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救护车的加压制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36951发布日期:2022-07-05 21:33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救护车的加压制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救护车的加压制氧装置。


背景技术:

2.高压氧治疗是高压(超过常压)的环境下,呼吸纯氧或高浓度氧以治疗缺氧性疾病和相关疾患的方法。随着医疗认识的提高,高压氧治疗的临床应用范围也有了极大的扩展,包括: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有害气体中毒、高原缺氧、低氧血症、突发性耳聋、耳鸣、缺血缺氧性脑病、脑供血不足等,疗效显著。
3.高压氧舱是高压氧治疗实现的关键性设备,现有技术的高压氧舱包括壳体、舱门、观察窗、供排氧系统、加减压系统、空调系统、电气系统等,高压氧舱一般固定式安装于医院、急救中心等医疗场所,不具备机动性能,无法满足将治疗送至急诊病人身边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不具备机动性能,无法满足将治疗送至急诊病人身边的需求的问题。
5.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救护车的加压制氧装置,包括:制氧机、碳纤维缠绕铝胆高压氧气瓶组、氧气减压器,制氧机、碳纤维缠绕铝胆高压氧气瓶组、氧气减压器、治疗舱均安装在救护车上,所述制氧机的输出端、所述碳纤维缠绕铝胆高压氧气瓶组的输出端分别与氧气减压器的输入端连通,氧气减压器的输出端与治疗舱连通。
6.优选的,所述救护车上设置有储气罐、加压泵、过滤器,所述储气罐的输出端与加压泵的输入端连通,加压泵的输出端与过滤器的输入端连通,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治疗舱连通。
7.优选的,所述制氧机的输出端、碳纤维缠绕铝胆高压氧气瓶组的输出端、所述储气罐的输出端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控制器与电磁阀电性连接。
8.优选的,还包括包扎装置,所述包扎装置包括:圆筒、开口、过支撑座、固定轴、第一电机、螺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
9.所述治疗舱内设置有圆筒,所述圆筒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圆筒的外壁与所述治疗舱内壁通过支撑座连接,所述圆筒内设置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一端与圆筒内壁连接,所述固定轴另一端朝向开口,所述固定轴穿过箱体,并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箱体内壁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杆一端连接,螺杆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箱体与第一齿轮连接,所述螺杆与箱体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10.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箱体外壁上设置有导向口,所述导向口沿所述固定轴轴向延伸,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移动块连接,第一连接杆另一端穿过导向口与第二连接杆一端垂直连接,第二连接杆另一端穿过开口与套管一端垂直连接,所述套管另一端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套管内壁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伸缩杆一端连
接,伸缩杆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套管与滚珠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靠近滚珠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杆一端垂直连接,第三连接杆另一端圆环连接,所述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与所述套管的外壁垂直连接,所述固定杆另一端上转动连接有卷筒,所述卷筒上缠绕有绷带。
11.优选的,所述固定轴远离所述圆筒的一端设置有放置筒。
12.优选的,所述放置筒内壁上设置有柔性垫。
13.优选的,所述箱体外壁上设置有散热口。
14.优选的,所述散热口上设置有过滤网。
15.优选的,所述治疗舱内还设置有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动力箱、弧形凹槽、缺口、柔性垫、第三齿轮、螺旋柱、第二电机、第四齿轮;
16.所述治疗舱底壁上设置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顶端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上设置有柔性垫,所述动力箱内设置有水平方向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两端分别与所述动力箱内壁连接,所述支撑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支撑轴上套设置有螺旋柱,所述螺旋柱一端与连接柱一端连接,连接柱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齿轮的端面连接,所述动力箱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所述支撑轴下方,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四齿轮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
17.所述支撑轴上套设置有圆管,连接板一端与圆管外壁连接,连接板另一端与方板连接,所述方板上转动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内侧设置有滑柱,所述圆环的端面上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拨杆,所述圆环套设在所述螺旋柱上,所述螺旋柱外壁上设置有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沿着所述螺旋柱缠绕,所述滑柱能在所述弧形滑槽内滑动,所述方板靠近所述柔性垫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有撞杆,所述撞杆两端为半球状,所述撞杆下端设置有限位片,所述撞杆上套设有管形弹簧,所述管形弹簧一端与所述限位片连接,所述管形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撞杆上端能与所述柔性垫接触,所述撞杆下端能与所述拨杆接触。
18.优选的,所述动力箱的外壁上设置有箱门。
19.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救护车的加压制氧装置,包括:制氧机、碳纤维缠绕铝胆高压氧气瓶组、氧气减压器,制氧机、碳纤维缠绕铝胆高压氧气瓶组、氧气减压器、治疗舱均安装在救护车上,所述制氧机的输出端、所述碳纤维缠绕铝胆高压氧气瓶组的输出端分别与氧气减压器的输入端连通,氧气减压器的输出端与治疗舱连通。便于患者在治疗舱内就能快速进行高压氧的治疗,提高了高压氧治疗的机动性。
20.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21.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2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23.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的包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中伸缩结构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中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中动力箱的侧视图;
28.图6为本发明中螺旋柱及圆环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发明中撞杆的连接示意图;
30.其中,1-制氧机,2-碳纤维缠绕铝胆高压氧气瓶组,3-氧气减压器,4-治疗舱,5-救护车,6-储气罐,7-加压泵,8-过滤器,9-控制器,10-圆筒,11-开口,12-支撑座,13-固定轴,14-第一电机,15-螺杆,16-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18-移动块,19-导向口,20-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套管,23-弹簧,24-伸缩杆,25-滚珠,26-第三连接杆,27-圆环,28-固定杆,29-卷筒,30-箱体,31-放置筒,32-散热口,33-过滤网,34-动力箱,35-弧形凹槽,36-缺口,37-支撑轴,38-第三齿轮,39-螺旋柱,40-第二电机,41-第四齿轮,42-圆管,43-连接板,44-方板,45-圆环,46-滑柱,47-弧形滑槽,48-挡板,49-通孔,50-撞杆,51-限位片,52-管形弹簧,53-连接柱,54-拨杆,55-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2.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33.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5.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救护车的加压制氧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制氧机1、碳纤维缠绕铝胆高压氧气瓶组2、氧气减压器3,制氧机1、碳纤维缠绕铝胆高压氧气瓶组2、氧气减压器3、治疗舱4均安装在救护车5上,所述制氧机1的输出端、所述碳纤维缠绕铝胆高压氧气瓶组2的输出端分别与氧气减压器3的输入端连通,氧气减压器3的输出端与治疗舱4连通。
36.所述救护车5上设置有储气罐6、加压泵7、过滤器8,所述储气罐6的输出端与加压泵7的输入端连通,加压泵7的输出端与过滤器8的输入端连通,过滤器8的输出端与治疗舱4连通,过滤器8用于过滤杂质。
37.所述制氧机1的输出端、碳纤维缠绕铝胆高压氧气瓶组2的输出端、所述储气罐6的输出端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控制器9与电磁阀电性连接。
3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治疗舱4安装在救护车上,:制氧机1用来提供氧气,储气罐6用来提供压力,加压泵7用来增加输入空气的压力,通过控制器9控制氧气和高压气体的供给,便于患者在治疗舱4内就能快速进行高压氧的治疗。
39.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还包括包扎装置,所述包扎装置包括:圆筒10、开口11、过支撑座12、固定轴13、第一电机14、螺杆15、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
40.所述治疗舱4内设置有圆筒10,所述圆筒10的一侧设置有开口11,所述圆筒10的外壁与所述治疗舱4内壁通过支撑座12连接,所述圆筒10内设置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固定轴13,所述固定轴13一端与圆筒10内壁连接,所述固定轴13另一端朝向开口11,所述固定轴12穿过箱体30,并与所述箱体30转动连接,所述箱体30内壁设置有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与螺杆15一端连接,螺杆15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箱体30与第一齿轮16连接,所述螺杆15与箱体30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13上设置有第二齿轮17,所述第一齿轮16与所述第二齿轮17啮合;
41.所述螺杆15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8,所述箱体30外壁上设置有导向口19,所述导向口19沿所述固定轴13轴向延伸,第一连接杆20一端与所述移动块18连接,第一连接杆20另一端穿过导向口19与第二连接杆21一端垂直连接,第二连接杆21另一端穿过开口11与套管22一端垂直连接,所述套管22另一端内设置有弹簧23,所述弹簧23一端与所述套管22内壁连接,所述弹簧23另一端与伸缩杆24一端连接,伸缩杆24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套管22与滚珠25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24靠近滚珠25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杆26一端垂直连接,第三连接杆26另一端圆环27连接,所述套管22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杆28,所述固定杆28一端与所述套管22的外壁垂直连接,所述固定杆28另一端上转动连接有卷筒29,所述卷筒29上缠绕有绷带。
4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当患者在高压氧治疗时,肢体上有伤,就需要进行包扎治疗,将患者的肢体延伸至圆筒10内,使得滚珠25与肢体的皮肤接触,卷筒29上的绷带绕过圆环27缠绕在伤口处,启动第一电机14带动螺杆15旋转,螺杆15带动第一齿轮16旋转,通过第一齿轮16和第二齿轮17的啮合,带动第一齿轮16、螺杆15绕着第二齿轮17旋转,同时,螺杆15不断自转,使得移动块18沿着轴向往复运动,相应的,圆环27就在不断旋转的同时还会沿着肢体的方向移动,绷带就会沿着螺旋轨迹缠绕,从而将伤口处快速包扎好,同时,由于伸缩杆24能沿着肢体的径向伸缩,滚珠25与肢体的外壁紧贴,就使得滚珠25旋转时,能随着肢体的粗细,相应的变化,以便将肢体的伤口缠绕的更加紧闭,也能满足不同患者伤口包扎的需求。
4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轴13远离所述圆筒10的一端设置有放置筒31,所述放置筒31内壁上设置有柔性垫,方便将患者的手或腿放入到放置筒31内。
4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30外壁上设置有散热口32,所述散热口32上设置有过滤网33,散热口32便于气流流通,便于第一电机散热,过滤网33能减少灰尘的进入。
45.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7所示,所述治疗舱4内还设置有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动力箱34、弧形凹槽35、缺口36、柔性垫37、第三齿轮38、螺旋柱39、第二电机40、第四齿轮41;
46.所述治疗舱4底壁上设置有动力箱34,所述动力箱34顶端设置有弧形凹槽35,所述弧形凹槽35的内壁上设置有缺口36,所述缺口36上设置有柔性垫,所述动力箱34内设置有
水平方向的支撑轴37,所述支撑轴37两端分别与所述动力箱34内壁连接,所述支撑轴37上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38,所述支撑轴37上套设置有螺旋柱39,所述螺旋柱39一端与连接柱53一端连接,连接柱53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齿轮38的端面连接,所述动力箱34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电机40,所述第二电机40位于所述支撑轴37下方,所述第二电机40的输出轴与第四齿轮41连接,所述第三齿轮38与所述第四齿轮41啮合;
47.所述支撑轴37上套设置有圆管42,连接板43一端与圆管42外壁连接,连接板43另一端与方板44连接,所述方板44上转动连接有圆环45,所述圆环45的内侧设置有滑柱46,所述圆环45的端面上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拨杆54,所述圆环45套设在所述螺旋柱39上,所述螺旋柱39外壁上设置有弧形滑槽47,所述弧形滑槽47沿着所述螺旋柱39缠绕,所述滑柱46能在所述弧形滑槽47内滑动,所述方板44靠近所述柔性垫37的一端设置有挡板48,所述挡板48上设置有通孔49,所述通孔49内滑动连接有撞杆50,所述撞杆50两端为半球状,所述撞杆50下端设置有限位片51,所述撞杆50上套设有管形弹簧52,所述管形弹簧52一端与所述限位片51连接,所述管形弹簧52另一端与所述挡板48连接,所述撞杆50上端能与所述柔性垫37接触,所述撞杆50下端能与所述拨杆54接触。
4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在治疗时,肢体经常保持一个姿势,容易造成血液流通的不畅,造成肢体麻木,影响治疗的舒适度,将肢体放置在弧形凹槽35内贴合,启动第二电机40,带动第四齿轮41旋转,通过第四齿轮41与第三齿轮38的啮合,带动第三齿轮38旋转,第三齿轮38带动螺旋柱39绕着支撑轴37旋转,就使得圆环45随着螺旋柱39的旋转沿着支撑轴37的轴向移动,同时,由于圆环45上的滑柱46在弧形滑槽47内滑动,圆环45也在不停的旋转,带动拨杆54沿着圆环45的轴心旋转,圆管42也相应的沿着支撑轴37移动,拨杆54的转动,就会不断的撞击撞杆50,使得撞杆50上下往复振动,从而撞击缺口36处的柔性垫,对肢体进行按摩。第二电机40通过正反向旋转,使得方板44带动撞杆50沿着肢体的轴向不断的往复移动扫描的同时,撞杆50沿着肢体的径向上下振动,对肢体上的穴位进行撞击按摩,肢体血液更加通畅,患者在进行治疗时,更加舒适。
4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箱34的外壁上设置有箱门55,方便打开箱门,对动力箱内的部件进行维修。
50.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