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肾内科腹膜透析定位器

文档序号:32051845发布日期:2022-11-04 17:5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肾内科腹膜透析定位器

1.本发明涉及腹膜透析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肾内科腹膜透析定位器。


背景技术:

2.尿毒症病人需要定期进行透析,目前很多病人都采用腹膜透析的方式进行,即从人体外通过外管输入腹腔透析液进行腹膜透析,维持电解质平衡的作用,腹膜透析的过程是以串联与并联形式灌注透析液,按医嘱通过管道均匀灌注腹腔2-4小时,通过外管把这些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的透析液从腹腔里放出来,再灌入新的腹腔透析液,这样不断地循环操作,可以不断地排出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因此,透析管的固定非常重要,这就需要使用到腹膜透析定位器。但是现有的腹膜透析定位器,一般是将透析管采用医用胶布固定在人体皮肤上,然而采用此方法固定不牢固,很容易发生胶布脱胶的情况,定位不准确,进而将影响患者的透析,且在透析时,容易拽动透析管,使透析管在患者腹部透析用的手术开口内移动,透析管与手术开口的肌肉组织摩擦,造成手术开口肿胀发炎,所以亟于制作一种用于肾内科腹膜透析定位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肾内科腹膜透析定位器,方便对患者的透析管进行夹持固定及定位。
4.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5.一种用于肾内科腹膜透析定位器,包括圆筒,其特征是:
6.所述圆筒的下侧边缘处固定连接在圆环板一的上侧边缘处,所述圆环板一的下侧分别固定连接一组均匀排布的弧形滑轨的上侧,每个所述弧形滑轨的横截面分别为t字形,每个所述弧形滑轨的上部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弧形滑槽内,每个所述弧形滑槽分别设置在圆环板二的中部,每个所述弧形滑轨的下部上侧分别贴合在所述圆环板二的下侧;
7.所述圆环板二的下侧边缘处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圆轴一的上端,每个所述圆轴一分别铰连接在对应的连杆一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在对应的连杆二的中部,每个所述连杆二的一端分别铰连接在对应的圆轴二的下端,每个所述圆轴二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圆环板一的下侧,每个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在对应的连杆三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三的上侧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圆轴三的下端,每个所述圆轴三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导板的下侧一端,每个所述导板分别设置在对应的通槽内,每个所述通槽分别设置在所述圆环板一的中部,每个所述导板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连块的一侧,每个所述连块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在弹性膜的下侧边缘,所述弹性膜的中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圆筒的下侧边缘处;
8.所述圆筒设置在套筒内,所述套筒的上侧固定连接在压板的下侧中部,所述压板的中部设有圆孔,所述压板的上侧一端固定连接凸板的下侧,所述凸板的上端中部活动连接夹持机构。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蜗杆,所述蜗杆的中心轴穿过并活动连接在所述凸板的上端中部,所述蜗杆的中心轴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旋钮一的中心处,所述蜗杆啮合蜗轮,所述蜗轮的中心轴穿过并活动连接在所述压板的一端中部,所述蜗轮的中心轴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方形套筒的上侧,所述方形套筒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方形套筒内设有方形导杆,所述方形导杆的下侧中部固定连接齿轮的中心轴的端部,所述齿轮的中心轴穿过并活动连接在所述圆环板一的一端中部,所述齿轮啮合弧形齿圈,所述弧形齿圈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圆环板二的一侧。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圆环板二上分别设有一组均匀排布的长直槽,每个所述长直槽内分别设有对应的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上侧中部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滑轴的下端,每隔所述滑轴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滑槽内,每个所述滑槽分别均匀排布的设置在所述圆环板一上,每个所述滑轴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菱形夹板的下侧一端中部,每个所述菱形夹板的一侧与相邻的所述菱形夹板的一侧分别相互贴合。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圆筒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u形板的一侧,所述u形板的上侧中部螺纹连接丝杠。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丝杠设置在所述套筒内。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丝杠的上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压板的一端中部。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丝杠的上端端部固定连接旋钮二的中心处。
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压板的下侧包被有医用硅胶材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7.1、本装置可以实现旋拧旋钮一,最终实现使一组菱形夹板中部形成圆孔,以便于接下来进行插管,然后反向旋拧旋钮一,最终实现每个菱形夹板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使每个菱形夹板把透析管夹持固定住,避免透析管发生移动现象,影响患者的腹膜透析。
18.2、本装置可以实现旋拧旋钮二,旋钮二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带动u形板向上移动,u形板带动圆筒向上移动,使圆筒带动弹性膜、对应的连块等零部件向上移动,使弹性膜贴紧患者腹壁内侧,压板贴紧患者腹壁外侧皮肤,使装置牢固的固定在患者的腹部皮肤上,便于定位。
19.3、本装置可以实现压板的下侧包被有医用硅胶材质,使得在对装置进行固定时,能够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1.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2.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23.图4为本发明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一。
24.图5为本发明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5.图6为本发明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二。
26.图7为本发明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三。
27.图8为本发明的圆筒8、圆环板一35及通槽31剖切后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一。
28.图9为本发明的圆筒8剖切后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二。
29.图10为本发明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四。
30.图11为本发明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五。
31.图12为本发明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六。
32.图13为本发明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七。
33.图14为本发明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八。
34.图中:1、旋钮二,2、圆孔,3、蜗轮,4、蜗杆,5、旋钮一,6、压板,7、套筒,8、圆筒,9、弹性膜,10、连块,11、圆轴一,12、长直槽,13、弧形滑槽,14、圆环板二,15、凸板,16、菱形夹板,17、滑块,18、滑轴,19、导板,20、连杆一,21、连杆二,22、连杆三,23、弧形齿圈,24、齿轮,25、方形导杆,26、方形套筒,27、圆轴二,28、滑槽,30、弧形滑轨,31、通槽,32、丝杠,33、u形板,34、圆轴三,35、圆环板一。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36.实施例一:本发明包括圆筒8,
37.所述圆筒8的下侧边缘处固定连接在圆环板一35的上侧边缘处,所述圆环板一35的下侧分别固定连接一组均匀排布的弧形滑轨30的上侧,每个所述弧形滑轨30的横截面分别为t字形,每个所述弧形滑轨30的上部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弧形滑槽13内,每个所述弧形滑槽13分别设置在圆环板二14的中部,每个所述弧形滑轨30的下部上侧分别贴合在所述圆环板二14的下侧;
38.所述圆环板二14的下侧边缘处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圆轴一11的上端,每个所述圆轴一11分别铰连接在对应的连杆一20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一20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在对应的连杆二21的中部,每个所述连杆二21的一端分别铰连接在对应的圆轴二27的下端,每个所述圆轴二27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圆环板一35的下侧,每个所述连杆二21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在对应的连杆三22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三22的上侧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圆轴三34的下端,每个所述圆轴三34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导板19的下侧一端,每个所述导板19分别设置在对应的通槽31内,每个所述通槽31分别设置在所述圆环板一35的中部,每个所述导板19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连块10的一侧,每个所述连块10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在弹性膜9的下侧边缘,所述弹性膜9的中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圆筒8的下侧边缘处;
39.所述圆筒8设置在套筒7内,所述套筒7的上侧固定连接在压板6的下侧中部,所述压板6的中部设有圆孔2,所述压板6的上侧一端固定连接凸板15的下侧,所述凸板15的上端中部活动连接夹持机构。
40.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蜗杆4,所述蜗杆4的中心轴穿过并活动连接在所述凸板15的上端中部,所述蜗杆4的中心轴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旋钮一5的中心处,所述蜗杆4啮合蜗轮3,所述蜗轮3的中心轴穿过并活动连接在所述压板6的一端中部,所述蜗轮3的中心轴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方形套筒26的上侧,所述方形套筒26设置在所述套筒7内,所述方形套筒26内设有
方形导杆25,所述方形导杆25的下侧中部固定连接齿轮24的中心轴的端部,所述齿轮24的中心轴穿过并活动连接在所述圆环板一35的一端中部,所述齿轮24啮合弧形齿圈23,所述弧形齿圈23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圆环板二14的一侧。
41.所述圆环板二14上分别设有一组均匀排布的长直槽12,每个所述长直槽12内分别设有对应的滑块17,每个所述滑块17的上侧中部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滑轴18的下端,每隔所述滑轴18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滑槽28内,每个所述滑槽28分别均匀排布的设置在所述圆环板一35上,每个所述滑轴18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菱形夹板16的下侧一端中部,每个所述菱形夹板16的一侧与相邻的所述菱形夹板16的一侧分别相互贴合。
42.所述圆筒8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u形板33的一侧,所述u形板33的上侧中部螺纹连接丝杠32。
43.所述丝杠32设置在所述套筒7内。
44.所述丝杠32的上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压板6的一端中部。
45.所述丝杠32的上端端部固定连接旋钮二1的中心处。
46.本装置处于初始位置,弹性膜9处于收缩状态,如图1所示。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医护人员拿取本装置,把本装置的下部放入患者腹部透析用的手术开口内,使弹性膜9、圆筒8的下部处于患者的腹部内,接着医护人员旋拧旋钮一5,旋钮一5带动蜗杆4转动,蜗杆4啮合蜗轮3转动,蜗轮3带动方形套筒26转动,方形套筒26带动方形导杆25转动,方形导杆25带动齿轮24转动,齿轮24啮合弧形齿圈23转动,弧形齿圈23带动圆环板二14转动,圆环板二14分别带动对应的弧形滑槽13沿对应的弧形滑轨30转动,圆环板二14分别带动长直槽12转动,长直槽12推动滑块17移动,每个滑块17分别带动对应的滑轴18在对应的滑槽28内摆动,每个滑轴18分别带动对应的菱形夹板16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每个菱形夹板16摆动,使一组菱形夹板16中部形成圆孔,以便于接下来进行插管,同时圆环板二14分别通过对应的圆轴一11带动对应的连杆一20摆动,每个连杆一20分别带动对应的连杆二21摆动,每个连杆二21分别带动带动对应的连杆三22摆动,每个连杆三22分别带动对应的圆轴三34摆动,每个圆轴三34分别带动对应的导板19在对应的通槽31内移动,同时每个导板19分别带动对应的连块10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每个连块10分别带动弹性膜9拉伸,使弹性膜9面积增大,如图2所示,此时停止旋拧旋钮一5;
47.接着操作人员旋拧旋钮二1,旋钮二1带动丝杠32转动,丝杠32带动u形板33向上移动,u形板33带动圆筒8向上移动,使圆筒8带动弹性膜9、对应的连块10等零部件向上移动,使弹性膜9贴紧患者腹壁内侧,压板6贴紧患者腹壁外侧皮肤,使装置牢固的固定在患者的腹部皮肤上,便于定位,此时停止旋拧旋钮二1,然后医护人员把透析管通过圆孔2和一组菱形夹板16中部形成的圆孔插入到患者的腹部内,根据透析管的直径大小,进行调整一组菱形夹板16的位置,以便于夹持住透析管,避免透析管发生移动现象,影响患者的腹膜透析,然后反向旋拧旋钮一5,接下来本装置的部分零件的运动方向与上述运动方向相反,故不再赘述,使得每个菱形夹板16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使每个菱形夹板16把透析管夹持固定住,此时停止旋拧旋钮一5,患者进行腹膜透析即可。
48.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的进一步阐述,所述压板6的下侧包被有医用硅胶材质。
49.压板6的下侧包被有医用硅胶材质,使得在对装置进行固定时,能够减少患者的不
适感。
50.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