕线,因此,在治疗时能够针对不同患者情况快速且灵活的使用。即,当患者仅需要对左侧面颊或右侧面颊进行麻醉时,即可通过易撕线将第二面颊贴或第一面颊贴撕下,单独进行使用。当患者仅需对鼻部进行麻醉时,将第一面颊贴和第二面颊贴与鼻贴分离,单独使用鼻贴。
20.可以理解的是,当患者需要同时对左侧面颊和鼻部或右侧面颊和鼻部进行麻醉时,将另外一个面颊贴撕除,即可实现对对应位置的麻醉作业。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局部麻醉面膜贴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局部麻醉面膜贴分解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局部麻醉面膜贴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第一面颊贴;2-第二面颊贴;3-鼻贴;301-主体部;302
‑ꢀ
鼻翼部;303-连接部;4-易撕线;5-定型层;6-贴合层;7-薄膜层; 8-储液袋;801-封闭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29.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31.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
……
之上”、“上部”、“在
……
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32.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3.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34.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5.如图1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局部麻醉面膜贴包括第一面颊贴1、第二面颊贴2以及鼻贴3;第一面颊贴1和第二面颊贴2分别位于鼻贴3的两侧,且第一面颊贴1覆盖患者右侧面颊,第二面颊贴2覆盖患者左侧面颊,鼻贴3覆盖患者的鼻部;第一面颊贴 1和第二面颊贴2与鼻贴3的连接位置均形成有易撕线4。
3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麻醉面膜贴具有以下优势:
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麻醉面膜贴,由于本技术中的第一面颊贴 1和第二面颊贴2仅覆盖患者的面颊部,鼻贴3仅覆盖患者的鼻部,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面膜的整体面积,进而降低使用成本。
38.并且,由于本技术中第一面颊贴1和第二面颊贴2位于鼻贴3 的两侧,且连接位置形成有易撕线4,因此,在治疗时能够针对不同患者情况快速且灵活的使用。即,当患者仅需要对左侧面颊或右侧面颊进行麻醉时,即可通过易撕线4将第二面颊贴2或第一面颊贴1 撕下,单独进行使用。当患者仅需对鼻部进行麻醉时,将第一面颊贴 1和第二面颊贴2与鼻贴3分离,单独使用鼻贴3。
39.可以理解的是,当患者需要同时对左侧面颊和鼻部或右侧面颊和鼻部进行麻醉时,将另外一个面颊贴撕除,即可实现对对应位置的麻醉作业。
40.优选地,本技术提供的局部麻醉面膜贴,还包括包装袋,且本技术中的包装袋内可存装有对应的麻药,局部麻醉面膜贴封装在包装袋内。
41.当需要使用时,打开包装袋,取出局部麻醉面膜贴,并根据需求对应撕下相应的面膜贴并贴附在患者面部对应位置,实现对患者相应位置的表面麻醉。
42.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面膜贴浸润在麻药中,因此,在此种方式下,本技术提供的面膜贴可包括有定型层 5和贴合层6,通过定型层5能够对贴合层6进行定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贴合层6粘黏产生叠合部位导致贴合层6不易展开的问题。
43.使用时,将贴合层6背离定型层5的一侧贴附在患者皮肤,之后揭除定型层5,完成面膜贴的贴附。并且,相应地,本技术中的定型层5上也形成有易撕线4,从而能够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分离操作。
44.进一步优选地,本技术中的包装袋包括两个面颊贴袋和一个鼻贴 3袋,其中两个面颊贴袋连接在鼻贴3袋的两侧,且第一面颊贴1和第二面颊贴2分别对应放置在面颊贴袋内,鼻贴3放置在鼻贴3袋内。并且,相应地,本技术中的面颊贴袋和鼻贴3袋连接处对应易撕线4 的位置形成有易撕部,且易撕部为热熔压合形成,能够使面颊贴袋和鼻贴3袋形成互不连通的容纳腔。
45.因此,采用此种包装袋,当需要使用整体的局部麻醉面膜贴时,操作人员捏住包装袋两侧的袋体向外拉拽,从而能够使易撕部分开,使面颊贴袋与鼻贴3袋相导通,再将整体的局部麻醉面膜贴取出进行使用。
46.当需要单独使用第一面颊贴1、第二面颊贴2或鼻贴3时,沿易撕部将对应的面颊贴袋和鼻贴3袋相分离,再打开对应的鼻贴3袋或面颊贴袋,实现面膜贴的灵活使用。并且,由于未使用的面膜贴仍封装在对应的包装袋内,因此,能够进一步地降低患者的使用成本,避免面膜贴的浪费。
47.其中,如图1结合图2所示,本技术中的鼻贴3包括主体部301 和鼻翼部302;鼻翼部302位于主体部301的两侧,且鼻翼部302的一端与主体部301相连接,另一端与主体部301为分体式结构。
48.由于本技术中的鼻翼部302与主体部301在一端为分体式结构,因此,能够使主体部301与鼻部更加贴合,鼻翼部302与鼻翼处更加贴合,从而能够更好地使麻药对鼻部周围的位置进行麻醉。
49.可选地,如图1结合图2所示,本技术中的鼻贴3还包括连接部 303,连接部303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鼻翼部302相连接。
50.通过连接部303将两侧的鼻翼部302进行连接,能够使本技术中的鼻贴3形成整体
的结构,从而限制鼻翼部302与主体部301分离的一端的活动。
51.如图3所示,基于上述实施方式,本技术进一步地优化了局部麻醉面膜贴的结构,使第一面颊贴1、第二面颊贴2和鼻贴3还包括薄膜层7,薄膜层7贴设于贴合层6背离定型层5的一侧。
52.通过在贴合层6背离定型层5的一侧形成的薄膜层7,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贴合层6内吸收的麻药的挥发速度,从而使麻药能够更好地被吸收。
53.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本技术中贴合层6背离定型层5的一侧设有薄膜层7时,在使用时需要先将定型层5撕除,之后再将贴合层6贴附在患者面部对应位置。
54.优选地,本技术中的薄膜层7的边缘与贴合层6的边缘固定连接,且薄膜层7与贴合层6形成闭合腔,通过形成的闭合腔能够进一步地降低麻药的挥发速度,从而保证表皮对麻药的充分吸收。
55.进一步优选地,本技术中薄膜层7的面积大于贴合层6的面积,其中与贴合层6面积相同的一部分薄膜层7与贴合层6的边缘固定连接形成闭合腔,另一部分多出的薄膜层7通过折叠的方式进行存放,从而在使用时,展开多出部分的薄膜层7能够增加对患者面部的覆盖面积,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贴合层6的麻药产生流淌的问题。
56.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本技术进一步地优选了局部麻醉面膜贴,其中,薄膜层7背离贴合层6的一侧还设有储液袋8;储液袋8形成有装药腔,且装药腔与闭合腔互不导通。
57.通过设置的储液袋8,一方面能够对麻药的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麻药的浪费。
58.而在此种方式中,当需要将装药腔内的麻药注入闭合腔内时,可通过针管等结构将装药腔内的麻药吸入,并注射进入闭合腔,使贴合层6进行吸收。
59.而将麻药单独封装,在贴合层6与患者的皮肤贴合后再将麻药注入闭合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操作难度,并也能够避免麻药的浪费。
60.为了进一步地降低操作难度,如图3所示,本技术中在装药腔的出药口与薄膜层7之间形成有封闭部801,且封闭部801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使装药腔与闭合腔相连通。
61.当需要使装药腔内的麻药进入闭合腔时,操作人员可握持储液袋 8,并用力捏合,通过储液袋8内的气压将封闭部801胀开,从而使装药腔与闭合腔相导通,进而实现麻药的流入。
62.并且,由于将麻药承装在储液袋8中,且操作时医护人员并不与麻药相接触,因此,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麻药对医护人员的影响,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医护人员对麻药的污染。
6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