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药过滤器及其配药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968677发布日期:2022-05-11 10:55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配药过滤器及其配药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药过滤器,以及配药过滤器的配药方法。


背景技术:

2.传统的软体输液瓶配药处置方法一般由处置人员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吸输液瓶内少量液体(一般为生理盐水)注入药粉/药液瓶中,手动摇晃药粉/药液瓶,待瓶内药粉/药液充分溶解、混合后,再抽回到一次性注射器中,最后将混合后的药液注入到输液瓶内。配制过程中存在药液易被污染、浪费、操作繁杂等不足。
3.为解决上述问题,行业内出现了专门的药液转移器/过滤器,连接西林瓶与输液瓶,药液转移器/过滤器不需要多次拔插,减少了移药液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暴露在空气中的导致污染的风险。如授权号为cn 108159776 b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双膜配药过滤器,因底板占据较大空间,且穿刺器出口狭小、紧贴过滤膜,导致流道狭小、阻力大,易发生堵塞、药液不易溶解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现有配药过滤器流道狭小且配药过程中药液不易溶解问题的配药过滤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双过滤充分滤除杂质,通过扰流分散的方式促进药液加速混合的配药过滤器的过滤方法。
5.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配药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本体、设置在过滤器本体内的过滤膜、与过滤器本体两端连接的第一穿刺器与第二穿刺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过滤器本体包括底座、分隔板、盖板,所述盖板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内部形成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内设置有扰流机构;
6.所述底座的顶面凹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侧壁向内凸设有凸台,所述分隔板安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底座的两侧对称穿设有与所述凹槽连通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
7.所述分隔板将凹槽平均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穿刺器的插接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穿刺器的插接管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8.所述盖板的底面凸设有型腔,所述型腔的外壁与所述凹槽内壁直径相同,所述盖板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时,所述型腔置入所述凹槽内,且由凸台承托;
9.所述型腔内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上穿设有过液孔,所述压板将型腔内平均分隔成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第三腔室与第四腔室之间通过过液孔连通;
10.所述过滤膜的边缘压合在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过滤膜的中部通过分隔板与压板之间的紧密配合实现进一步压紧,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三腔室之间、所述第二腔室与第四腔室之间通过过滤膜的滤孔连通。
11.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凹槽的内壁凹设有导向槽,所述盖板的型腔的外壁凸设有
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导向块,所述盖板通过导向块与导向槽的导向作用安装在底座上。
12.作为优选:所述盖板的外壁还凸设有弹性凸起,用于增加盖板与底座安装时的表面摩擦力。
13.作为优选:所述扰流机构包括以下结构择一或组合使用:
14.a.所述底座的凹槽底面设有涡旋流道;
15.b.所述盖板的型腔底面设有涡流旋道。
16.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膜两侧的过滤孔径不同,位于第一腔室一侧的过滤孔径大于位于第二腔室一侧的过滤孔径。
17.作为优选:所述盖板的上表面或底座的下表面凹设有凹坑,所述凹坑内均匀设置有若干防滑纹。
18.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器本体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防滑凸点或条状凸起。
19.8、一种配药过滤器的配药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0.⑴
将第一穿刺器与输液瓶连接,第二穿刺器与西林瓶连接;
21.⑵
按压输液瓶,生理盐水沿第一通孔流入配药过滤器,依次经过第一腔室、过滤膜、第三腔室、第四腔室、过滤膜、第二腔室后,沿第二通孔流入西林瓶;
22.⑶
配药人员摇晃西林瓶,使瓶内的药粉或药液与生理盐水混合;
23.⑷
松开输液瓶,生理盐水在负压的作用下沿第二通孔流入配药过滤器,在扰流机构的作用下形成涡旋,加速药粉或药液与生理盐水充分混合和溶解;
24.⑸
混合药液或药粉的生理盐水依次经过第二腔室、过滤膜、第三腔室、第四腔室、过滤膜、第一腔室后,沿第一通孔回流至输液瓶内;
25.⑹
循环上述步骤

~步骤

至少2次,完成药粉或药液的转移。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7.本发明提供的配药过滤器,通过分隔板、压板、过滤膜将过滤器的密闭内腔分隔成连通的4个腔室,药液依次经过4个腔室时,通过涡旋流道在腔室内形成涡流,加速大颗粒药粉或药液与生理盐水之间的融合,减少薄膜堵塞,加速流速,减少配药时间;
28.随后经过过滤膜的两次过滤,将过滤配药过程中产生的杂质进行充分滤除。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发明的配药过滤器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30.图2是配药过滤器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配药过滤器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第二种实施例的配药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是第二种实施例的配药过滤器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是第二种实施例的配药过滤器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35.图7是第三种实施例的配药过滤器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36.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0037][0038]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004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0041]
实施例1:
[0042]
请参阅图1~图3所示,一种配药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本体、设置在过滤器本体内的过滤膜2、与过滤器本体两端连接的第一穿刺器3与第二穿刺器4,第一穿刺器3、第二穿刺器4各设置至少一个孔道;
[0043]
所述过滤器本体包括底座11、分隔板12、盖板13;
[0044]
所述底座11的顶面凹设有凹槽111,所述凹槽111的侧壁向内凸设有凸台112,所述分隔板12安装在所述凹槽111内且将凹槽平均分隔成第一腔室1111和第二腔室1112,所述底座11的两侧对称穿设有与所述凹槽111连通的第一通孔113与第二通孔114,所述第一穿刺器3的插接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13与所述第一腔室1111连通,所述第二穿刺器4的插接管通过所述第二通孔114与所述第二腔室1112连通,所述底座11的凹槽111的内壁凹设有导向槽115;
[0045]
所述第一通孔113的数量与第一穿刺器3的孔道数量一致,所述第二通孔114的数量与第二穿刺孔4的孔道数量一致。
[0046]
所述盖板13的底面凸设有型腔131,所述型腔131的外壁与所述凹槽111内壁直径相同,所述型腔13的外壁凸设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导向块132,所述盖板13通过导向块132与导向槽115的导向作用安装在所述底座11上时,所述型腔131置入所述凹槽111内,且由凸台112承托,所述盖板13与底座11之间形成密闭腔体;
[0047]
所述盖板13的外壁还凸设有弹性凸起133,用于增加盖板13与底座11安装时的表面摩擦力。
[0048]
所述型腔131内设置有压板134,所述压板134上穿设有过液孔1341,所述压板134将型腔131内平均分隔成第三腔室1311和第四腔室1312,所述第三腔室1311与第四腔室1312之间通过过液孔1341了连通。
[0049]
所述过滤膜2内置在所述密闭腔体内,所述过滤膜2的边缘压合在所述盖板13与所
述底座11之间,所述过滤膜2的中部通过分隔板12与压板134之间的紧密配合实现进一步压紧,所述第一腔室1111与所述第三腔室1311之间、所述第二腔室1112与第四腔室1312之间通过过滤膜2的滤孔连通;
[0050]
所述过滤膜2两侧的过滤孔径不同,位于第一腔室一侧的过滤孔径大于位于第二腔室一侧的过滤孔径。
[0051]
所述密闭腔体内还设置有扰流机构,所述扰流机构的具体结构包括以下结构择一选用或组合使用:
[0052]
a.所述底座11的凹槽111底面设有涡旋流道14;
[0053]
b.所述盖板13的型腔131底面设有涡流旋道14。
[0054]
所述涡流旋道包括若干组平行设置的波浪板;
[0055]
当底座11的凹槽111底面与盖板12的型腔131上均设有涡流旋道14时,两侧的涡流旋道14于过滤膜12处紧密配合,进一步压紧12过滤膜。
[0056]
所述配药过滤器还设有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或在所述盖板11的上表面或底座13的下表面凹设有凹坑135,所述凹坑135内均匀设置有若干防滑纹;
[0057]
或在所述过滤器本体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防滑凸点或条状凸起。
[005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形状不局限与方形或圆形,内部结构与本案相同的前提下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0059]
本实施例提供的配药过滤器的配药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60]

将第一穿刺器与输液瓶连接,第二穿刺器与西林瓶连接;
[0061]

按压输液瓶,生理盐水沿第一通孔流入配药过滤器,依次经过第一腔室、过滤膜、第三腔室、第四腔室、过滤膜、第二腔室后,沿第二通孔流入西林瓶;
[0062]

配药人员摇晃西林瓶,使瓶内的药粉或药液与生理盐水混合;
[0063]

松开输液瓶,生理盐水在负压的作用下沿第二通孔流入配药过滤器,在扰流机构的作用下形成涡旋,加速药粉或药液与生理盐水充分混合和溶解;
[0064]

混合药液或药粉的生理盐水依次经过第二腔室、过滤膜、第三腔室、第四腔室、过滤膜、第一腔室后,沿第一通孔回流至输液瓶内;
[0065]

循环上述步骤

~步骤

至少2次,完成药粉或药液的转移。
[0066]
实施例2:
[0067]
请参阅图4~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密闭腔体内采用扰流组件替代涡流旋道,所述扰流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腔室1111位于靠近第一通孔113处、第二腔室1112位于靠近第二通孔114处,所述扰流组件包括呈“人”字形排布的第一扰流板151与第二扰流板152,所述第一扰流板151与第二扰流板152之间留有间隙;
[0068]
所述第三腔室1311与第四腔室1312分别位于与扰流组件对应处还设置有辅助扰流组件,所述辅助扰流组件包括与第一扰流板151对应的第三扰流板153、与第二扰流板152对应的第四扰流板154;
[0069]
所述过滤膜2位于所述扰流组件与所述辅助扰流组件之间,所述扰流组件与所述辅助扰流组件之间的紧密配合,进一步压紧过滤膜2。
[0070]
本实施例提供的配药过滤器的配药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71]

将第一穿刺器与输液瓶连接,第二穿刺器与西林瓶连接;
[0072]

按压输液瓶,生理盐水沿第一通孔流入配药过滤器,依次经过第一腔室、过滤膜、第三腔室、第四腔室、过滤膜、第二腔室后,沿第二通孔流入西林瓶;
[0073]

配药人员摇晃西林瓶,使瓶内的药粉或药液与生理盐水混合;
[0074]

松开输液瓶,生理盐水在负压的作用下沿第二通孔流入配药过滤器,西林瓶出来的药液撞击扰流组件加速分散快速溶解;
[0075]

混合药液或药粉的生理盐水依次经过第二腔室、过滤膜、第三腔室、第四腔室、过滤膜、第一腔室后,沿第一通孔回流至输液瓶内;
[0076]

循环上述步骤

~步骤

至少2次,完成药粉或药液的转移。
[0077]
实施例3:
[0078]
请参阅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过滤器本体为圆柱体,所述密闭腔体内采用扰流组件替代涡流旋道,所述扰流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腔室1111位于靠近第一通孔113处、第二腔室1112位于靠近第二通孔114处,所述扰流组件包括呈“人”字形排布的第一扰流板151与第二扰流板152以及分布在第一扰流板与第二扰流板两侧的环形扰流板155,相邻两扰流构板之间均留有间隙;
[0079]
所述第三腔室1311与第四腔室1312分别位于与扰流组件对应处还设置有辅助扰流组件,所述辅助扰流组件包括与第一扰流构件151对应的第三扰流构件153、与第二扰流构件152对应的第四扰流构件154,还包括与所述环形扰流板155对应的辅助环形扰流板;
[0080]
所述过滤膜2位于所述扰流组件与所述辅助扰流组件之间,所述扰流组件与所述辅助扰流组件之间的紧密配合,进一步压紧过滤膜2。
[008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