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芪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579246发布日期:2022-06-29 11:1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黄芪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中药药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芪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由于保健酒具有良好的去病养生保健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保健酒越来越受欢迎。现在所存在的保健酒很多,但是多数均用料多,且有许多原料不方便寻找,因此成本较高,并且药用效果不佳。
3.黄芪的营养价值极高,是人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的一种补品,黄芪酒汲取了黄芪本身的全部营养,是人们养生的良品。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黄芪酒及其制备方法来给消费者提供新的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黄芪酒及其制备方法,配方简单,吸收效果好,成本低,药用效果好,制备方法简单。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黄芪酒,包括以下组分:黄芪、党参、陈皮、桂皮、白术、肉蔻、木香、红花、菊花、玉竹、排草、白糖和白酒;各组分及其含量(以重量份数计)为:黄芪15-20份、党参2-4份、陈皮2-4份、桂皮2-4份、白术2-4份、肉蔻1-2份、木香1-2份、红花4-6份、菊花5-8份、玉竹1-2份、排草3-5份、白糖1-10份、白酒800-2000份。
6.进一步的,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黄芪15-18份、党参2-3份、陈皮3-4份、桂皮2-3份、白术3-4份、肉蔻1-2份、木香1-2份、红花4-5份、菊花6-7份、玉竹1-2份、排草3-4份、白糖2-8份、白酒1000-1500份。
7.进一步的,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黄芪16份、党参3份、陈皮3份、桂皮3份、白术3份、肉蔻1.5份、木香1.5份、红花4份、菊花6份、玉竹1.5份、排草3份、白糖5份、白酒1200份。
8.一种上述的黄芪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材,挑选优质原料;步骤二、清洗,将优质原料清洗干净;步骤三、烘干,对清洗干净的优质原料进行烘干处理;步骤四、切片,对烘干完成的优质原料进行切片处理;步骤五、浸泡,将全部原料放入玻璃容器中,搅拌均匀,放置阴凉处,密封浸泡10-20天;步骤六、过滤,用纱布对浸泡后的液体进行过滤,得到清澈液体;步骤七、封装,把步骤六得到的清澈液体装罐,密封保存。
9.进一步的,步骤二中,采用喷淋水冲洗或者人工毛刷清洗的清洗方式。
10.进一步的,步骤三中,采用微波干燥灭菌机进行烘干操作。
11.进一步的,步骤五中,密封浸泡期间,每日对玻璃容器摇晃一次。
12.进一步的,步骤七中,采用消毒的、避光的容器进行封装,再将封装后的容器放入消毒柜中进行消毒。
13.本发明中所用到的各中药的功效如下:黄芪,又名黄耆,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的干燥根。清朝绣宫内称其为“补气诸药之最”,民间也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 防病保健作用;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
14.党参,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党参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15.陈皮,具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主治脾胃气滞湿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秽逆、二便不利、肺气阻滞、咳嗽痰多,亦治乳痈初起。
16.桂皮,味辛甘、性热,入肾、脾、膀胱经,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脉止痛和止泻的功效;主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腰膝冷痛、阴疽流注、虚阳浮越之上热下寒等症。
17.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气虚弱,脾虚积滞,脾虚饮停,痰饮,肌表不固而汗多以及胎动不安。
18.肉蔻,涩肠止泻、镇静催眠、开胃等等,通过肉蔻的合理应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对于治疗食欲不振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肉蔻也可以很好的对于人体免疫力进行调整,对于细菌、真菌等病原体进行抑制,适当的应用肉蔻,也可以帮助患者来改善失眠,对于入睡困难有很大的辅助治疗效果。
19.木香,主治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一般来说,木香可以行气止痛,调中导滞,如果患者有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或者出现疼痛,并且伴有嗳气、恶心、呕吐的患者,可以应用木香进行治疗;另外,湿浊中阻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或者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也都可以应用木香进行治疗。
20.红花,主要入血分,有活血化瘀、祛瘀止痛的作用。在临床上,尤其是女性患者应用红花最为常见,往往女性月经病、痛经以及闭经、不孕不育,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对于红花,还有治疗跌打损伤引起的一些关节肿痛或者是创伤引起的一些淤血类疾病,都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红花含有红花油和红花黄素,现在医学研究,红花能够减慢心率,对于心动过速的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缓解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治疗冠心病引起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另外,红花还能够降低血脂,降低血糖,缓解糖尿病的发生;另外,对于红花,还能够起到一些其他的治疗相关的疾病,其中包括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尿酸等等,都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对于红花的应用应该广泛的选择。
21.菊花,味苦、甘,性微温,归肺、肝经,功效是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22.玉竹,玉竹属于滋补药物,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作用;本品甘、寒,质润入肺经,善于治疗肺阴虚导致的各种症状。
23.排草,《四川中药志》“味甘,性平,无毒。
”ꢀ
,功用主治感冒、咳喘、风湿痛、月经不调;《中国药植志》“治虚弱”;《四川中药志》“祛风湿,理气,止气痛,醒脑除烦,搽雀斑”;《广西植物名录》“益气补虚,祛风活血。治虚弱,气管炎,哮喘,月经不调,感冒咳嗽”。
24.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配方简单,成本低,药用效果好,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黄芪酒具有对人体极好的功效,而且还具有酒的口感,可以使得消费者在品尝酒的同时,保养身体,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进行养生。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1,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黄芪酒,包括以下组分:黄芪、党参、陈皮、桂皮、白术、肉蔻、木香、红花、菊花、玉竹、排草、白糖和白酒;各组分及其含量(以重量份数计)为:黄芪16份、党参3份、陈皮3份、桂皮3份、白术3份、肉蔻1.5份、木香1.5份、红花4份、菊花6份、玉竹1.5份、排草3份、白糖5份、白酒1200份。
28.配方表如下:
上述的黄芪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材,挑选优质原料;步骤二、清洗,将优质原料采用喷淋水冲洗或者人工毛刷清洗的清洗方式清洗干净;步骤三、烘干,采用微波干燥灭菌机对清洗干净的优质原料进行烘干处理;步骤四、切片,对烘干完成的优质原料进行切片处理;步骤五、浸泡,将全部原料放入玻璃容器中,搅拌均匀,放置阴凉处,密封浸泡10-20天,每日对玻璃容器摇晃一次;步骤六、过滤,用纱布对浸泡后的液体进行过滤,得到清澈液体;步骤七、封装,采用消毒的、避光的容器对步骤六得到的清澈液体进行封装,再将封装后的容器放入消毒柜中进行消毒,合适温度下密封保存。
29.实施例2一种黄芪酒,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黄芪15份、党参2份、陈皮2份、桂皮2份、白术2份、肉蔻1份、木香1份、红花4份、菊花5份、玉竹1份、排草3份、白糖1份、白酒2000份。
30.配方表如下:
该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31.实施例3一种黄芪酒,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黄芪20份、党参4份、陈皮4份、桂皮4份、白术4份、肉蔻2份、木香2份、红花6份、菊花8份、玉竹2份、排草5份、白糖10份、白酒800份。
32.配方表如下:
该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33.实施例4一种黄芪酒,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黄芪18份、党参3份、陈皮3份、桂皮3份、白术3份、肉蔻2份、木香2份、红花5份、菊花6份、玉竹2份、排草3份、白糖8份、白酒1500份。
34.配方表如下:
该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35.实施例5一种黄芪酒,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黄芪17份、党参2.5份、陈皮3.5份、桂皮2.5份、白术3.5份、肉蔻1.5份、木香1.5份、红花4.5份、菊花6.5份、玉竹1.5份、排草3.5份、白糖5份、白酒1250份。
36.配方表如下:
该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37.本发明配方简单,成本低,药用效果好,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黄芪酒具有对人体极好的功效,而且还具有酒的口感,可以使得消费者在品尝酒的同时,保养身体,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进行养生。
38.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