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假体

文档序号:30381937发布日期:2022-06-11 04:34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踝关节假体

1.本发明属于踝关节假体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踝关节假体。


背景技术:

2.胫骨下段恶性肿瘤的治疗,目前采取的手术方式为截肢或者瘤段切除、假体置换和踝关节融合,这种手术方式给患者造成残疾或者患者丧失了踝关节活动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踝关节假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踝关节活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踝关节假体,包括:转动件和具有凹腔并用于设置在胫骨上的内衬;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端、连接段,以及固定端;所述转动端和所述固定端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段的相对两端;所述转动端填充在所述凹腔内并可相对所述内衬转动,所述固定端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在距骨的紧固件;当所述转动端相对所述内衬转动时,所述凹腔的边缘位于所述连接段的转动路径上。
5.进一步地,所述凹腔内侧边缘具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段外表面抵贴的倒角。
6.进一步地,所述凹腔为球面凹腔,所述转动端的外表面为与所述凹腔内壁贴合的球面。
7.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为螺钉。
8.进一步地,所述螺钉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螺钉的锁紧方向呈大于零的夹角设置。
9.进一步地,至少有两个所述螺钉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段的相对两侧。
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段可随所述转动端从初始位置向后转动到后限位位置时,所述连接段抵接在所述凹腔的后端边缘,且所述连接段转动45
°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段可随所述转动端从初始位置向前转动到前限位位置时,所述连接段抵接在所述凹腔的前端边缘,且所述连接段转动45
°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段可随所述转动端从初始位置向内转动到内限位位置时,所述连接段抵接在所述凹腔的内端边缘,且所述连接段转动40
°

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段可随所述转动端从初始位置向外转动到外限位位置时,所述连接段抵接在所述凹腔的外端边缘,且所述连接段转动35
°

14.本发明提供的踝关节假体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踝关节假体,内衬可设置在胫骨的底端,固定端可固定到距骨上;内衬具有凹腔,转动件的转动端插设并填充在凹腔内,且转动端可相对凹腔转动以调节固定端的朝向,从而改变距骨的朝向以实现踝关节的转动功能,活动非常方便;固定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距骨上,从而可通过转动件连接胫骨和距骨;连接段随转动端转动的过程中,连接段可以与内衬上凹腔的边
缘接触以实现限位,从而实现了距骨转动的限制,避免因为转动端在转动过程中因转动幅度过大导致转动端从凹腔内脱位出来。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踝关节假体的安装示意图一;
1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踝关节假体的安装示意图二;
1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动件与内衬配合示意图一(虚线为转动件向外转动到外限位位置,实线为转动件所处的初始位置);
1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动件与内衬配合示意图二(虚线为转动件向内转动到内限位位置,实线为转动件所处的初始位置)。
20.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1.1-内衬;11-凹腔;2-转动件;21-转动端;22-连接段;23-固定端;3-紧固件;4-胫骨;5-3d打印界面。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分别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
25.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7.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发明提供的踝关节假体进行说明。踝关节假体包括:转动件2和具有凹腔11并用于设置在胫骨4上的内衬1;转动件2包括:转动端21、连接段22,
以及固定端23;转动端21和固定端23分别位于连接段22的相对两端;转动端21填充在凹腔11内并可相对内衬1转动,固定端2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在距骨的紧固件3;当转动端21相对内衬1转动时,凹腔11的边缘位于连接段22的转动路径上。
28.如此,内衬1可设置在胫骨4的底端,固定端23可固定到距骨上;内衬1具有凹腔11,转动件2的转动端21插设并填充在凹腔11内,且转动端21可相对凹腔11转动以调节固定端23的朝向,从而改变距骨的朝向以实现踝关节的转动功能,活动非常方便;固定端23通过紧固件3固定在距骨上,从而可通过转动件2连接胫骨4和距骨;连接段22随转动端21转动的过程中,连接段22可以与凹腔11的边缘接触以实现限位,从而实现了距骨转动的限制,避免因为转动端21在转动过程中因转动幅度过大导致转动端21从凹腔11内脱位出来。
29.在一个实施例中,凹腔11朝下。
30.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段22呈轴对称。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段22的轴截面呈梯形。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动端21具有定位腔,连接段22的一端插设在定位腔内且与定位腔的内壁贴合。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段22的一端与定位腔的内壁过盈配合。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螺钉对称设置在连接段22对称轴的两侧。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螺钉的锁紧方向的延长线交汇于连接段22的轴线上一点。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端23的顶面为弧面,螺钉设置在该弧面上。在一个实施例中,螺钉的锁紧方向与固定端23的顶面垂直。在一个实施例中,倒角的表面向下张开,便于转动端21卡入。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螺钉的尖端向下汇聚,便于固定端23通过螺钉锁紧在距骨上。
31.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踝关节假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凹腔11内侧边缘具有用于与连接段22外表面抵贴的倒角。如此,连接段22与倒角抵贴,提升接触面积,提升凹腔11边缘对转动件2的限位能力。
32.在一个实施例中,倒角的表面与凹腔11的内壁平滑连接。
33.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踝关节假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凹腔11为球面凹腔11,转动端21的外表面为与凹腔11内壁贴合的球面。如此,转动端21在凹腔11内转动非常方便。
34.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踝关节假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紧固件3为螺钉。如此,通过螺钉固定上述固定端23非常方便。
35.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踝关节假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螺钉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螺钉的锁紧方向呈大于零的夹角设置。如此,多个螺钉可以更加牢固地固定上述固定端23,多个螺钉朝不同方向锁紧固定端23,使得固定端23固定在距骨上更加牢固,不容易松动。
36.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踝关节假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至少有两个螺钉分别位于连接段22的相对两侧。如此,多个螺钉可以从连接段22的两侧分摊固定端23所受到的拉力。
37.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端23底面设计为3d打印界面5,便于骨质长入,远期稳定。
38.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踝关节假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段22可随转动端21从初始位置向后转动到后限位位置时,所述连接段22抵接在所述凹腔11的后端边缘,且连接段22转动45
°
。如此,连接段22向后从初始位置转动到后限位位置时,连接段22抵接在凹腔11的后端边缘并被限位,且连接段22向后最大转动角度被限制在
45
°
;即脚部可实现踞屈45
°

39.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踝关节假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段22可随转动端21从初始位置向前转动到前限位位置时,所述连接段22抵接在所述凹腔11的前端边缘,且连接段22转动45
°
。如此,连接段22向前从初始位置转动到前限位位置时,连接段22抵接在凹腔11的前端边缘并被限位,且连接段22向前最大转动角度被限制在45
°
;即脚部可实现背伸45
°

40.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踝关节假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段22可随转动端21从初始位置向内转动到内限位位置时,所述连接段22抵接在所述凹腔11的内端边缘,且连接段22转动40
°
。如此,连接段22向内从初始位置转动到内限位位置时,连接段22抵接在凹腔11的内端边缘并被限位,且连接段22向内最大转动角度被限制在40
°
;即距骨可实现内翻40
°

41.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踝关节假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段22可随转动端21从初始位置向外转动到外限位位置时,所述连接段22抵接在所述凹腔11的外端边缘,且连接段22转动35
°
。如此,连接段22向外从初始位置转动到外限位位置时,连接段22抵接在凹腔11的外端边缘并被限位,且连接段22向外最大转动角度被限制在35
°
;即距骨可实现外翻35
°

4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