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尿液侧漏的新型导尿管

文档序号:30985256发布日期:2022-08-03 01:23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1.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防止尿液侧漏的新型导尿管,属于医疗器械和护理用品领域的一次性耗材。


背景技术:

2.留置导尿管术是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护理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生物相容性好、容易固定、能有效地引流尿液、保持外阴干燥等优点。但由于患者尿道生理状态的个性差异,常用的导尿管留置尿道后有很多患者出现尿液侧漏现象,尤其是留置导尿管管径偏小或尿道肌肉松弛的患者,容易多发尿液侧漏现象,严重影响导尿患者的生活质量。究其原因,是由于现有导尿管不管采用哪种材料生产,每种规格的导尿管管径都是固定的,选用外径偏小的导尿管、或者患者尿道松弛,留置后难免会使尿道与导尿管外周之间产生间隙,尿液沿导尿管侧漏。为此,临床需要一种新型的导尿管,克服尿液侧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导尿管留置后的侧漏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防止尿液侧漏的新型导尿管,主要由导尿管管体,固定球囊、高膨胀海绵环以及分支接口组成。
4.所述的导尿管管体是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弹性管路,按照导尿管管体的外径不同,设置为6fr~28fr多个规格,每2fr为一个规格进阶;导尿管管体内部设有2个或3个通路。
5.以导尿管管体内设有2个通路的为例,其中的第1个通路与固定球囊连通,用于向固定球囊内部注水或注气,使固定球囊膨胀后稳定留置在膀胱内。导尿管管体的头部设有1个或2个引流孔,第2个通路与导尿管头部的引流孔连通,用于膀胱内尿液的向外引流。
6.再以导尿管管体内设有3个通路的为例,在上述的导尿管管体内设有2个通路的技术方案基础上,增加第3通路;第3通路用于注入冲洗液,实现膀胱冲洗。具体方式是,在导尿管管体的头部增加一个进液孔,第3通路与进液孔连通。
7.所述的固定球囊采用乳胶或硅橡胶等高弹性、高还原性材料制备,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薄膜球囊,根据匹配的导尿管管体管径尺寸不同,固定球囊内部容积10~30ml不等。固定球囊位于引流孔和进液孔的下游位置,固定球囊前后两端与导尿管管体的外周密闭结合,在固定球囊内部注水或充气后能膨胀并无泄漏。固定球囊内部与第1通路连通,具体方法是,在第2通路管壁上成形一个1mm左右的小孔,小孔能与固定球囊内部连通。
8.所述的高膨胀海绵环是采用医用pva材料制成的圆柱体套环,壁厚1mm-2mm,长10mm-30mm。高膨胀海绵环的物理特点是,固有高吸水性和膨胀性能,遇到液体后能缓慢膨胀。高膨胀海绵环的内径分为6fr~28fr多个规格,每2fr为一个规格进阶,匹配不同的导尿管管体。高膨胀海绵环设置在固定球囊的下游位置,具体是,高膨胀海绵环设置在固定球囊下游的10mm-20mm处。
9.导尿管管体内的尾部还分支接口,分支接口采用导尿管管体相同的材料制备,通
常为树杈分支形状。分支接口设有2个-3个转换接头,依次与导尿管管体内的第1通路、第2通路以及第3通路连通。比如,分支接口与固定球囊连通的第1通路尾部设有自锁式注水或注气接口,注水或注气完成后能还原封闭状态;分支接口与第2通路连通的转换接口可以连接集尿袋,用于将排出尿液引流至集尿袋中;分支接口与第3通路连通的尾部设有自锁式注水接口,注水冲洗完成后能重新封闭。
10.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防止尿液侧漏的新型导尿管,其意义在于:高膨胀海绵环能够缓慢吸收侧漏的尿液,并在吸收尿液后体积膨胀,自动形变形状,有效填塞患者尿道与导尿管外周的间隙,防止尿液侧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生存质量,填补了留置导尿的技术空白。
附图说明
11.图1.本公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中所示:导尿管管体(1)、固定球囊(2)、高膨胀海绵环(3)、引流孔(4)、进液孔(5)、分支接口(6)、固定球囊接口(7)、集尿袋接口(8)、膀胱冲洗接口(9)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
14.实施例1:本公开实施例的制备方式
15.1、如图1所示,开具导尿管管体(1)的挤出模具,外径fr16,导管内部设有3个通路,采用医用硅胶材料挤出管材后,分切成为每段40cm,生产1000根,备用。
16.2、采用聚氨酯薄膜材料,制备固定球囊(2),圆形,容积20ml,生产1000只,备用。
17.3、开出高膨胀海绵环(3)的成形模具,制备的高膨胀海绵环(3)壁厚1.5mm,内径5.4mm,高15mm,生产1000只,备用。
18.4、用导管管头成形设备,封闭导尿管管体(1)的头部,使其成弧形状或半球状。
19.5、采用导管管壁开孔器,在导尿管管体(1)的头部、第1通路(5)的管壁上,开出一个直径1mm左右的圆形小孔,该圆孔与第1通路连通。以该圆形小孔为中心点,将固定球囊(2)套入导尿管管体(1)后,采用高频热合设备将固定球囊(2)两端密闭组装在导尿管管体(1)上,检查密闭性能。
20.6、采用导管管壁开孔器,在导尿管管体(1)的头部10mm处的第2通路管壁上,开出直径2.5mm的圆孔,作为尿液引流孔(4),该圆孔与第2通路连通。
21.7、采用导管管壁开孔器,在导尿管管体(1)的头部15mm处的第3通路管壁上,开出直径2.0mm的圆孔,作为膀胱冲洗的进液孔(5),该圆孔与第3通路连通。
22.8、将高膨胀海绵环(3)从导尿管管体(1)的尾部套入管身,套入至固定球囊(2)下游5mm出后,高膨胀海绵环(3)的两端采用医用胶水与管身固定。
23.9、采用医用胶水,导尿管管体(1)的尾部粘接分支接口(6),分支接口(6)的固定球囊接口(7)与第1通路连通,集尿袋接口(8)与第2通路连通、膀胱冲洗接口(9)与第3通路连通.
24.10、检查各通路与分支接口(6)连接的通畅性,固定连接部位应能不低于承受10n的拉力,采用医用薄膜袋包装,环氧乙烷灭菌,制备完成。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实施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尿液侧漏的新型导尿管,主要由主要由导尿管管体(1),固定球囊(2)、高膨胀海绵环(3)以及分支接口(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尿管管体(1)是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弹性管路,导尿管管体(1)内部设有2个或3个通路;固定球囊(2)位于引流孔(4)和进液孔(5)的下游位置,固定球囊(2)前后两端与导尿管管体(1)的外周密闭结合;所述的高膨胀海绵环(3)是采用医用pva材料制成的圆柱体套环,高膨胀海绵环(3)设置在固定球囊(2)下游的10mm-20mm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尿液侧漏的新型导尿管,其特征还在于:高膨胀海绵环(3)能够缓慢吸收侧漏的尿液,并在吸收尿液后体积膨胀,自动形变形状,有效填塞患者尿道与导尿管外周的间隙,防止尿液侧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尿液侧漏的新型导尿管,其特征还在于:高膨胀海绵环(3)的内径分为6fr~28fr多个规格,每2fr为一个规格进阶,匹配不同的导尿管管体(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尿液侧漏的新型导尿管,其特征还在于:分支接口(6)设有2个-3个转换接头,依次与导尿管管体(1)内的第1通路、第2通路以及第3通路连通。

技术总结
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防止尿液侧漏的新型导尿管,主要由主要由导尿管管体(1),固定球囊(2)、高膨胀海绵环(3)以及分支接口(6)组成,其特征还在于:高膨胀海绵环(3)能够缓慢吸收侧漏的尿液,并在吸收尿液后体积膨胀,自动形变形状,有效填塞患者尿道与导尿管外周的间隙,防止尿液侧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生存质量,填补了留置导尿的技术空白。填补了留置导尿的技术空白。填补了留置导尿的技术空白。


技术研发人员:赵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4.01
技术公布日:2022/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