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靶向穿刺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21106发布日期:2022-08-13 00:58阅读:40来源:国知局
超声引导靶向穿刺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引导靶向穿刺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给病人进行胸腔积液穿刺时主要是用穿刺针。
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其中申请号为cn110432958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超声引导靶向穿刺定位装置,该专利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临床上对不明确的增生肿物需要进行穿刺活检,以对肿物进行定性,经皮介入治疗技术以其精准微创高效方兴未艾,经皮介入多以影像为引导,其中超声引导以其灵活性深受广大介入医生的推崇,而在穿刺手术中,医生多是以徒手形式完成介入穿刺的,这样就局限了此技术的可复制性,很难做到同质化、标准化,且该专利通过设计的第四紧锁螺栓、旋钮、齿轮以及安装槽等结构的互相配合下已解决上述问题。
4.现有技术中,为了快速且较为精准的实现穿刺针的定向穿刺操作,多是通过超声引导靶向技术加以辅助,但由于患者在进行穿刺定位以及穿刺过程中,患者始终处于局麻的状态下,使得患者的腹部存在一定的呼吸强度,并带动患者的皮肤层发生动作,进而会严重影响超声引导靶向定位的精准度,同时在穿刺的过程中,还容易改变穿刺方向,进而会造成不良后果。
5.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超声引导靶向穿刺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为了快速且较为精准的实现穿刺针的定向穿刺操作,多是通过超声引导靶向技术加以辅助,但由于患者在进行穿刺定位以及穿刺过程中,患者始终处于局麻的状态下,使得患者的腹部存在一定的呼吸强度,并带动患者的皮肤层发生动作,进而会严重影响超声引导靶向定位的精准度,同时在穿刺的过程中,还容易改变穿刺方向,进而会造成不良后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超声引导靶向穿刺定位装置。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超声引导靶向穿刺定位装置,包括第一体型适应组件和第二体型适应组件,所述第一体型适应组件和第二体型适应组件顶端所开设的两个气槽内设置有同一个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上设置有扭转组件,所述扭转组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横移组件,所述横移组件上设置有定位组件;
9.所述第一体型适应组件包括内置适应轴;
10.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伸缩式联动件,并且伸缩式联动件的底端还通过弹性件与气槽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置适应轴侧端面对应气槽的位置处与伸缩式联动气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伸缩式联动气管的另一端设置在腹压气囊的顶部,所述腹压气囊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联动套环。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第一体型适应组件和第二体型适应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体型适应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内部套设有内置适应轴,所述内置适应轴的底部卡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连接轴,所述第一螺纹连接轴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基座内侧的底部,所述第一螺纹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一主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固定连接在紧锁旋钮的表面,所述紧锁旋钮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基座的侧端面上。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基座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夹,所述内置适应轴的侧端面上开设有刻度尺,所述刻度尺精确到微米,并且气槽开设在内置适应轴的顶端。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伸缩式联动件底端的伸缩部位滑动连接在气槽内,所述联动套环的侧端面上螺纹连接有紧锁螺钉,所述紧锁螺钉的端部卡接在基座的侧端面上。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所述扭转组件包括手摇器,所述手摇器设置在其中一个伸缩式联动件的端部,所述手摇器的两个出入口内均转动连接有定滑轮,且两个定滑轮的表面传动连接有同一个联动带,所述联动带的一端缠绕连接在手摇器内置卷轴上,所述联动带的另一端缠绕连接在收卷辊的表面,所述收卷辊固定连接在联动轴的表面,所述联动轴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手摇器的内侧壁上,所述联动轴的表面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手摇器的内侧壁上,所述手摇器内置卷轴的顶端开设有棱柱式对接槽,所述棱柱式对接槽内套设有第一棱柱式旋钮。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0.所述转动环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转接槽,并且联动带传动连接在转接槽内,所述转接槽的内侧壁上还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和转接槽内滑动连接有同一个t字形第一滑行连接座,所述第一滑行连接座背离联动带的一面与另一个伸缩式联动件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
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2.所述横移组件包括联动座,所述联动座的内侧壁上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外置螺纹连接筒,所述外置螺纹连接筒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连接轴,所述第二螺纹连接轴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滑动座的内侧壁上,并且联动座滑动连接在滑动座的表面上,所述第二螺纹连接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二主动锥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对接式连轴,所述对接式连轴顶端所开设的棱柱槽内套设有第二棱柱式旋钮。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4.所述滑动座的端部固定连接在转动环的内侧壁上,并且对接式连轴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滑动座顶部所开设的穿行连接口内,并且支架滑动连接在穿行连接口内。
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6.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内置螺纹连接筒,所述内置螺纹连接筒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定向螺纹连接筒,所述定向螺纹连接筒卡接在联动座的顶部,所述内置螺纹连接筒内设置有穿
刺针,所述穿刺针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卡接有万向轴套,所述万向轴套内套接有关节轴,所述关节轴的关节口内套设有超声探头,所述超声探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行连接座,所述第二滑行连接座滑动连接在联动座底部所开设的滑行连接槽内,所述滑行连接槽的内侧壁上还通过支撑弹簧与联动座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
2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8.所述内置螺纹连接筒的表面套设有联动套,所述联动套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滑动连接有矩形座,所述矩形座固定连接在内置螺纹连接筒的外弧面上。
2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0.1、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第一体型适应组件、第二体型适应组件和联动组件,患者平躺在手术台上之后,利用第一体型适应组件和第二体型适应组件内置弹簧夹的夹持能力,将整个超声引导靶向穿刺定位装置稳稳地固定安装在手术台上,接着扭动紧锁螺钉并使其发生松动,使联动套环在基座的表面滑动直至腹压气囊贴合在患者的身上,控制好腹压气囊与患者之间的松紧度后,再次扭动紧锁螺钉以利于保持腹压气囊与患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因而患者在进行呼吸的过程中将会反复挤压腹压气囊,当腹压气囊被压缩时,腹压气囊内部的空气将会进入到气槽内,随着气槽内部压力的升高,伸缩式联动件将会推动与联动座相关联的超声探头以及穿刺针上行,当腹压气囊所受压力降低进行复位动作时,气槽内的空气将会被重新吸入到腹压气囊内,随着气槽内部压力的降低,伸缩式联动件将会推动与联动座相关联的超声探头以及穿刺针下行,使得穿刺针和超声探头能够伴随着患者的呼吸动作进行相应的升降动作,有利于保证穿刺针和超声探头与患者待穿刺部位保持相对静止,当对病人进行穿刺工作时,能够对穿刺针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无需人工用手扶持穿刺针,使得在穿刺过程中,穿刺针更加稳定,进而提高了穿刺手术的成功率,而且还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为医生提供了方便,使用更加方便。
31.2、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扭转组件、第一体型适应组件、第二体型适应组件和横移组件,在完成腹压气囊与患者之间的组合连接后,扭动紧锁旋钮,利用第一主动锥齿轮和第一从动锥齿轮之间的联动效应,进而便能够将扭力转嫁至第一螺纹连接轴上,使第一螺纹连接轴在螺纹筒内转动,在扭力以及螺纹咬合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下,便能够带动穿刺针和超声探头向患者的方向快速靠近,有利于缩短穿刺针的定位时间,在完成高度的初级定位后,根据待穿刺位点,调节穿刺针的移动方向,扭动第一棱柱式旋钮将联动带收卷在内置卷轴上,进而便能够利用联动带带动转动环沿着一个方向转动,再次扭动第二棱柱式旋钮释放卷轴上的联动带,在扭力弹簧复位弹力的作用下,联动带将会被收卷在收卷辊上,进而便能使联动带带动转动环沿着另一个方向转动,在完成超声探头和穿刺针移动方位的定位工作后,扭动第二棱柱式旋钮利用第二主动锥齿轮与第二从动锥齿轮之间的联动效应,进而便能够将扭力专家指第二螺纹连接轴上,从而便能够带动超声探头和穿刺针做线性运动,实现了快速精确地确定穿刺针穿刺方向以及穿刺角度,还可避免医患双方受到较大的辐射暴露量,提高了穿刺定位的成功率。
32.3、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定位组件,扭动联动套带动内置螺纹连接筒转动,在扭力以及螺纹咬合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下,穿刺针将会缓慢靠近患者,在此过程中,穿刺针将会通过连接板带动超声探头进行同步下行动作,在辅以支撑弹簧的弹性支撑力,从而便能够在保证定位位点不变的基础上,改变超声探头的倾斜角度,利用三角函数,从而能够快速计算
出穿刺针的刺入深度,有效保证了术中患者体位舒适度以及医生对刺入深度的把控,保证穿刺手术的一次性成功率。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超声引导靶向穿刺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超声引导靶向穿刺定位装置中扭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超声引导靶向穿刺定位装置中收卷辊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超声引导靶向穿刺定位装置中第一体型适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超声引导靶向穿刺定位装置中第一滑行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超声引导靶向穿刺定位装置中横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9.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超声引导靶向穿刺定位装置中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0.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超声引导靶向穿刺定位装置中超声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41.图例说明:
42.1、第一体型适应组件;101、基座;102、内置适应轴;103、第一螺纹连接轴;104、第一从动锥齿轮;105、第一主动锥齿轮;106、紧锁旋钮;2、第二体型适应组件;3、扭转组件;301、第一棱柱式旋钮;302、手摇器;303、定滑轮;304、联动带;305、收卷辊;306、扭力弹簧;307、联动轴;308、棱柱式对接槽;4、联动组件;401、伸缩式联动件;402、伸缩式联动气管;403、腹压气囊;404、联动套环;405、紧锁螺钉;5、第一滑行连接座;6、横移组件;601、联动座;602、外置螺纹连接筒;603、第二螺纹连接轴;604、第二从动锥齿轮;605、第二主动锥齿轮;606、对接式连轴;607、第二棱柱式旋钮;608、滑动座;7、定位组件;701、支撑弹簧;702、内置螺纹连接筒;703、联动套;704、穿刺针;705、连接板;706、第二滑行连接座;707、关节轴;708、超声探头;709、万向轴套;8、转动环。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4.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声引导靶向穿刺定位装置,包括第一体型适应组件1和第二体型适应组件2,第一体型适应组件1和第二体型适应组件2顶端所开设的两个气槽内设置有同一个联动组件4,联动组件4上设置有扭转组件3,扭转组件3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环8,转动环8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横移组件6,横移组件6上设置有定位组件7;
45.第一体型适应组件1包括内置适应轴102;
46.联动组件4包括伸缩式联动件401,并且伸缩式联动件401的底端还通过弹性件与气槽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内置适应轴102侧端面对应气槽的位置处与伸缩式联动气管402的一端相连通,伸缩式联动气管402的另一端设置在腹压气囊403的顶部,腹压气囊403的端
部固定连接有联动套环404。
47.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体型适应组件1和第二体型适应组件2的结构相同,第一体型适应组件1包括基座101,基座101的内部套设有内置适应轴102,内置适应轴102的底部卡接有螺纹筒,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连接轴103,第一螺纹连接轴103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基座101内侧的底部,第一螺纹连接轴1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锥齿轮104,第一从动锥齿轮104的表面啮合有第一主动锥齿轮105,第一主动锥齿轮105固定连接在紧锁旋钮106的表面,紧锁旋钮106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基座101的侧端面上,基座101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夹,内置适应轴102的侧端面上开设有刻度尺,刻度尺精确到微米,并且气槽开设在内置适应轴102的顶端。
48.实施方式具体为:患者平躺在手术台上之后,利用第一体型适应组件1和第二体型适应组件2内置弹簧夹的夹持能力,将整个超声引导靶向穿刺定位装置稳稳地固定安装在手术台上,在完成腹压气囊403与患者之间的组合连接后,扭动紧锁旋钮106,利用第一主动锥齿轮105和第一从动锥齿轮104之间的联动效应,进而便能够将扭力转嫁至第一螺纹连接轴103上,使第一螺纹连接轴103在螺纹筒内转动,在扭力以及螺纹咬合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下,便能够带动穿刺针704和超声探头708向患者的方向快速靠近,有利于缩短穿刺针704的定位时间。
49.具体的,如图1所示,伸缩式联动件401底端的伸缩部位滑动连接在气槽内,联动套环404的侧端面上螺纹连接有紧锁螺钉405,紧锁螺钉405的端部卡接在基座101的侧端面上。
50.实施方式具体为:当腹压气囊403被压缩时,腹压气囊403内部的空气将会进入到气槽内,随着气槽内部压力的升高,伸缩式联动件401将会推动与联动座601相关联的超声探头708以及穿刺针704上行,当腹压气囊403所受压力降低进行复位动作时,气槽内的空气将会被重新吸入到腹压气囊403内,随着气槽内部压力的降低,伸缩式联动件401将会推动与联动座601相关联的超声探头708以及穿刺针704下行,使得穿刺针704和超声探头708能够伴随着患者的呼吸动作进行相应的升降动作,有利于保证穿刺针704和超声探头708与患者待穿刺部位保持相对静止。
51.具体的,如图2和3所示,扭转组件3包括手摇器302,手摇器302设置在其中一个伸缩式联动件401的端部,手摇器302的两个出入口内均转动连接有定滑轮303,且两个定滑轮303的表面传动连接有同一个联动带304,联动带304的一端缠绕连接在手摇器302内置卷轴上,联动带304的另一端缠绕连接在收卷辊305的表面,收卷辊305固定连接在联动轴307的表面,联动轴307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手摇器302的内侧壁上,联动轴307的表面套接有扭力弹簧306,扭力弹簧306的一端固定连接手摇器302的内侧壁上,手摇器302内置卷轴的顶端开设有棱柱式对接槽308,棱柱式对接槽308内套设有第一棱柱式旋钮301,转动环8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转接槽,并且联动带304传动连接在转接槽内,转接槽的内侧壁上还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和转接槽内滑动连接有同一个t字形第一滑行连接座5,第一滑行连接座5背离联动带304的一面与另一个伸缩式联动件401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
52.实施方式具体为:根据待穿刺位点,调节穿刺针704的移动方向,扭动第一棱柱式旋钮301将联动带304收卷在内置卷轴上,进而便能够利用联动带304带动转动环8沿着一个方向转动,再次扭动第二棱柱式旋钮607释放卷轴上的联动带304,在扭力弹簧306复位弹力
的作用下,联动带304将会被收卷在收卷辊305上,进而便能使联动带304带动转动环8沿着另一个方向转动。
53.具体的,如图6和7所示,横移组件6包括联动座601,联动座601的内侧壁上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外置螺纹连接筒602,外置螺纹连接筒602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连接轴603,第二螺纹连接轴603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滑动座608的内侧壁上,并且联动座601滑动连接在滑动座608的表面上,第二螺纹连接轴6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锥齿轮604,第二从动锥齿轮604的表面啮合有第二主动锥齿轮605,第二主动锥齿轮6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对接式连轴606,对接式连轴606顶端所开设的棱柱槽内套设有第二棱柱式旋钮607,滑动座608的端部固定连接在转动环8的内侧壁上,并且对接式连轴606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滑动座608顶部所开设的穿行连接口内,并且支架滑动连接在穿行连接口内。
54.实施方式具体为:在完成超声探头708和穿刺针704移动方位的定位工作后,扭动第二棱柱式旋钮607利用第二主动锥齿轮605与第二从动锥齿轮604之间的联动效应,进而便能够将扭力专家指第二螺纹连接轴603上,从而便能够带动超声探头708和穿刺针704做线性运动,实现了快速精确地确定穿刺针704穿刺方向以及穿刺角度。
55.具体的,如图7和8所示,定位组件7包括内置螺纹连接筒702,内置螺纹连接筒70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定向螺纹连接筒,定向螺纹连接筒卡接在联动座601的顶部,内置螺纹连接筒702内设置有穿刺针704,穿刺针70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05,连接板705的顶部卡接有万向轴套709,万向轴套709内套接有关节轴707,关节轴707的关节口内套设有超声探头708,超声探头70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行连接座706,第二滑行连接座706滑动连接在联动座601底部所开设的滑行连接槽内,滑行连接槽的内侧壁上还通过支撑弹簧701与联动座601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内置螺纹连接筒702的表面套设有联动套703,联动套70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滑动连接有矩形座,矩形座固定连接在内置螺纹连接筒702的外弧面上。
56.实施方式具体为:扭动联动套703带动内置螺纹连接筒702转动,在扭力以及螺纹咬合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下,穿刺针704将会缓慢靠近患者,在此过程中,穿刺针704将会通过连接板705带动超声探头708进行同步下行动作,在辅以支撑弹簧701的弹性支撑力,从而便能够在保证定位位点不变的基础上,改变超声探头708的倾斜角度,利用三角函数,从而能够快速计算出穿刺针704的刺入深度。
57.工作原理:使用时,患者平躺在手术台上之后,利用第一体型适应组件1和第二体型适应组件2内置弹簧夹的夹持能力,将整个超声引导靶向穿刺定位装置稳稳地固定安装在手术台上,在完成腹压气囊403与患者之间的组合连接后,扭动紧锁旋钮106,利用第一主动锥齿轮105和第一从动锥齿轮104之间的联动效应,进而便能够将扭力转嫁至第一螺纹连接轴103上,使第一螺纹连接轴103在螺纹筒内转动,在扭力以及螺纹咬合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下,便能够带动穿刺针704和超声探头708向患者的方向快速靠近,有利于缩短穿刺针704的定位时间,在完成高度的初级定位后,根据待穿刺位点,调节穿刺针704的移动方向,扭动第一棱柱式旋钮301将联动带304收卷在内置卷轴上,进而便能够利用联动带304带动转动环8沿着一个方向转动,再次扭动第二棱柱式旋钮607释放卷轴上的联动带304,在扭力弹簧306复位弹力的作用下,联动带304将会被收卷在收卷辊305上,进而便能使联动带304带动转动环8沿着另一个方向转动,在完成超声探头708和穿刺针704移动方位的定位工作后,扭
动第二棱柱式旋钮607利用第二主动锥齿轮605与第二从动锥齿轮604之间的联动效应,进而便能够将扭力专家指第二螺纹连接轴603上,从而便能够带动超声探头708和穿刺针704做线性运动,实现了快速精确地确定穿刺针704穿刺方向以及穿刺角度,扭动联动套703带动内置螺纹连接筒702转动,在扭力以及螺纹咬合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下,穿刺针704将会缓慢靠近患者,在此过程中,穿刺针704将会通过连接板705带动超声探头708进行同步下行动作,在辅以支撑弹簧701的弹性支撑力,从而便能够在保证定位位点不变的基础上,改变超声探头708的倾斜角度,利用三角函数,从而能够快速计算出穿刺针704的刺入深度,有效保证了术中患者体位舒适度以及医生对刺入深度的把控,将整个超声引导靶向穿刺定位装置稳稳地固定安装在手术台上,接着扭动紧锁螺钉405并使其发生松动,使联动套环404在基座101的表面滑动直至腹压气囊403贴合在患者的身上,控制好腹压气囊403与患者之间的松紧度后,再次扭动紧锁螺钉405以利于保持腹压气囊403与患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因而患者在进行呼吸的过程中将会反复挤压腹压气囊403,当腹压气囊403被压缩时,腹压气囊403内部的空气将会进入到气槽内,随着气槽内部压力的升高,伸缩式联动件401将会推动与联动座601相关联的超声探头708以及穿刺针704上行,当腹压气囊403所受压力降低进行复位动作时,气槽内的空气将会被重新吸入到腹压气囊403内,随着气槽内部压力的降低,伸缩式联动件401将会推动与联动座601相关联的超声探头708以及穿刺针704下行,使得穿刺针704和超声探头708能够伴随着患者的呼吸动作进行相应的升降动作,有利于保证穿刺针704和超声探头708与患者待穿刺部位保持相对静止,当对病人进行穿刺工作时,能够对穿刺针704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
58.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