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屑祛味清洁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74089发布日期:2022-08-27 00:2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去屑祛味清洁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洗护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屑祛味清洁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注重自身的打扮和装饰,因此染烫头发也逐渐普遍,然而一般染烫头发多采用化学药剂配合实现高温定型,其产生的气味浓郁刺鼻,虽然可采用水或者洗涤剂祛除,但仍有部分气味缠绕在头发上经久不散;同时化学药剂容易刺激人的头皮,使头皮的屏障功能减弱,滋生大量微生物,引起头皮发痒或头屑增生的问题。
3.为解决这类问题,现有洗护产品中会加入一些特定的化学除味剂或者中药提取物以同时实现抑菌及除臭的功效,然而一般的化学除味剂以化学反应除臭依然会对头皮产生二次刺激,进一步加深头屑和发痒问题;而产品中药提取物一般只具备缓效抑菌效果,不具备即时性,所谓的祛味除臭也仅仅是依靠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而使微生物产生的异味产物含量降低,并非针对上述残留气体;同时其本身易氧化,颜色不稳定,为不影响产品外观性,其引入含量较少,因此功效性非常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去屑祛味清洁组合物,该组合物以n-酰氨基表面活性剂、柿子单宁提取物和槐糖脂复配,三者可发生显著的协同效应,不仅可直接去除头发烫染后的气味,还可在短时间内产生抑菌作用;所述产品同时还具备协同增泡的效果,泡沫度高且稳定性好。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去屑祛味清洁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
7.n-酰氨基表面活性剂、柿子单宁提取物和槐糖脂。
8.优选地,所述n-酰氨基表面活性剂为月桂酰肌氨酸钠、椰油酰丙氨酸钠、月桂酰谷氨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9.常用的n-酰氨基表面活性剂诸如月桂酰肌氨酸钠在现有产品中常被用作稳定的发泡剂和稳泡剂,同时具有抗菌杀菌性、防霉和抗腐蚀性,然而该组分在单独使用时,仅仅通过本身的清洁特性对头皮上的菌类(主要是马拉色菌)的活性进行抑制,其效果有限,同时无法有效对染烫头发产生的刺激性气体的进行有效去除;另一方面,n-酰氨基表面活性剂发泡后的泡沫丰富度和绵密度低。
10.发明人将n-酰氨基表面活性剂、柿子单宁提取物和槐糖脂复配后,由于三者搭配可形成有效的缓冲体系,可对染烫头发产生的残留气体(如氨、硫化氢等)进行中和反应并分解气体,同时由于柿子单宁中存在大分子牢笼结构,可有效吸附各种异味物质,使得祛味速率显著提升;另一方面,经试验研究发现,三者搭配后相比于单独使用n-酰氨基表面活性剂可大幅度提升所得产品的快速抑菌能力,进而有效去除因微生物富集而产生的头屑问
题。该产品中的各组分均是公知的温和原料,使用后不会对头皮产生二次刺激,同时由于引入槐糖脂进行复配,产品的泡沫丰富度和绵密度提升,使用体验感优异;所述产品外观颜色等性质稳定,无需添加额外的抗氧剂或防腐剂。
11.优选地,所述去屑祛味清洁组合物的组分中n-酰氨基表面活性剂、柿子单宁提取物和槐糖脂的质量之比为:(10~25):(2~4):(3~8);
12.更优选地,所述去屑祛味清洁组合物的组分中n-酰氨基表面活性剂、柿子单宁提取物和槐糖脂的质量之比为:(10~25):3:5。
13.以n-酰氨基表面活性剂为主体,当柿子单宁提取物和槐糖脂的添加含量发生变化时,所得产品的祛味能力也有所不同。经发明人实验筛选,以上述配比时制备的去屑祛味清洁组合物其祛味效果最佳。
14.优选地,所述柿子单宁提取物中含有溶剂,所述溶剂包括水、丁二醇和ph调节剂。
15.由于柿子单宁提取物中的活性物质在溶剂中的稳定性更高,而丁二醇相比于其他有机溶剂可使活性物质在产品中更好地发挥其祛味清洁作用。
16.优选地,所述去屑祛味清洁组合物的组分中还包括酸性调节剂。
17.由于月桂酰肌氨酸钠在酸性体系下可通过氢键缔合作用对头皮上的微生物(主要是马拉色菌)产生抑制作用,同时酸性体系也可进一步促进氨等染烫残留气体的去除。
18.更优选地,所述酸性调节剂为柠檬酸、左旋乳酸中的至少一种。
19.更优选地,所述去屑祛味清洁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月桂酰肌氨酸钠10~25%、柿子单宁提取物2~4%、槐糖脂3~8%、柠檬酸0.5~1%及余量水。
20.所述配比下,制备的产品性质稳定,生产成本低,同时各组分可高效发挥功能。
21.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去屑祛味清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将n-酰氨基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并调节溶液至ph=5~6,随后加入柿子单宁提取物和槐糖脂并混合均匀,即得所述去屑祛味清洁组合物。
23.本发明所述产品的制备方法中,首先将n-酰氨基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并调节ph至弱酸性再混合其他组分,保障后续引入的柿子单宁提取物不会因体系ph过高而影响效果,整体组分相互协同发挥功效;所述制备方法操作步骤简单,可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
24.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去屑祛味清洁组合物在制备洗护用品中的应用。
25.本发明所述去屑祛味清洁组合物与传统化学洗护品或植物洗护品不同,在具有直接去除头发烫染残留等来源的异味气体功效的同时,可抑制人体表面的各种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此外,该产品在使用时起泡效果好,性质温和稳定,非常适用于制备日常洗护用品例如头发/头皮的清洗及护理品,以及身体清洁产品。
26.更优选地,所述洗护用品包括头皮护理液、护发素、洗发水、沐浴露。
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屑祛味清洁组合物,该产品将n-酰氨基表面活性剂、柿子单宁提取物和槐糖脂复配,可形成有效的缓冲体系,可对染烫头发产生的残留气体进行中和反应并分解气体,同时可有效吸附各种异味物质,使得祛味速率显著提升;此外,三者搭配后相比于单独使用n-酰氨基表面活性剂可大幅度提升所得产品的快速抑菌能力,进而有效去除因微生物富集而产生的头屑问题。产品各组分性质温和,使用后不会对头皮产生二次刺激,同时产品的泡沫丰富度和绵密度提升,使用体验感优异;所述
产品外观颜色等性质稳定,无需添加额外的抗氧剂或防腐剂。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去屑祛味清洁组合物在制备洗护用品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发明效果例3各样品进行起泡实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若无特别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均购自市场,其中柿子单宁提取物为包含溶剂(水、丁二醇、ph调节剂乳酸钠)及5wt%柿子果提取物的单宁提取物。
30.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其目的在于详细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31.实施例1
32.一种去屑祛味清洁组合物的一种实施例,按100%计,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组分:月桂酰肌氨酸钠12.4%、柿子单宁提取物3%、槐糖脂5%、柠檬酸0.8%及余量水。
33.实施例2
34.一种去屑祛味清洁组合物的一种实施例,按100%计,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组分:月桂酰肌氨酸钠20%、柿子单宁提取物2%、槐糖脂3%、柠檬酸0.8%及余量水。
35.实施例3
36.一种去屑祛味清洁组合物的一种实施例,按100%计,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组分:月桂酰肌氨酸钠15%、柿子单宁提取物4%、槐糖脂8%、柠檬酸0.8%及余量水。
37.对比例1
38.一种清洁组合物的一种实施例,按100%计,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组分:月桂酰肌氨酸钠12.4%、柠檬酸0.8%及余量水。
39.对比例2
40.一种清洁组合物的一种实施例,按100%计,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组分:月桂酰肌氨酸钠12.4%、柿子单宁提取物3%、柠檬酸0.8%及余量水。
41.对比例3
4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差别仅在于,将柿子单宁提取物替换为包含溶剂(水、甘油、ph调节剂乳酸钠)、5wt%柿子果提取物及4wt%硫酸锌的单宁提取物。
43.对比例4
44.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差别仅在于,将槐糖脂替换为鼠李糖脂。
45.效果例1
46.为研究本发明所述去屑祛味清洁组合物中月桂酰肌氨酸钠、柿子单宁提取物和槐糖脂的协同祛味效果,将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所得产品进行模拟实验,所述实验方法步骤为;
47.1、氨气祛味效果的测试试验:
48.(1)称取同一市售来源的实验用人离体健康发束4束,质量大约在5
±
0.1g,然后以同一市售品牌染发剂按现有常用步骤模拟相同的染发过程。
49.(2)待染发完成后取出各发束,将一束不进行任何处理直接悬挂于带塞锥形瓶中;
其余三束发束分别用5ml实施例1、5ml对比例1和5ml对比例2的样品进行揉搓20s,然后用100ml清水冲洗干净。
50.(3)分别将4个发束悬挂在装有甲基橙的水溶液中,放置12h后,将发束从锥形瓶中取出。然后用0.2mol/l浓度的盐酸滴定,直至锥形瓶中淡黄色溶液突变为橙红色,计算盐酸使用的量。
51.2、硫化氢祛味效果的测试试验:
52.(1)称取同一市售来源的实验用人离体健康发束4束,质量大约在5
±
0.1g,然后加入4~6ml同一市售品牌烫发剂,按现有常用步骤烫发15min以模拟烫发过程。
53.(2)待烫发完成后取出各发束,分别进行如下处理:将一束不进行任何处理;其余三束发束分别用5ml实施例1、5ml对比例1和5ml对比例2的样品进行揉搓20s,然后用100ml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将以上发束悬挂在装有硝酸银溶液的广口瓶中密封并静置6~8h。
54.(3)取出发束,将广口瓶中收集到的含有沉淀的溶液用真空抽滤,得到沉淀,尽可能将沉淀均匀地平铺到滤纸上。将收集到沉淀的滤纸自然晾干,然后采用imagej图像分析的方法拍摄,定量收集到的硫化氢气体,从而计算出头发上残留的硫化氢的量。
55.所得结果如表1和2所示。
56.表1
57.处理样品未处理实施例1对比例1对比例20.2mol/l盐酸的用量(滴)1735376258139氨气剩余率(%)100%21.67%14.87%8.01%氨气清除率(%)0%78.33%85.13%91.99%
58.表2
59.处理样品未处理实施例1对比例1对比例2剩余的硫化银62.05341.6122.7469.746硫化氢剩余率(%)100%67.06%36.66%15.7%硫化氢清除率(%)032.94%63.34%84.3%
60.从表1和表2可知,相比于缺少柿子单宁提取物及槐糖脂的对比例1~2产品,实施例1产品无论是针对氨气亦或是硫化氢均具有可观的清除效果,尤其是对于硫化氢而言,仅含月桂酰肌氨酸钠的对比例1产品的清除率仅为32.94%,但实施例1产品则达到84.3%,证明组分中月桂酰肌氨酸钠、柿子单宁提取物及槐糖脂具备协同祛味作用。
61.效果例2
62.基于效果例1的结果,为了进一步探究本发明所述产品中月桂酰肌氨酸钠、柿子单宁提取物及槐糖脂的组分优选及配比优选,将实施例2~7及对比例3~4产品进行效果例1相同的模拟实验,结果如表3和4所示。
63.表3
64.名称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3对比例40.2mol盐酸的用量(滴)139242198245200剩余率8.0113.9511.4114.1211.53氨气清除率(%)91.9986.0588.5985.8888.47
65.表4
66.名称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3对比例4剩余的硫化银9.74612.14511.30612.74620.596剩余率15.7%19.57%18.22%20.54%33.19%硫化氢清除率(%)84.3%80.43%81.78%79.46%66.81%
67.从表3和4可以看出,当月桂酰肌氨酸钠、柿子单宁提取物及槐糖脂协同配合时,柿子单宁提取物及槐糖脂的添加含量发生变化,最终产品的气味清除率也发生改变,然而其两者的含量并非越多越好,当月桂酰肌氨酸钠、柿子单宁提取物和槐糖脂的质量之比优选为(10~25):(2~4):(3~8)且更优选(10~25):3:5时产品对于各气味的祛除效果最佳。
68.同时,当柿子单宁提取物和槐糖脂的种类发生改变,如对比例3和4所示,所得产品的气味祛除效果也出现削弱,说明并非任意的柿子提取物或糖脂可实现理想的协同祛味效果。
69.效果例3
70.为验证本发明所述产品中的槐糖脂实质上还与月桂酰肌氨酸钠发生协同起泡效果,将对比例2、实施例1分别设置为样品a和b,同时配置只含5wt%槐糖脂的水溶液为对照品,标记为样品c,三种样品进行起泡实验,具体实验方法步骤为:(1)使用去离子水将样品a、b、c配制质量浓度为0.5%的试样溶液,置于水浴锅内加热到40
±
1℃保温待用。(2)采用类sita泡沫仪进行不同样品的泡沫高度测试,三个样品平行测试3次,取试验结果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71.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只含槐糖脂的样品c几乎没有起泡现象;而不含糖脂的样品a由于其含有月桂酰肌氨酸钠,有一定的起泡量;同时含有月桂酰肌氨酸钠和槐糖脂的样品b起泡量最多,说明两者发生了协同增泡作用。
72.效果例4
73.为验证本发明所述产品中组分的快速抑菌作用,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2产品根据gb 15979-2002标准进行马拉色菌的抑菌实验(接触时间设定2min,当产品的抑菌率≥50%时即认定具备抑菌效果),同时设置对照组,所述对照组产品与实施例1产品的差别仅在于不含柿子单宁提取物。所述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
74.表5
75.样品马拉色菌atcc 44344抑制率(%)对照组68.8实施例293.8实施例197.5
76.从表5可知,仅采用月桂酰肌氨酸钠和槐糖脂复配的对照组产品虽然也具备抑菌效果,但远远弱于三种功效组分复配的实施例产品,其中实施例1产品的抑菌效果最佳。
77.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