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医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71587发布日期:2022-08-02 21:54阅读:9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床,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医疗床。


背景技术:

2.现在医院的住院部里有很多病人,病人休息的时候都是躺在医疗床上的,现在的医疗床大同小异,一般都是有床架本体和床腿组成,由床腿支撑床架本体和病人,这种医疗床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能适用于各种病人,病人上下床非常不便利。
3.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036533.9一种方便病人下床的医疗床,包括医疗床横板,所述医疗床横板的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阻挡板,所述医疗床横板的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靠板,所述医疗床横板的正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两个竖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阻隔杆,所述医疗床横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筒,所述调节筒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缓冲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远离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柱,所述医疗床横板的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调节柱远离移动板的一端贯穿调节筒的内顶壁并与固定块固定连接,两个调节筒之间固定连接有调节板。
4.该方便病人下床的医疗床通过电机上的转轴带动第一调节块旋转,使调节绳缠绕在转轴上,配合调节筒和调节柱,使医疗床方便病人下床,但是不能对病人腿部和背部的角度进行调节,这样病人需要换姿势时,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协助,因此现在研发一种能够实现便于调节病人腿部和背部的角度的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医疗床。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方便病人下床的医疗床,不能对病人腿部和背部的角度进行调节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便于调节病人腿部和背部的角度的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医疗床。
6.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医疗床,包括有滚轮、框架、第一齿条、床架、第一护栏架、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床垫、床位角度调节机构、床位高度调节机构、手摇机构和护栏调节机构,框架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转动式连接有便于移动的滚轮,框架左后侧设置有第一齿条,框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床位高度的床位高度调节机构,床位高度调节机构上设置有床架,床架前侧设置有第一护栏架,床架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一隔板,床架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二隔板,床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床位角度的床位角度调节机构,框架上设置有手摇机构,床架上设置有用于对病人身体进行防护的护栏调节机构,床位角度调节机构上设置有床垫。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床位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有滑动轨、滑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条、调节架、衔接轴和第三固定器,框架内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设置有滑动轨,滑动轨内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套,滑套内均转动式连接有滑动轴,滑动轴上均设置有第一齿轮,滑动轨顶部均焊接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和第一齿轮啮合,滑动轴内侧均设置有调节架,相邻的两
个调节架之间均转动式连接有衔接轴,衔接轴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三固定器,第三固定器之间和床架连接。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床位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器、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第三调节板、第四调节板、第一滑轨、螺母、丝杆、第一转动架和第二固定器,床架右部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螺丝连接有第一固定器,床架左部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螺丝连接有第二固定器,第一固定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用于调节床垫的第一调节板,第一调节板右侧转动式连接有用于调节人们腿部角度的第二调节板,第二固定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用于调节人们头部角度的第四调节板,床架顶部中间焊接有第三调节板,第三调节板位于第一调节板和第四调节板之间,第三调节板顶部和床垫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床架左右两侧的中间均焊接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均滑动式连接有螺母,床架左右两侧的中间均转动式连接有丝杆,丝杆和螺母螺纹式连接,丝杆位于螺母外侧,床架右侧的中间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动架,第一转动架位于螺母内侧,螺母上也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动架,第二调节板和第四调节板底部均设置有固定轴,左右两侧的第一转动架上部分别和同侧的固定轴转动式连接。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手摇机构包括有第二转动架、第三齿条、第四齿条、第二齿轮、导向扣、第七齿条和第五齿条,框架中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动架,第二转动架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二齿轮,框架内左右两侧均前后通过螺栓设置有导向扣,导向扣位于第二齿条之间,左后侧的导向扣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七齿条,右后侧的导向扣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五齿条,左前侧的导向扣上滑动式连接有第四齿条,右前侧的导向扣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三齿条,第三齿条、第四齿条、第七齿条和第五齿条外侧均和相邻的滑套连接,第三齿条、第四齿条、第七齿条和第五齿条分别和相邻的第二齿轮啮合。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护栏调节机构包括有衔接固定架、第二护栏架、第四齿轮、卡位板和定位轴,床架后部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衔接固定架,两个衔接固定架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用于对病人身体进行防护的第二护栏架,第二护栏架左侧设置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一齿条啮合,第二护栏架左侧设置有用于限位的卡位板,卡位板位于第四齿轮右侧,第二隔板左后侧设置有定位轴,卡位板转动能够卡在定位轴上。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有显示屏、旋转片、扭力弹簧、固定片和全齿轮,第一隔板右部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固定片,固定片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旋转片,旋转片和固定片之间均设置有两个扭力弹簧,旋转片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显示屏,后侧的旋转片后侧设置有全齿轮。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能够带动全齿轮进行转动的限位调节机构,限位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二滑轨、滑动器、第六齿条、限位板、第四固定器和压缩弹簧,第一隔板右后侧设置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动器,滑动器上设置有第六齿条,第一隔板右后侧焊接有第四固定器,第四固定器位于第六齿条后侧,第四固定器上滑动式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前侧顶部开有凹槽,凹槽和第六齿条滑动式配合,限位板向前移动能够将第六齿条顶起,限位板上部和第四固定器之间设置有两个压缩弹簧。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旋转片和固定片均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隔板上。
14.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转动第二转动架,进而使得床架进行上升或者下降,下降后,便于病人上床和下床,而且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作用下,能够对病人的头部和腿部进行防护。
15.2、本发明通过第四齿轮向下移动在第一齿条上进行转动,使得卡位板和定位轴分离,进而使得第二护栏架向后转动打开,这样便于病人躺上床垫,当第四齿轮向上移动时,进而使得卡位板和定位轴卡接,如此能够使得第二护栏架转动闭合,如此能够对病人身体进行防护。
16.3、本发明通过转动丝杆,能够使得螺母向内侧或者外侧移动,进而使得第四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进行摆动或者复位,如此便可以对病人背部和腿部的角度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的床位角度调节机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的床位角度调节机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的床位角度调节机构第三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的床位高度调节机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的床位高度调节机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发明的手摇机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本发明的手摇机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1为本发明的护栏调节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2为本发明的转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3为本发明的a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14为本发明的限位调节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5为本发明的b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中标记为:1-滚轮,2-框架,3-第一齿条,4-床架,5-第一护栏架,6-第一隔板,7-第二隔板,8-床垫,9-床位角度调节机构,91-第一固定器,92-第一调节板,93-第二调节板,94-第三调节板,95-第四调节板,96-第一滑轨,97-螺母,98-丝杆,99-第一转动架,910-第二固定器,10-床位高度调节机构,101-滑动轨,102-滑动轴,103-第一齿轮,104-第二齿条,105-调节架,106-衔接轴,107-第三固定器,11-手摇机构,111-第二转动架,112-第三齿条,113-第四齿条,114-第二齿轮,115-导向扣,116-第七齿条,117-第五齿条,12-护栏调节机构,121-衔接固定架,122-第二护栏架,123-第四齿轮,124-卡位板,125-定位轴,13-转动机构,131-显示屏,132-旋转片,133-扭力弹簧,134-固定片,135-全齿轮,14-限位调节机构,141-第二滑轨,142-滑动器,143-第六齿条,144-限位板,145-第四固定器,146-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34.实施例1一种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医疗床,如图1-11所示,包括有滚轮1、框架2、第一齿条3、床架4、第一护栏架5、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床垫8、床位角度调节机构9、床位高度调节机构10、手摇机构11和护栏调节机构12,框架2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转动式连接有滚轮1,滚轮
1便于移动,框架2左后侧设有第一齿条3,框架2上设有床位高度调节机构10,床位高度调节机构10用于调节床位高度,床位高度调节机构10上设有床架4,床架4为铁制品,床架4前侧设有第一护栏架5,床架4顶部右侧设有第一隔板6,床架4顶部左侧设有第二隔板7,第一隔板6和第二隔板7能够起到防护的作用,床架4上设有床位角度调节机构9,床位角度调节机构9用于调节床位角度,框架2上设有手摇机构11,床架4上设有护栏调节机构12,护栏调节机构12用于对病人身体进行防护,床位角度调节机构9上设有床垫8。
35.床位高度调节机构10包括有滑动轨101、滑动轴102、第一齿轮103、第二齿条104、调节架105、衔接轴106和第三固定器107,框架2内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设有滑动轨101,滑动轨101内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套,滑套内均转动式连接有滑动轴102,滑动轴102上均设有第一齿轮103,滑动轨101顶部均焊接有第二齿条104,第二齿条104和第一齿轮103啮合,第一齿轮103移动时,在第二齿条104的作用下,能够使得第一齿轮103带动滑动轴102进行转动,滑动轴102内侧均设有调节架105,左右两侧相邻的两个调节架105之间均转动式连接有衔接轴106,衔接轴106前后两侧均通过螺丝连接有第三固定器107,第三固定器107之间和床架4连接。
36.床位角度调节机构9包括有第一固定器91、第一调节板92、第二调节板93、第三调节板94、第四调节板95、第一滑轨96、螺母97、丝杆98、第一转动架99和第二固定器910,床架4右部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螺丝连接有第一固定器91,床架4左部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螺丝连接有第二固定器910,第一固定器91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调节板92,第一调节板92用于调节床垫8,第一调节板92右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调节板93,第二调节板93用于调节人们腿部角度,第二固定器910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四调节板95,第四调节板95用于调节人们头部角度,床架4顶部中间焊接有第三调节板94,第三调节板94位于第一调节板92和第四调节板95之间,第三调节板94顶部和床垫8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床架4左右两侧的中间均焊接有第一滑轨96,第一滑轨96上均滑动式连接有螺母97,第一滑轨96能够对螺母97进行导向,床架4左右两侧的中间均转动式连接有丝杆98,丝杆98和螺母97螺纹式连接,通过转动丝杆98能够带动螺母97进行内外移动,丝杆98位于螺母97外侧,床架4右侧的中间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动架99,第一转动架99位于螺母97内侧,左右两侧的螺母97上也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动架99,第二调节板93和第四调节板95底部均设有固定轴,左侧的第一转动架99上部与左侧的固定轴转动式连接,右侧的两个第一转动架99上部均和右侧的固定轴转动式连接。
37.手摇机构11包括有第二转动架111、第三齿条112、第四齿条113、第二齿轮114、导向扣115、第七齿条116和第五齿条117,框架2中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动架111,第二转动架111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二齿轮114,通过转动第二转动架111带动第二齿轮114进行转动,框架2内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通过螺栓设有导向扣115,导向扣115位于第二齿条104之间,左后侧的导向扣115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七齿条116,右后侧的导向扣115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五齿条117,左前侧的导向扣115上滑动式连接有第四齿条113,右前侧的导向扣115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三齿条112,第三齿条112、第四齿条113、第七齿条116和第五齿条117外侧均和相邻的滑套连接,第三齿条112、第四齿条113、第七齿条116和第五齿条117分别和相邻的第二齿轮114啮合,第二齿轮114转动能够带动第三齿条112、第四齿条113、第七齿条116和第五齿条117进行移动。
38.护栏调节机构12包括有衔接固定架121、第二护栏架122、第四齿轮123、卡位板124
和定位轴125,床架4后部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衔接固定架121,两个衔接固定架121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护栏架122,第二护栏架122用于对病人身体进行防护,第二护栏架122左侧设有第四齿轮123,第四齿轮123和第一齿条3啮合,第二护栏架122左侧设有用于限位的卡位板124,卡位板124位于第四齿轮123右侧,第二隔板7左后侧设有定位轴125,卡位板124转动能够卡在定位轴125上,通过卡位板124卡在定位轴125,能够将第二护栏架122的位置进行限制,避免第二护栏架122转动打开。
39.当病人需要使用医疗床时,可以使用本医疗床;先将床架4调节到最低位置,可以通过转动第二转动架111,第二转动架111带动第二齿轮114转动,使得第三齿条112、第四齿条113、第七齿条116和第五齿条117分别向外侧移动带动滑套向外侧移动,滑套向外侧移动带动滑动轴102和第一齿轮103向外侧移动,第一齿轮103向外侧移动时,在第二齿条104的作用下,使得第一齿轮103转动带动滑动轴102转动,滑动轴102转动带动调节架105向内侧转动,进而将衔接轴106和第三固定器107向下移动,第三固定器107向下移动带动床架4向下移动,床架4向下移动带动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床垫8、床位角度调节机构9和护栏调节机构12向下移动,护栏调节机构12内的衔接固定架121、第二护栏架122、第四齿轮123、卡位板124和定位轴125会向下移动,在第一齿条3的作用下,带动第四齿轮123进行转动,第四齿轮123进行转动带动第二护栏架122和卡位板124向后侧转动,卡位板124向后侧转动和定位轴125分离,如此即可使得第二护栏架122向后转动打开,初始时床垫8属于横向平直状态,然后病人可以从后侧躺上床垫8进行休息,第二隔板7能够对病人的头部进行防护,第一隔板6能够对病人的脚部进行防护;然后需要将床架4的高度进行调节,可以通过反转第二转动架111,第二转动架111带动第二齿轮114反转,得第三齿条112、第四齿条113、第七齿条116和第五齿条117分别向内侧移动带动滑套向内侧移动,滑套向内侧移动带动滑动轴102和第一齿轮103向内侧移动,第一齿轮103向内侧移动时,在第二齿条104的作用下,使得第一齿轮103反转带动滑动轴102反转,滑动轴102反转带动调节架105向外侧转动,进而将衔接轴106和第三固定器107向上移动,第三固定器107向上移动带动床架4向上移动,床架4向上移动带动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床垫8、床位角度调节机构9和护栏调节机构12向上移动,护栏调节机构12内的衔接固定架121、第二护栏架122、第四齿轮123、卡位板124和定位轴125会向上移动,在第一齿条3的作用下,带动第四齿轮123进行反转,第四齿轮123进行反转带动第二护栏架122和卡位板124向前侧转动,卡位板124向前侧转动和定位轴125卡接,如此能够使得第二护栏架122位置被限制,在第一护栏架5和第二护栏架122的作用下,能够对病人的身体两侧进行防护,避免病人在翻转过程中,掉落到地面上;如果需要调节病人的腿部和背部的高度使,可以转动丝杆98,丝杆98转动带动螺母97向内侧或者向外侧移动,当螺母97向内侧移动时,能够将第一转动架99向上摆动撑起第四调节板95和第二调节板93,第四调节板95向上摆动时,能够将病人的背部向上撑起,第二调节板93向上摆动时,能够将病人的腿部向上撑起,当螺母97向外侧移动时,能够将第一转动架99向下摆动,使得第四调节板95和第二调节板93向下摆动复位,如此能够将病人的背部和腿部复位,使得背部和腿部成一条水平线上,如此一来就可以根据病人需求对比病人的腿部和背部进行调节角度。
40.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2、图3、图12、图13、图14和图15所示,还包括有转动机构13,转动机构13包括有显示屏131、旋转片132、扭力弹簧133、固定片134和全齿轮
135,第一隔板6右部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固定片134,固定片134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旋转片132,旋转片132和固定片134之间均设有两个扭力弹簧133,旋转片132之间设有可拆卸的显示屏131,病人可以通过显示屏131观看到不同的画面,能够加快病人康复,后侧的旋转片132后侧设有全齿轮135。
41.还包括有限位调节机构14,限位调节机构14能够带动全齿轮135进行转动,限位调节机构14包括有第二滑轨141、滑动器142、第六齿条143、限位板144、第四固定器145和压缩弹簧146,第一隔板6右后侧设有第二滑轨141,第二滑轨141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动器142,滑动器142上设有第六齿条143,第六齿条143移动能够带动全齿轮135进行转动,第一隔板6右后侧焊接有第四固定器145,第四固定器145位于第六齿条143后侧,第四固定器145上滑动式连接有限位板144,限位板144能够卡住第二护栏架122,能够对第二护栏架122起到固定限位的效果,限位板144前侧顶部开有凹槽,凹槽和第六齿条143滑动式配合,限位板144向前移动能够将第六齿条143顶起,限位板144上部和第四固定器145之间设有两个压缩弹簧146,两个压缩弹簧146为上下设置。
42.初始时,扭力弹簧133处于蓄力的状态,而且显示屏131处于朝下的状态,而且第六齿条143处于被限位板144向上顶起的状态;当第二护栏架122向上转动和限位板144接触时,使得限位板144向前移动,压缩弹簧146被压缩,而且限位板144能够对第二护栏架122进行限位,限位板144向前移动时,使得凹槽和第六齿条143下方接触,在扭力弹簧133的作用下,使得旋转片132向上转动带动显示屏131向上转动,使得全齿轮135进行转动,全齿轮135进行转动带动第六齿条143向下移动到凹槽内,如此病人可以观看显示屏131;当第二护栏架122向后转动和限位板144分离时,在压缩弹簧146的作用下,带动限位板144向后移动复位,使得凹槽和第六齿条143分离,将第六齿条143向上顶起,第六齿条143向上移动带动全齿轮135带动旋转片132进行向下转动,扭力弹簧133被扭转,使得显示屏131向下转动复位,如此能够对显示屏131起到防护的作用,由于旋转片132和固定片134均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隔板6上,因此能够将显示屏131轻松拆卸或者安装。
43.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