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苦木雾化吸入溶液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223567发布日期:2022-08-23 17:51阅读:7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苦木雾化吸入溶液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苦木雾化吸入溶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中药苦木为苦木科植物苦木的干燥枝及叶,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功效,可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腹泻下痢,湿疹,疮疖,毒蛇咬伤的治疗。上世纪7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对苦木进行药理及临床研究表明,苦木的各种制剂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各种炎症具有较好的疗效。目前,苦木制剂上市了两种制型,片剂和注射剂,口服片剂主要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及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治疗;苦木注射液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肠炎、细菌生痢疾等疾病治疗。
3.中国专利申请cn200510055291.5公开了一种苦木注射剂的制备方法,用碱性乙醇提取、酸水沉淀的方法从苦木中得到有效成分。但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应用中,苦木注射液多采用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毕竟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手段,通过组织吸收,速度较慢,药物吸收较差,还容易出现局部组织感染。该用药方法明显限制了其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4.雾化吸入疗法作为一种绿色给药途径,可直接将药物传递到呼吸道,作用于支气管、肺部等病灶,吸收快,作用迅速,提高了呼吸道药物浓度,减少给药剂量,降低药物在其他组织中的分布,降低药物副作用,实现了低剂量且快速有效治疗,同时给不方便通过口服给药和血管给药的儿童患者提供了重要给药途径。《苦木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中国社区医师2016年第32卷第22期119~120)中报道,苦木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但苦木注射液作为雾化吸入溶液用于临床治疗已超出说明书中规范的使用方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提高临床用药安全,亟待开发一种专门针对雾化吸入治疗的安全有效的剂型。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为解决苦木注射液直接用于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安全隐患,本发明提供一种苦木雾化吸入溶液的制备方法,该苦木雾化吸入溶液配方成分安全,稳定性好,便于储存,雾化后产生的微粒粒径大部分小于5μm,有利于药物沉积在气管、支气管和细支气管。
6.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
7.一种苦木雾化吸入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苦木雾化吸入溶液,组分包括苦木提取物、渗透压调节剂、表面活性剂、ph调节剂和注射用水;
8.其中所述的苦木雾化吸入溶液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9.步骤(1):通过苦木提取装置制备苦木提取物,备用;
10.步骤(2):将步骤(1)制备的苦木提取物加入到苦木雾化溶液配液装置中,再加入配制量60~80%的注射用水,搅拌溶解,溶解后的溶液用盐酸调ph至1.0~2.0,加热煮沸,冷却至25~35℃,冷却的溶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5~7.0,得到溶液a,备用;
11.步骤(3):向步骤(2)所述的溶液a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渗透压调节剂,搅拌溶解,向溶解后的溶液中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得到溶液b,备用;
12.步骤(4):向步骤(3)所述的溶液b中加入药用炭,搅拌30min,将搅拌后的溶液先初滤,再通过超滤,收集滤液,用ph调节剂调节滤液的ph至7.0~7.5,得到溶液c,备用;
13.步骤(5):将步骤(4)中的溶液c进行分装、灭菌,即得所述苦木雾化吸入溶液。
14.进一步地,步骤(1)中制备苦木提取物,具体制备方法为:
15.步骤(101):将洗净干燥后的苦木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得到原料粉;
16.步骤(102):将步骤(101)中原料粉加入到苦木提取装置中,用5倍量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提取2次,每次3小时,合并提取液,将提取液转移至苦木提取装置,进行浓缩,同时回收乙醇,浓缩成膏状物a,备用;
17.步骤(103):将步骤(102)中的膏状物a用10倍量80%乙醇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9~10,过滤,将滤液转移至苦木提取装置,进行浓缩,同时回收乙醇,浓缩成膏状物b,备用;
18.步骤(104):将步骤(103)中的膏状物b用ph值为3的盐酸溶液溶解完全,静置,过滤,将滤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转移至苦木提取装置,进行浓缩,浓缩成膏状物c,检查膏状物c干燥失重,得到所述苦木提取物。
19.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的苦木雾化吸入溶液中,所述的苦木提取物的含量为5.00~10.00g/l;所述注射用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经蒸馏所得的水。
20.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吐温60、司盘80中的一种或多种,含量取决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通常为1~15g/l,优选的为5~10g/l;
21.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碳酸氢钠、碳酸钠、葡萄糖、木糖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含量取决于渗透压调节剂的种类,通常为1~15g/l,优选的为5~10g/l。
22.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初滤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
23.所述超滤可选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的聚砜膜、聚砜酰胺膜或聚丙烯腈膜;
24.所述ph调节剂为无机酸或者无机碱,优选的为盐酸或者氢氧化钠。
25.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分装,以每支2ml的规格灌封于安瓿瓶中;
26.所述灭菌,采用高压蒸汽方式灭菌,所述的蒸汽灭菌的温度为115~121℃;所述的蒸汽灭菌的时间为15~30min。
27.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苦木提取装置包括:提取浓缩罐和乙醇回收罐。
28.所述提取浓缩罐顶部设有真空泵和排气孔,提取浓缩罐内上方设有第一冷凝装置,提取浓缩罐侧壁设有进料口、ph显示器和温度显示器,提取浓缩罐底部设有加热层和排料口;所述乙醇回收罐内上方设有第二冷凝装置,乙醇回收罐侧壁设有排液口;所述乙醇回收罐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与提取浓缩罐连通,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29.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苦木雾化溶液配液装置包括:搅拌罐和储液罐;
30.所述搅拌罐顶部设有进料口、、箱体、第一ph显示器和温度显示器,箱体侧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第一电机,第一转轴一端连接第一电机,另一端连接与第一轴承座内,第一轴承座固定在箱体底部,第一齿轮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第二齿轮固定在螺纹杆上,螺纹杆与第二轴承座连接,第二轴承座连接固定在箱体底部,螺纹杆上设有连杆,箱体顶部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第二转轴连接,第二转轴另一端与第三轴承座连接,第二转轴上设有凸块,第二转轴通过凸块与第一摩擦轮连接,第二转轴上设有滑套,滑套位于第一摩擦轮下方,连杆的一端固定在滑套上,第一摩擦轮与第二摩擦轮接触,第三转轴与第二摩擦轮连接,第三转轴上设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第四齿轮与第四转轴连接,第四转轴上设有搅拌桨,搅拌桨两端设有橡胶挡块,搅拌桨上设有滑块,滑块一端与弹簧连接,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搅拌桨和第四转轴连接处,滑块上设有第一铰链,第四转轴上设有第二铰链,搅拌杆通过第一铰链、第二铰链和第三铰链连接,搅拌罐底部设有加热层,搅拌罐一侧设有排渣口,另一侧设有挡板,挡板上设有滑块,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滑块使挡板可上下移动;
31.所述储液罐顶部设有第二ph显示器、真空泵和排气孔,储液罐一侧设有排液口,另一侧通过挡板与搅拌罐相接,当挡板向上打开,搅拌罐和储液罐相通,储液罐内靠近挡板位置设有滤板,靠近挡板一侧的滤板表面设有初滤膜,另一面设有超滤膜。
32.进一步地,所述的苦木雾化吸入溶液,通过雾化器以雾化形式直接吸入呼吸系统。
33.进一步地,所述的苦木雾化吸入溶液,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呼吸感染相关的疾病。
34.进一步地,提取浓缩罐温度的rbf-pid算法为:
35.u(t)=u(t-1)+k
p
(t)+ki(t)+kd(t)
36.通过rbf神经网络调整pid参数,rbf训练目标函数为:
[0037][0038]
得到pid的控制参数:
[0039][0040][0041][0042]
其中:u(t)为温度输出的控制量,e(t)为提取浓缩罐的温度误差,μ为学习速率,k
p
(t-1)、ki(t-1)、kd(t-1)均为采样时间t-1时的pid参数,为温度控制的输出灵敏度。
[004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44]
(1)本发明的苦木雾化吸入溶液解决了苦木注射液直接作为雾化吸入溶液用于临床治疗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0045]
(2)本发明的苦木雾化吸入溶液配方成分安全,且总生物碱含量达到苦木注射液的标准;通过产品的加速稳定性考察试验发现,本发明的苦木雾化吸入溶液稳定性好,便于储存;此外,经过体外雾化性能测试发现,本发明的苦木雾化吸入溶液具有较好的雾化性能,雾化后产生的微粒粒径大部分小于5μm,有利于药物沉积在气管、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可发挥理想的临床疗效。
[0046]
(3)本发明的苦木雾化吸入溶液的制备方法中,整个提取过程均能在提取浓缩罐中完成,操作简便,回收后的乙醇也方便二次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rbf-pid算法可以将提取浓缩罐中的温度与预设温度的温度差控制在0.7℃以内,实现对提取浓缩罐温度的精准控制,有利于苦木的回流提取和浓缩过程;苦木雾化溶液配液装置中,通过改变搅拌速度使滑块在搅拌桨上滑动,带动搅拌杆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对液体形成不同角度的剪切,使搅拌更加均匀,同时增加了超滤过滤,控制了大分子物质的残留,降低了由大分子物质引起的不良反应。
附图说明
[0047]
图1为本发明苦木提取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8]
图2为本发明苦木雾化溶液配液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9]
图3为图2中箱体结构示意图。
[0050]
其中,101-提取浓缩罐,102-乙醇回收罐,103-进料口,104-ph显示器,105-温度显示器,106-加热层,107-排料口,108-第一冷凝装置,109-排气孔,110-真空泵,111-第一管路,112-第一阀门,113-第二冷凝装置,114-排液口,115-第二阀门,116-第二管路;201-搅拌罐,202-储液罐,203-进料口,204-第一电机,205-第四转轴,206-搅拌桨,207-加热层,208-排渣口,209-第一ph显示器,210-温度显示器,211-第二电机,212-滑块,213-挡板,214-滤板,215-超滤膜,216-初滤膜,217-第二ph显示器,218-真空泵,219-排气孔,220-排液口,221-橡胶挡块,222-搅拌杆,223-第三铰链,224-弹簧,225-第一铰链,226-第二铰链,227-滑块,228-第二电机,229-箱体,230-支撑板,231-第一转轴,232-第一齿轮,233-第二齿轮,234-连杆,235-螺纹杆,236-第二转轴,237-第三齿轮,238-第四齿轮,239-第一轴承座,240-第二轴承座,241-第三轴承座,242-第一摩擦轮,243-二摩擦轮,244-第三转轴,245-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0052]
以下实例中所用的苦木提取物均由本实验室制备。
[0053]
实施例1
[0054]
苦木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0055]
(1)将洗净干燥后的苦木5000g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将粉末放入到苦木提取装置中,用5倍量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提取2次,每次3小时,合并提取液,将提取液转移至苦木提取装置,进行浓缩,同时回收乙醇,浓缩成膏状物a,备用;
[0056]
(2)将上述膏状物a用10倍量80%乙醇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9,过滤,将滤液转移至苦木提取装置,进行浓缩,同时回收乙醇,浓缩成膏状物b,备用;
[0057]
(3)将上述膏状物b用ph值为3的盐酸溶液溶解完全,静置,过滤,将滤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转移至苦木提取装置,进行浓缩,浓缩成膏状物c,检查膏状物c干燥失重,得到所述苦木提取物。
[0058]
在实施例1中,提取浓缩罐温度的rbf-pid算法为:
[0059]
u(t)=u(t-1)+k
p
(t)+ki(t)+kd(t)
[0060]
通过rbf神经网络调整pid参数,rbf训练目标函数为:
[0061][0062]
得到pid的控制参数:
[0063][0064][0065][0066]
其中:u(t)为温度输出的控制量,e(t)为提取浓缩罐的温度误差,μ为学习速率,k
p
(t-1)、ki(t-1)、kd(t-1)均为采样时间t-1时的pid参数,为温度控制的输出灵敏度。
[0067]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采用rbf-pid算法可以将提取浓缩罐中的温度与预设温度的温度差控制在0.7℃以内,实现对提取浓缩罐温度的精准控制,有利于苦木的回流提取和浓缩过程。
[0068]
实施例2
[0069]
本发明制剂处方为:
[0070][0071][0072]
制备方法:
[0073]
(1)将苦木提取物加入到苦木雾化溶液配液装置中,加入配制量60%的注射用水,搅拌溶解,溶解后的溶液用盐酸调ph至1.0,加热煮沸,冷却至35℃,冷却后的溶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0,得到溶液a;
[0074]
(2)向上述溶液a中加入氯化钠和吐温80,搅拌溶解,向溶解后的溶液中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得到溶液b;
[0075]
(3)向上述溶液b中加入适量的药用炭,搅拌30min,将搅拌后的溶液先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再用1000分子量的聚砜膜过滤,收集滤液,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7.0,得到溶液c;
[0076]
(4)将溶液c以每支2ml灌封于安瓿瓶中,采用高压蒸汽灭菌,121℃灭菌15min,即得到苦木雾化吸入溶液。
[0077]
实施例3
[0078]
本发明制剂处方为:
[0079][0080]
制备方法:
[0081]
(1)将苦木提取物加入到苦木雾化溶液配液装置中,加入配制量80%的注射用水,搅拌溶解,溶解后的溶液用盐酸调ph至2.0,加热煮沸,冷却至30℃,冷却后的溶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5,得到溶液a;
[0082]
(2)向上述溶液a中加入氯化钾和吐温60,搅拌溶解,向溶解后的溶液中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得到溶液b;
[0083]
(3)向上述溶液b中加入适量的药用炭,搅拌30min,将搅拌后的溶液先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再用1000分子量的聚砜膜过滤,收集滤液,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7.5,得到溶液c;
[0084]
(4)将溶液c以每支2ml灌封于安瓿瓶中,采用高压蒸汽灭菌,115℃灭菌30min,即得到苦木雾化吸入溶液。
[0085]
实施例4
[0086]
本发明制剂处方为:
[0087][0088]
制备方法:
[0089]
(1)将苦木提取物加入到苦木雾化溶液配液装置中,加入配制量70%的注射用水,搅拌溶解,溶解后的溶液用盐酸调ph至1.5,加热煮沸,冷却至25℃,冷却后的溶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5,得到溶液a;
[0090]
(2)向上述溶液a中加入碳酸氢钠和司盘80,搅拌溶解,向溶解后的溶液中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得到溶液b;
[0091]
(3)向上述溶液b中加入适量的药用炭,搅拌30min,将搅拌后的溶液先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再用1000分子量的聚砜膜过滤,收集滤液,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7.5,得到溶液c;
[0092]
(4)将溶液c以每支2ml灌封于安瓿瓶中,采用高压蒸汽灭菌,121℃灭菌15min,即得到苦木雾化吸入溶液。
[0093]
实施例5
[0094]
本发明制剂处方为:
[0095][0096][0097]
制备方法:
[0098]
(1)将苦木提取物加入到苦木雾化溶液配液装置中,加入配制量70%的注射用水,搅拌溶解,溶解后的溶液用盐酸调ph至2.0,加热煮沸,冷却至25℃,冷却后的溶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0,得到溶液a;
[0099]
(2)向上述溶液a中加入氯化钠和吐温80,搅拌溶解,向溶解后的溶液中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得到溶液b;
[0100]
(3)向上述溶液b中加入适量的药用炭,搅拌30min,将搅拌后的溶液先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再用1000分子量的聚砜膜过滤,收集滤液,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7.0,得到溶液c;
[0101]
(4)将溶液c以每支2ml灌封于安瓿瓶中,采用高压蒸汽灭菌,115℃灭菌30min,即得到苦木雾化吸入溶液。
[0102]
对比例1
[0103]
苦木注射液(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
[0104]
试验例1:苦木雾化吸入溶液的总生物碱含量比较
[0105]
实验方法:参照《中国药典》有关提取纯化生物碱成分的方法,分别精密吸取本次实施例1~4和对比例1的溶液20ml于蒸发皿中,将蒸发皿置水浴上蒸干,残渣用10ml的0.25mol/l硫酸溶液溶解,过滤后转移至分液漏斗中。蒸发皿用10ml的0.05mol/l硫酸溶液洗涤2次,过滤,合并滤液至分液漏斗中。溶液用20ml的氯仿提取2次,收集合并氯仿溶液,用0.25mol/l硫酸溶液(10、10、5ml),分3次振摇提取,弃去氯仿液,收集合并酸液,用浓氨水试剂调ph值至10左右,迅速用氯仿分6次(20、20、15、15、10、10ml)振摇提取,每次氯仿提取液都用10ml水洗涤,再通过放有无水硫酸钠的滤皿滤过,滤皿用4ml氯仿洗涤2次,合并氯仿液,置干燥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再105℃干燥3小时,迅速精密称定,计算,即得。实验结果见表1。
[0106]
表1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0107][0108]
结论:通过表1检测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所得的苦木雾化吸入溶剂的总生物碱含
量达标。
[0109]
试验例2:苦木雾化吸入溶液的稳定性测试
[0110]
实验方法:将实例1~4制得的苦木雾化吸入溶液置于稳定性试验箱中,于40℃
±
2℃,相对湿度75%
±
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进行产品的加速稳定性考察,于每月取15瓶样品,分别观察性状、微生物、ph值和总生物碱含量。实验结果见表2。
[0111]
表2稳定性实验结果
[0112]
[0113][0114]
结论:通过表2实验结果表明,苦木雾化吸入溶液的性状、微生物、ph值和总生物碱含量与0月比较,均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本发明所得的苦木雾化吸入溶液稳定性好,便于储存。
[0115]
试验例3:苦木雾化吸入溶液体外雾化性能评价
[0116]
(1)苦木雾化吸入溶液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测定
[0117]
实验方法:将实施例1所制得的苦木雾化吸入溶液,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方法进行操作,采用百瑞雾化器对实施例1样品进行雾化,用ngi(新一代药用撞击器)测定苦木雾化吸入溶液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
[0118]
经检测,实施例1所制得的苦木雾化吸入溶液的质量中值空气动力学粒径为4.527μm。
[0119]
结论:通过本次检测结果说明,本发明所得的苦木雾化吸入溶液雾化后大部分微粒粒径小于5μm,可有效沉积于气管、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发挥理想的临床效果。
[0120]
(2)苦木雾化吸入溶液递送速率和递送总量测定
[0121]
实验方法: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方法进行操作,以总生物碱为检测指标,采用呼
吸模拟器和百瑞雾化器进行递送速率和递送总量的检测。由于总生物碱检测方法所限,本次实验采用20ml(总生物碱含量5.8mg)实施例1所制得的苦木雾化吸入溶液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见表3。
[0122]
表3以总生物碱计呼吸模拟器测试结果
[0123][0124]
结论:通过表3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得的苦木雾化吸入溶液具有较好的雾化性能。
[0125]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苦木提取装置包括:提取浓缩罐101和乙醇回收罐102。
[0126]
所述提取浓缩罐101顶部设有真空泵110和排气孔109,提取浓缩罐101内上方设有第一冷凝装置108,提取浓缩罐101侧壁设有进料口103、ph显示器104和温度显示器105,提取浓缩罐101底部设有加热层106和排料口107。
[0127]
所述乙醇回收罐102内上方设有第二冷凝装置113,乙醇回收罐102侧壁设有排液口114;所述乙醇回收罐102通过第一管路111和第二管路116与提取浓缩罐连通,第一管路111和第二管路116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112和第二阀门115。
[0128]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将苦木粉碎后直接加入到提取浓缩罐101中,提取时打开第一冷凝装置108,关闭第一阀门112和第二阀门115;提取完成后,浓缩时关闭第一冷凝装置108,打开真空泵110、第一阀门112和第二冷凝装置113,浓缩出的乙醇可直接收集在乙醇回收罐102中,打开第二阀门115回收后的乙醇可通过第二管路116直接到提取浓缩罐101中。整个提取过程均能在提取浓缩罐101中完成,操作简便,回收后的乙醇也方便二次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0129]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苦木雾化溶液配液装置包括:搅拌罐201和储液罐202。
[0130]
所述搅拌罐201顶部设有进料口203、箱体229、第一ph显示器209和温度显示器210,箱体229侧边设有支撑板230,支撑板230上设有第一电机204,第一转轴231一端连接第一电机204,另一端连接与第一轴承座239内,第一轴承座239固定在箱体229底部,第一齿轮232固定在第一转轴231上,第一齿轮232与第二齿轮233啮合,第二齿轮233固定在螺纹杆235上,螺纹杆235与第二轴承座240连接,第二轴承座240连接固定在箱体229底部,螺纹杆235上设有连杆234,箱体229顶部设有第二电机228,第二电机228与第二转轴236连接,第二转轴236另一端与第三轴承座241连接,第二转轴236上设有凸块,第二转轴236通过凸块与第一摩擦轮242连接,第二转轴236上设有滑套245,滑套245位于第一摩擦轮242下方,连杆234的一端固定在滑套245上,第一摩擦轮242与第二摩擦轮243接触,第三转轴244与第二摩擦轮243连接,第三转轴244上设有第三齿轮237,第三齿轮237与第四齿轮238啮合,第四齿轮238与第四转轴205连接,第四转轴205上设有搅拌桨206,搅拌桨206两端设有橡胶挡块
221,搅拌桨206上设有滑块227,滑块227一端与弹簧224连接,弹簧224另一端固定在搅拌桨206和第四转轴205连接处,滑块227上设有第一铰链225,第四转轴205上设有第二铰链226,搅拌杆222通过第一铰链225、第二铰链226和第三铰链223连接,搅拌罐201底部设有加热层207,搅拌罐201一侧设有排渣口208,另一侧设有挡板213,挡板213上设有滑块212,通过第二电机211带动滑块212使挡板213可上下移动。
[0131]
所述储液罐202顶部设有第二ph显示器217、真空泵218和排气孔219,储液罐202一侧设有排液口220,另一侧通过挡板213与搅拌罐201相接,当挡板213向上打开,搅拌罐201和储液罐202相通,储液罐202内靠近挡板213位置设有滤板214,靠近挡板213一侧的滤板214表面设有初滤膜216,另一面设有超滤膜215。
[013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将枯木提取物和注射用水加入至搅拌罐中,打开第一电机204,带动第一转轴231上的第一齿轮232转动,带动第二齿轮233转动,带动螺纹杆235转动,螺纹杆235上的连杆234上下移动,带动滑套245上下移动,打开第二电机228,带动第二转轴236转动,带动第二转轴236上的第一摩擦轮242转动,第一摩擦轮242带动第二摩擦轮243转动,带动第三转轴244上的第三齿轮237转动,第三齿轮237带动第四齿轮238转动,第四齿轮238带动第四转轴205转动,随着第一摩擦轮242上下滑动,第二齿轮243转速发生变化,搅拌速度也会发生改变,滑块227在搅拌桨206上滑动,带动搅拌杆222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对液体形成不同角度的剪切,使搅拌更加均匀。苦木提取物在搅拌罐201中完成溶解、ph调节、煮沸、冷却、ph调节和定容脱色后,打开第二电机211带动滑块212使挡板213向上滑动,搅拌罐201和储液罐202相通,打开真空泵218,溶液通过初滤膜216和超滤膜215,调节ph后即得目标溶液。过滤后的目标溶液控制了大分子物质的残留,降低了由大分子物质引起的不良反应。
[013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