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制作、使用方法及手术导板与流程

文档序号:30987877发布日期:2022-08-03 01:48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制作、使用方法及手术导板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制作、使用方法及手术导板。


背景技术:

2.口腔种植学随着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患者也越来越接受种植牙的治疗。随着人均手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从传统的全口假牙转而接受种植治疗,因为种植能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咀嚼效率和美观性。
3.但是往往在下颌后牙区存在骨量不足的情况,特别是垂直方向上的骨高度不足,由于多年佩戴全口义齿或没有条件及时进行种植修复,牙缺失后牙槽骨持续吸收和萎缩,导致后牙区种植高度不足,距离下牙槽神经管较近,无法进行种植手术。
4.遇到这种情况临床最常使用的方法是自体骨增量,但是很多患者年纪较大,而自体骨增量的创伤很大,不适合年纪较大的患者。这种情况下如果想要进行种植治疗,只有辅以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
5.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是翻瓣暴露牙槽骨之后,根据颏神经孔的位置和cbct影像,估计下牙槽神经的走形和位置,然后在颊侧骨壁开窗,取出骨块,暴露神经管,将神经管牵出,然后进行种植治疗。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创伤较小,适合下颌骨吸收较多和下牙槽神经较高的病例,但是技术敏感性较高,需要熟练掌握口腔颌面解剖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导致这个手术难以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敏感性高,基于医生经验判断和操作,难度较大、普及率低,本发明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制作、使用方法及手术导板。
7.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tep1.构建口腔术前三维模型;step2.在口腔术前三维模型上重建下牙槽神经管的三维模型;step3.将重建好的下牙槽神经管三维模型向颊侧按照需要神经移位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step4.将移位后的下牙槽神经管三维模型分别向冠方和根方偏移拉伸一定长度,然后用布尔运算减去偏移前的神经管模型,形成引导沟槽模型,用于引导骨璧磨除和开窗;step4.设计牙支持式导板或黏膜支持式导板,且导板暴露引导槽的位置;step5.将引导沟槽模型与牙支持式导板或黏膜支持式导板连接为一个整体,完成口腔种植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的设计;step6.3d打印口腔种植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
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口腔种植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用的手术导板,该手术导板基于数字化技术、三维建模和三维重建技术,在计算机内精确计算分析下牙槽神经的位置和走形,模拟最佳手术过程和骨壁开窗位置,包括骨璧开窗的方向、位点、角度、范围,然后
在计算机中设计一种引导装置,也就是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通过该导板能在实际操作中引导骨璧的切割,开窗和神经移位,降低手术的难度,节约临床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精度,降低手术创伤。
10.进一步优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牙龈翻瓣手术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1中,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包括骨模型、牙龈炎牙列数据和软组织牙龈的信息在内数据信息构建口腔术前三维模型。
11.进一步优选,所述step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tep11.拍摄cbct,构建患者的颌骨模型;step12.口内扫描获取患者的牙列牙龈数据;step13.基于天然牙匹配颌骨模型和牙列牙龈数据;step14.获得软组织牙龈的信息;step15.基于上述信息构建口腔术前三维模型。
12.进一步优选,所述step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tep11.制作放射性诊断导板;step12.将放射性诊断导板戴入患者口内并拍摄cbct;step13.将放射性诊断导板单独拍摄cbct;step14.三维重建上述两个cbct数据,并根据放射性诊断导板上的阻射点位,匹配两个cbct数据模型;step15.测量放射性诊断导板组织面最底端至牙槽骨的距离,获取软组织高度;step16.基于上述信息构建口腔术前三维模型。
13.进一步优选,所述step2中,基于cbct下颌低密度影像三维重建下牙槽神经管的三维模型。
14.进一步优选,所述step2中,还包括根据cbct片切影像检查三维重建的下牙槽神经管建模情况,并进行微调。
15.进一步优选,所述step3中,下牙槽神经管三维模型的移动距离根据骨璧磨除和开窗使用的工具的工作长度确定。
16.进一步优选,所述step4中,下牙槽神经管三维模型分别向冠方和根方偏移拉伸2mm-4mm。
17.一种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采用上述的一种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制作方法获得。
18.一种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的使用方法,所述导板是采用上述的一种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制作方法获得;包括以下步骤:
19.对术区的牙龈黏膜进行翻瓣;通过余留的健康天然牙或者黏膜吸附力,将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戴入患者口内并复位;设计时选定好的骨璧磨除和开窗使用的工具沿着手术导板的引导沟槽磨除骨组织或者沿着引导沟槽切割并取下骨块,打磨设定深度刚好齐平引导沟槽表面;牵拉出下牙槽神经管,然后进行种植手术。
20.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1.本发明降低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的临床操作难度,提升手术的精度和降低手术的创伤,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手术导板,指示下牙槽神经的位置并引导骨璧开窗和磨除的过程,能精准磨除覆盖于神经颊侧表面的骨并暴露神经,从而完成神经的移位。该技术结合了三维重建技术、3d打印技术、三维建模技术和医学影像等技术,在计算机中获取精准的神经管的位置,并给予虚拟神经管的位置设计和规划骨璧开窗的范围、深度和角度等,从而引导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
22.本发明提供的手术导板能够使口腔种植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更加简单更快捷,降低了技术敏感性和对经验的需求,于术前完成了手术规划,进行了神经的定位,并通过手术
导板,于术中直接进行骨璧开窗,节约临床手术时间。
23.本发明提供的手术导板是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更加精准和微创,通过cbct重建能精准获取下牙槽神经的位置,再由手术导板引导手术和定位,能精准进行手术的同时,降低了骨开窗磨除骨组织的量降低了术后的炎症反应,增加了种植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4.本发明的应用,使得在数字化技术和导板引导技术的辅助下,能普及下牙槽神经移位术,使下颌骨骨量不足的种植病例能在微创不植骨的情况下能实现种植治疗。
25.本发明基于数字化技术、3d打印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将口腔种植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从传统的经验型过渡为了数字化型,为未来手术机器人技术做准备。
附图说明
2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27.图1为实施例1的cbct和口扫模型数据匹配示意图。
28.图2为实施例1的三维建模下牙槽神经管三维模型示意图。
29.图3为实施例1的下牙槽神经管三维模型移位示意图。
30.图4为实施例1的基于口扫模型设计牙支持式导板示意图。
31.图5为实施例1的引导沟槽模型示意图;图中两个模型表示不同角度下模型。
32.图6为实施例1的引导沟槽模型与牙支持式导板相连为整体示意图。
33.图7为实施例1的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示意图;图中四个模型表示不同角度下的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35.实施例1
3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制作方法,针对单颗牙种植案例设计手术导板,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37.step1.拍摄cbct,构建患者的颌骨模型。
38.step2.口内扫描获取患者的牙列牙龈数据。
39.step3.基于天然牙匹配颌骨模型和牙列牙龈数据。
40.step4.测量牙龈至牙槽骨的距离,获取软组织高度,也就是翻瓣时牙龈切开的厚度。
41.step5.基于上述信息构建口腔术前三维模型。
42.step6.基于cbct下颌低密度影像三维重建下牙槽神经管的三维模型;并根据cbct片切影像检查三维重建的下牙槽神经管建模情况,并进行微调。
43.step7.选择带有10mm刻度线的车针作为手术骨璧开窗的工具;将重建好的下牙槽神经管的三维模型向颊侧向需要神经移位的方向移动10mm。
44.step8.再将移动后的下牙槽神经管的三维模型分别向冠方和根方偏移拉伸3mm,然后用布尔运算减去偏移前的神经管模型,形成引导沟槽模型,用于引导骨璧磨除和开窗。
45.step9.基于口内扫描数据设计牙支持式导板,该牙支持式导板要暴露引导槽的位置。
46.step 10.将引导沟槽模型和牙支持式导板连接为一个整体,完成口腔种植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的设计。
47.step 11.3d打印口腔种植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
48.本实施例制作的一种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的使用方法为:通过余留的健康天然牙将腔种植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戴入患者口内并复位;用设计时选定好的车针沿着导板的引导沟槽磨除骨组织,打磨深度为10mm刻度线刚好齐平引导沟槽表面,暴露出下牙槽神经管;牵拉出下牙槽神经管,然后进行种植手术。
49.实施例2
5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制作方法,针对无牙颌全口种植案例设计手术导板,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51.step1.制作放射性诊断导板。
52.step2.将放射性诊断导板戴入患者口内并拍摄cbct。
53.step3.将放射性诊断导板单独拍摄cbct。
54.step4.三维重建上述两个cbct数据,并根据放射性诊断导板上的阻射点位,匹配两个cbct数据模型,三维重建形成的诊断性放射导板。
55.step5.测量放射性诊断导板组织面最底端至牙槽骨的距离,获取软组织高度。
56.step6.基于上述信息构建口腔术前三维模型。
57.step7.基于cbct下颌低密度影像三维重建下牙槽神经管的三维模型,并根据cbct片切影像检查三维重建的下牙槽神经管建模情况,并进行微调。
58.step8.选择带有10mm刻度线的车针作为手术骨璧开窗的工具,将重建好的下牙槽神经管的三维模型向颊侧向需要神经移位的方向移动10mm。
59.step9.将移动后的下牙槽神经管三维模型分别向冠方和根方偏移拉伸3mm,然后用布尔运算减去偏移前的神经管模型,形成引导沟槽模型。
60.step10.将引导沟槽模型和放射性诊断导板三维重建模型连接为一个整体,并切割去除放射性诊断导板上阻挡引导沟槽的部分,完成口腔种植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的设计。
61.step11.3d打印口腔种植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
62.本实施例制作的一种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的使用方法为:对术区的牙龈黏膜进行翻瓣;通过黏膜吸附力复位并戴入下牙槽神经移位手术导板至患者口内并复位;用设计时选定好的车针沿着手术导板的引导沟槽磨除骨组织,打磨深度为10mm刻度线刚好齐平引导沟槽表面,暴露出下牙槽神经管;牵拉出下牙槽神经管,然后进行种植手术。
63.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