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检查注意力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31849发布日期:2022-06-01 05:43阅读:5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注意力转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儿科检查注意力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2.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免疫力较低,因而经常体弱多病,需要父母陪同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在检查过程中,由于患儿年幼胆小,见到针头或其他医疗检查器材时一般不肯乖顺检查,为了不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医生通常会先转移儿童的注意力。
3.专利申请cn212997890u,公开日为20210420,公开了一种儿科检查用病人注意力转移装置,包括桌面和万向轮,所述桌面的左侧设置有风车,且风车的右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上方设置有不倒翁,且不倒翁的内部设置有喇叭,所述不倒翁的右侧设置有挡板,且挡板的前端设置有挡脚,所述桌面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桌腿,且第一桌腿的底部设置有螺丝,所述第一桌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桌腿,且第二桌腿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万向轮位于底座的下方,所述风车的后端设置有吹泡泡管,且吹泡泡管内部设置有吹泡泡盖。该儿科检查用病人注意力转移装置设置的凹槽与不倒翁,能够使儿童对不倒翁产生好奇,对不倒翁一直玩弄,同时能够避免不倒翁在玩弄过程中从桌面掉落,吓到儿童。然而该注意力转移装置用于吸引儿童的玩具比较多样,儿童注意力比较分散,不能集中,从而不能控制儿童的注意力转移路线。
4.基于上述专利存在的技术缺陷,我们提出了一种能够集中儿童注意力的儿科检查注意力转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注意力转移装置无法使得儿童注意力集中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集中儿童注意力的儿科检查注意力转移装置。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儿科检查注意力转移装置,包括有底座、框体、第一固定轴、第一显示灯、升起机构和推动机构,底座顶部设有框体,框体内左上部设有第一固定轴,第一固定轴中部转动式设有穿过框体左侧的第一显示灯,框体内设有用于转移儿童注意力的升起机构,框体内上部设有将第一显示灯推入框体内的推动机构。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架、驱动电机、滚筒、第一滑套、第一滑杆、伸缩杆、第一摆动块、趣味块、第一扭力弹簧和第二支架构成升起机构,框体内底部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设有滚筒,框体内后上部设有第一滑套,第一滑套前部滑动式设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下部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与滚筒接触,第一滑杆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一摆动块,第一摆动块上设有趣味块,第一摆动块与第一滑杆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第一扭力弹簧绕在第一摆动块上,框体内后上部设有位于第一滑套下方的第二支架,滚筒上部与第二支架转动式连接。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滑套、第二滑杆、第二固定轴、第二扭力弹簧、l杆、摆动杆和第三扭力弹簧构成推动机构,框体内左上部后侧设有第二滑套,第二滑套前部滑动式
设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底部与第一显示灯接触,框体内后上部设有第二固定轴,第二固定轴前部转动式设有摆动杆,摆动杆左侧与第二滑杆滑动式连接,第二固定轴上绕有第二扭力弹簧,第二扭力弹簧两端分别与摆动杆和第二固定轴连接,第一滑杆上部设有l杆,摆动杆右顶部与l杆接触,第一固定轴前部绕有第三扭力弹簧,第三扭力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显示灯和第一固定轴连接。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用于带动趣味块摆动的摆动机构,第二摆动块、第三支架和接触块构成摆动机构,滚筒顶部设有第二摆动块,第一摆动块前下部设有第三支架,第三支架底部设有接触块,第二摆动块转动与接触块接触。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推出机构,第三固定轴、第二显示灯、第四扭力弹簧、传动组件、推动块、第一滑轨、第四支架和螺杆构成推出机构,框体内右上部设有第三固定轴,第三固定轴中部转动式设有第二显示灯,第二显示灯顺时针转动穿过框体右侧,第三固定轴前部绕有第四扭力弹簧,第四扭力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三固定轴和第二显示灯连接,框体内中部下侧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式设有推动块,框体内下部设有第四支架,第四支架后侧转动式设有螺杆,推动块后下部与螺杆螺纹式连接,螺杆下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之间连接有传动组件。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遮挡机构,第二滑轨、遮挡框、第一弹簧、第三滑套、第一楔形块、第二楔形块、第二弹簧、连接杆、第三摆动块和第五扭力弹簧构成遮挡机构,框体内后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遮挡框,遮挡框穿出框体上部且与框体顶部接触,第二滑轨均与遮挡框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框体内中部后侧左右对称设有第三滑套,第三滑套上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楔形块,推动块后下端设有第二楔形块,第二楔形块上移与第一楔形块后侧接触,遮挡框下部上移与第一楔形块前部接触,第三滑套均与第一楔形块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一滑杆顶部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三摆动块,第三摆动块顶部与遮挡框上部接触,第三摆动块左右两侧均绕有第五扭力弹簧,第五扭力弹簧两端分别与连接杆和第三摆动块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敲打机构,第五支架、锤击杆、第六支架和响锣构成敲打机构,第一支架顶部设有第五支架,第五支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式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锤击杆,第五支架前上部设有第六支架,第六支架中上部设有响锣。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滚筒从下至上开有螺旋槽,滚筒上部开有环形槽。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第一显示灯顺时针转动进入框体内,趣味块向上伸出框体,使得儿童的注意力从第一显示灯转移到趣味块上,达到转移儿童注意力的效果,方便儿科医生对儿童进行身体检查,避免儿童哭闹,同时也能检查儿童的视力反应情况;2、第二摆动块通过拨动接触块带动第三支架摆动,使得趣味块能够不断来回摆动,使得趣味块在向上伸出框体外后,更加吸引儿童的注意;3、第二显示灯顺时针转动伸出框体外,第四扭力弹簧扭转形变,使得儿童的注意力从趣味块转移到第二显示灯上,进一步转移儿童的视线;4、第一楔形块盖住矩形框和此时伸出框体外的趣味块,避免儿童的视线仍然停留在趣味块上,从而使得儿童更快地将注意力转移到第二显示灯上;5、驱动电机通过单向离合器带动锤击杆反转与响锣接触,使得儿童的注意力从视觉转移到听觉上来,不仅能够方便医生对儿童进行身体检查,同时也能检查儿童的听力反
应情况。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升起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升起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推动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发明推动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发明摆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发明推出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本发明推出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1为本发明遮挡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2为本发明遮挡机构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3为本发明遮挡机构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4为本发明敲打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_底座,2_框体,3_第一固定轴,4_第一显示灯,5_升起机构,51_第一支架,52_驱动电机,53_滚筒,54_第一滑套,55_第一滑杆,56_伸缩杆,57_第一摆动块,58_趣味块,59_第一扭力弹簧,510_第二支架,6_推动机构,61_第二滑套,62_第二滑杆,63_第二固定轴,64_第二扭力弹簧,65_l杆,66_摆动杆,67_第三扭力弹簧,7_摆动机构,71_第二摆动块,72_第三支架,73_接触块,8_推出机构,81_第三固定轴,82_第二显示灯,83_第四扭力弹簧,84_传动组件,85_推动块,86_第一滑轨,87_第四支架,88_螺杆,9_遮挡机构,91_第二滑轨,92_遮挡框,93_第一弹簧,94_第三滑套,95_第一楔形块,96_第二楔形块,97_第二弹簧,98_连接杆,99_第三摆动块,910_第五扭力弹簧,10_敲打机构,101_第五支架,102_锤击杆,103_第六支架,104_响锣。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31.实施例1一种儿科检查注意力转移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底座1、框体2、第一固定轴3、第一显示灯4、升起机构5和推动机构6,底座1顶部设有框体2,框体2顶部开有矩形槽,框体2内左上部设有第一固定轴3,第一固定轴3中部转动式设有第一显示灯4,第一显示灯4穿过框体2左侧,框体2内设有升起机构5,框体2内上部设有推动机构6。
32.如图4-5所示,升起机构5包括有第一支架51、驱动电机52、滚筒53、第一滑套54、第一滑杆55、伸缩杆56、第一摆动块57、趣味块58、第一扭力弹簧59和第二支架510,框体2内底部设有第一支架51,第一支架51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52,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端部设有滚筒53,滚筒53从下至上开有螺旋槽,滚筒53上部开有环形槽,框体2内后上部设有第一滑套54,第一滑套54前部滑动式设有第一滑杆55,第一滑杆55下部设有伸缩杆56,伸缩杆56与滚
筒53接触,第一滑杆55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一摆动块57,第一摆动块57上设有趣味块58,第一摆动块57与第一滑杆55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59,第一扭力弹簧59绕在第一摆动块57上,框体2内后上部设有第二支架510,第二支架510位于第一滑套54下方,滚筒53上部与第二支架510转动式连接。
33.如图6-7所示,推动机构6包括有第二滑套61、第二滑杆62、第二固定轴63、第二扭力弹簧64、l杆65、摆动杆66和第三扭力弹簧67,框体2内左上部后侧设有第二滑套61,第二滑套61前部滑动式设有第二滑杆62,第二滑杆62底部与第一显示灯4接触,框体2内后上部设有第二固定轴63,第二固定轴63前部转动式设有摆动杆66,摆动杆66左侧与第二滑杆62滑动式连接,第二固定轴63上绕有第二扭力弹簧64,第二扭力弹簧64两端分别与摆动杆66和第二固定轴63连接,第一滑杆55上部设有l杆65,摆动杆66右顶部与l杆65接触,第一固定轴3前部绕有第三扭力弹簧67,第三扭力弹簧67两端分别与第一显示灯4和第一固定轴3连接。
34.当儿科医生需要对儿童进行检查时,可以使用这种注意力转移装置,首先带领儿童走到装置前面,伸出框体2外的第一显示灯4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接着启动驱动电机52,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带动滚筒53正转,滚筒53正转一圈后,滚筒53通过伸缩杆56沿着螺旋槽带动第一滑杆55向上滑动,第一摆动块57、趣味块58和第一扭力弹簧59随第一滑杆55一起向上运动,使得趣味块58伸出框体2外,当伸缩杆56运动至环形槽处时,滚筒53继续正转九圈,伸缩杆56停止上移,从而第一滑杆55、第一摆动块57、趣味块58和第一扭力弹簧59暂时在上升后的位置停留一段时间,当第一滑杆55向上滑动时,第一滑杆55还带动l杆65向上移动,l杆65逐渐与摆动杆66脱离,处于形变状态的第二扭力弹簧64缓慢复位带动摆动杆66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滑杆62向下滑动,进而推动第一显示灯4顺时针转动进入框体2内,第三扭力弹簧67扭转形变,如此,第一显示灯4伸入框体2内的同时,趣味块58向上伸出框体2,使得儿童的注意力从第一显示灯4转移到趣味块58上,达到转移儿童注意力的效果,方便儿科医生对儿童进行身体检查,避免儿童哭闹,同时也能检查儿童的视力反应情况,滚筒53正转十圈后,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带动滚筒53反转,此时儿科医生可以向下按压趣味块58,使得伸缩杆56向下滑进螺旋槽内,滚筒53反转一圈后,滚筒53通过伸缩杆56沿着螺旋槽带动第一滑杆55向下滑动,第一摆动块57、趣味块58和第一扭力弹簧59随第一滑杆55一起向下运动,使得趣味块58伸入框体2内,当伸缩杆56运动至螺旋槽最底部时,在伸缩杆56收缩作用下,滚筒53继续反转九圈,伸缩杆56停止下移,从而第一滑杆55、第一摆动块57、趣味块58和第一扭力弹簧59暂时在下降后的位置停留一段时间,当第一滑杆55向下滑动时,第一滑杆55还带动l杆65向下移动与摆动杆66接触,并带动摆动杆66顺时针转动,第二扭力弹簧64扭转形变,从而带动第二滑杆62向上滑动,进而第三扭力弹簧67复位带动第一显示灯4逆时针转动伸出框体2外,如此,恢复初始状态后关闭驱动电机52。
35.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3和图8所示,还包括有摆动机构7,摆动机构7包括有第二摆动块71、第三支架72和接触块73,滚筒53顶部设有第二摆动块71,第一摆动块57前下部设有第三支架72,第三支架72底部设有接触块73,第二摆动块71转动与接触块73接触。
36.第二摆动块71随滚筒53一起转动,当第二摆动块71转动与接触块73接触时,第二摆动块71通过拨动接触块73带动第三支架72摆动,从而带动第一摆动块57以第一滑杆55为
轴转动,第一扭力弹簧59扭转形变,第一摆动块57带动趣味块58摆动,当第二摆动块71转动与接触块73脱离时,第一扭力弹簧59复位带动第一摆动块57反向转动,从而带动趣味块58和第三支架72反向摆动,第三支架72带动接触块73反向摆动,如此,趣味块58能够不断来回摆动,使得趣味块58在向上伸出框体2外后,更加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37.如图3、图9和图10所示,还包括有推出机构8,推出机构8包括有第三固定轴81、第二显示灯82、第四扭力弹簧83、传动组件84、推动块85、第一滑轨86、第四支架87和螺杆88,框体2内右上部设有第三固定轴81,第三固定轴81中部转动式设有第二显示灯82,第二显示灯82顺时针转动穿过框体2右侧,第三固定轴81前部绕有第四扭力弹簧83,第四扭力弹簧83两端分别与第三固定轴81和第二显示灯82连接,框体2内中部下侧设有第一滑轨86,第一滑轨86上滑动式设有推动块85,推动块85上移与第二显示灯82后侧下部接触,框体2内下部设有第四支架87,第四支架87后侧转动式设有螺杆88,推动块85后下部与螺杆88螺纹式连接,螺杆88下部与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之间连接有传动组件84,传动组件84由两个皮带轮和皮带构成,两个皮带轮分别设在螺杆88下部与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上,皮带绕在两个皮带轮之间。
38.当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正转时,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组件84带动螺杆88正转,从而带动推动块85向上滑动,当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正转十圈时,推动块85上移与第二显示灯82接触,并带动第二显示灯82顺时针转动伸出框体2外,第四扭力弹簧83扭转形变,使得儿童的注意力从趣味块58转移到第二显示灯82上,进一步转移儿童的视线,当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反转时,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组件84带动螺杆88反转,从而带动推动块85向下滑动,推动块85逐渐与第二显示灯82脱离,第四扭力弹簧83复位带动第二显示灯82逆时针转动伸入框体2内。
39.如图1、图11、图12和图13所示,还包括有遮挡机构9,遮挡机构9包括有第二滑轨91、遮挡框92、第一弹簧93、第三滑套94、第一楔形块95、第二楔形块96、第二弹簧97、连接杆98、第三摆动块99和第五扭力弹簧910,框体2内后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滑轨91,第二滑轨91之间滑动式连接有遮挡框92,遮挡框92穿出框体2上部且与框体2顶部接触,遮挡框92盖住矩形槽,第二滑轨91均与遮挡框92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93,框体2内中部后侧左右对称设有第三滑套94,第三滑套94上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楔形块95,推动块85后下端设有第二楔形块96,第二楔形块96上移与第一楔形块95后侧接触,遮挡框92下部上移与第一楔形块95前部接触,第三滑套94均与第一楔形块95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97,第一滑杆55顶部设有连接杆98,连接杆98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三摆动块99,第三摆动块99顶部与遮挡框92上部接触,第三摆动块99左右两侧均绕有第五扭力弹簧910,第五扭力弹簧910两端分别与连接杆98和第三摆动块99连接,第五扭力弹簧910弹性系数大于第一弹簧93。
40.当第一滑杆55向上滑动时,连接杆98、第三摆动块99和第五扭力弹簧910随之一起向上运动,由于第五扭力弹簧910弹性系数大于第一弹簧93,因而第五扭力弹簧910暂时不发生形变,使得第三摆动块99向上推动遮挡框92,遮挡框92沿着第二滑轨91向上滑动,第一弹簧93被拉伸,当遮挡框92上移与第一楔形块95前部接触时,遮挡框92挤压第一楔形块95向后滑动,第二弹簧97被拉伸,当遮挡框92上移至第一楔形块95上方时,第二弹簧97复位带动第一楔形块95向前滑动,当第一弹簧93被拉伸至极限时,遮挡框92停止上移,第一楔形块95能够卡住遮挡框92,避免遮挡框92向下滑动,随后连接杆98、第三摆动块99和第五扭力弹
簧910继续上移,遮挡框92使得第三摆动块99向下摆动,第五扭力弹簧910扭转形变,当第三摆动块99继续上移与遮挡框92不接触时,第五扭力弹簧910复位带动第三摆动块99摆动复位,如此,遮挡框92不再挡住矩形槽,方便展示向上伸出的趣味块58,当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正转十圈时,推动块85带动第二楔形块96向上移动与第一楔形块95后侧接触,并挤压第一楔形块95再次向后滑动,第二弹簧97被拉伸,使得第一楔形块95不再卡住遮挡框92,遮挡框92在第一弹簧93复位作用下向下滑动,第一楔形块95盖住矩形框和此时伸出框体2外的趣味块58,避免儿童的视线仍然停留在趣味块58上,从而使得儿童更快地将注意力转移到第二显示灯82上,推动块85上下滑动带动第二楔形块96上下移动,当第一滑杆55向下滑动时,连接杆98、第三摆动块99和第五扭力弹簧910随之一起向下运动,当第三摆动块99下移与接触遮挡框92时,第三摆动块99向上摆动,第五扭力弹簧910形变,第三摆动块99继续下移与遮挡框92脱离,第五扭力弹簧910复位带动第三摆动块99摆动复位,当推动块85带动第二楔形块96下移与第一楔形块95脱离时,第二弹簧97复位带动第一楔形块95向前滑动。
41.如图3和图14所示,还包括有敲打机构10,敲打机构10包括有第五支架101、锤击杆102、第六支架103和响锣104,第一支架51顶部设有第五支架101,第五支架101与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转动式连接,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上通过单向离合器设有锤击杆102,第五支架101前上部设有第六支架103,第六支架103中上部通过悬挂的方式设有响锣104,锤击杆102单向转动能够敲打响锣104。
42.当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正转时,锤击杆102不转动,当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反转时,驱动电机52通过单向离合器带动锤击杆102反转与响锣104接触,实现敲打响锣104的效果,使得儿童的注意力从视觉转移到听觉上来,不仅能够方便医生对儿童进行身体检查,同时也能检查儿童的听力反应情况。
4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