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微针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53098发布日期:2022-06-18 02:29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微针套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创造涉及外科微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次性微针套件。


背景技术:

2.微针美塑疗法又称微针中胚层美容疗法,是将护肤活性成分或营养成分直接导入到皮下组织而发挥美容功效的护理方法。微针美塑是利用微创手段去刺激骨胶原增生,而不会破坏皮肤表皮层,其利用许多微小的针头去刺穿皮肤的角质层,令营养液的活性成份通过超微管道有效渗入到皮肤,最终达到减淡皱纹、治疗疤痕及妊娠纹、肌肤美白、减淡色斑、改善眼部皱纹或者黑眼圈、收紧及提升面部皮肤组织等效果。
3.现有市面上具有一种美容仪,该美容仪需与微针套件配合使用,以此来刺穿皮肤的角质层。由于微针套件上的微针是用于穿刺用户的皮肤,因此微针套件在使用后必须废弃,不得重复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但有不法分子为了节省成本,在使用完微针套件后,直接将微针套件放入消毒液中进行浸泡消毒,以供其下一次使用。为了打击这种不法行为,亟需对现有的微针套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创造旨在提供一种一次性微针套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5.根据本发明创造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次性微针套件,包括连接壳体,所述连接壳体的一端粘贴有微针片,所述连接壳体内设有置物腔体,所述置物腔体内放置有第一吸水膨胀材料,所述微针片位于所述第一吸水膨胀材料的膨胀范围内,所述置物腔体连通有延伸至外界的第一导流孔。
6.根据本发明创造实施例的一次性微针套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实践证明,在正常的微针穿刺过程当中,仅有少量的液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导流孔进入至所述置物腔体内,此时所述第一吸水膨胀材料的膨胀速度缓慢,短时间内难以将所述微针片顶开,不过一旦将所述微针套件放入消毒液中,此时大量的液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导流孔进入至所述置物腔体内,致使所述第一吸水膨胀材料急速膨胀并最终顶开所述微针片,此时所述微针片与所述连接壳体分离,从而对所述微针套件进行破坏而强制报废,以达到一次性使用的目的。
7.根据本发明创造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流孔设于所述连接壳体,从而将所述第一吸水膨胀材料与人体隔绝。
8.根据本发明创造的一些实施例,由于吸水珠具有良好的吸水膨胀系数,因此所述第一吸水膨胀材料为吸水珠。
9.根据本发明创造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流孔设于所述微针片,此时所述第一吸水膨胀材料与人体间接接触。
10.根据本发明创造的一些实施例,由于所述第一吸水膨胀材料与人体间接接触,因
此为了减少不良反应,所述第一吸水膨胀材料为可降解的吸水珠。
11.根据本发明创造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壳体内设有连通于所述置物腔体的储液腔体,只要将所述微针套件放入消毒液中,所述储液腔体便会储存有液体。
12.根据本发明创造的一些实施例,为了减少所述储液腔体内液体的流失,所述储液腔体内放置有第一吸水材料,从而对所述储液腔体内的液体进行留存,有利于所述第一吸水膨胀材料的膨胀。
13.根据本发明创造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液腔体连通有延伸至外界的第二导流孔,所述储液腔体的底部放置有第二吸水膨胀材料,所述第二吸水膨胀材料与所述第一吸水材料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抵接有推杆。所述第二导流孔的设置,有利于提升所述储液腔体的进水效率,所述第二吸水膨胀材料在吸水膨胀时能够朝所述第一吸水材料的方向推动所述推杆,并与所述第一吸水膨胀材料的推动效果进行叠加,从而加快所述微针片被顶开的速度。
14.根据本发明创造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吸水膨胀材料与所述推杆之间设有第二吸水材料,所述第二吸水材料除了能够加快所述第二吸水膨胀材料的膨胀速度之外,还能够保护所述第二吸水膨胀材料的完整性。
15.根据本发明创造的一些实施例,由于吸水棉具有良好的吸水系数,因此所述第一吸水材料和所述第二吸水材料均为吸水棉。
16.根据本发明创造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壳体的一端设有连通于所述置物腔体的安装凹位,所述安装凹位的底面粘贴有双面贴片,所述双面贴片粘贴有所述微针片,以此来将所述微针片粘贴在所述安装凹位中。
17.根据本发明创造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壳体的一端设有连通于所述置物腔体的安装凹位,所述安装凹位的底面粘贴有双面贴片,所述双面贴片设有通孔,所述安装凹位与所述置物腔体通过所述通孔进行连通,所述双面贴片粘贴有所述微针片,以此来将所述微针片粘贴在所述安装凹位中。
18.本发明创造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创造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9.本发明创造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0.图1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一的一次性微针套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图1所示的一次性微针套件的俯视图;
22.图3是图2所示的一次性微针套件沿a-a剖面线的剖视图;
23.图4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二的一次性微针套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图4所示的一次性微针套件的俯视图;
25.图6是图5所示的一次性微针套件沿b-b剖面线的剖视图;
26.图7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三的一次性微针套件的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创造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28.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29.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30.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31.如图1至图3所示,这是本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一,根据本发明创造的一次性微针套件,其包括连接壳体100,所述连接壳体100的一端设有阶梯孔,所述连接壳体100的另外一端可用于与超纳微晶美容仪(附图未示出)进行可拆连接,为了减轻所述连接壳体100的重量,所述连接壳体100的另外一端设有盲孔150。所述阶梯孔从外往内依次包括安装凹位110、置物腔体120和储液腔体130,所述安装凹位110、置物腔体120和储液腔体130的横截面积依次递减,所述储液腔体130内放置有第一吸水材料200,所述第一吸水材料200可选为吸水棉,所述置物腔体120内放置有第一吸水膨胀材料300,所述第一吸水膨胀材料300可选为吸水珠。当所述第一吸水材料200吸收有液体时,其能够持续地为所述第一吸水膨胀材料300提供液体,以促使所述第一吸水膨胀材料300的吸水膨胀。
32.除此之外,所述安装凹位110的底面粘贴有双面贴片400,所述双面贴片400粘贴有微针片500,以此来将所述微针片500粘贴在所述安装凹位110中,此时所述微针片500位于所述第一吸水膨胀材料300的膨胀范围内。所述微针片500由基座510以及有序分布在所述基座510上的多个微针520构成,所述微针片500可在所述超纳微晶美容仪的驱动下穿刺皮肤的角质层,为后续的皮肤护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一次性微针套件不设有与药液容器进行连通的出液孔时,此时所述一次性微针套件仅用于穿刺皮肤;当所述一次性微针套件设有与药液容器进行连通的出液孔(附图未示出)时,且该出液孔不与所述阶梯孔进行连通,此时所述一次性微针套件不仅可用于穿刺皮肤,还可将药液导流至被穿刺的皮肤上或者皮肤里面。
33.为了使外界的液体能够进入至所述置物腔体120内,所述连接壳体100的侧壁设有若干个第一导流孔140,所有的第一导流孔140均与所述储液腔体130或者所述置物腔体120直接连通。由于所述第一导流孔140设于所述连接壳体100,而所述连接壳体100不与人体进行直接接触,因此本实施例能够确保所述第一吸水膨胀材料300与人体隔绝,安全又卫生。
34.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并没有对所述第一吸水材料200以及所述第一吸水膨胀材料300的具体成分进行限定,也没有对所述第一导流孔140的数量进行限定。
35.采用上述的结构,在正常的微针520穿刺过程当中,仅有少量的液体能够通过所述
第一导流孔140进入至所述置物腔体120内,此时所述第一吸水膨胀材料300的膨胀速度缓慢,短时间内难以将所述微针片500顶开,不过一旦将所述微针套件放入消毒液中,此时大量的液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导流孔140进入至所述置物腔体120内,致使所述第一吸水膨胀材料300急速膨胀并最终顶开所述微针片500,此时所述微针片500与所述连接壳体100分离,从而对所述微针套件进行破坏而强制报废,以达到一次性使用的目的。
36.如图4至图6所示,这是本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一导流孔140是设于所述微针片500,此时所述微针片500的中部设有所述第一导流孔140。由于所述第一导流孔140需要保持与所述置物腔体120的连通,因此所述双面贴片400需设有通孔410,即所述双面贴片400为呈环形的贴片,使得所述第一导流孔140与所述置物腔体120能够通过所述通孔410进行连通。
37.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第一导流孔140设于所述微针片500,而所述微针片500与人体进行直接接触,因此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吸水膨胀材料300与人体间接接触。为了减少不良反应,所述第一吸水膨胀材料300可选为能够降解的吸水珠,即所述吸水珠由可降解材料制成。
38.如图7所示,这是本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三,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三中,所述储液腔体130向下延伸至接近所述盲孔150,此时所述第一吸水材料200位于所述储液腔体130的顶部,所述储液腔体130的底面设有贯通至所述盲孔150的第二导流孔160,以提升所述储液腔体130的进水效率。
39.除此之外,所述储液腔体130的底部放置有第二吸水膨胀材料600,所述第二吸水膨胀材料600可选为吸水珠,所述第二吸水膨胀材料600的外周包裹有第二吸水材料700,所述第二吸水材料700可选为吸水棉,所述第二吸水材料700与所述第一吸水材料200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抵接有推杆800。所述第二吸水膨胀材料600在吸水膨胀时能够朝所述第一吸水材料200的方向推动所述推杆800,并与所述第一吸水膨胀材料300的推动效果进行叠加,从而加快所述微针片500被顶开的速度。通过本实施例的设置,即使所述微针套件只是短暂地放入消毒液中,也能够对所述微针套件进行破坏。
40.需要说明的是,在放置所述第二吸水膨胀材料600和所述第二吸水材料700的过程中,所述推杆800可用于将所述第二吸水膨胀材料600和所述第二吸水材料700推动至所述储液腔体130的深处,在此之后,所述推杆800在所述第一吸水材料200的挤压下,可再次将所述第二吸水膨胀材料600和所述第二吸水材料700推动至所述储液腔体130的底部。
4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创造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