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供氧吸痰的可视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43237发布日期:2022-06-08 08:31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内科供氧吸痰的可视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呼吸内科供氧吸痰的可视化装置。


背景技术:

2.重症病患常因呼吸功能改变或异常,必须插入气管内插管以接受氧气治疗,然而,气管内插管会防碍病患呼吸道痰液的正常输出,故于插管后需搭配人工抽痰以将患者呼吸道的痰液或分泌物予以清除,以维持人工气道的通畅,确保病患的呼吸正常,进而使得气管内抽吸术就成为人工执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最主要的护理措施,吸痰术指经口腔、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适应症于昏迷病人、痰液特别多有窒息可能的情况、需气管内给药,注入造影剂或稀释痰液的病人,在进行吸痰时,应用呼吸机的病人先给予高浓度吸氧1~2分钟,调节好吸引装置,负压6.7kpa为宜,将吸痰管正压进入气道到支气管后,负压边旋转边吸引而出,吸痰器一般的抽痰时间不得超过10s/次,毕竟喉腔里面有异物存在,而且吸痰会产生一定的吸力,过长的操作时间会使得病患感觉到难受,产生哽咽的现象,并会造成生命危险。
3.在实际的医疗救治过程中,呼吸机和吸痰机要配合使用,但目前现有的这两种设备体积较大,在医院内使用尚可,但是当进行外部医疗支援任务时,就会因为呼吸机和吸痰机体积较大的因素,给医疗队造成困扰,提高了医疗队在搬运设备时的难度,徒增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不利于医疗任务的开展,另外,吸痰机在使用一次过后,需要更换新的吸痰管,但目前现有的大多数吸痰机在更换吸痰管时,非常不方便,进而影响了工作人员更换吸痰管的速度,这一点对医疗救治工作也具有不利的影响,根据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呼吸内科供氧吸痰的可视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供氧吸痰的可视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呼吸机和吸痰机体积较大,提高了医疗队在搬运设备时的难度,徒增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不利于医疗任务的开展,以及现有的大多数吸痰机在更换吸痰管时,非常不方便,进而影响了工作人员更换吸痰管速度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供氧吸痰的可视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后两侧壁内均卡接有两个轴承一,且两个相对的轴承一内分别套接有螺杆一的两端光轴处,且螺杆一的前端光轴处套接有皮带轮,且两个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且右侧的螺杆一前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电机通过电机座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螺杆一外表面设置有两种方向互为相反的螺纹,且每种螺纹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一,且螺纹套一上侧固定连接有耳板一,且右侧的两个耳板一均通过销轴一与右侧伸缩连杆底部的两端铰接,且左侧的两个耳板一均通过销轴一与左侧伸缩连杆底部的两端铰接,所述箱体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板,且活动板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一,且前后相对的两个固定板一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且滑杆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套,且滑
套下侧固定连接耳板二,且右侧的两个耳板二均通过销轴二与右侧伸缩连杆顶部的两端铰接,且左侧的两个耳板二均通过销轴二与左侧伸缩连杆顶部的两端铰接。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上表面与吸痰机本体底部固定连接,且吸痰机本体上侧设置有吸痰管,且吸痰管外表面与固定板三后侧搭接,且固定板三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一,且连接板一内卡接有轴承二,且两个轴承二之间套接有同一个转轴,且固定板三底部与活动板上表面搭接。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外表面套接有收卷筒和两个扭簧,且扭簧的两端分别与转轴和连接板一固定连接,且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一,所述固定板三内开设有矩形开口,且固定板三后侧与布带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布带的另一侧穿过矩形开口并与收卷筒外表面固定连接,且布带内表面与吸痰管外表面搭接。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上表面与固定板二底部搭接,且固定板二内开设有两个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右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板,且固定板二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二,且连接板二内卡接有轴承三,且两个轴承三内分别套接有螺杆二的两端光轴处。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杆二前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二,且螺杆二外表面设置有两种方向互为相反的螺纹,且每种螺纹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二,且螺纹套二与滑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二内开设有圆形通孔,且固定板三左侧固定连接有金属管,且金属管和吸痰管均穿过圆形通孔。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上侧通过两个合页与活动门底部转动连接,且活动门与箱体上侧相适配,所述活动门正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器,且活动门正面与弹性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弹性带的另一端与活动板上表面固定连接,且活动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轮,且滑轮外表面与活动门正面搭接。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上表面与呼吸机本体底部固定连接,且呼吸机本体上侧设置有输氧管,且输氧管的另一端与面罩连通,所述箱体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且控制开关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机、呼吸机本体、吸痰机本体以及显示器的接入端电连接。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显示器通过视频传输线与内窥镜本体电连接,且内窥镜本体与固定板三固定连接。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且箱体正面固定连接有推动把。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发明通过电机带动右侧的螺杆一进行转动,螺杆一通过与两个皮带轮和皮带的配合可带动左侧的螺杆一进行转动,螺杆一通过与螺纹套一、耳板一、伸缩连杆、滑杆、滑套以及耳板二的配合可带动活动板向上移动,通过活动板可带动呼吸机本体、吸痰机本体以及滑轮向上移动,通过滑轮可将活动门顶开,然后便可直接使用呼吸机和吸痰机,当不需要使用时,使电机进行反向转动,便可使活动板向下,从而便可将呼吸机本体以及吸痰机本体全部收入箱体中,从而可减小该装置占用的体积,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搬运,从而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16.2、本发明通过把手一带动转轴和收卷筒进行转动,从而使收卷筒释放部分布带,
届时布带便会松弛,从而便可轻易的将吸痰管从布带与固定板三之间取出,然后再将吸痰管的另一端从吸痰机本体上拔下即可,将新的吸痰管穿入布带与固定板三之间,然后松开把手一,届时转轴和收卷筒将会在扭簧的作用力下进行转动,使收卷筒对布带进行收卷,通过布带与固定板三的配合便可将新的吸痰管夹持住,从而便完成了对吸痰管的更换,进而节省了工作人员的时间,从而可有效的缩短吸痰机本体两次使用的间隔时间,以提高吸痰机本体的利用率。
17.3、本发明通过把手二转动螺杆二,螺杆二通过与螺纹套二、滑槽以及滑块的配合,可使两个弧形支撑板相互远离,从而可通过两个弧形支撑板将患者的口腔扩张开,进而便于医护人员操控吸痰管。
18.4、本发明通过设置箱体可对吸痰机本体、呼吸机本体进行防护,从而可有效避免在搬运过程中,不慎损坏这两台设备,通过设置滑轮和弹性带,可使活动门随着活动板的上升而张开,又可以让活动门随着活动板的下降而闭合,从而使该装置具有联动性,进而可减少工作人员在展开和收纳该装置时所需要的步骤。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箱体立体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箱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固定板二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固定板三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发明螺杆一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箱体、2万向轮、3电机、4电机座、5螺杆一、6控制开关、7推动把、8活动板、9呼吸机本体、10输氧管、11面罩、12金属管、13吸痰管、14吸痰机本体、15滑轮、16弹性带、17活动门、18显示器、19合页、20螺纹套一、21耳板一、22伸缩连杆、23皮带轮、24皮带、25滑套、26耳板二、27滑杆、28固定板一、29固定板二、30弧形支撑板、31固定板三、32布带、33内窥镜本体、34连接板一、35转轴、36把手一、37扭簧、38收卷筒、39滑块、40螺杆二、41螺纹套二、42连接板二、43把手二。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如图1-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供氧吸痰的可视化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前后两侧壁内均卡接有两个轴承一,且两个相对的轴承一内分别套接有螺杆一5的两端光轴处,且螺杆一5的前端光轴处套接有皮带轮23,且两个皮带轮23通过皮带24传动连接,且右侧的螺杆一5前端与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电机3通过电机座4
与箱体1固定连接,螺杆一5外表面设置有两种方向互为相反的螺纹,且每种螺纹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一20,且螺纹套一20上侧固定连接有耳板一21,且右侧的两个耳板一21均通过销轴一与右侧伸缩连杆22底部的两端铰接,且左侧的两个耳板一21均通过销轴一与左侧伸缩连杆22底部的两端铰接,箱体1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板8,且活动板8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一28,且前后相对的两个固定板一28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27,且滑杆27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套25,且滑套25下侧固定连接耳板二26,且右侧的两个耳板二26均通过销轴二与右侧伸缩连杆22顶部的两端铰接,且左侧的两个耳板二26均通过销轴二与左侧伸缩连杆22顶部的两端铰接,活动板8上表面与吸痰机本体14底部固定连接,且吸痰机本体14上侧设置有吸痰管13,且吸痰管13外表面与固定板三31后侧搭接,且固定板三31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一34,且连接板一34内卡接有轴承二,且两个轴承二之间套接有同一个转轴35,且固定板三31底部与活动板8上表面搭接,转轴35外表面套接有收卷筒38和两个扭簧37,且扭簧37的两端分别与转轴35和连接板一34固定连接,且转轴35左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一36,固定板三31内开设有矩形开口,且固定板三31后侧与布带32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布带32的另一侧穿过矩形开口并与收卷筒38外表面固定连接,且布带32内表面与吸痰管13外表面搭接,活动板8上表面与固定板二29底部搭接,且固定板二29内开设有两个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39,且滑块39右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板30,且固定板二29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二42,且连接板二42内卡接有轴承三,且两个轴承三内分别套接有螺杆二40的两端光轴处,螺杆二40前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二43,通过把手二43转动螺杆二40,螺杆二40通过与螺纹套二41、滑槽以及滑块39的配合,可使两个弧形支撑板30相互远离,从而可通过两个弧形支撑板30将患者的口腔扩张开,从而便于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且螺杆二40外表面设置有两种方向互为相反的螺纹,且每种螺纹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二41,且螺纹套二41与滑块39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板二29内开设有圆形通孔,且固定板三31左侧固定连接有金属管12,通过设置金属管12,一方面是为了便于移动吸痰管13,另一方面是为了放置用于连接显示器18和内窥镜本体33的视频传输线,视频传输线可从金属管12内穿过,进而在医生操控吸痰管13对患者进行吸痰时,视频传输线就不会影响医生的视线,且金属管12和吸痰管13均穿过圆形通孔,箱体1上侧通过两个合页19与活动门17底部转动连接,且活动门17与箱体1上侧相适配,活动门17正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器18,且活动门17正面与弹性带16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弹性带16的另一端与活动板8上表面固定连接,且活动板8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轮15,且滑轮15外表面与活动门17正面搭接,活动板8上表面与呼吸机本体9底部固定连接,且呼吸机本体9上侧设置有输氧管10,且输氧管10的另一端与面罩11连通,箱体1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6,且控制开关6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机3、呼吸机本体9、吸痰机本体14以及显示器18的接入端电连接,显示器18通过视频传输线与内窥镜本体33电连接,内窥镜本体33拍摄到的画面将通过视频传输线传递到显示器18之上,医生通过观看内窥镜本体33传输的画面,便可准确的找到痰液位置,且内窥镜本体33与固定板三31固定连接,箱体1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且箱体1正面固定连接有推动把7。
30.本发明的操作步骤为:
31.s1、通过控制开关6使电机3带动右侧的螺杆一5进行转动,螺杆一5通过与两个皮带轮23和皮带24的配合可带动左侧的螺杆一5进行转动,螺杆一5通过与螺纹套一20、耳板一21、伸缩连杆22、滑杆27、滑套25以及耳板二26的配合可带动活动板8向上移动,通过活动
板8可带动呼吸机本体9、吸痰机本体14以及滑轮15向上移动,通过滑轮15可将活动门17顶开,如图1所示,如果通过控制开关6使电机3进行反向转动,便可使活动板8向下,从而便可将呼吸机本体9以及吸痰机本体14全部收入箱体1中,届时活动板8通过弹性带16可拉动活动门17,从而使活动门17闭合;
32.s2、移动固定板二29,让患者的上下两排牙齿分别抵住弧形支撑板30,然后通过把手二43转动螺杆二40,螺杆二40通过与螺纹套二41、滑槽以及滑块39的配合,可使两个弧形支撑板30相互远离,从而可通过两个弧形支撑板30将患者的口腔扩张开,然后医护人员可通过手持金属管12来移动吸痰管13,通过控制开关6启动吸痰机本体14、显示器18以及内窥镜本体33,通过内窥镜本体33可准确的看到痰液的位置;
33.s3、当吸痰管13使用过之后,需要更换新的吸痰管,在更换吸痰管13时,需要先通过把手一36带动转轴35和收卷筒38进行转动,从而使收卷筒38释放部分布带32,届时布带32便会松弛,从而便可轻易的将吸痰管13从布带32与固定板三31之间取出,然后再将吸痰管13的另一端从吸痰机本体14上拔下即可。
3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5.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