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灸装置、气泵及其吸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90979发布日期:2022-09-03 02:2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热灸装置、气泵及其吸嘴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热灸装置、气泵及其吸嘴。


背景技术:

2.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它一般是通过灸料燃烧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者特定部位,以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愈发增大,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艾灸及其相关产品也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喜爱和信赖。
3.现有的热灸装置在使用时,通常需要利用气泵吸取灸床内部空间的热气,然而热气中可能存在灸料燃烧时所产生的烟油,在吸取热气的过程中,气泵容易出现被烟油堵塞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灸装置,该热灸装置包括灸床以及与灸床连接的灸具和气泵,灸具放置灸料,气泵包括泵体和与泵体连接的吸嘴,吸嘴包括与灸床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入气部和与泵体连通的出气部;其中,入气部设有入气口,入气口的内壁面与入气部的外侧面连接,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气口具有彼此正交的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所述入气口在所述长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入气口在所述短轴方向上的尺寸,所述内壁面包括在所述短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内壁面和第二内壁面,所述外侧面包括在所述短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所述第一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内壁面连接,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外侧面与所述第二内壁面连接,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壁面与所述第二内壁面平行,且垂直于所述短轴方向。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侧面与所述第二外侧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8.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短轴方向观察,所述第一内壁面和所述第一外侧面所形成的连接线相较于所述第二内壁面和所述第二外侧面所形成的连接线更靠近所述出气部,且所述吸嘴组装时,所述第二内壁面在所述短轴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内壁面的下方。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壁面和所述第一外侧面所形成的连接线沿所述短轴方向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二内壁面上。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短轴方向观察,所述第一内壁面和所述第一外侧面所形成的连接线呈弧线设置,且所述弧线的弧顶远离所述出气部;
11.和/或,沿所述短轴方向观察,所述第二内壁面和所述第二外侧面所形成的连接线呈弧线设置,且所述弧线的弧顶靠近所述出气部。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气部呈筒状设置以形成出气口,所述吸嘴还包括连接所述入气部和所述出气部的过渡部,所述过渡部设有连通所述入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过渡
腔,沿所述短轴方向观察,所述过渡部从所述入气部到所述出气部的方向上逐渐缩小,沿所述长轴方向观察,所述过渡部从所述入气部到所述出气部的方向上逐渐扩大。
1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泵,包括泵体和与泵体连接的吸嘴,吸嘴包括与灸床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入气部和与泵体连通的出气部;其中,入气部设有入气口,入气口的内壁面与入气部的外侧面连接,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1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吸嘴,吸嘴包括入气部,入气部设有入气口,入气口的内壁面与入气部的外侧面连接,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灸装置,热灸装置包括灸床以及与灸床连接的灸具和气泵,灸具放置灸料,气泵包括泵体和与泵体连接的吸嘴,吸嘴包括与灸床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入气部和与泵体连通的出气部;其中,入气部设有入气口,入气口的内壁面与入气部的外侧面连接,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为锐角。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吸嘴的入气部的外侧面相对于入气口的内壁面倾斜,当泵体通过吸嘴吸取灸床内的热气时,热气一部分从入气口进入吸嘴,另一部分从入气部的倾斜面散开,进而避免热气径直地撞击在入气部的外表面上,从而导致其中夹杂的烟油顺着入气部往下滴落导致堵塞入气口。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热灸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气泵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气泵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20.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气泵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2.本技术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23.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4.实施例一
25.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灸装置10,包括:灸床20以及与灸床20连接的灸具22和气泵,灸具22用于放置灸料。其中,灸床20可以具有允许人体至少部分位于热灸装置10内的仿形通道205,灸具22在使用状态下位于人体上方。如此,用户可以将热灸装置10放置在人体需要热灸的部位上方进行热灸,也即使用状态下灸床20扣在人体上方。其中,灸床20还可以包括筒状侧板203和设置在灸床20内的支撑板204,支撑板204用于支撑灸具22。本实施例中,灸床20在使用状态下可以扣在人体上方,因此灸床20的下方可以指支撑板204朝向人体的内侧。
26.进一步地,气泵可以包括泵体和与泵体连接的吸嘴25,吸嘴25包括与灸床20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入气部251和与泵体连通的出气部252;其中,入气部251设有入气口250,入气口250的内壁面2501与入气部251的外侧面2511连接,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为锐角。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吸嘴25的入气部251的外侧面2511相对于入气口250的内壁面2501倾斜,当泵体通过吸嘴25吸取灸床20内的热气时,热气一部分从入气口250进入吸嘴25,另一部分从入气部251的倾斜面散开,进而避免热气径直地撞击在入气部251的外表面2514上,从而导致其中夹杂的烟油顺着入气部251往下滴落导致堵塞入气口250。所以,两者之间的夹角可以为30
°‑
60
°
,以兼顾强度和引导性。因为夹角太小,吸嘴25强度不够;夹角太大,还会存在烟油滴落。
2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述的泵体可以是真空泵,其电机通电转动,使得泵内部的隔膜作往复式运动,从而压缩、拉伸泵腔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以在与泵体连通的吸嘴25处与灸床20的内部气压产生一压力差,进而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将热气由吸嘴25吸入泵腔,再从泵体的排气口排出。本实施例通过在热灸装置10中设置气泵,气泵可以引导灸料燃烧产生的热气按预定方向移动,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热灸需要。如此,也可以避免热气聚集在灸床20的上方而无法有效作用于人体。此外,气泵也可以连通灸床20的内部空间与热灸装置10所在的外部环境,进而引导热灸装置10以外的空气填补进来。来起到调节热灸装置10整体温度和排烟以便于灸料燃烧的效果。
28.具体地,在使用状态下,气泵可以设置在靠近接近待灸部位的位置。如此,既可以调节待灸部位的灸温,又可以使得热灸装置10内的整体温度保持均衡从而起到维持人体体温的作用。进一步地,另一气泵,可以连通灸床20的内部空间与热灸装置10所在的外部环境,进而引导热灸装置10以外的空气填补进来。
29.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入气口250可以具有彼此正交的长轴方向x和短轴方向y,入气口250在长轴方向x上的尺寸大于入气口250在短轴方向y上的尺寸,也即入气口250呈非圆形设置,例如条形状。如此,气泵的吸力更强,同时也可以吸到更多区域的热气。当然,在一些别的实施例中,入气口250也可以是圆柱形、正方形等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不同设置。另外,入气口250在长轴方向x上的尺寸也可以等于或小于入气口250在短轴方向y上的尺寸,例如入气口250呈正方形。相应地,内壁面2501包括在短轴方向y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内壁面2502和第二内壁面2503,第一内壁面2502和第二内壁面2503间隔越小,吸力越大。外侧面2511包括在短轴方向y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外侧面2512和第二外侧面2513,第一外侧面2512和第二外侧面2513的延长线相交可以呈一个开口朝向气泵热气流入方向的锐角。第一外侧面2512与第一内壁面2502连接,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二外侧面2513
与第二内壁面2503连接,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如此,增大了入气口250引导面,降低了烟油堵塞入气口250的可能性。
30.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第一内壁面2502与第二内壁面2503平行,且垂直于短轴方向y。也即第一内壁面2502和第二内壁面2503与热气流入方向平行,如此,既不阻挡热气流动,也可以保证入气部251整体的强度。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内壁面2502和第二内壁面2503的延长线相交呈一个开口朝向气泵热气流入方向的锐角,进一步避免热气径直地撞击在入气部251的外表面2514上而导致其中夹杂的烟油顺着吸嘴25往下滴落导致堵塞入气口。
31.进一步地,结合图3,第一外侧面2512与第二外侧面2513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也即第一外侧面2512和第二外侧面2513的延长线相交呈一个开口朝向气泵热气流入方向的锐角(例如30
°‑
60
°
)。如此,第一外侧面2512和第二外侧面2513可以破开气流,方便热气流动。其中,可以通过改变第一外侧面2512和第二外侧面2513之间的夹角与热气流动方向的关系获得不同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空气流动理论合理设置第一外侧面2512和/或第二外侧面2513的夹角。
32.进一步地,结合图2和图3,沿短轴方向y观察,第一内壁面2502和第一外侧面2512所形成的第一连接线2504相较于第二内壁面2503和第二外侧面2513所形成的第二连接线2505更靠近出气部252,也即第二内壁面2503相较于第一内壁面2502更靠近气流或者更背离出气部252,且吸嘴25组装时,第二内壁面2503在短轴方向上位于第一内壁面2502的下方,以使得入气口250朝向支撑板204,进而使得气泵更好地引导灸料燃烧产生的聚集在灸床20的上方的热气。除此之外,即便有少许烟油落入入气口250,也会落在第二内壁面2503或者吸嘴25的内壁面2501的其他区域,过后清理入气口250即可。既不至于堵塞入气口250,也不会污染到热灸装置10其他地方。作为示例性地,第一内壁面2502和第一外侧面2512所形成的第一连接线2504沿短轴方向y上的正投影落在第二内壁面2503上。
33.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沿短轴方向y观察,第一内壁面2502和第一外侧面2512所形成的第一连接线2504呈弧线设置,且弧线的弧顶远离出气部252;第二内壁面2503和第二外侧面2513所形成的第二连接线2505呈弧线设置,且弧线的弧顶靠近出气部252。如此,使得入气口250处在短轴方向上更均衡,提高了吸嘴25吸收热气的效率。
34.另外,结合图2和图3,作为示例性地,出气部252呈筒状设置以形成出气口255,吸嘴25还包括连接入气部251和出气部252的过渡部253,过渡部253设有连通入气口250和出气口255的过渡腔2531,沿短轴方向y观察,过渡部253从入气部251到出气部252的方向上逐渐缩小,沿长轴方向x观察,过渡部253从入气部251到出气部252的方向上逐渐扩大。如此,入气口250吸入热气的效率更高,出气口255散发的热气可以影响到更大范围的地方。
35.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第一外侧面2512与过渡部253的外表面2514可以平滑过渡;此外,第二外侧面2513与过渡部253的外表面2514也可以平滑过渡。如此,吸往吸嘴25的空气可以将外表面2514的烟油吹得远离入气口250而不是落入入气口250。
36.进一步地,为了能把吸嘴25固定在灸床20上,吸嘴25还可以包括用于与灸床20连接的固定部254,固定部254位于出气部252与过渡部253的交界处。不仅可以将气泵固定在灸床20上,也可以固定出气部252和过渡部253。
37.实施例二
38.请参阅图2至图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气泵,气泵可以包括泵体和与泵体连接的吸嘴25。其中泵体可以是真空泵,其电机通电转动,使得泵内部的隔膜作往复式运动,从而压缩、拉伸泵腔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以在与泵体连通的吸嘴25处与灸床20的内部气压产生一压力差,进而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将热气由吸嘴25吸入泵腔,再从泵体的排气口排出。进一步地、吸嘴25可以包括与灸床20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入气部251和与泵体连通的出气部252;其中,入气部251设有入气口250,入气口250的内壁面2501与入气部251的外侧面2511连接,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39.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吸嘴25的入气部251的外侧面2511相对于入气口250的内壁面2501倾斜,当泵体通过吸嘴25吸取灸床20内的热气时,热气一部分从入气口250进入吸嘴25,另一部分从入气部251的倾斜面散开,进而避免热气径直地撞击在入气部251的外表面2514上,从而导致其中夹杂的烟油顺着入气部251往下滴落导致堵塞入气口250。所以,两者之间的夹角可以为30
°‑
60
°
,以兼顾强度和引导性。因为夹角太小,吸嘴25强度不够;夹角太大,还会存在烟油滴落。
40.实施例三
41.请参阅图2至图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吸嘴25,吸嘴25包括与灸床20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入气部251和与气泵的泵体连通的出气部252;其中,入气部251设有入气口250,入气口250的内壁面2501与入气部251的外侧面2511连接,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42.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吸嘴25的入气部251的外侧面2511相对于入气口250的内壁面2501倾斜,当泵体通过吸嘴25吸取灸床20内的热气时,热气一部分从入气口250进入吸嘴25,另一部分从入气部251的倾斜面散开,进而避免热气径直地撞击在入气部251的外表面2514上,从而导致其中夹杂的烟油顺着入气部251往下滴落导致堵塞入气口250。所以,两者之间的夹角可以为30
°‑
60
°
,以兼顾强度和引导性。因为夹角太小,吸嘴25强度不够;夹角太大,还会存在烟油滴落。
4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