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化慢性乙肝的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药物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81652发布日期:2023-08-03 13:5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有限化慢性乙肝的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药物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有限化慢性乙肝的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药物及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仅有核苷(酸)类药物(nas)和干扰素批准用于慢性乙肝的治疗。核苷(酸)类药物通过抑制hbv dna多聚酶而发挥抑制hbv复制的作用,目前被fda批准用于乙肝治疗的核苷(酸)类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tdf)、替比夫定和富马酸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后患者病毒dna水平得到较好的抑制,如后期开发的替诺福韦不但在安全性上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对病毒dna的抑制率达到约70%。核苷酸类药物虽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但需长期服药,停药后多出现复发和反弹,因此乙肝的nas治疗为一种非限定疗程治疗(infinite therapy)。

2、taf是吉利德公司开发的抗病毒药物,于2016年获fda批准用于慢性乙肝的治疗。taf是一种新型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进入肝细胞后,可水解成替诺福韦,进而磷酸化,阻断病毒复制。作为替诺福韦酯tdf的升级版,taf既保留了tdf“高效抗病毒、低耐药”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tdf部分肾毒性和骨密度损伤的缺点。与tdf相比,疗效相同的情况下,taf的给药剂量更低,发生骨质疏松和肾毒性的风险更小。尽管taf具有多种优势,但也仍然存在需要长期服用的问题。目前对于核苷酸类似物停药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的推荐意见:hbeag(+)的慢乙肝患者,治疗1年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alt复常和hbeag血清学转换后,需再巩固治疗至少3年(每6个月复查1次)仍保持不变,可考虑停药;hbeag(-)患者,则建议hbsag消失且hbv dna检测不到后停药随访。单纯使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几乎不可能实现hbsag消失。大量临床数据也显示,核苷类药物停药后的复发率较高。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患者的年龄、hbv dna水平、巩固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停药复发率。如何实现nas药物安全停药,是广大nas治疗患者的迫切需求,目前急需可以有限化非限定疗程nas治疗(finitelization of infinite nas therapy)的方法。

3、干扰素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的细胞因子,最初用于hiv等多种病毒的治疗,1992年被fda批准用于乙肝的治疗。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免疫调节和诱生肝细胞内抗病毒蛋白而发挥抗病毒作用。荟萃分析表明,hbeag阳性患者经普通干扰素α(普通ifnα)治疗4~6个月后,治疗组和未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杂交法)分别为37%和17%,hbeag转阴率分别为33%和12%,hbsag转阴率分别为7.8%和1.8%,其疗效与基线血清alt水平和肝组织学病变程度呈正相关。有关hbeag阴性患者的4次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治疗结束时应答率为38%~90%,但持久应答率仅为10%~47%(平均24%)。普通ifnα疗程至少1年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显示,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fnα-2a)(40kd)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87%为亚洲人)48周并停药随访24周,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2%;hbeag阴性患者(60%为亚洲人)治疗48周后随访24周,hbv dna<2×104拷贝/ml的患者为43%,随访48周时为42%。

4、近年来,随着对干扰素用药患者的长期随访发现,干扰素治疗尽管存在较多不良事件的发生,但其长期获益越来越明确。干扰素单独使用一个疗程后病毒表面抗原转阴率随着随访时间延长不断增加(hannah s.j.choi,et al.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hepatology,2020)。干扰素治疗在现有用药剂量下不良反应严重,患者对治疗依从性差。这些不良反应包括流感样症候群,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和乏力等;一过性外周血细胞减少,主要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精神异常,可表现为抑郁、妄想、重度焦虑等精神病症状;自身免疫性疾病,一些患者可出现自身抗体,仅少部分患者出现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糖尿病、血小板减少、银屑病、白斑、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等;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肾脏损害(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衰竭等)、心血管并发症(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病等)、视网膜病变、听力下降和间质性肺炎等。目前干扰素治疗的标准治疗疗程为48周。

5、为了能够达到有限的治疗疗程,摆脱核苷类药物长期用药的限制,工业界和学术界尝试将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联用或序贯治疗,但并没有发现疗效增加。有些学术研究显示干扰素与替诺福韦联用效果似乎好于单用治疗,但该联合给药的长期治疗并不明确,在临床实践中也未能得到推广和纳入指南(m vigano,et al.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therapeutics,44(7),653-661)。

6、病毒进入抑制剂包括衍生于hbv pre-s1区的多肽和抗pre-s1抗体或抗表面抗原抗体。衍生于hbv pre-s1区的多肽包含但不限于贺普拉肽和bulevirtide。贺普拉肽氨基酸序列来源于c基因型hbv pre-s1区第13-59位氨基酸序列,其n端带有豆蔻酸修饰。研究显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sodium taurocholate 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ntcp)是hbv感染受体,hbv通过病毒包膜表面大蛋白的pre-s1区与ntcp特异性结合,介导hbv对肝细胞的感染。贺普拉肽和bulevirtide可与ntcp特异性结合,在体内外阻断hbv对肝细胞的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hbv病毒进入抑制剂和任选的免疫调节剂在制备用于有限化或终止慢性乙肝的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药物或药盒中的用途。

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hbv病毒进入抑制剂选自衍生自hbv pre-s1区的hbv进入抑制多肽或hbv pre-s1衍生肽、抗pre-s1抗体、抗表面抗原抗体或其他能抑制hbv进入肝细胞或感染肝细胞的药剂。

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衍生自hbv pre-s1区的hbv进入抑制多肽衍生自hbv基因型a、b、c、d、e、f、g、h和i中的任意一种的表面抗原的pre-s1区。

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衍生自hbv pre-s1区的hbv进入抑制多肽的长度为10-118个氨基酸残基。

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免疫调节剂包括选自干扰素、toll样受体激动剂、cpg、cpg odn、pd-1抑制剂、pd-l1抑制剂、白细胞介素和细胞因子。

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干扰素选自ifn-α、ifn-β和ifn-γ,优选为ifnα-2a和/或ifnα-2b,更优选为peg ifnα-2a和/或peg ifnα-2b。

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衍生自hbv pre-s1区的hbv进入抑制多肽衍生自c基因型hbv表面抗原pre-s1区域;优选地,该hbv进入抑制多肽为该c基因型hbv表面抗原pre-s1区n端的片段或其变体,该片段至少含有该n端第13-44位氨基酸残基;优选地,该hbv进入抑制多肽含有该c基因型hbv表面抗原pre-s1区域第2-119位、第2-69位、第2-59位、第13-119位、第13-88位、第13-72位、第13-67位、第13-59位、第13-52位或第13-47位氨基酸残基或其变体。

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衍生自hbv pre-s1区的hbv进入抑制多肽为a、b、f、h或i基因型hbv表面抗原pre-s1区n端的片段或其变体,该片段至少含有该n端第13-44位氨基酸残基、优选至少含有该n端第13-69位氨基酸残基。

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衍生自hbv pre-s1区的hbv进入抑制多肽为d基因型hbv表面抗原pre-s1区n端的片段或其变体,该片段至少含有该n端第2-33位氨基酸残基、优选至少含有该n端至少第2-48位氨基酸残基。

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衍生自hbv pre-s1区的hbv进入抑制多肽为e、g基因型hbv表面抗原pre-s1区n端的片段或其变体,该片段至少含有该n端第12-43位氨基酸残基、优选至少含有该n端第12-68位氨基酸残基。

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变体与所述片段相比具有1-30个氨基酸缺失、取代或插入,且所述变体保留抑制hbv进入或结合ntcp的生物学活性。

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变体包括在所述片段的n和/或c末端插入来自任一所述hbv亚型的天然侧接氨基酸序列。

1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天然侧接氨基酸序列选自a、b、f、h、i基因型hbv表面抗原pre-s1区n端第2-12位氨基酸序列和来源于e、g基因型hbv表面抗原pre-s1区n端第2-11位氨基酸序列。

1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变体为在来源于c基因型hbv pre-s1区域13-59位氨基酸序列的衍生肽中引入下述氨基酸取代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而获得的变体:n15d,f25l,g35k,n39e,f45l,n46k,n48h或n48y或n48k,d50a,h51q或h51n,e54k或e54d,a55s,n56k或n56d,和q57k,任选地,该变体的n和/或c末端插入来自任一所述hbv亚型的天然侧接氨基酸序列。

1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片段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32中任一项所示,或与seq id no:2-32中任一项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30%、40%、50%、60%、70%、80%、85%、90%、95%、96%、97%、98%或99%的相同性。

1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衍生自hbv pre-s1区的hbv进入抑制多肽具有n端修饰和/或c端修饰。

1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n端修饰为疏水基团修饰。

1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疏水基团修饰选自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胆固醇、油酸、亚油酸、聚乙二醇和花生四烯酸。

1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c修饰为酰胺化或异戊二醇化修饰。

2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衍生自hbv pre-s1区的hbv进入抑制多肽如seqid no:33-44所示。

2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用途为hbv病毒进入抑制剂、用于治疗慢性乙肝的核苷(酸)类药物和任选的免疫调节剂在制备用于有限化或终止慢性乙肝的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药物或药盒中的用途。

2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核苷(酸)类药物为选自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替比夫定和富马酸替诺福韦艾拉酚胺,优选为富马酸替诺福韦艾拉酚胺。

2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盒含有1剂或2剂以上所述药物,以满足以2.1-10.5mg、优选4.2-8.4mg、更优选4.2mg的日剂量给予所述hbv病毒进入抑制剂。

2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盒还任选地含有1剂或2剂以上所述干扰素,且其含量满足每周1-360微克、优选每周30-180微克、更优选每周60-135微克、更优选每周90微克的剂量。

2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盒用于与所述核苷(酸)类药物联合给药1-96周、优选12-60周、更优选24-48周。

26、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有限化或终止慢性乙肝患者的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核苷(酸)类药物的基础上给予慢性乙肝患者hbv病毒进入抑制剂和任选的免疫调节剂进行联合治疗,并在联合治疗一定疗程后终止核苷(酸)类药物治疗、hbv病毒进入抑制剂治疗以及所述免疫调节剂治疗。

2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核苷(酸)类药物如本文任一实施方案所述;所述hbv病毒进入抑制剂如本文任一实施方案所述,所述免疫调节剂如本文任一实施方案所述。

2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联合治疗的时间为1-96周、优选12-60周、更优选24-48周。

2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患者在进行所述联合治疗前,已接受持续的nas治疗,优选已接受大于0个月、大于3个月的nas治疗、大于12个月的nas治疗、大于36个月的nas治疗。

3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hbv病毒进入抑制剂的日剂量为2.1-10.5mg、优选4.2-8.4mg、更优选4.2mg。

3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免疫调节剂为干扰素,其周剂量为1-360微克、优选30-180微克、更优选60-135微克、更优选90微克。

3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核苷(酸)类药物为富马酸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所述hbv病毒进入抑制剂为贺普拉肽或bulevirtide。

3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贺普拉肽或bulevirtide的治疗周期为1周至96周。

3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贺普拉肽或bulevirtide的治疗剂量为每日2.1mg至8.4mg。

3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免疫调节剂为peg干扰素,其剂量优选为每周10-170ug。

3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中,所述核苷(酸)类药物为富马酸替诺福韦艾拉酚胺;联合贺普拉肽或bulevirtide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48周,剂量为每日4.2mg;同时给予peg干扰素,剂量为每周90ug,治疗周期为48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