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栓剂及其在治疗奶牛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74749发布日期:2022-05-18 02:5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栓剂及其在治疗奶牛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栓剂及其在治疗奶牛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乳品产业迅速发展,奶牛养殖业大规模的扩增。当前危害奶牛业发展的四大类疾病,即营养代谢性疾病、生殖系统疾病、乳房疾病和蹄病。不孕症影响奶牛繁殖,而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引发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奶牛患该病后,会由于子宫黏膜的炎症变化、炎性产物及细菌毒素的影响,造成性周期紊乱,危害精子活力及胚胎着床,致使奶牛屡配不孕,极大的阻碍了养牛业的发展。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药物有抗生素、激素、防腐消毒剂及中草药等。
3.栓剂是由一定的药物和基质混合制成,专供腔道给药的一种固体剂型。历史悠久,我国可以追溯到汉代,在公元前1550年埃及《伊伯氏本草》及我国《史记
·
仓公列传》中已有记载,后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记载有蜜煎导方,实际上就是用于通便的肛门栓;其他如《千金方》、《证治准绳》等亦载有类似栓剂的制备与应用;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载有用半夏和水为丸纳入比重的鼻用栓剂和用巴豆鹅脂制成的耳用栓剂;栓剂应用的历史已很悠久,但都认为是局部用药起局部作用,比如镇痛、镇静作用。1954年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栓剂既可起局部作用,也可通过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及淋巴系统而起全身治疗作用,开发了以速释、缓释或控释为目的的新型栓剂,大大拓展了栓剂的应用范围。
4.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栓剂,用以解决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栓剂及其在治疗奶牛中的应用,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6.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栓剂,该栓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8.水溶性基质25-75%、噬菌体原液1-4%、泡腾崩解剂5-10%、润滑剂10-35%、发泡剂1-3%、白藜芦醇1-2%及中药辅料2-5%。
9.进一步的,所述水溶性基质包括甘油和明胶,且所述甘油和所述明胶的重量比为3:2。
10.进一步的,所述噬菌体原液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原液。
11.进一步的,所述泡腾崩解剂包括有机酸和二氧化碳源,且所述有机酸与所述二氧化碳源的重量比为7:3。
12.进一步的,所述有机酸包括柠檬酸、酒石酸氢钾、酒石酸及富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组合。优选地,所述有机酸为柠檬酸、酒石酸氢钾及酒石酸的组合物,且重量比为12:15:8。
13.进一步的,所述二氧化碳源包括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钠、碳酸钠及碳酸氢钾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优选地,所述二氧化碳源为碳酸氢钠和磷酸二氢钠,且重量比为1:1。
14.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剂包括聚乙二醇400和聚乙二醇6000,且所述聚乙二醇400和所述聚乙二醇6000的重量比为12:5。
15.进一步的,所述发泡剂包括吐温-20、吐温-60及十二烷基磺酸钠,且所述吐温-20、所述吐温-60及所述十二烷基磺酸钠的重量比为4:4:1。
16.进一步的,所述中药辅料包括益母草、当归、川芎、黄芩、桃仁、大蒜、黄连、鱼腥草、蒲公英、连翘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优选地,所述中药辅料为当归、川芎、大蒜及鱼腥草的组合物,且重量比为1:1:1:1。
1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栓剂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中的应用,且该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栓剂为上述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栓剂。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泡腾栓剂对奶牛的子宫内膜炎进行治疗,使得栓剂与体液接触时产生气泡腾作用,可以加速栓剂熔融和药物释放,使得药物更加广泛地分布深入腔道褶皱深部,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利用度,增强治疗效果。此外,本发明利用白藜芦醇及多种中药辅料的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从而可以起到清热利湿、活血祛瘀、杀菌消炎的功效,能够快速缓解奶牛子宫细菌性阴道炎的症状,且造价低廉,长期使用亦不会造成经济负担,是治疗细菌性阴道炎较为理想的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19.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栓剂及其在治疗奶牛中的应用。
20.以下实例中,所涉及菌株代号均为本公司的命名方式编号,部分菌株为市场购买获得。
21.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j1p1(staphylococcus aureus phage j1p1)的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邮编430072;保藏日期为2016年5月26日,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6284。
22.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j2-1p1(staphylococcus aureus phage j2-1p1)的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邮编430072;保藏日期为2016年5月26日、保藏编号cctcc no:m2016287。
23.现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栓剂,该栓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24.水溶性基质25-75%、噬菌体原液1-4%、泡腾崩解剂5-10%、润滑剂10-35%、发泡剂1-3%、白藜芦醇1-2%及中药辅料2-5%。
25.其中,所述水溶性基质包括甘油和明胶,且所述甘油和所述明胶的重量比为3:2。所述噬菌体原液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原液。所述泡腾崩解剂包括有机酸和二氧化碳源,且所述有机酸与所述二氧化碳源的重量比为7:3。所述有机酸包括柠檬酸、酒石酸氢钾、酒石酸及富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26.其中,所述二氧化碳源包括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钠、碳酸钠及碳酸氢钾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润滑剂包括聚乙二醇400和聚乙二醇6000,且所述聚乙二醇400和所述聚乙二醇6000的重量比为12:5。所述发泡剂包括吐温-20、吐温-60及十二烷基磺酸钠,且所述吐温-20、所述吐温-60及所述十二烷基磺酸钠的重量比为4:4:1。所述中药辅料包括益母草、当归、川芎、黄芩、桃仁、大蒜、黄连、鱼腥草、蒲公英及连翘。
27.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发明的具体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28.实施例一
29.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栓剂,该栓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30.水溶性基质65%、噬菌体原液4%、泡腾崩解剂6%、润滑剂15%、发泡剂3%、白藜芦醇2%及中药辅料5%。
31.其中,所述水溶性基质中甘油为39%、明胶为26%,所述泡腾崩解剂中有机酸(柠檬酸、酒石酸氢钾及酒石酸)为2.8%、二氧化碳源(碳酸氢钠和磷酸二氢钠)为1.2%,所述润滑剂中聚乙二醇400为10.5%、聚乙二醇6000为4.5%,所述发泡剂中吐温-20为1.3%、吐温-60为1.3%、十二烷基磺酸钠0.4%,所述中药辅料中当归为1.25%、川芎为1.25%、大蒜为1.25%及鱼腥草为1.25%。
32.实施例二
33.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栓剂,该栓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34.水溶性基质55%、噬菌体原液3%、泡腾崩解剂7%、润滑剂25%、发泡剂3%、白藜芦醇2%及中药辅料5%。
35.其中,所述水溶性基质中甘油为33%、明胶为22%,所述泡腾崩解剂中有机酸(柠檬酸、酒石酸氢钾及富马酸)为2.1%、二氧化碳源(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为0.9%,所述润滑剂中聚乙二醇400为17.6%、聚乙二醇6000为7.4%,所述发泡剂中吐温-20为1.3%、吐温-60为1.3%、十二烷基磺酸钠0.4%,所述中药辅料中当归为1.25%、川芎为1.25%、黄芩为1.25%及鱼腥草为1.25%。
36.实施例三
37.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栓剂,该栓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38.水溶性基质45%、噬菌体原液4%、泡腾崩解剂6%、润滑剂35%、发泡剂3%、白藜芦醇2%及中药辅料5%。
39.其中,所述水溶性基质中甘油为27%、明胶为18%,所述泡腾崩解剂中有机酸(柠檬酸、酒石酸氢钾及酒石酸)为4.2%、二氧化碳源(碳酸氢钠和磷酸二氢钠)为1.8%,所述润滑剂中聚乙二醇400为24.7%、聚乙二醇6000为10.3%,所述发泡剂中吐温-20为1.3%、吐温-60为1.3%、十二烷基磺酸钠0.4%,所述中药辅料中当归为1.25%、川芎为1.25%、黄连为1.25%及鱼腥草为1.25%。
4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栓剂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中的应用,且该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栓剂为上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栓剂。
41.此外,本实施中还包括以下试验部分:
42.1)临床病理确定:选择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某大型奶牛场产后的奶牛30头,临床
诊断以阴道排出炎性分泌物为主要特征,直肠检查发现,奶牛子宫颈稍粗,子宫角比正常大,壁厚,子宫弹性降低,收缩反应减弱;阴道检查,子宫颈口松弛开张,阴道及子宫粘膜充血,宫颈口附有炎性浑浊分泌物,卵巢基本正常。
43.2)分组:将30头奶牛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头。第一组为中药煎剂子宫灌注组;第二组为中药栓剂子宫内给药组;第三组为中药及泡腾栓剂联合给药组。
44.3)试验步骤:第一次治疗前,用18号采血针头在无菌条件下经颈部静脉采血10ml,室温下放置30min后,3000r/min离心10min,收集分装血清,标记为0h。采血后,对各试验组奶牛子宫内给药,并于该次给药后24h、48h、72h分别采血10ml,每次采血后子宫内给药,每日给药一次连续给药三天;每个动物收集四次外周血,即给药前(0h)和给药后24h、48h和72h。分离出的血清放于-20℃条件下保存备用,用于no、nos、mda和t-aoc的测定。
45.4)测定结果:子宫给药后血清中no、nos、mda和t-aoc的含量如下表所示:
[0046][0047]
注:*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0048]
由上表可知:中药子宫灌注组的牛在用药后,血清中no含量是先下降,再显著升高,随后均匀下降,no含量用药后24h差异极显著(p<0.01),第48h血清中no含量(第二次给药后采血),差异极显著(p<0.01),用药第三天no含量达到最高,超过用药前含量,其后均
匀下降,逐渐恢复至接近用药前水平。血清中nos在用药24h有下降,第48上升到最高值,之后逐渐恢复。牛血清中mda含量在用药后显著下降,在用药后72h内持续下降。清中t-aoc含量随时间没有显著变化,用药72h内,t-aoc含量略有上升。
[0049]
中药栓剂组用药后血清中no含量明显下降,呈直线下降趋势,用药后24h差异极显著(p<0.01),第72h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中nos含量,在用药后48h内持续下降,且用药24h后下降速度比24h前较大,用药48h后nos含量开始上升,但未超过用药后24h的nos含量水平。血清中mda含量用药后显著下降,24h后下降比24h前显著。血清中t-aoc含量在用药后24h内略有上升,24h后开始明显上升。
[0050]
联合用药组血清中no含量在用药后呈逐步下降趋势,用药后第48h差异极显著(p<0.01)。用药后48h内的下降幅度比48h后较大。血清中的no含量的变化表明这几种治疗方法都对奶牛子宫内膜炎有效果。血清中nos含量在用药72h内呈持续下降状态,但48h前下降趋势要比48h后下降显著。血清中mda含量在用药后显著下降,在第48h达到最低值,48h至72h间血清中的mda含量略有上升。血清中t-aoc含量,在用药后显著上升,用药后第24h和第72h差异极显著(p<0.01)。
[0051]
5)治疗效果及治愈率分析:经过治疗的奶牛,子宫分泌物浑浊现象有所好转,与原来相比较清亮,直肠检查发现子宫较治疗前柔软,有弹性。治愈率统计结果:中药子宫灌注组治愈率为70%、中药栓剂组治愈率为70%、中药及泡腾栓剂联合使用组治愈率为80%。
[0052]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泡腾栓剂对奶牛的子宫内膜炎进行治疗,使得栓剂与体液接触时产生气泡腾作用,可以加速栓剂熔融和药物释放,使得药物更加广泛地分布深入腔道褶皱深部,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利用度,增强治疗效果。此外,本发明利用白藜芦醇及多种中药辅料的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从而可以起到清热利湿、活血祛瘀、杀菌消炎的功效,能够快速缓解奶牛子宫细菌性阴道炎的症状,且造价低廉,长期使用亦不会造成经济负担,是治疗细菌性阴道炎较为理想的药物。
[005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