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喂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58525发布日期:2022-05-11 08:32阅读:5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喂药器,尤其涉及一种儿科喂药器。


背景技术:

2.两岁以下的婴幼儿抵抗力较弱,容易患病,然而他们一般不具备自主吃药的能力,因此需要他人辅助喂药,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勺或单独的奶嘴进行喂药,而这样的喂药方式常会导致婴幼儿呛药、吐药,吞食大量多余空气,导致患儿肠积气、消化不良。
3.专利公开号为cn211132219u公开了一种儿科喂药器,包括储药筒,所述储药筒的两侧中下部分别固定连通倾斜的进药通道,两个所述进药通道的上侧中部分别固定连通方形限位槽,两个所述方形限位槽的上侧中部分别固定连接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被t形杆的圆杆穿过,两个所述t形杆的圆杆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挡块,所述挡块匹配所述方形限位槽。该装置能进行药物使用时的混合处理。但该装置将两种药物倒入储药筒时,不具备对药物进行搅拌均匀的功能,导致药物难以融合,进而会降低药效。
4.如何设计一种可以将药物充分搅拌均匀,保证药效的儿科喂药器是本专利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具备对药物进行搅拌均匀的功能,导致药物难以融合,进而会降低药效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以将药物充分搅拌均匀,保证药效的儿科喂药器。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科喂药器,包括有注药管、出药部、推料板、第一活塞板、混药机构和打开机构,注药管左侧设有出药部,注药管内部右侧滑动式设有第一活塞板,第一活塞板右侧设有推料板,注药管、推料板和第一活塞板之间设有用于混合药物的混药机构,注药管上设有用于打开儿童口腔的打开机构。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混药机构包括有螺旋槽杆、第一滑套和第一弹簧,注药管内部左侧转动式设有用于混合药物的螺旋槽杆,螺旋槽杆右侧与第一活塞板滑动式连接,注药管内部右侧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一滑套,第一滑套均与推料板滑动式连接,第一滑套均与推料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打开机构包括有活动钳、固定块、滑杆和扭簧,注药管右侧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均设有滑杆,滑杆上均转动式设有用于撑开儿童口腔的活动钳,活动钳均与同侧的滑杆之间连接有两个扭簧。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用于减缓儿童口腔内的苦味的加药机构,加药机构包括有盛料管、进液管、出液管、喷出管、第二活塞板和第二弹簧,注药管后侧设有用于装糖水的盛料管,盛料管右侧设有进液管,盛料管左侧与注药管之间连接有用于糖水输送至儿童口腔的出液管,出液管内侧设有单向阀,出液管前侧与注药管左后侧之间连接有喷出管,喷出管内侧设有单向阀,出液管右侧滑动式设有第二活塞板,第二活塞板与喷出管之间
连接有第二弹簧。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避免儿童被呛到的出药机构,出药机构包括有第三活塞、第二滑套和第三弹簧,出药部内部设有第二滑套,第二滑套中部滑动式设有用于减缓药物流出的速度的第三活塞,第三活塞与第二滑套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开启机构,开启机构包括有推杆、导向板、滑动部、活动杆、第四弹簧和滑块,注药管上下两侧均设有两个导向板,导向板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块,滑块均与推料板之间连接有推杆,滑块上均滑动式设有活动杆,同侧的活动杆之间均设有滑动部,活动杆均与同侧的滑块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用于调节喂药量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有手持板、推块、限位板、楔形块、第五弹簧和第三滑套,注药管前侧设有手持板,手持板上滑动式设有推块,推块后侧设有用于对推料板进行限位的限位板,限位板与手持板滑动式连接,手持板上部后侧均匀间隔设有三个第三滑套,第三滑套上均滑动式设有楔形块,楔形块均与同侧的第三滑套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四个导向板右顶面为倾斜设置。
14.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通过第一活塞板向左移动带动螺旋槽杆转动,使得螺旋槽杆搅动混合药物,将药物搅拌均匀;2、喂药时,第一活塞板向左移动与第二活塞板接触,进而向左挤压第二活塞板,使得第二活塞板将糖水推入儿童口腔内,进而减缓药物的苦味;3、药物向左挤压第三活塞,第三弹簧被压缩,第三弹簧和第三活塞起缓冲作用,减缓药物流出的速度,如此,可避免儿童被药物呛到;4、当限位板向右移动至极限时,限位板与推料板接触,进而对推料板限位,避免推料板因外界因素挤压药物,导致药物洒出被浪费;推块向左移动与中间的楔形块接触,使得中间的楔形块抵住推块,限位板缩短推料板向左移动的路程,进而减少了喂药量。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的混药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的打开机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的打开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发明的加药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发明的加药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发明的加药机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本发明的出药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1为本发明的开启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2为本发明的开启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3为本发明的调节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4为本发明的调节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中:1-注药管,2-出药部,3-推料板,31-第一活塞板,4-混药机构,41-螺旋槽杆,42-第一滑套,43-第一弹簧,5-打开机构,51-活动钳,52-固定块,53-滑杆,54-扭簧,6-加药机构,61-盛料管,62-进液管,63-出液管,64-喷出管,65-第二活塞板,66-第二弹簧,7-出药机构,71-第三活塞,72-第二滑套,73-第三弹簧,8-开启机构,81-推杆,82-导向板,83-滑动部,84-活动杆,85-第四弹簧,86-滑块,9-调节机构,91-手持板,92-推块,93-限位板,94-楔形块,95-第五弹簧,96-第三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31.实施例1一种儿科喂药器,参照图1-6,包括有注药管1、出药部2、推料板3、第一活塞板31、混药机构4和打开机构5,注药管1左侧设有出药部2,注药管1内部右侧滑动式设有第一活塞板31,第一活塞板31右侧设有推料板3,注药管1、推料板3和第一活塞板31之间设有混药机构4,混药机构4用于混合药物,注药管1上设有打开机构5,打开机构5用于打开儿童口腔。
32.参照图4,混药机构4包括有螺旋槽杆41、第一滑套42和第一弹簧43,注药管1内部左侧转动式设有螺旋槽杆41,螺旋槽杆41用于混合药物,螺旋槽杆41右侧与第一活塞板31滑动式连接,注药管1内部右侧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一滑套42,第一滑套42均与推料板3滑动式连接,第一滑套42均与推料板3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3。
33.参照图5-6,打开机构5包括有活动钳51、固定块52、滑杆53和扭簧54,注药管1右侧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固定块52,固定块52上均设有滑杆53,滑杆53上均转动式设有活动钳51,活动钳51用于撑开儿童口腔,活动钳51均与同侧的滑杆53之间连接有两个扭簧54。
34.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向左移动推料板3,推料板3带动第一活塞板31向左移动,第一弹簧43被压缩,第一活塞板31带动螺旋槽杆41转动,随后将出药部2插入药物内,再松开推料板3,进而在第一弹簧43复位的作用下带动推料板3和第一活塞板31向右移动,使得第一活塞板31抽取药物,药物进入注药管1内,接着,转动活动钳51,扭簧54形变,将活动钳51放置在儿童上齿和下齿之间,再松开活动钳51,进而在扭簧54复位的作用下带动活动钳51反转撑开儿童口腔,接着向左移动推料板3,推料板3带动第一活塞板31向左移动,第一弹簧43被压缩,第一活塞板31带动螺旋槽杆41转动,使得螺旋槽杆41搅动混合药物,同时将药物通过出药部2注入儿童口腔内,喂药完毕后,取出本装置,松开推料板3,进而在第一弹簧43复位的作用下带动推料板3和第一活塞板31向右移动复位。
35.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参照图1、图7、图8和图9,还包括有加药机构6,加药机构6包括有盛料管61、进液管62、出液管63、喷出管64、第二活塞板65和第二弹簧66,注药管1后侧设有盛料管61,盛料管61用于装糖水,盛料管61左侧与注药管1之间连接有出液管63,出液管63用于糖水输送至儿童口腔,出液管63内侧设有单向阀,盛料管61右侧设有进液管62,出液管63前侧与注药管1左后侧之间连接有喷出管64,喷出管64内侧设有单向阀,出液管63右侧滑动式设有第二活塞板65,第二活塞板65与喷出管64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66。
36.当药物较苦时,人们通过进液管62可以在盛料管61内加入适量的糖水,抽取药物
之前,第一活塞板31向左移动与第二活塞板65接触,进而向左挤压第二活塞板65,第二弹簧66被压缩,使得第二活塞板65将喷出管64的空气排出,当第一活塞板31向右移动抽取药物时,第一活塞板31与第二活塞板65分离,进而在第二弹簧66复位的作用下带动第二活塞板65向右移动复位,进而在第二活塞板65的作用下抽取糖水进入喷出管64内,喂药时,第一活塞板31向左移动与第二活塞板65接触,进而向左挤压第二活塞板65,第二弹簧66被压缩,使得第二活塞板65推动糖水进入儿童口腔内,进而减缓药物的苦味,当第一活塞板31向右移动与第二活塞板65分离时,进而在第二弹簧66复位的作用下带动第二活塞板65向右移动复位。
37.参照图3和图10,还包括有出药机构7,出药机构7包括有第三活塞71、第二滑套72和第三弹簧73,出药部2内部设有第二滑套72,第二滑套72中部滑动式设有第三活塞71,第三活塞71用于减缓药物流出的速度,第三活塞71与第二滑套72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73。
38.抽取药物时,第一活塞板31向右移动,产生的吸力带动第三活塞71向右移动,第三弹簧73被拉伸,当第三活塞71进入注药管1内后,通过吸力将药物通过出药部2抽进注药管1内,当注药管1内的药物达到适量后,停止向右移动第一活塞板31,吸力消失,进而在第三弹簧73复位的作用下带动第三活塞71向左移动,当药物被向左挤压时,进而向左挤压第三活塞71,第三弹簧73被压缩,第三活塞71向左移动至出药部2中部时,药物就可通过出药部2流出,同时第三活塞71起缓冲作用,减缓药物流出的速度,如此,可避免儿童被药物呛到,当停止向左挤压药物时,进而在第三弹簧73复位的作用下带动第三活塞71向右移动复位。
39.参照图1、图11和图12,还包括有开启机构8,开启机构8包括有推杆81、导向板82、滑动部83、活动杆84、第四弹簧85和滑块86,注药管1上下两侧均设有两个导向板82,导向板82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块86,滑块86上均滑动式设有活动杆84,活动杆84均与同侧的滑块86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85,滑块86均与推料板3之间连接有推杆81,同侧的活动杆84之间均设有滑动部83,四个导向板82右顶面为倾斜设置。
40.初始状态扭簧54形变,当推料板3向左移动时,进而带动推杆81向左移动,推杆81带动滑块86向左移动,进而带动活动杆84和第四弹簧85向左移动,使得活动杆84带动滑动部83向左移动,由于四个导向板82右顶面为倾斜设置,滑动部83进而在导向板82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松开活动钳51,第四弹簧85被拉伸,进而在扭簧54复位的作用下带动活动钳51转动撑开儿童口腔,当推料板3向右移动时,进而带动推杆81向右移动,推杆81带动滑块86向右移动,进而带动活动杆84和第四弹簧85向右移动,使得活动杆84带动滑动部83向右移动,滑动部83在第四弹簧85复位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挤压活动钳51,活动钳51反转复位,扭簧54形变。
41.参照图1、图13和图14,还包括有调节机构9,调节机构9包括有手持板91、推块92、限位板93、楔形块94、第五弹簧95和第三滑套96,注药管1前侧设有手持板91,手持板91上滑动式设有推块92,推块92后侧设有限位板93,限位板93用于对推料板3进行限位,限位板93与手持板91滑动式连接,手持板91上部后侧均匀间隔设有三个第三滑套96,第三滑套96上均滑动式设有楔形块94,楔形块94均与同侧的第三滑套96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95。
42.向右移动推块92,推块92带动限位板93向右移动,当推块92与楔形块94接触时,进而向上挤压楔形块94,第五弹簧95被压缩,当推块92越过楔形块94时,进而在第五弹簧95复位的作用下带动楔形块94向下移动复位,当限位板93向右移动至极限时,限位板93与推料
板3接触,进而对推料板3限位,避免推料板3因外界因素挤压药物,导致药物洒出被浪费,当人们需要减少喂药量时,向左移动推块92,推块92带动限位板93向左移动,同时推块92向上挤压右侧的楔形块94,右侧的第五弹簧95被压缩,当推块92越过右侧的楔形块94时,进而在右侧的第五弹簧95复位的作用下带动右侧的楔形块94向下移动复位,推块92向左移动与中间的楔形块94接触,使得中间的楔形块94抵住推块92,限位板93缩短推料板3向左移动的路程,进而减少了喂药量,当人们继续向左移动推块92时,推块92向上挤压中间的楔形块94,中间的第五弹簧95被压缩,当推块92越过中间的楔形块94时,进而在中间的第五弹簧95复位的作用下带动中间的楔形块94向下移动复位,当推块92向左移动与左侧的楔形块94,左侧的第五弹簧95被压缩,当推块92越过左侧的楔形块94时,进而在左侧的第五弹簧95复位的作用下带动左侧的楔形块94向下移动复位,就可将注药管1内的药物全部推出。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子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未作详细阐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已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