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用具有防止肌肉萎缩功能的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66408发布日期:2022-05-11 10:25阅读:9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神经外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具有防止肌肉萎缩功能的护理床。


背景技术:

2.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当患者患有肌肉萎缩症后,伴随而来的有各种生理上的疾病,不及时治疗,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生命安全威胁。
3.肌肉萎缩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医生提供治疗外,还需要护工定期对患者进行手动按摩,但由于患者患有肌肉萎缩症后,一般是长期卧床,除护工定期的手动按摩外,其他时间患者缺少肌肉的运动,患者体内的血液流动减缓,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疾病的侵扰,久而久之患者的精神压力增加,对肌肉萎缩的治疗逐渐丧失信心,加重了肌肉萎缩的治疗难度,以及护工对患者的按摩,一般是需要长时间的手动按摩,对患者不同部位的肌肉的按摩,费时费力,甚至为了便于护工对患者进行按摩,护工需要翻动患者,无疑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不适。
4.综上,需要研发一种神经外科用具有防止肌肉萎缩功能的护理床,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患者在长期卧床时,缺少肌肉的运动,久而久之患者的精神压力增加,加重了肌肉萎缩的治疗难度,以及护工对患者的按摩,费时费力,甚至护工需要翻动患者进行按摩,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不适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用具有防止肌肉萎缩功能的护理床。
6.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神经外科用具有防止肌肉萎缩功能的护理床,包括有床架和床腿,床架下表面前部和下表面后部各安装有一个床腿,还包括有休整单元、腿部按摩单元、手部安放单元和背部按摩单元,床架上表面连接有用于将患者靠定并转移的休整单元,床架左中部和右中部各开有一个一字滑槽,床架左部和右部连接有手部安放单元,床架后部连接有用于对患者背部扰动的背部按摩单元,休整单元前部连接有用于对患者双腿两侧扰动的腿部按摩单元,休整单元中部与手部安放单元连接,休整单元后部与背部按摩单元连接,手部安放单元后部与背部按摩单元连接。
7.更为优选的是,休整单元包括有电动滑轨、安装板、安坐套件、防护罩、门形架、齿条、第一传动杆、齿轮、背板、u形框、限位枕和垫块,床架上表面左部和上表面右部各安装有一个电动滑轨,两个电动滑轨上通过电动滑块滑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接有安坐套件,安坐套件内开有理疗腔,理疗腔前部与腿部按摩单元连接,安坐套件前侧左部和前侧右部各开设有一个腿部按摩槽,安坐套件后侧左部和后侧右部各开有一个竖槽,竖槽与手部安放单元连接,床架上表面左部和上表面右部各固接有一个防护罩,床架上表面左部和上
表面右部各固接有一个门形架,两个门形架分别位于两个防护罩内,两个门形架上表面各安装有一个齿条,安坐套件后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外表面左部和外表面右部各固接有一个齿轮,两个齿轮各与一个齿条啮合,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中部固接有背板,背板后侧中部开有内陷槽,背板后侧固接有u形框,u形框后侧左部和后侧右部各开有一个u形槽,背板的前侧左部和前侧右部各安装有一个限位枕,理疗腔内填充有三个垫块。
8.更为优选的是,两个限位枕为梯台形,并且两个限位枕的呈对称设置,且两个限位枕之间的位置可供安放患者头部。
9.更为优选的是,背板中部为掏空状态,内陷槽内设有可拉伸的纤维布料。
10.更为优选的是,腿部按摩单元包括有第一驱动组件、第二传动杆、双槽轮、第一支板、第三传动杆、第一传动轮、第一蜗杆、第四传动杆、第一蜗轮、第一凸轮、第二驱动组件、第二支板、第五传动杆、第二蜗杆、第六传动杆、第二蜗轮和第二凸轮,理疗腔前部安装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输出轴后部固接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外表面后部固接有双槽轮,理疗腔底面左部和底面右部各固接有两个第一支板,同侧的两个第一支板上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三传动杆,两个第三传动杆外表面前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传动轮,两个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双槽轮传动连接,两个第三传动杆外表面固接有多个第一蜗杆,理疗腔底面和顶面之间的左部和右部各转动连接有多个第四传动杆,每个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上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蜗轮,每个第一蜗轮各与相邻的第一蜗杆啮合,每个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下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凸轮,每个第一凸轮用于对两个腿部按摩槽的相向侧扰动,理疗腔左部和右部各安装有一个第二驱动组件,两个腿部按摩槽位于两个第二驱动组件之间,理疗腔前部固接有两个第二支板,两个第一支板位于两个第二支板之间,两个第二驱动组件输出轴前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五传动杆,两个第五传动杆外表面前部各与一个第二支板转动连接,两个第五传动杆外表面各固接有多个第二蜗杆,理疗腔底面和顶面之间的左部和右部各转动连接有多个第六传动杆,每个第六传动杆外表面上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二蜗轮,每个第二蜗轮各与相邻的第二蜗杆啮合,每个第六传动杆外表面下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二凸轮,每个第二凸轮用于对两个腿部按摩槽相背侧扰动。
11.更为优选的是,同一腿部按摩槽两侧的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呈倒八字形设置。
12.更为优选的是,腿部按摩槽处为软性材质。
13.更为优选的是,手部安放单元包括有第一支杆、第一弹性件、臂托和限位板,竖槽内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支杆,两个第一支杆下部位于两个一字滑槽之间,两个第一支杆下部各开有一个限位槽,两个第一支杆前侧上部和后侧上部通过连接块各固接有一个第一弹性件,四个第一弹性件下部均与安坐套件固接,两个第一支杆顶部各安装有一个臂托,两个一字滑槽后壁各固接有一个限位板,床架左部和右部各与一个限位板固接,两个限位板各与一个第一支杆接触。
14.更为优选的是,背部按摩单元包括有斜板、插销、第二支杆、第三支板、第七传动杆、第二传动轮、第三凸轮、第三传动轮、第三驱动组件和第四传动轮,床架后部活动连接有斜板,斜板上侧左部和上侧右部各滑动连接有一个插销,床架后部固接有两个第二支杆,斜板位于两个第二支杆之间,两个插销相背侧各与一个第二支杆插接,斜板上表面左部和右部各固接有三个第三支板,每两个第三支板之间上部转动连接有第七传动杆,下方的第七传动杆外表面右部固接有第二传动轮,三个第七传动杆外表面等距各固接有三个第三凸
轮,三个第七传动杆外表面右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三传动轮,每两个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斜板下表面右部安装有第三驱动组件,第三驱动组件输出轴右部固接有第四传动轮,第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上方的第二传动轮传动连接。
15.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紧急避险单元,背板前侧上部连接有紧急避险单元,u形框上表面后部与紧急避险单元连接,斜板后侧上部与紧急避险单元连接,两个插销相向侧通过细绳与紧急避险单元连接,紧急避险单元包括有第四支板、勾板、弧板、第五支板、推板、横板、第二弹性件、第三弹性件、u形板、定位杆、第六支板和导杆,背板前侧上中部固接有第四支板,第四支板位于两个u形框之间,第四支板中部滑动连接有勾板,勾板下部固接有弧板,u形框上表面后中部固接有第五支板,第五支板中部滑动连接有推板,推板上表面前部设有凸块,推板前部与勾板活动连接,推板中部固接有横板,横板后侧左部和后侧右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二弹性件,两个第二弹性件后部均与第五支板固接,斜板后侧上中部固接有第三弹性件,斜板后侧上部固接有两个定位杆,第三弹性件位于两个定位杆之间,两个定位杆之间滑动连接有u形板,第三弹性件下部与u形板固接,u形板上部固接有第六支板,第六支板用于与推板接触传动,斜板上部固接有两个定位杆,两个定位杆位于两个插销之间,两个插销相向侧通过细绳各绕过一个导杆均与u形板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让患者先坐在安坐套件上,而后安装板通过电动滑块在两个电动滑轨上对患者转移过程中,背板向后翻动,让靠在背板上的患者向后倚靠半躺,帮助患者缓解精神,放松身体,而后通过多个第一凸轮和多个第二凸轮的转动,对患者的双腿两侧进行扰动按摩,还通过多个第三凸轮的转动,对半躺着的患者的背部进行扰动按摩,进一步帮助患者进行肌肉运动,促进患者血液流通,有效防止肌肉萎缩。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左视图;图4为本发明的休整单元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休整单元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休整单元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腿部按摩单元与休整单元组合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x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腿部按摩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的手部安放单元与休整单元组合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的背部按摩单元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的背部按摩单元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的紧急避险单元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的紧急避险单元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的y的放大示意图。
18.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床架,2-床腿,1001-一字滑槽,101-电动滑
轨,102-安装板,103-安坐套件,104-防护罩,105-门形架,106-齿条,107-第一传动杆,108-齿轮,109-背板,1010-u形框,1011-限位枕,1012-垫块,10301-理疗腔,10302-腿部按摩槽,10303-竖槽,10901-内陷槽,101001-u形槽,201-第一驱动组件,202-第二传动杆,203-双槽轮,204-第一支板,205-第三传动杆,206-第一传动轮,207-第一蜗杆,208-第四传动杆,209-第一蜗轮,2010-第一凸轮,2011-第二驱动组件,2012-第二支板,2013-第五传动杆,2014-第二蜗杆,2015-第六传动杆,2016-第二蜗轮,2017-第二凸轮,301-第一支杆,302-第一弹性件,303-臂托,304-限位板,30101-限位槽,401-斜板,402-插销,403-第二支杆,404-第三支板,405-第七传动杆,406-第二传动轮,407-第三凸轮,408-第三传动轮,409-第三驱动组件,4010-第四传动轮,501-第四支板,502-勾板,503-弧板,504-第五支板,505-推板,506-横板,507-第二弹性件,508-第三弹性件,509-u形板,5010-定位杆,5011-第六支板,5012-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02、第二弹性件507和第三弹性件508均为弹簧,第一驱动组件201、第二驱动组件2011和第三驱动组件409均为电机。
21.实施例1一种神经外科用具有防止肌肉萎缩功能的护理床,根据图1-图3和图6所示,包括有床架1和床腿2;床架1下表面前部和下表面后部各安装有一个床腿2;还包括有休整单元、腿部按摩单元、手部安放单元和背部按摩单元;床架1上表面连接有休整单元;床架1左中部和右中部各开有一个一字滑槽1001;床架1左部和右部连接有手部安放单元;床架1后部连接有背部按摩单元;休整单元前部连接有腿部按摩单元;休整单元中部与手部安放单元连接;休整单元后部与背部按摩单元连接;手部安放单元后部与背部按摩单元连接。
22.在使用一种神经外科用具有防止肌肉萎缩功能的护理床前,首先床架1通过床腿2放置于护理间内,外接电源,接着工作人员将患者扶到休整单元上坐定,双手放置于手部安放单元上,而后休整单元将患者向后转移,并使得患者向后倚靠半躺,此时,手部安放单元同步将患者的双手下放,腿部按摩单元对患者的双腿肌肉进行扰动按摩,增加患者双腿肌肉的血液的流动,并且背部按摩单元对患者的背部肌肉进行扰动,对患者背部肌肉进行放松;本发明通过让患者先坐下,而后再对患者转移过程中,让患者向后倚靠半躺,帮助患者缓解精神,放松身体,而后对患者的腿部和背部进行扰动按摩,帮助患者进行肌肉运动,促进患者血液流通,有效防止肌肉萎缩。
23.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根据图1、图4、图5和图6所示,休整单元包括有电动滑轨101、安装板102、安坐套件103、防护罩104、门形架105、齿条106、第一传动杆107、齿轮108、背板109、u形框1010、限位枕1011和垫块1012;床架1上表面左部和上表面右部各安装有一个电动滑轨101;两个电动滑轨101上通过电动滑块滑动连接有安装板102;安装板102上固接有
安坐套件103;安坐套件103内开有理疗腔10301;理疗腔10301前部与腿部按摩单元连接;安坐套件103前侧左部和前侧右部各开设有一个腿部按摩槽10302;安坐套件103后侧左部和后侧右部各开有一个竖槽10303;竖槽10303与手部安放单元连接;床架1上表面左部和上表面右部各固接有一个防护罩104;床架1上表面左部和上表面右部各焊接有一个门形架105;两个门形架105分别位于两个防护罩104内,两个门形架105上表面各安装有一个齿条106;安坐套件103后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107;第一传动杆107外表面左部和外表面右部各固接有一个齿轮108;两个齿轮108各与一个齿条106啮合;第一传动杆107外表面中部固接有背板109;背板109后侧中部开有内陷槽10901;背板109后侧焊接有u形框1010;u形框1010后侧左部和后侧右部各开有一个u形槽101001;背板109的前侧左部和前侧右部各安装有一个限位枕1011;理疗腔10301内填充有三个垫块1012。
24.两个限位枕1011为梯台形,并且两个限位枕1011的呈对称设置。
25.背板109中部为掏空状态,内陷槽10901内设有可拉伸的纤维布料。
26.根据图1、图7、图8、图9和图15所示,腿部按摩单元包括有第一驱动组件201、第二传动杆202、双槽轮203、第一支板204、第三传动杆205、第一传动轮206、第一蜗杆207、第四传动杆208、第一蜗轮209、第一凸轮2010、第二驱动组件2011、第二支板2012、第五传动杆2013、第二蜗杆2014、第六传动杆2015、第二蜗轮2016和第二凸轮2017;理疗腔10301前部安装第一驱动组件201;第一驱动组件201输出轴后部固接有第二传动杆202;第二传动杆202外表面后部固接有双槽轮203;理疗腔10301底面左部和底面右部各焊接有两个第一支板204;同侧的两个第一支板204上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三传动杆205;两个第三传动杆205外表面前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传动轮206;两个第一传动轮206外环面通过皮带与双槽轮203传动连接;两个第三传动杆205外表面固接有多个第一蜗杆207;理疗腔10301底面和顶面之间的左部和右部各转动连接有多个第四传动杆208;每个第四传动杆208外表面上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蜗轮209;每个第一蜗轮209各与相邻的第一蜗杆207啮合;每个第四传动杆208外表面下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凸轮2010;每个第一凸轮2010用于对两个腿部按摩槽10302的相向侧扰动;理疗腔10301左部和右部各安装有一个第二驱动组件2011;两个腿部按摩槽10302位于两个第二驱动组件2011之间;理疗腔10301前部焊接有两个第二支板2012;两个第一支板204位于两个第二支板2012之间;两个第二驱动组件2011输出轴前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五传动杆2013;两个第五传动杆2013外表面前部各与一个第二支板2012转动连接;两个第五传动杆2013外表面各固接有多个第二蜗杆2014;理疗腔10301底面和顶面之间的左部和右部各转动连接有多个第六传动杆2015;每个第六传动杆2015外表面上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二蜗轮2016;每个第二蜗轮2016各与相邻的第二蜗杆2014啮合;每个第六传动杆2015外表面下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二凸轮2017;每个第二凸轮2017用于对两个腿部按摩槽10302相背侧扰动。
27.同一腿部按摩槽10302两侧的第一凸轮2010和第二凸轮2017呈倒八字形设置。
28.腿部按摩槽10302处为软性材质。
29.根据图1和图10所示,手部安放单元包括有第一支杆301、第一弹性件302、臂托303和限位板304;竖槽10303内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支杆301;两个第一支杆301下部位于两个一字滑槽1001之间;两个第一支杆301下部各开有一个限位槽30101;两个第一支杆301前侧上部和后侧上部通过连接块各固接有一个第一弹性件302;四个第一弹性件302下部均与
安坐套件103固接;两个第一支杆301顶部各安装有一个臂托303;两个一字滑槽1001后壁各固接有一个限位板304;床架1左部和右部各与一个限位板304固接;两个限位板304各与一个第一支杆301接触。
30.根据图1、图11和图12所示,背部按摩单元包括有斜板401、插销402、第二支杆403、第三支板404、第七传动杆405、第二传动轮406、第三凸轮407、第三传动轮408、第三驱动组件409和第四传动轮4010;床架1后部铰接有斜板401;斜板401上侧左部和上侧右部各滑动连接有一个插销402;床架1后部焊接有两个第二支杆403;斜板401位于两个第二支杆403之间;两个插销402相背侧各与一个第二支杆403插接;斜板401上表面左部和右部各焊接有三个第三支板404;每两个第三支板404之间上部转动连接有第七传动杆405;下方的第七传动杆405外表面右部固接有第二传动轮406;三个第七传动杆405外表面等距各固接有三个第三凸轮407;三个第七传动杆405外表面右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三传动轮408;每两个第三传动轮408外环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斜板401下表面右部安装有第三驱动组件409;第三驱动组件409输出轴右部固接有第四传动轮4010;第四传动轮4010外环面通过皮带与上方的第二传动轮406传动连接。
31.辅助放松阶段:首先工作人员将患者扶到安坐套件103上,将患者的双腿安放于两个腿部按摩槽10302,患者背靠背板109,患者头部位于两个限位枕1011之间,此时将患者的双手各放于一个臂托303上,避免患者坐姿不正,头部偏斜,导致患者侧倾,发生危险,当患者坐好后,安装板102通过电动滑块在两个电动滑轨101上往后移动,安装板102带动安坐套件103往后运动,安坐套件103带动患者往后移动,同时安坐套件103还带动第一传动杆107传动两个齿轮108往后移动,两个齿轮108各啮合一个齿条106,两个齿轮108带动第一传动杆107传动背板109转动,此时背板109向后倾斜,同步带动患者向后依靠,同时,安坐套件103在移动过程中还带动两个第一支杆301往后运动,四个第一弹性件302初始状态为拉伸,两个限位板304各对一个限位槽30101进行限位,四个第一弹性件302开始收缩,限位槽30101顶部各贴着一个限位板304,使得两个第一支杆301向斜向后运动,两个第一支杆301各带动一个臂托303往下运动,两个臂托303也将患者的双臂同步下放,避免手臂位置过高,导致手部供血不足,引起患者不适,同时,背板109还带动u形框1010转动,直到u形框1010的远离背板109的一侧贴在斜板401上时,安装板102停止移动,此时患者处于半躺的姿势,有助于帮助患者缓解精神,放松身体。
32.腿部按摩阶段:当患者已经半躺依靠在安坐套件103上,双腿放置于两个腿部按摩槽10302内,启动第一驱动组件201,第一驱动组件201输出轴带动第二传动杆202传动双槽轮203转动,双槽轮203带动两个第一传动轮206,两个第一传动轮206各带动一个第三传动杆205转动,两个第三传动杆205各带动多个第一蜗杆207转动,每个第一蜗杆207各带动一个第一蜗轮209转动,每个第一蜗轮209各带动一个第四传动杆208转动,每个第四传动杆208各带动一个第一凸轮2010,此时,所有的第一凸轮2010在转动过程中与腿部按摩槽10302接触,并使得腿部按摩槽10302发生变形,通过腿部按摩槽10302的变形传递给患者的双腿,实现对患者的双腿内侧进行柔性按摩,同时启动两个第二驱动组件2011,两个第二驱动组件2011输出轴转动各带动一个第五传动杆2013转动,两个第五传动杆2013各带动多个第二蜗杆2014转动,每个第二蜗杆2014各带动一个第二蜗轮2016转动,每个第二蜗轮2016各带动一个第六传动杆2015转动,每个第六传动杆2015各带动一个第二凸轮2017转动,每
个第二凸轮2017转动时与腿部按摩槽10302相背侧接触,并使得腿部按摩槽10302的相背侧发生变形,腿部按摩槽10302相背侧的变形传递给患者双腿外侧,帮助患者双腿外侧进行柔性按摩,通过同一腿部按摩槽10302两侧的倒八字形设置第一凸轮2010和第二凸轮2017,有效的将患者的腿部托起,更好的对患者双腿的内外肌肉进行柔性按摩,有助于促进血液流动,舒缓身心,避免肌肉萎缩。
33.背部按摩阶段:当患者半躺依靠在背板109上,背板109通过u形框1010贴在斜板401上,此时启动第三驱动组件409,第三驱动组件409输出轴带动第四传动轮4010传动第二传动轮406转动,第二传动轮406带动一个第七传动杆405转动,下方的第七传动杆405带动第三传动轮408和三个第三凸轮407转动,每个第七传动杆405上的第三传动轮408之间通过皮带带动转动,使得每个第三凸轮407转动,每个第三凸轮407转动时与内陷槽10901接触,内陷槽10901发生变形,内陷槽10901的变形传递给患者背部,对患者背部进行按摩,半躺倚靠时,有助于患者血液流动,避免平躺时患者的肢体末端的充血,以及坐直时,对患者臀部的压力较大,患者身心无法放松,阻碍血液流动。
34.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根据图13-14所示,还包括有紧急避险单元;背板109前侧上部连接有紧急避险单元;u形框1010上表面后部与紧急避险单元连接;斜板401后侧上部与紧急避险单元连接;两个插销402相向侧通过细绳与紧急避险单元连接;紧急避险单元包括有第四支板501、勾板502、弧板503、第五支板504、推板505、横板506、第二弹性件507、第三弹性件508、u形板509、定位杆5010、第六支板5011和导杆5012;背板109前侧上中部固接有第四支板501;第四支板501位于两个u形框1010之间;第四支板501中部滑动连接有勾板502;勾板502下部固接有弧板503;u形框1010上表面后中部焊接有第五支板504;第五支板504中部滑动连接有推板505;推板505上表面前部设有凸块;推板505前部与勾板502活动连接;推板505中部焊接有横板506;横板506后侧左部和后侧右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二弹性件507;两个第二弹性件507后部均与第五支板504固接;斜板401后侧上中部固接有第三弹性件508;斜板401后侧上部焊接有两个定位杆5010;第三弹性件508位于两个定位杆5010之间;两个定位杆5010之间滑动连接有u形板509;第三弹性件508下部与u形板509固接;u形板509上部焊接有第六支板5011;第六支板5011用于与推板505接触传动;斜板401上部焊接有两个定位杆5010;两个定位杆5010位于两个插销402之间;两个插销402相向侧通过细绳各绕过一个导杆5012均与u形板509连接。
35.紧急避险阶段:由于对患者的按摩,不易过于剧烈,柔性按摩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帮助患者进行肌肉运动,促进血液流动,防止肌肉萎缩,工作人员无法时刻盯着患者,此时,在发生紧急情况下,患者需要自救,避免发生更大的损伤,当患者在按摩过程中,无法再适应第三凸轮407对背部的按摩时,患者只需将头部通过两个对称的限位枕1011之间的限位的位置直接向上顶,患者头部将弧板503向上顶起,弧板503带动勾板502运动,勾板502松开对推板505的限制,此时,两个第二弹性件507恢复,两个第二弹性件507带动横板506传动推板505运动,横板506接触到第六支板5011,横板506带动u形板509在两个定位杆5010上滑动,此时第三弹性件508被拉伸,u形板509通过两个细绳各带动一个插销402往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当两个插销402各从一个第二支杆403内退出后,斜板401向下转动,同步带动第三凸轮407不再对患者背部进行按摩,避免发生二次伤害。
36.理疗结束收尾阶段:当按摩到一定时间后,此时关闭第一驱动组件201和两个第二驱动组件2011,同步使得多个第一凸轮2010和多个第二凸轮2017停止转动,停止对患者进行按摩,接着安装板102通过电动滑块在两个电动滑轨101上向前移动,安装板102同步带动患者向前运动,帮助患者从安坐套件103上下来,四个第一弹性件302恢复,同步带动两个臂托303往上运动,实现将患者的双臂向上托起,同时安装板102同步带动两个齿轮108各在一个齿条106上向前运动,两个齿轮108转动,两个齿轮108带动第一传动杆107传动背板109转动,背板109将患者的背部向上托起,有半躺状态回到坐直的状态,接着患者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从安坐套件103上下来,接着关闭第三驱动组件409,操作人员将斜板401向上抬起复位,第三弹性件508恢复,同步带动u形板509复位,而后操作人员将两个插销402各插入一个第二支杆403内。
37.本发明中电动滑轨101未启动时,电动滑轨101上的锁子结构将电动滑块锁紧,安装板102无法通过电动滑块在电动滑轨101上移动。
38.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