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心率的智能初筛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02758发布日期:2022-06-05 01:39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心率的智能初筛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健康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心率的智能初筛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身体健康特别是长时间不运动的白领人员,往往会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为了判断身体是否健康,往往需要前往医院,通过多项身体检查,或是接受中医门诊,判断身体状态,而这两种方法的检测过程都需要花费检测时间,且往往长时间挂号排队,需要等待较长时间,不便于人们进行快速或是自主的对身体健康进行判断。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检测心率的智能初筛管理系统。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测心率的智能初筛管理系统,所述检测心率的智能初筛管理系统包括用户、交互面板、检测模块、识别模块、中心处理器、通信模块、云端服务器、提示单元、账号记录单元和备份单元构成。
5.为了识别用户面部,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识别模块是由红外识别器和人脸识别摄像头构成。
6.为了进行网络通信,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通信模块是由无线通信单元和有线通信单元构成。
7.为了检测用户身体状态,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检测模块是由ecg单导联心电、ppg心率血氧和生物电传感器构成。
8.为了分析用户身体状态,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中心处理器集成有舌诊算法、图片识别算法、微表情识别算法、心电分析算法、ppg指尖分析、中医问诊算法和系统风险评估。
9.为了方便用户进行交互,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交互面板是由交互屏幕和交互按键构成。
10.为了对用户身体进行检测,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中心处理器与交互面板、检测模块、通信模块、提示单元、账号记录单元和备份单元信号相连,所述通信模块与云端服务器信号相连。
11.一种检测心率的智能初筛管理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s1:在使用时,用户可以通过交互面板进行交互,然后可以创建或是登录个人账号,然后用户可以通过交互面板查看个人的账户信息;
13.s2:而需要进行身体健康状态的检测时,用户可以定期通过使用检测模块,通过ecg单导联心电、ppg心率血氧和生物电传感器,对用户的心电、心率、呼吸、脉搏、血氧、压力和生物电阻抗信号进行检测,且中心处理器能够接收检测模块的检测信息,并通过心电分析算法和ppg指尖分析,判断用户的疲劳指数与缺氧和缺水状态,且识别模块能够通过人脸
识别摄像头对用户的人脸进行识别,获取用户面部与舌部图像,识别模块能够将识别的信息发送给中心处理器,中心处理器能够根据舌诊算法、图片识别算法和微表情识别算法,综合评估用户表的中医体质,并综合形成用户个人生理侧写;
14.s3:且用户可以通过交互面板进行中医问诊问答,中心处理器能够根据中医问诊算法分析用户回答的问题,进一步判断用户的身体状态,并根据用户个人生理侧写与用户所在的年龄段与所处的职业,通过系统风险评估对用户的个人健康风险进行推演,推演包括呼吸、免疫等七个身体系统的健康风险分析评估,外加营养状态评估,且每个检测类均包含具体风险指标,风险值分为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以便用户判断自身身体状态;
15.s4:中心处理器能够通过交互面板对用户的运动、饮食和营养补充等方面进行健康建议,在轻度风险指标时,建议根据健康指标进行调理,中度风险指标时,需要重视相关不良生活习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根据健康指标进行调理,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医生的健康建议,而重度风险指标时,直接建议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
16.s5:且账号记录单元能够记录用户的账号的各种信息,同时记录用户的检测记录信息,并定期通过提示单元通过发送短信信息等方式,对用户进行提示,提醒用户进行定期检测,且用户再次使用识别模块时,识别模块能够根据账号记录单元记录的用户账号信息,使用户能够通过人脸识别进行登录启动,且中心处理器能够将各种检测信息发生至备份单元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17.s6:且中心处理器能够通过通信模块与云端服务器连接,将用户的身体信息数据发送给云端服务器,使云端服务器能够记录用户的身体信息数据,以便用户能够通过手机等设备远程查看身体数据,且通信模块能够通过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更新,对各种算法进行优化,以便达到较好的检查效果。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9.本发明中,通过检测模块对用户的心电、心率、呼吸、脉搏、血氧、压力和生物电阻抗信号进行检测,并通过识别模块评估用户表的中医体质,并综合形成用户个人生理侧写,然后通过中心处理器分析判断用户的身体状态,并对用户的个人健康风险进行推演,推演包括呼吸、免疫等七个身体系统的健康风险分析评估,外加营养状态评估,且每个检测类均包含具体风险指标,并根据风险指标对用户进行健康建议,从而方便用户快速的对身体健康进行判断,无需长时间内排队等待,以便用户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提出一种检测心率的智能初筛管理系统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
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3.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心率的智能初筛管理系统,检测心率的智能初筛管理系统包括用户、交互面板、检测模块、识别模块、中心处理器、通信模块、云端服务器、提示单元、账号记录单元和备份单元构成,识别模块是由红外识别器和人脸识别摄像头构成,人脸识别摄像头对用户的人脸进行识别,获取用户面部与舌部图像,以便综合分析用户的中医体质与身体状态,通信模块是由无线通信单元和有线通信单元构成,无线通信单元可以实现4g和5g通信,有线通信单元可以实现网线通信,以便中心处理器能够与云端服务器连接,进行信息传输,检测模块是由ecg单导联心电、ppg心率血氧和生物电传感器构成,能够对用户的心电、心率、呼吸、脉搏、血氧、压力和生物电阻抗信号进行检测,从而有效的判断用户的身体状态,交互面板是由交互屏幕和交互按键构成,以便用户进行交互使用。
24.中心处理器集成有舌诊算法、图片识别算法、微表情识别算法、心电分析算法、ppg指尖分析、中医问诊算法和系统风险评估,中心处理器与交互面板、检测模块、通信模块、提示单元、账号记录单元和备份单元信号相连,通信模块与云端服务器信号相连。
25.一种检测心率的智能初筛管理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s1:在使用时,用户可以通过交互面板进行交互,然后可以创建或是登录个人账号,然后用户可以通过交互面板查看个人的账户信息;
27.s2:而需要进行身体健康状态的检测时,用户可以定期通过使用检测模块,通过ecg单导联心电、ppg心率血氧和生物电传感器,对用户的心电、心率、呼吸、脉搏、血氧、压力和生物电阻抗信号进行检测,且中心处理器能够接收检测模块的检测信息,并通过心电分析算法和ppg指尖分析,判断用户的疲劳指数与缺氧和缺水状态,且识别模块能够通过人脸识别摄像头对用户的人脸进行识别,获取用户面部与舌部图像,识别模块能够将识别的信息发送给中心处理器,中心处理器能够根据舌诊算法、图片识别算法和微表情识别算法,综合评估用户表的中医体质,并综合形成用户个人生理侧写;
28.s3:且用户可以通过交互面板进行中医问诊问答,中心处理器能够根据中医问诊算法分析用户回答的问题,进一步判断用户的身体状态,并根据用户个人生理侧写与用户所在的年龄段与所处的职业,通过系统风险评估对用户的个人健康风险进行推演,推演包括呼吸、免疫等七个身体系统的健康风险分析评估,外加营养状态评估,且每个检测类均包含具体风险指标,风险值分为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以便用户判断自身身体状态;
29.s4:中心处理器能够通过交互面板对用户的运动、饮食和营养补充等方面进行健康建议,在轻度风险指标时,建议根据健康指标进行调理,中度风险指标时,需要重视相关不良生活习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根据健康指标进行调理,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医生的健康建议,而重度风险指标时,直接建议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
30.s5:且账号记录单元能够记录用户的账号的各种信息,同时记录用户的检测记录信息,并定期通过提示单元通过发送短信信息等方式,对用户进行提示,提醒用户进行定期检测,且用户再次使用识别模块时,识别模块能够根据账号记录单元记录的用户账号信息,使用户能够通过人脸识别进行登录启动,且中心处理器能够将各种检测信息发生至备份单元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31.s6:且中心处理器能够通过通信模块与云端服务器连接,将用户的身体信息数据
发送给云端服务器,使云端服务器能够记录用户的身体信息数据,以便用户能够通过手机等设备远程查看身体数据,且通信模块能够通过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更新,对各种算法进行优化,以便达到较好的检查效果。
32.本发明,通过检测模块对用户的心电、心率、呼吸、脉搏、血氧、压力和生物电阻抗信号进行检测,并通过识别模块评估用户表的中医体质,并综合形成用户个人生理侧写,然后通过中心处理器分析判断用户的身体状态,并对用户的个人健康风险进行推演,推演包括呼吸、免疫等七个身体系统的健康风险分析评估,外加营养状态评估,且每个检测类均包含具体风险指标,并根据风险指标对用户进行健康建议,从而方便用户快速的对身体健康进行判断,无需长时间内排队等待,以便用户进行使用。
33.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