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的浓度优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00763发布日期:2023-10-29 00:34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的浓度优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的浓度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1、聚合物驱是一项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技术,但由于陆相沉积油藏的储集层严重非均质性,聚合物驱后仍有相当部分剩余可动油未动用或动用差,再采用水驱及单一的化学驱技术进一步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难度越来越大。非均相化学驱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化学驱油体系,具有更强的扩大波及和驱油效率的能力,为聚合物驱后油藏及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强非均质油藏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有效途径,对老油田持续稳产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2、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设计是非均相化学驱应用的核心和基础,其中,粘弹性颗粒驱油剂与聚合物相互缠结,可强化网络结构,提高体系粘弹性,从而进一步增强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扩大波及能力。

3、申请人前期研究了一种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中驱油剂与聚合物配比优化方法(专利申请号:cn201910812301.7)。然而,目前在非均相化学驱油配方设计优化中,粘弹性颗粒驱油剂与聚合物复合体系浓度优化方法尚缺乏有效快捷的手段。因此,有必要研究粘弹性颗粒驱油剂与聚合物复合体系浓度优化方法,为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设计提供技术指导。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的浓度优化方法,本发明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实现粘弹性颗粒驱油剂与聚合物复合体系最低浓度的优选,为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设计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的浓度优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进行高、低渗透层分流量物理模拟试验,建立驱油剂-聚合物复合体系驱替相/原油粘度比-液流转向系数-浓度关系图版;

5、步骤2,根据目标油藏条件,确定驱油剂及其与聚合物的最佳配比,按此配比配制不同浓度的驱油剂-聚合物复合体系,测定各复合体系的粘度;

6、步骤3,计算不同浓度的驱油剂-聚合物复合体与原油的粘度比;

7、步骤4,根据步骤3所得粘度比以及步骤1建立的图版,获得液流转向系数,同时兼顾复合体系粘度比界限,确定驱油剂-聚合物复合体系最低使用浓度。

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9、①配制驱油剂与聚合物配比一定的不同浓度的驱油剂-聚合物复合体系,测定各复合体系的粘度;

10、②计算驱油剂-聚合物复合体系地下粘度;

11、③确定目标油藏的地下原油粘度;

12、④计算驱油剂-聚合物复合体系与原油粘度比;

13、⑤采用分流量物理模拟试验,记录注入不同浓度的驱油剂-聚合物复合体系的高、低渗透管产液量,计算相应的液流转向系数;

14、⑥根据④、⑤结果,通过对驱油剂-聚合物复合体系/原油粘度比、对应的浓度及液流转向系数作图,建立驱油剂-聚合物复合体系驱替相/原油粘度比-液流转向系数-浓度关系图版。

15、更进一步地,所述目标油藏地下原油粘度范围为40-150mpa·s。

16、更进一步地,步骤①中驱油剂与聚合物的配比为1-20:1-10。

17、更进一步地,步骤①中驱油剂-聚合物复合体系的质量浓度范围为0.1%-0.5%。

18、进一步地,步骤2中驱油剂-聚合物复合体系的质量浓度范围为0.15%-0.3%。

19、进一步地,步骤4中驱油剂-聚合物复合体系最低使用浓度应满足其对应的流转向系数≤1,该浓度下复合体系与与原油的粘度比≥0.2。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21、本发明所述方法利用建立的驱油剂与聚合物复合体系驱替相/原油粘度比-液流转向系数-浓度关系图版,能够快速、有效的实现粘弹性颗粒驱油剂与聚合物复合体系最低浓度的优选。

22、本发明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操作,为针对不同油藏条件下、发挥最佳调驱效果同时保持经济性的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设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从而保障非均相化学驱矿场实施。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的浓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的浓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的浓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驱油剂-聚合物复合体系的质量浓度范围为0.15%-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的浓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驱油剂-聚合物复合体系最低使用浓度应满足其对应的流转向系数≤1,该浓度下复合体系与与原油的粘度比≥0.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用于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的浓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油藏地下原油粘度范围为40-150mpa·s。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用于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的浓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中驱油剂与聚合物的配比为1-20:1-1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用于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的浓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中驱油剂-聚合物复合体系的质量浓度范围为0.1%-0.5%。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的浓度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驱油剂‑聚合物复合体系驱替相/原油粘度比‑液流转向系数‑浓度关系图版;根据目标油藏条件,确定驱油剂及其与聚合物的最佳配比,按此配比配制不同浓度的驱油剂‑聚合物复合体系,测定各复合体系的粘度;计算不同浓度的驱油剂‑聚合物复合体与原油的粘度比;根据所得粘度比以及建立的图版,获得液流转向系数,同时兼顾复合体系粘度比界限,确定驱油剂‑聚合物复合体系最低使用浓度。本发明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实现粘弹性颗粒驱油剂与聚合物复合体系最低浓度的优选。

技术研发人员:刘煜,杨勇,元福卿,潘斌林,王红艳,姜祖明,于群,魏翠华,陈晓彦,曾胜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