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创面负压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76773发布日期:2022-11-15 17:4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创面负压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创面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2.创面修复是致伤因子作用造成组织缺失后,局部组织再生、修复、重建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本质是一种防御性、适应性反应。负压伤口疗法或封闭负压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已成为一个常用的治疗复杂创伤的手段,能有效地减少治疗周期中清创和最终关闭的时间,提供湿性环境并促进生长因子释放,从而降低住院过程中的治疗成本。负压吸引使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及时清除,使感染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分泌物和代谢产物对组织细胞的损伤作用,又能使创面保持清洁,形成了不利于细菌生长的创面微环境。被引流的体液向敷料中渗出,形成由创面向敷料的缓慢液体流动,不利于细菌向创面内侵袭。
3.目前市面上传统的创面负压引流装置能够有效的进行体液引流,但是依然存在缺陷:传统的创面负压引流装置的负压源和负压瓶体积较大,患者只能在固定的地方进行治疗,也有采用小型便携式的创面负压引流装置,但是此种类型的创面负压引流装置的储液器与敷料是配套连为一体,储液器的储液量较小,因此需要不停的更换敷料,这样给患者带来了许多痛苦,同时也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创面负压装置存在操作繁琐,不便于携带以及敷料更换频率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创面负压引流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储液袋能够快速更换,降低了更换敷料的频率,降低了伤口因更换敷料带来的二次损伤,减少患者痛苦。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创面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微型负压机、负压连接管、储液袋、阻水组件、引流管以及敷料,所述储液袋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阻水组件用于避免储液袋内的液体被吸入微型负压机内,所述敷料上设有吸盘,所述微型负压机通过负压连接管与阻水组件连接,所述阻水组件与第一连接头连接,所述引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头以及吸盘连接;采用微型负压机,减少了整个设备的体积,这样便于携带,储液袋内的体液储存满后,直接将储液袋的第一连接头脱离阻水组件,第二连接头脱离引流管,这样就能够快速拆卸下来,之后再通过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将空的储液袋安装上,降低更换敷料的频率。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管远离吸盘的一端设有无菌过滤器,所述无菌过滤器与第二连接头连接;提高了卫生性,防止更换储液袋时外界空气进入。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袋内设有吸水材料;增加了储液袋的容纳体液的容量。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水组件为防水透气阀。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管上设有止回阀;提高了卫生性,防止更换储液袋时液
体发生回流。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型负压机内设有蜂鸣器;系统发生异常时,蜂鸣器能够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创面负压引流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储液袋能够快速更换,降低了更换敷料的频率,降低了伤口因更换敷料带来的二次损伤,减少患者痛苦。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创面负压引流装置的爆炸图;
15.附图标记:微型负压机1,负压连接管2,储液袋3,防水透气阀4,引流管5,敷料6,第一连接头7,第二连接头8,吸盘9,无菌过滤器10,止回阀11,吸水材料12。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7.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一种创面负压引流装置具备微型负压机1、负压连接管2、储液袋3、阻水组件、引流管5以及敷料6,采用体积较小的微型负压机1,携带方便,微型负压机1内设置了蜂鸣器,系统发生异常时,蜂鸣器能够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为了更好的阻止储液袋3内的液体被吸入微型负压机1内,因此阻水组件采用了防水透气功能较佳的防水透气阀4,为了提高储液袋3容纳体液的容量,因此在储液袋3内设置了吸水材料12,储液袋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头7和第二连接头8,敷料6上设有吸盘9,微型负压机1通过负压连接管2与阻水组件连接,阻水组件与第一连接头7连接,引流管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头8以及吸盘9连接;储液袋3拆除时,外界空气连同细菌会共同进入,因此在引流管5上安装了能够拆卸的无菌过滤器10来过滤外界空气所携带的细菌;储液袋3在拆除时,液体可能发生回流,因此在引流管5上设置了止回阀11。
1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创面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型负压机(1)、负压连接管(2)、储液袋(3)、阻水组件、引流管(5)以及敷料(6),所述储液袋(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头(7)和第二连接头(8),所述阻水组件用于避免储液袋(3)内的液体被吸入微型负压机(1)内,所述敷料(6)上设有吸盘(9),所述微型负压机(1)通过负压连接管(2)与阻水组件连接,所述阻水组件与第一连接头(7)连接,所述引流管(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头(8)以及吸盘(9)连接;所述引流管(5)远离吸盘(9)的一端设有无菌过滤器(10),所述无菌过滤器(10)与第二连接头(8)连接;所述引流管(5)上设有止回阀(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面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袋(3)内设有吸水材料(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面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组件为防水透气阀(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面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负压机(1)内设有蜂鸣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创面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微型负压机、负压连接管、储液袋、阻水组件、引流管以及敷料,所述储液袋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阻水组件用于避免储液袋内的液体被吸入微型负压机内,所述敷料上设有吸盘,所述微型负压机通过负压连接管与阻水组件连接,所述阻水组件与第一连接头连接,所述引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头以及吸盘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储液袋能够快速更换,降低了更换敷料的频率,降低了伤口因更换敷料带来的二次损伤,减少患者痛苦。减少患者痛苦。减少患者痛苦。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琦 陈达永 褚加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州市榕兴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