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义齿脱落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44040发布日期:2022-07-05 22:42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义齿脱落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防脱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义齿脱落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义齿的安装固定中如申请号为cn202020793849.x的对比文件,现有技术中采用螺纹螺杆配合这样可以起到固定义齿的效果,但是这种固定方式往往存在着以下的几个问题:
3.首先,在这种安装方式,需要在义齿的侧边进行操作,这样通常都需要较大的施展和操作空间才可以完成,但是在人们的口腔中,很难提供这种能够拆卸的空间,现有技术中的采用螺纹螺杆配合的方式往往会加大医生的操作难度;
4.其次,在安装的过程中唾液的产生会进入到对应的螺纹螺杆孔中,会加大锈蚀的程度,采用螺纹螺杆安装也会加大拆卸的难度。
5.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防义齿脱落的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们的口腔义齿安装中,很难提供较大的施展和操作空间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义齿脱落的固定装置。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防义齿脱落的固定装置,包括基台部、设置在基台部底部用于镶嵌在牙床的体部和义齿,所述基台部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义齿底部设置有与安装槽相适配的安装体,所述基台部顶部边缘与义齿底部边缘分别设置有用于形成密闭腔室的底部橡胶圈和顶部橡胶圈,所述基台部与义齿之间设置有负压产生装置,所述安装体与安装槽之间设置有负压维持装置。
9.优选地,所述负压产生装置包括第一螺旋体、转动板、底部橡胶圈、顶部橡胶圈、转动槽、转动体、第二螺旋体、蓄水槽和连通孔,所述蓄水槽通过连通孔与底部橡胶圈相连,所述蓄水槽内壁设置有第二螺旋体,且第一螺旋体插设在蓄水槽内,所述转动板设置在蓄水槽顶部,所述转动体设置在第一螺旋体顶部,且转动体通过义齿底部设置的转动槽在义齿底部底部转动。
10.优选地,所述蓄水槽内填充有清水,且蓄水槽不与安装槽连通。
11.优选地,所述第二螺旋体与第一螺旋体旋向相同,所述转动板开设有与第一螺旋体相适配的螺旋孔。
12.优选地,所述负压维持装置包括蓄液管、吸水海绵、放置槽、活塞放置孔、活塞连通孔、限位环、连杆、活塞和轻质小球,设置在义齿内的所述蓄液管和放置槽首尾连通,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用于阻隔食物残渣的吸水海绵,相互连通的所述活塞放置孔和活塞连通孔设置在安装槽底部,所述活塞放置孔与蓄液管同轴设置,所述连杆穿过设置在蓄液管内壁上的限位环,且轻质小球和活塞分别设置在连杆顶部和底部。
13.优选地,所述活塞放置孔、活塞和蓄液管半径相同。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5.1、本发明采用在基台部与义齿之间设置有负压产生装置,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在安装义齿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直接按压在基台部上的义齿完成安装,在按压过程中底部橡胶圈和顶部橡胶圈会直接接触,进而保证底部橡胶圈和顶部橡胶圈内圈气压与外界大气压进行有效隔绝,便于后续气压改变,产生负气压。
16.2、本发明可以保证在安装完毕后,通过吞咽唾液,使得唾液会进入到蓄液管内,然后轻质小球会受到浮力的作用下带着活塞上升,这样原本在活塞放置孔内的活塞上升,就会使得活塞连通孔开始抽水,让安装体与安装槽之间贴合紧密形成负压,义齿就会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义齿脱落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义齿脱落的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20.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义齿脱落的固定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21.图中:1基台部、2体部、3义齿、4安装槽、5蓄液管、6吸水海绵、7放置槽、8第一螺旋体、9转动板、10底部橡胶圈、11顶部橡胶圈、12转动槽、13转动体、14第二螺旋体、15蓄水槽、16连通孔、17活塞放置孔、18活塞连通孔、19限位环、20连杆、21活塞、22轻质小球。
具体实施方式
22.参照图1-4,一种防义齿脱落的固定装置,包括基台部1、设置在基台部1底部用于镶嵌在牙床的体部2和义齿3,其中体部2会安装在对应的牙床位置,便于为义齿3提供良好的放置位置。
23.基台部1顶部开设有安装槽4,义齿3底部设置有与安装槽4相适配的安装体,基台部1顶部边缘与义齿3底部边缘分别设置有用于形成密闭腔室的底部橡胶圈10和顶部橡胶圈11,基台部1与义齿3之间设置有负压产生装置,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在安装义齿3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直接按压在基台部1上的义齿3完成安装,在按压过程中底部橡胶圈10和顶部橡胶圈11会直接接触,进而保证底部橡胶圈10和顶部橡胶圈11内圈气压与外界大气压进行有效隔绝,便于后续气压改变,产生负气压。
24.参照图3-4示,负压产生装置包括第一螺旋体8、转动板9、底部橡胶圈10、顶部橡胶圈11、转动槽12、转动体13、第二螺旋体14、蓄水槽15和连通孔16,蓄水槽15通过连通孔16与底部橡胶圈10相连,蓄水槽15内填充有清水,且蓄水槽15不与安装槽4连通,这样在蓄水槽15内装有清水,一方面可以通过排走清水保证蓄水槽15内的压力稳定同时可以保证蓄水槽15内如若产生容积扩大,即产生松动时,蓄水槽15内为一个密闭空间,内部的清水只能出,无法轻易的进去,这样也就可以保证蓄水槽15内的第二螺旋体14无法轻易的抬起,同时抬起的过程中还需要额外的克服第一螺旋体8和第二螺旋体14之间的相互摩擦力,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义齿3可以稳定的存在基台部1顶部。
25.蓄水槽15内壁设置有第二螺旋体14,且第一螺旋体8插设在蓄水槽15内,转动板9
设置在蓄水槽15顶部,第二螺旋体14与第一螺旋体8旋向相同,这样在义齿3按压的过程中,将第一螺旋体8插在蓄水槽15内并按压,其中,转动体13设置在第一螺旋体8顶部,且转动体13通过义齿3底部设置的转动槽12在义齿3底部底部转动,这样可以保证在第一螺旋体8转动的过程中会将蓄水槽15内的清水通过连通孔16排出,其中排出的清水会掀起底部橡胶圈10,让水能够更好的排出,当安装完成时,底部橡胶圈10会堵住连通孔16,使得蓄水槽15内形成一个稳定的状态。
26.其中转动板9开设有与第一螺旋体8相适配的螺旋孔,这样就可以保证在第一螺旋体8转动时也会带着转动板9一同转动,且蓄水槽15内的清水不会通过转动板9流出。
27.安装体与安装槽4之间设置有负压维持装置,负压维持装置包括蓄液管5、吸水海绵6、放置槽7、活塞放置孔17、活塞连通孔18、限位环19、连杆20、活塞21和轻质小球22,设置在义齿3内的蓄液管5和放置槽7首尾连通,放置槽7内设置有用于阻隔食物残渣的吸水海绵6,其中吸水海绵6的设置不仅仅可以起到阻隔食物残渣的效果,而且口腔中的唾液也会通过吸水海绵6穿过放置槽7和蓄液管5到达活塞21上方,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只有液体可以进入到蓄液管5内。
28.相互连通的活塞放置孔17和活塞连通孔18设置在安装槽4底部,活塞放置孔17与蓄液管5同轴设置,活塞放置孔17、活塞21和蓄液管5半径相同,这样就可以保证活塞21能够下降到活塞放置孔17内,且与活塞放置孔17紧密贴合,按安装过程中活塞21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下降到活塞放置孔17内,而限位环19的设置会使得轻质小球22和活塞21不会掉出蓄液管5。
29.连杆20穿过设置在蓄液管5内壁上的限位环19,且轻质小球22和活塞21分别设置在连杆20顶部和底部,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在安装完毕后,通过吞咽唾液,使得唾液会进入到蓄液管5内,然后轻质小球22会受到浮力的作用下带着活塞21上升,这样原本在活塞放置孔17内的活塞上升,就会使得活塞连通孔18开始抽水,让安装体与安装槽4之间贴合紧密形成负压,义齿3就会不易脱落。
30.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先将义齿3放在基台部1上,然后按压蓄水槽15内为一个密闭空间,内部的清水只能出,无法轻易的进去,这样也就可以保证蓄水槽15内的第二螺旋体14无法轻易的抬起,同时抬起的过程中还需要额外的克服第一螺旋体8和第二螺旋体14之间的相互摩擦力,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义齿3可以稳定的存在基台部1顶部,然后唾液会进入到蓄液管5内,然后轻质小球22会受到浮力的作用下带着活塞21上升,使得活塞连通孔18开始抽水,让安装体与安装槽4之间贴合紧密形成负压。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