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拉式医用瘢痕上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87133发布日期:2022-06-11 11:17阅读:83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扩拉式医用瘢痕上药器。


背景技术:

2.瘢痕是皮肤外科和整形外科非常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瘢痕的治疗愿望和治疗效果日益提高,目前瘢痕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手术切除、填充、激光治疗、药物等。
3.在用药物治疗时,通常都是由人工涂覆的,对于那些贴合在一起的瘢痕时,人工则需要将瘢痕进行推平开,随后在对其涂覆药物,此过程往往需要通过两三个人来涂覆完成,这样不仅效率低,而且对于那些错综复杂的瘢痕时,由于瘢痕多处贴合在一起,使得很难将瘢痕推平开,导致瘢痕层次空腔里难以涂覆到药物,并且涂覆药物时涂覆的不均匀。
4.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扩拉式医用瘢痕上药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对于那些错综复杂的瘢痕很难将瘢痕推平开,导致瘢痕层次空腔里难以涂覆到药物,并且涂覆药物时涂覆的不均匀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扩拉式医用瘢痕上药器。
6.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扩拉式医用瘢痕上药器,包括有弧形板、撑开系统和涂覆系统;弧形板前部和后部各开有一个弧形凹槽;弧形板前部连接有撑开系统;撑开系统用于对瘢痕的推平;撑开系统上连接有涂覆系统;弧形板上连接有涂覆系统;涂覆系统用于对推平后的瘢痕进行涂覆。
7.进一步说明,撑开系统包括有第一卡块、第一连接板、t型板、压板、第一弹簧、卡齿、第一圆柱、第一弹性片、第二圆柱、弹性柱、第二弹性片和弧形柱;弧形板前侧左部和前侧右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卡块;两个第一卡块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侧开有第一通槽;第一连接板前侧中部开有第二通槽;第一连接板前侧右部固定连接有t型板;t型板前侧滑动连接有压板;t型板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呈上下对称的第一弹簧;两个第一弹簧另一端与压板凹槽内壁固定连接;第二通槽相对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卡齿;弧形板前方的弧形凹槽内滑动连接有弹性柱;弹性柱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圆柱;第二圆柱外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片;第二弹性片为倾斜设置;第二弹性片前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柱;第二弹性片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片;第一弹性片后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柱;第一圆柱与两个卡齿凹槽相接触。
8.进一步说明,第一卡块为形变材料。
9.进一步说明,第一连接板为弧形设置。
10.进一步说明,压板表面为波浪形设置。
11.进一步说明,第一弹性片为钩型设置。
12.进一步说明,涂覆系统包括有固定块、药瓶、软管、滑块、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
第二连接板、第一圆管、第三支撑板、第三圆柱、圆轮、第四支撑板、第二圆管、第二弹簧、喷头、第二卡块、固定座、第三连接板、橡胶柱、气囊、圆球和闸线;弧形板上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的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上安装有药瓶;药瓶左侧连通有软管;第一连接板上侧滑动连接有滑块;第二弹性片右侧后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前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管;第二弹性片右侧后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位于第二连接板前方;软管另一端依次穿过滑块,接着穿过第一通槽,最后穿过第一圆管;软管外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呈前后分布的第三圆柱;第三支撑板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四支撑板;两个第四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管;第二圆管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软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弧形板后方的弧形凹槽左部和右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卡块;两个第二卡块相向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座;两个固定座之间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三连接板;两个第三连接板相向侧固定连接有橡胶柱;橡胶柱内部固定连接有气囊;气囊左部滑动连接有圆球;圆球左侧固定连接有闸线;闸线另一端依次穿过橡胶柱和滑块,接着穿过第一通槽,然后穿过第二圆管和第二弹簧,最后穿过多个第三圆柱,并且与喷头固定连接;闸线上固定连接有圆轮;圆轮位于多个第三圆柱后方;圆轮与第二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
13.进一步说明,喷头为圆形设置。
14.进一步说明,第二卡块为形变材料。
15.进一步说明,橡胶柱为弧形设置。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设计了撑开系统,通过撑开系统,对贴合在一起的瘢痕扒拉开,同时防止了在对瘢痕扒拉时造成的损伤,在对于错综复杂的瘢痕涂覆药物时,将瘢痕之间推开一定空隙后,使弧形柱进入到瘢痕层次空腔里,从而达到对瘢痕有层次空腔的地方涂覆药物的效果。
17.(2)、本发明设计了涂覆系统,通过涂覆系统对扒拉开的瘢痕进行涂覆药物,并且可以对那些瘢痕有层次空腔的地方涂覆,实现了快速涂覆药物的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扩拉式医用瘢痕上药器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扩拉式医用瘢痕上药器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扩拉式医用瘢痕上药器的撑开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扩拉式医用瘢痕上药器的撑开系统爆炸图;图5为本发明扩拉式医用瘢痕上药器的撑开系统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扩拉式医用瘢痕上药器的撑开系统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扩拉式医用瘢痕上药器的撑开系统第三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扩拉式医用瘢痕上药器的撑开系统第四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扩拉式医用瘢痕上药器的涂覆系统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扩拉式医用瘢痕上药器的涂覆系统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扩拉式医用瘢痕上药器的涂覆系统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扩拉式医用瘢痕上药器的涂覆系统第三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扩拉式医用瘢痕上药器的涂覆系统第四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其中:1-弧形板,101-第一卡块,102-第一连接板,103-t型板,104-压板,105-第一弹簧,106-卡齿,107-第一圆柱,108-第一弹性片,109-第二圆柱,110-弹性柱,111-第二弹性片,112-弧形柱,201-固定块,202-药瓶,203-软管,204-滑块,205-第一支撑板,206-第二支撑板,207-第二连接板,208-第一圆管,209-第三支撑板,210-第三圆柱,211-圆轮,212-第四支撑板,213-第二圆管,214-第二弹簧,215-喷头,216-第二卡块,217-固定座,218-第三连接板,219-橡胶柱,220-气囊,221-圆球,222-闸线,102a-第一通槽,102b-第二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1一种扩拉式医用瘢痕上药器,如图1-13所示,包括有弧形板1、撑开系统和涂覆系统;弧形板1前部和后部各开有一个弧形凹槽;弧形板1前部连接有撑开系统;撑开系统上连接有涂覆系统;弧形板1上连接有涂覆系统。
22.使用本扩拉式医用瘢痕上药器时,首先根据病人身上瘢痕所在位置,对扩拉式医用瘢痕上药器进行调节切换,然后通过撑开系统,先将瘢痕边上正常的皮肤压住,接着将贴合在一起的瘢痕扒拉开,同时防止了在对瘢痕扒拉时造成的损伤,对于错综复杂的瘢痕时,只需要将瘢痕之间推开一定空隙后,使外设弯形柱进入到瘢痕层次空腔里即可,接着通过涂覆系统,对扒拉开的瘢痕进行涂覆药物,并且可以对那些瘢痕有层次空腔的地方涂覆。
23.撑开系统包括有第一卡块101、第一连接板102、t型板103、压板104、第一弹簧105、卡齿106、第一圆柱107、第一弹性片108、第二圆柱109、弹性柱110、第二弹性片111和弧形柱112;弧形板1前侧左部和前侧右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卡块101;两个第一卡块101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02;第一连接板102上侧开有第一通槽102a;第一连接板102前侧中部开有第二通槽102b;第一连接板102前侧右部固定连接有t型板103;t型板103前侧滑动连接有压板104;t型板103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呈上下对称的第一弹簧105;两个第一弹簧105另一端与压板104凹槽内壁固定连接;第二通槽102b相对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卡齿106;弧形板1前方的弧形凹槽内滑动连接有弹性柱110;弹性柱110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圆柱109;第二圆柱109外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片111;第二弹性片111为倾斜设置;第二弹性片111前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柱112;第二弹性片111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片108;第一弹性片108后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柱107;第一圆柱107与两个卡齿106凹槽相接触。
24.第一卡块101为形变材料。
25.第一连接板102为弧形设置。
26.压板104表面为波浪形设置。
27.第一弹性片108为钩型设置。
28.当需要对腋下的瘢痕涂覆药物时,首先操作员将第一卡块101和弹性柱110卡合在弧形板1前方的弧形凹槽内,然后根据瘢痕的大小调节弧形柱112与压板104之间的距离,接着通过调节第一圆柱107与卡齿106凹槽接触的位置,使得第二弹性片111倾斜不一致,随后
操作员将压板104贴合压住瘢痕边上正常的皮肤,弧形柱112与瘢痕接触,这时操作员推动弧形板1向左移动,第一卡块101、第一连接板102、t型板103、第一弹簧105、卡齿106、第一圆柱107、第一弹性片108、第二圆柱109、弹性柱110、第二弹性片111和弧形柱112跟随弧形板1同步移动,由于压板104的限位,随着t型板103的移动,第一弹簧105被压缩,进而弧形柱112将贴合在一起的瘢痕推开,同时在对瘢痕推动时,第一弹性片108和第二弹性片111发生轻微的形变,起一个缓冲作用,防止了对瘢痕扒拉时造成的损伤,从而实现了对贴合在一起的瘢痕更好的涂覆药物,当对于错综复杂的瘢痕涂覆药物时,由于瘢痕多处贴合在一起,弧形柱112难以将瘢痕推平开,这时只需要将瘢痕之间推开一定空隙后,使弧形柱112进入到瘢痕层次空腔里即可;当需要对腰部的瘢痕涂覆药物时,操作员将第一卡块101和弹性柱110卡合在弧形板1后方的弧形凹槽内,重复前述对腋下瘢痕扒拉开的步骤实现对腰部的瘢痕的推开。
29.涂覆系统包括有固定块201、药瓶202、软管203、滑块204、第一支撑板205、第二支撑板206、第二连接板207、第一圆管208、第三支撑板209、第三圆柱210、圆轮211、第四支撑板212、第二圆管213、第二弹簧214、喷头215、第二卡块216、固定座217、第三连接板218、橡胶柱219、气囊220、圆球221和闸线222;弧形板1上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的固定块201;两个固定块201上安装有药瓶202;药瓶202左侧连通有软管203;第一连接板102上侧滑动连接有滑块204;第二弹性片111右侧后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05;第一支撑板205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06;第二支撑板206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07;第二连接板207前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管208;第二弹性片111右侧后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209;第三支撑板209位于第二连接板207前方;软管203另一端依次穿过滑块204,接着穿过第一通槽102a,最后穿过第一圆管208;软管203外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呈前后分布的第三圆柱210;第三支撑板209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四支撑板212;两个第四支撑板21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管213;第二圆管213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14;软管20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215;弧形板1后方的弧形凹槽左部和右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卡块216;两个第二卡块216相向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座217;两个固定座217之间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三连接板218;两个第三连接板218相向侧固定连接有橡胶柱219;橡胶柱219内部固定连接有气囊220;气囊220左部滑动连接有圆球221;圆球221左侧固定连接有闸线222;闸线222另一端依次穿过橡胶柱219和滑块204,接着穿过第一通槽102a,然后穿过第二圆管213和第二弹簧214,最后穿过多个第三圆柱210,并且与喷头215固定连接;闸线222上固定连接有圆轮211;圆轮211位于多个第三圆柱210后方;圆轮211与第二弹簧214另一端固定连接。
30.喷头215为圆形设置。
31.第二卡块216为形变材料。
32.橡胶柱219为弧形设置。
33.当弧形柱112将贴合在一起的瘢痕推开时,操作员握住橡胶柱219中间,并加大力度,使得橡胶柱219产生形变,气囊220受到挤压后,里面的空气将向两侧推动,从而使得圆球221在气囊220上向左滑动,圆球221带动闸线222移动,闸线222拉动喷头215,喷头215将带动软管203左右摆动,同时第二支撑板206在第一支撑板205偏转,软管203、第二连接板207、第一圆管208、第三圆柱210、圆轮211、第四支撑板212、第二圆管213、第二弹簧214、喷头215和闸线222跟随第二支撑板206同步偏转,第二弹簧214被压缩,同时操作员对药瓶202
挤压,使药物加快进入到软管203中,通过喷头215将药物涂覆在瘢痕处;当弧形柱112进入到瘢痕层次空腔时,软管203和喷头215跟随弧形柱112同步进入,这时操作员握住橡胶柱219中间,并加大力度,使得橡胶柱219产生形变,气囊220受到挤压后,里面的空气将向两侧推动,从而使得圆球221在气囊220上向左滑动,圆球221带动闸线222移动,闸线222拉动喷头215,喷头215将带动软管203摆动,由于瘢痕对软管203的限位,软管203将上下摆动,喷头215跟随软管203同步摆动,从而实现了对瘢痕有层次空腔的地方的药物涂覆。
3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