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的腹部调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71597发布日期:2022-07-16 00:35阅读:6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腹部调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的腹部调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大多数人们在工作的过程中都是处于久坐的状态,很容易导致出现消化不良和慢性胃炎等消化内科的病状,人们对消化内科的治疗一般以调理为主。
3.专利申请cn113262389a,公开了一种中医消化内科调理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与第一壳体滑动连接的第一弧形架,第一壳体上活动连接有桶体,桶体上设有喷嘴,第一壳体上设有回收机构,第一壳体上设有药剂加热桶;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患者能自己独自进行泥灸,泥灸过程中避免手动涂抹带来的麻烦,并有效避免泥灸后空气中的寒气进入腹部的问题,实用性强。上述专利虽然能够解决人工手动涂抹药泥造成涂抹不均匀的问题,但是在使用时,需要人工将整个装置从患者的头部往下移动套到患者的腹部,然后启动第二电机,能够驱动第二弧形架和第一弧形架往内侧运动夹住患者的腹部,操作较为复杂,导致工作效率较低。
4.综上所述,故现在迫切需要一种操作方便的消化内科的腹部调理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的消化内科调理装置一般操作较为复杂,导致工作效率较低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消化内科的腹部调理装置。
6.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一种消化内科的腹部调理装置,包括有弧形板、支撑框、密封条、喷头、佩戴组件、回收组件和定量组件,支撑框的后侧设有弧形板,弧形板的后侧中部设有密封条,支撑框的内侧下部设有用于将药泥喷在患者腹部的喷头,弧形板的后侧设有用于绑住患者腰部的佩戴组件,支撑框的内侧设有用于对成块的药泥进行回收的回收组件,支撑框的上部前侧设有用于输送药泥的定量组件。
7.此外,特别优选的是,佩戴组件包括有第一皮带、卡槽块、第二皮带和卡件,弧形板的后侧左部设有第一皮带,第一皮带的后端设有卡槽块,弧形板的后侧右部设有第二皮带,第二皮带的后端设有卡件,卡槽块能够卡住卡件。
8.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回收组件包括有支撑杆、回收网、电机、丝杆、皮带轮和传动皮带,支撑框内部左侧的前侧中部设有电机,支撑框内部的左右两侧中部均转动式设有丝杆,左侧的丝杆前侧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丝杆的后侧均螺纹式设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均与支撑框滑动式相连接,支撑杆的后部之间设有回收网,丝杆的前部均设有皮带轮,皮带轮之间绕有传动皮带。
9.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定量组件包括有储料框、防尘盖、活塞缸、活塞杆、第一弹簧、楔形块、第二弹簧和接触块,支撑框的上部前侧设有用于存储药泥的储料框,储料框的顶部
放置有防尘盖,支撑框内壁的前侧上部设有活塞缸,活塞缸的前侧上部与储料框底部连接并连通,活塞缸的前侧下部与喷头的后侧连接并连通,活塞缸的后侧滑动式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与活塞缸之间左右对称设有第一弹簧,活塞杆后部的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楔形块,楔形块均与相邻的支撑杆接触,楔形块与活塞杆之间均设有第二弹簧,支撑框内壁左右两侧的上部后侧均设有接触块,楔形块往后运动会与接触块接触。
10.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用于对药泥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有支撑块、加热管和控温器,储料框的内侧下部左右对称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之间设有加热管,支撑框的前侧上部设有控温器,控温器与加热管通过电性连接。
11.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用于对成块的药泥进行收集的收集组件,收集组件包括有第一导杆、刮板、连杆、发条、推杆、第三弹簧、卡杆、第四弹簧、下料板和收集框,支撑框的内顶部后侧左右对称设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的下部之间滑动式设有刮板,刮板与回收网接触,支撑框内壁右侧的上部后侧转动式设有连杆,连杆的下部与刮板滑动式连接,连杆的右侧与支撑框之间设有发条,支撑框内壁右侧的上部后侧滑动式设有推杆,推杆位于连杆的前侧,推杆与连杆接触,推杆与活塞杆接触,推杆的上部与支撑框之间设有第三弹簧,支撑框的内侧上部滑动式设有卡杆,刮板往上运动会与卡杆接触,支撑杆均与卡杆接触,卡杆与支撑框之间设有第四弹簧,支撑框内侧的下部后侧设有下料板,下料板位于刮板的正下方,支撑框的内侧下部滑动式设有收集框。
12.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用于对防尘盖和收集框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有第二导杆、第一限位块、第五弹簧、第三导杆、第二限位块和第六弹簧,防尘盖的左右两侧中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二导杆,第二导杆的内侧均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均卡住储料框,第二导杆上均绕有第五弹簧,第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块和防尘盖连接,支撑框内侧的下部前侧左右对称设有第三导杆,第三导杆的内侧均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均卡住收集框,第三导杆上均绕有第六弹簧,第六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限位块和支撑框连接。
13.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储料框左右两侧的上部中间均开有凹槽。
14.本发明对比现有技术来讲,具备以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将卡槽块和卡件绕到患者的背部进行对接,即可将该装置固定在患者的腹部,然后通过电机作为驱动力,能够驱动回收网往后运动与患者的腹部接触,同时能够驱动喷头将药泥喷在患者的腹部完成调理工作,操作简单,提高工作效率。
15.2、本发明的加热管能够对储料框中的药泥进行加热,使得储料框中的药泥能够一直保持一致的温度,避免药泥的温度过低导致患者的不适。
16.3、本发明的回收网往前运动时,能够带动成块的药泥往前运动与患者的腹部分离,然后通过刮板往下运动能够将成块的药泥往下刮落至收集框中,方便医护人员的收集工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佩戴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回收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定量组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定量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25.图9为本发明加热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26.图10为本发明收集组件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27.图11为本发明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12为本发明的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13为本发明收集组件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30.图14为本发明收集组件的第三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31.图15为本发明限位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32.图16为本发明的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3.图17为本发明的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4.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弧形板,2、支撑框,3、密封条,4、喷头,5、佩戴组件,51、第一皮带,52、卡槽块,53、第二皮带,54、卡件,6、回收组件,61、支撑杆,62、回收网,63、电机,64、丝杆,65、皮带轮,66、传动皮带,7、定量组件,71、储料框,72、防尘盖,73、活塞缸,74、活塞杆,75、第一弹簧,76、楔形块,77、第二弹簧,78、接触块,8、加热组件,81、支撑块,82、加热管,83、控温器,9、收集组件,91、第一导杆,92、刮板,93、连杆,94、发条,95、推杆,96、第三弹簧,97、卡杆,98、第四弹簧,99、下料板,910、收集框,10、限位组件,101、第二导杆,102、第一限位块,103、第五弹簧,104、第三导杆,105、第二限位块,106、第六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36.实施例1一种消化内科的腹部调理装置,参照图1-图8,包括有弧形板1、支撑框2、密封条3、喷头4、佩戴组件5、回收组件6和定量组件7,支撑框2的后侧焊接有弧形板1,弧形板1的后侧中部设有密封条3,支撑框2的内侧下部设有喷头4,喷头4能够将药泥往后喷到患者的腹部,弧形板1的后侧设有佩戴组件5,支撑框2的内侧设有回收组件6,支撑框2的上部前侧设有定量组件7。
37.参照图1、图2和图4,佩戴组件5包括有第一皮带51、卡槽块52、第二皮带53和卡件54,弧形板1的后侧左部设有第一皮带51,第一皮带51的后端设有卡槽块52,弧形板1的后侧右部设有第二皮带53,第二皮带53的后端设有卡件54,卡槽块52能够卡住卡件54,从而能够将整个装置固定在患者的身上。
38.参照图2和图5,回收组件6包括有支撑杆61、回收网62、电机63、丝杆64、皮带轮65和传动皮带66,支撑框2内部左侧的前侧中部栓接有电机63,支撑框2内部的左右两侧中部
均转动式设有丝杆64,左侧的丝杆64前侧与电机63的输出轴连接,丝杆64的后侧均螺纹式设有支撑杆61,两个支撑杆61均与支撑框2滑动式相连接,支撑杆61的后部之间设有回收网62,启动电机63,能够驱动回收网62往后运动与患者的腹部接触,从而方便后续对成块的药泥进行回收,丝杆64的前部均设有皮带轮65,皮带轮65之间绕有传动皮带66。
39.参照图1、图2、图6、图7和图8,定量组件7包括有储料框71、防尘盖72、活塞缸73、活塞杆74、第一弹簧75、楔形块76、第二弹簧77和接触块78,支撑框2的上部前侧设有储料框71,医护人员可以将适量的药泥放入储料框71中,储料框71左右两侧的上部中间均开有凹槽,储料框71的顶部放置有防尘盖72,支撑框2内壁的前侧上部焊接有活塞缸73,活塞缸73的前侧上部与储料框71底部连接并连通,活塞缸73的前侧下部与喷头4的后侧连接并连通,活塞缸73的后侧滑动式设有活塞杆74,活塞杆74与活塞缸73之间左右对称设有第一弹簧75,通过活塞杆74的前后移动能够将储料框71中的药泥传输至喷头4,活塞杆74后部的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楔形块76,楔形块76均与相邻的支撑杆61接触,楔形块76与活塞杆74之间均设有第二弹簧77,支撑框2内壁左右两侧的上部后侧均焊接有接触块78,楔形块76往后运动会与接触块78接触。
40.当医护人员需要使用该装置,首先将防尘盖72往上拉动打开,然后将适量的药泥放入储料框71中,再将防尘盖72放回原位,然后将该装置放置在患者的腹部,使得密封条3紧贴患者的腹部,再将第一皮带51和第二皮带53往后拉动至患者的背部,然后将卡槽块52和卡件54相互靠近,使得卡槽块52卡住卡件54,从而能够将该装置固定在患者的腹部,然后启动电机63,控制电机63的输出轴正转,从而带动左侧的丝杆64正转,进而通过皮带轮65和传动皮带66能够带动右侧的丝杆64正转,丝杆64带动支撑杆61和回收网62往后运动,支撑杆61带动楔形块76往后运动,从而带动活塞杆74往后运动,第一弹簧75压缩,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储料框71中的药泥会往下掉落至活塞缸73中,当楔形块76与接触块78接触时,接触块78会挤压楔形块76往内侧运动,第二弹簧77压缩,当回收网62紧贴患者的腹部后,关闭电机63,此时楔形块76刚好与支撑杆61分离,第一弹簧75恢复原状,带动活塞杆74和楔形块76往前运动复位,活塞杆74会挤压活塞缸73中的药泥,使得药泥能够通过喷头4往后喷在回收网62前侧,药泥也与患者的腹部接触,此时楔形块76与接触块78分离,第二弹簧77恢复原状,带动楔形块76往外侧运动复位,药泥能够对患者的腹部起到调理的作用,密封条3起密封效果,避免药泥外漏,此时患者能够随意的走动完成自己所需要做的事情,调理完成后,药泥会干成块,此时可以启动电机63,控制电机63的输出轴反转,从而带动左侧的丝杆64反转,进而通过皮带轮65和传动皮带66能够带动右侧的丝杆64反转,丝杆64带动支撑杆61和回收网62往前运动复位,回收网62能够带动成块的药泥往前运动,使得药泥远离患者的腹部,当支撑杆61与楔形块76接触时,会挤压楔形块76往内侧运动,第二弹簧77压缩,当支撑杆61越过楔形块76时,第二弹簧77恢复原状,带动楔形块76往外侧运动复位,然后关闭电机63,再按压卡件54的上下两侧,使得卡槽块52松开卡件54,然后即可将该装置从患者的腹部取下,然后由医护人员将回收网62上成块的药泥取出,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再次对患者的腹部进行调理。
41.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参照图1、图2和图9,还包括有加热组件8,加热组件8包括有支撑块81、加热管82和控温器83,储料框71的内侧下部左右对称焊接有支撑块81,支撑块
81之间设有加热管82,加热管82能够对储料框71中的药泥进行加热,支撑框2的前侧上部设有控温器83,控温器83与加热管82通过电性连接。
42.当医护人员将药泥放入储料框71后,可以通过控温器83控制加热管82开始工作,并且通过旋转控温器83上的旋钮能够调节加热管82散发的温度高低,加热管82能够对储料框71中的药泥进行加热,使得储料框71中的药泥能够一直保持一致的温度,避免药泥的温度过低导致患者的不适,当医护人员不需要使用该装置时,可以通过控温器83控制加热管82停止工作。
43.参照图1、图2、图10、图11、图12、图13和图14,还包括有收集组件9,收集组件9包括有第一导杆91、刮板92、连杆93、发条94、推杆95、第三弹簧96、卡杆97、第四弹簧98、下料板99和收集框910,支撑框2的内顶部后侧左右对称焊接有第一导杆91,第一导杆91的下部之间滑动式设有刮板92,刮板92与回收网62接触,支撑框2内壁右侧的上部后侧转动式设有连杆93,连杆93的下部与刮板92滑动式连接,连杆93的右侧与支撑框2之间设有发条94,支撑框2内壁右侧的上部后侧滑动式设有推杆95,推杆95位于连杆93的前侧,推杆95与连杆93接触,推杆95与活塞杆74接触,推杆95的上部与支撑框2之间设有第三弹簧96,支撑框2的内侧上部滑动式设有卡杆97,刮板92往上运动会与卡杆97接触,支撑杆61均与卡杆97接触,卡杆97与支撑框2之间设有第四弹簧98,支撑框2内侧的下部后侧设有下料板99,下料板99位于刮板92的正下方,支撑框2的内侧下部滑动式设有收集框910,刮板92往下运动时,能够将回收网62上成块的药泥往下刮落至收集框910中,方便医护人员的收集工作。
44.初始时,第三弹簧96和第四弹簧98处于压缩状态,当支撑杆61往后运动时,会松开卡杆97,第四弹簧98恢复原状,带动卡杆97往后运动,同时,支撑杆61带动活塞杆74和回收网62往后运动,使得回收网62与刮板92分离,此时活塞杆74会松开推杆95,第三弹簧96恢复原状,带动推杆95往后运动,推杆95会挤压连杆93往上转动,发条94发生形变,连杆93带动刮板92往上运动,第一导杆91起导向作用,当刮板92与卡杆97接触时,会挤压卡杆97往前运动复位,第四弹簧98压缩,当刮板92越过卡杆97时,第四弹簧98恢复原状,带动卡杆97往后运动卡住刮板92,当活塞杆74往前运动复位时,会与推杆95接触,从而挤压推杆95往前运动复位,第三弹簧96压缩,使得推杆95松开连杆93,当支撑杆61往前运动复位时,会带动回收网62往前运动复位,回收网62能够带动成块的药泥往前运动,使得回收网62重新与刮板92接触,当支撑杆61与卡杆97接触时,会挤压卡杆97往前运动复位,第四弹簧98压缩,使得卡杆97松开刮板92,发条94恢复原状,带动连杆93反转复位,连杆93带动刮板92往下运动复位,刮板92能够将成块的药泥往下刮落,使得成块的药泥能够往下掉落至下料板99顶部,然后往前滑落至收集框910中,如此往复,当医护人员不需要使用该装置时,将收集框910往前拉动取出,再将收集框910中成块的药泥取出,最后将收集框910放回原位即可,如此可以方便医护人员对成块的药泥进行收集处理。
45.参照图1、图2、图15、图16和图17,还包括有限位组件10,限位组件10包括有第二导杆101、第一限位块102、第五弹簧103、第三导杆104、第二限位块105和第六弹簧106,防尘盖72的左右两侧中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二导杆101,第二导杆101的内侧均设有第一限位块102,第一限位块102均卡住储料框71,从而能够对储料框71进行限位,第二导杆101上均绕有第五弹簧103,第五弹簧10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块102和防尘盖72连接,支撑框2内侧的下部前侧左右对称焊接有第三导杆104,第三导杆104的内侧均设有第二限位块105,第二限位
块105均卡住收集框910,从而能够对收集框910进行限位,第三导杆104上均绕有第六弹簧106,第六弹簧10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限位块105和支撑框2连接。
46.当医护人员将防尘盖72往上拉动打开时,带动第二导杆101和第一限位块102往上运动,储料框71会挤压第一限位块102往外侧运动,第五弹簧103压缩,当第一限位块102与储料框71分离时,第五弹簧103恢复原状,带动第一限位块102往内侧运动复位,然后医护人员可以将适量的药泥放入储料框71中,再将防尘盖72放回原位,带动第二导杆101和第一限位块102回到原位,当第一限位块102与储料框71接触时,储料框71会挤压第一限位块102往外侧运动,第五弹簧103压缩,当第一限位块102与凹槽对齐时,第五弹簧103恢复原状,带动第一限位块102往内侧运动复位卡住储料框71,从而能够对防尘盖72进行限位,当医护人员将收集框910往前拉动取出时,收集框910会挤压第二限位块105往外侧运动,第六弹簧106压缩,当收集框910与第二限位块105分离时,第六弹簧106恢复原状,带动第二限位块105往内侧运动复位,然后医护人员可以将收集框910中成块的药泥取出,最后将收集框910放回原位,当收集框910与第二限位块105接触时,会挤压第二限位块105往外侧运动,第六弹簧106压缩,当收集框910完全复位后,第六弹簧106恢复原状,带动第二限位块105往内侧运动复位卡住收集框910,从而能够对收集框910进行限位,在患者随意走动时,能够避免防尘盖72和收集框910掉落至地面。
47.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