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担架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73274发布日期:2023-10-08 00:1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助力担架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担架,具体为助力担架车。


背景技术:

1、担架通常是病人或伤员无法自由行动时使用的搬运器械,便于病人与伤员躺卧。传统的担架结构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双人抬着进行运送,但是由于担架自重比较重,再加上患者体重,搬运时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所以传统担架只适用于平地短距离的运送。当需要较长距离的运送时,为了搬运方便,通常会采用担架车对患者进行搬运,但对于住在无电梯楼房的患者需要担架搬运时,现有担架车并不能自动下楼,无法转运,只能采用传统担架人工搬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数量日益增加,当遇到肥胖患者需要担架抬着搬运下楼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但是救护车配置的人员有限,能够将患者快速运送下楼,对于救护人员来说,很难完成。

2、目前市场上有一些能够自动上下楼的担架车,靠电机驱动行走机构上下楼,但是这些担架车自重大概有四五百斤急救人员无法搬运上楼,只能自行行走上楼,由于上楼速度比较慢,很容易错过患者的黄金抢救时间,无法满足日常使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助力担架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助力担架车,包括担架床、一对左右设置的x型升降臂以及履带行走机构,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包括两侧的履带机架、履带动轮以及履带负重随动轮,两侧的履带机架之间通过前后设置的主轴固定连接,主轴的端部转动安装有履带动轮,每一侧的两个履带动轮之间套装连接有履带,履带机架上还转动安装有多个与履带保持接触的履带负重随动轮,履带机架内侧固定安装有底部导轨件;

4、所述担架床的两侧下端固定安装有顶部导轨件;

5、所述x型升降臂包括一对交叉设置的升降臂,交叉设置的升降臂中部通过可拆卸的销轴件转动配合连接,左右平行的升降臂上端通过上稳定杆固定连接,左右平行的升降臂下端通过下稳定杆固定连接,升降臂的上端通过转动安装的滚轮与顶部导轨件水平滑动配合连接,下稳定杆的端部通过转动安装的滚轮与底部导轨件水平滑动配合连接。

6、优选的,所述底部导轨件上设置有与滚轮配合的底部横向导轨槽,底部横向导轨槽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底部限位槽;

7、所述的顶部导轨件上设置有与滚轮配合的顶部横向导轨槽,顶部横向导轨槽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顶部限位槽。

8、优选的,所述底部导轨件的数量为4个,在每个底部导轨件的两端设置有底部限位槽;

9、所述顶部导轨件的数量为4个,在每个顶部导轨件的两端设置有顶部限位槽,在每个导轨件的中部设置有工作槽,在外侧的顶部限位槽与工作槽之间设置有卡槽;

10、所述的导轨件外侧的底部限位槽对应设置在所述导轨件上的卡槽正下方。

11、优选的,所述顶部导轨件上对应每个顶部限位槽均安装有滚轮限位机构,滚轮限位机构包括上下滑动安装在顶部导轨件上的限位卡钩、限位弹簧以及固定在顶部导轨件上的固定销,限位弹簧的一端与固定销连接,限位弹簧的另一端抵触在限位卡钩上。

12、优选的,所述履带机架包括机架座板和外稳定架,主轴的端部穿过对应的机架座板,所述机架座板外侧还固定安装有多个辅助轴,履带负重随动轮转动安装在对应辅助轴上,外稳定架同时与主轴的端部、辅助轴的端部固定连接。

13、优选的,还包括履带张紧机构,履带张紧机构包括与履带机架固定的张紧座板、张紧杆以及用于与履带抵触连接的张紧轮,张紧轮转动安装在张紧轮轴上,张紧轮轴的端部限位套装有张紧杆;

14、所述张紧座板上端开设有竖向张紧导槽,张紧轮轴滑动配合在竖向张紧导槽中,锁定座板上固定连接有锁定螺母,所述张紧杆的自由端活动穿过锁定座板,且张紧杆的自由端通过螺纹段与两个锁定螺母旋紧配合,两个锁定螺母分别贴合在锁定座板上下侧壁。

15、优选的,还包括前后设置的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一对支架摆臂,支架摆臂远离支撑架的一端转动套装在主轴上,主轴上还套装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主轴固定,扭簧的另一端与支架摆臂固定,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还分布安装有多个万向滚珠。

16、优选的,还包括定位杆,定位杆的一端转动套装在主轴上,定位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卡装在下稳定杆上的圆弧卡套。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整个履带行走机构的结构设计合理,在使用过程中,急救患者绑定在担架床,履带行走机构能够与楼梯台阶接触,救护人员只需拉动担架床,即可沿着楼梯台阶往下溜动,无需费力抬起整个担架床,操作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18、x型升降臂包括一对交叉设置的升降臂,不使用时,通过调整升降臂端部滚轮在顶部横向导轨槽和底部横向导轨槽中的位置对担架车进行折叠,方便收纳进入急救车内,占用空间小;

19、当滚轮进入对应的顶部限位槽中,限位卡钩在限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卡入滚轮的轮槽中,限制滚轮的横向移动,从而起到限位作用,接触限位时,可克服限位弹簧弹力,向上推动限位卡钩,即可解除限位;

20、当担架车处在高位状态,转动定位杆,使得圆弧卡套卡装到下稳定杆上,即可锁定x型升降臂的下端,确保使用安全性;

21、通过履带张紧机构的设置,方便对履带的张紧度进行调节;在楼梯拐角处,为了转向更加灵活,可克服扭簧的弹力,踩下支撑架,使得万向滚珠与地面接触,同时履带与地面脱离,即可实现灵活转向,搬运操作方便。

22、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可沿着楼梯台阶往下溜动,无需费力抬起整个担架床,操作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可进行担架车的折叠,方便收纳进入急救车内,占用空间小。



技术特征:

1.助力担架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担架床(1)、一对左右设置的x型升降臂(3)以及履带行走机构(4),所述履带行走机构(4)包括两侧的履带机架、履带动轮(42)以及履带负重随动轮(45),两侧的履带机架之间通过前后设置的主轴(46)固定连接,主轴(46)的端部转动安装有履带动轮(42),每一侧的两个履带动轮(42)之间套装连接有履带(43),履带机架上还转动安装有多个与履带(43)保持接触的履带负重随动轮(45),履带机架内侧固定安装有底部导轨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担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导轨件(5)上设置有与滚轮(35)配合的底部横向导轨槽,底部横向导轨槽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底部限位槽(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担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导轨件(5)的数量为4个,在每个底部导轨件(5)的两端设置有底部限位槽(5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力担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导轨件(2)上对应每个顶部限位槽(21)均安装有滚轮限位机构,滚轮限位机构包括上下滑动安装在顶部导轨件(2)上的限位卡钩(26)、限位弹簧(25)以及固定在顶部导轨件(2)上的固定销(24),限位弹簧(25)的一端与固定销(24)连接,限位弹簧(25)的另一端抵触在限位卡钩(2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担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机架包括机架座板(41)和外稳定架(44),主轴(46)的端部穿过对应的机架座板(41),所述机架座板(41)外侧还固定安装有多个辅助轴,履带负重随动轮(45)转动安装在对应辅助轴上,外稳定架(44)同时与主轴(46)的端部、辅助轴的端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担架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履带张紧机构(8),履带张紧机构(8)包括与履带机架固定的张紧座板(82)、张紧杆(84)以及用于与履带(43)抵触连接的张紧轮(81),张紧轮(81)转动安装在张紧轮轴上,张紧轮轴的端部限位套装有张紧杆(8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担架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后设置的支撑架(6),支撑架(6)上固定安装有一对支架摆臂(61),支架摆臂(61)远离支撑架(6)的一端转动套装在主轴(46)上,主轴(46)上还套装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主轴(46)固定,扭簧的另一端与支架摆臂(61)固定,所述支撑架(6)的底部还分布安装有多个万向滚珠(6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担架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杆(7),定位杆(7)的一端转动套装在主轴(46)上,定位杆(7)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卡装在下稳定杆(33)上的圆弧卡套(7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助力担架车,包括担架床、一对左右设置的X型升降臂以及履带行走机构,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包括两侧的履带机架、履带动轮以及履带负重随动轮,两侧的履带机架之间通过前后设置的主轴固定连接,主轴的端部转动安装有履带动轮,每一侧的两个履带动轮之间套装连接有履带,履带机架上还转动安装有多个与履带保持接触的履带负重随动轮,履带机架内侧固定安装有底部导轨件;所述担架床的两侧下端固定安装有顶部导轨件;所述X型升降臂包括一对交叉设置的升降臂。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可沿着楼梯台阶往下溜动,无需费力抬起整个担架床,操作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可进行担架车的折叠,方便收纳进入急救车内,占用空间小。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星,何敏宜,郭鑫,李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秦皇岛尚秦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