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吸氧的供氧复苏室转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48198发布日期:2022-07-30 06:14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吸氧的供氧复苏室转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复苏室转运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吸氧的供氧复苏室转运设备。
2.

背景技术:

3.转运设备在医院中是指对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移动和搬运,而转运设备在复苏室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复苏室用的转运设备一般都具有供氧功能,但是,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复苏室转运设备仍存在一些不足,就比如;如授权公告号为cn110522568b的发明,公开了心肺复苏抢救的综合平台。该平台包括一转运床,转运床为可伸缩结构,便于调节床体的高度;转运床上设置有心肺复苏和除颤结构、固定结构、呼吸系统、消毒装置、加热装置、还包括输液架、供电系统、监护系统和负压吸引装置。该平台结构设置合理,充分考虑各构件的重量布置以及使用便利性等,功能多样化,使用体验较好;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7050599b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氧设备,其包括储氧罐、氧气处理机构和吸氧设备,氧气处理机构包括潮化器、除菌过滤器和减压器,潮化器包括器体、器盖、葫芦切割气道;器盖上设有三通件、出氧管和注液阀;葫芦切割气道设置在和进氧接口的末端,葫芦切割气道形成有第一膨大腔、收缩腔、连接部和第二膨大腔,第一膨大腔与收缩腔之间设有第一球面筛,第二膨大腔端部设有第二球面筛,第一、二球面筛上设有若干消泡孔;器体内设有内层套筒,器盖上设有外层套筒,在器体、器盖扣合体状态下,内层套筒位于外层套筒的内侧。本吸氧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设计巧妙、使用方便,有效的克服了现有吸氧类器械存在的氧气湿化效果差和设备工作噪音大等缺陷。
4.但上述现有的技术方案在使用时不便于对氧气瓶进行稳定放置和更换,从而使得整体在转运过程中易出现缺少氧气的不良形象,同时在转运过程中可患者受到的颠簸较大,颠簸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方便吸氧的供氧复苏室转运设备,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5.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便吸氧的供氧复苏室转运设备,具有改变原有的方便吸氧的供氧复苏室转运设备不便于对氧气瓶进行稳定放置和更换,从而使得整体在转运过程中易出现缺少氧气的不良形象,同时在转运过程中可患者受到的颠簸较大,颠簸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特点。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吸氧的供氧复苏室转运设备,包括:转运床体,其下端面安装有减震器,且减震器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底座,并且底座的
下端外侧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中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内侧端安装有气囊,并且气囊靠近安装架中轴线的一侧端连接有安装组件,所述转运床体的下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杆;第一放置箱,其安装于底座的左侧上端面,且第一放置箱的内侧顶角处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内侧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内侧中端镶嵌设置有滚珠;支撑架,安装于转运床体的右侧后端,且支撑架与转运床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板,并且固定板的后端上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放置箱,所述第二放置箱的内侧前端贴合式设置有连接垫片,并且第二放置箱的内部放置有氧气罐,所述氧气罐的上端前侧设置有输气导管,且输气导管的前端连接有氧气面罩;调节组件,其安装于第二放置箱的后端内部,且调节组件的外侧端固定安装有调节盘,并且调节盘的前端外侧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前端面固定安装有防护板,且防护板的后端面外侧设置有限位板,并且限位板的后端内侧连接有第三弹簧。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便于对氧气罐进行稳定放置和更换,从而方便患者可更方便的进行吸氧工作,同时在转运过程中可减小患者所受到的颠簸程度,可有效避免颠簸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9.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块、通孔、限位杆和第一弹簧;安装块,其通过气囊安装于安装架的内部;通孔,其分别贯穿开设于安装块的前后两端内部;限位杆,其固定安装于安装架的内侧端;第一弹簧,其安装于限位杆的外侧端。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杆和第一弹簧安装于安装架的内部,同时限位杆和第一弹簧对安装块起到较好的限位和支撑作用。
11.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块通过通孔与限位杆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且安装块靠近安装架中轴线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槽状结构。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块在限位杆、气囊以及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对转运床体起到很好的缓冲和减震作用,从而可在转运过程中可降低对患者的颠簸效果。
13.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杆关于安装块的竖直中轴线呈前后对称设置,且安装块与气囊呈内外一一对应设置。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囊进一步加强了整体的减震效果,从而方便使用,可有效避免颠簸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15.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一放置箱构成伸缩结构,且支撑板的纵截面为圆弧形。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弹簧对支撑板具有安装的作用,从而便于使支撑板对放置于第一放置箱内部的氧气罐进行支撑,同时第二弹簧通过支撑板对氧气罐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17.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衔接轮和连接杆;调节杆,其安装于第二放置箱的前侧内部;衔接轮,其安装于调节杆的后端;
连接杆,其贯穿固定安装于衔接轮的内侧端。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衔接轮对连接杆起到安装的作用,便于将连接杆安装于第二放置箱的上端内部。
19.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杆与衔接轮采用啮合的方式相连接,且衔接轮与第二放置箱采用转动的方式相连接。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杆对衔接轮和连接杆具有较好的传动作用,从而便于通过调节杆来调节衔接轮和连接杆的转动效果。
21.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盘通过调节组件与第二放置箱构成转动结构,且调节盘与连接块呈前后一一对应设置。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盘可通过连接块来调节防护板的位置,从而可调节防护板与氧气罐的连接关系,使防护板对氧气罐起到保护的作用。
23.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盘与连接块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且连接块关于防护板的水平中轴线呈上下对称设置。
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盘在调节组件的作用下对连接块具有较好的传动作用,便于带动连接块在第二放置箱的内部发生滑动。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气囊、安装组件和安装杆,气囊和安装组件均安装于安装架的内部,且安装组件安装于气囊靠近安装架中轴线的一端外侧,同时安装杆的下端与安装组件相互连接,从而在患者转运过程中可减小患者所受到的颠簸程度,可有效避免颠簸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2、本发明通过设置设置有第一放置箱、第二弹簧和支撑板,支撑板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与第一放置箱构成伸缩结构,且第二弹簧和支撑板均安装于第一放置箱的顶角处,第二弹簧和支撑板对滚珠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便于将备用的氧气罐稳定放置于第一放置箱的内部;3、本发明通过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盘和连接块,调节盘在调节组件的作用下在第二放置箱的内部发生转动,且调节盘与连接块发生滑动连接,从而便于通过调节盘和连接块来调节防护板的位置,进而便于对氧气罐进行稳定放置和更换工作。
26.附图说明
2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二放置箱和氧气罐连接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二放置箱与调节组件连接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气囊和安装组件连接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二放置箱和限位板连接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转运床体;2、减震器;3、底座;4、移动轮;5、安装架;6、气囊;7、安装组件;
701、安装块;702、通孔;703、限位杆;704、第一弹簧;8、第一放置箱;9、第二弹簧;10、支撑板;11、滚珠;12、安装杆;13、支撑架;14、固定板;15、第二放置箱;16、连接垫片;17、氧气罐;18、输气导管;19、氧气面罩;20、调节组件;2001、调节杆;2002、衔接轮;2003、连接杆;21、调节盘;22、连接块;23、防护板;24、限位板;25、第三弹簧。
29.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吸氧的供氧复苏室转运设备,包括:转运床体1、减震器2、底座3、移动轮4、安装架5、气囊6、安装组件7、安装块701、通孔702、限位杆703、第一弹簧704、第一放置箱8、第二弹簧9、支撑板10、滚珠11、安装杆12、支撑架13、固定板14、第二放置箱15、连接垫片16、氧气罐17、输气导管18、氧气面罩19、调节组件20、调节杆2001、衔接轮2002、连接杆2003、调节盘21、连接块22、防护板23、限位板24和第三弹簧25;如附图1和附图4中所示,首先将所需转运的患者平躺在转运床体1的上端,再将氧气面罩19佩戴在患者的口鼻处,然后打开氧气罐17上端设置阀门,使氧气罐17内部的氧气通过输气导管18注入氧气面罩19的内部,再推动转运床体1对患者进行转运;由于安装块701通过通孔702与限位杆703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且安装块701靠近安装架5中轴线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槽状结构,安装块701与气囊6呈内外一一对应设置,且安装杆12通过槽状结构与安装块701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同时第一弹簧704关于限位杆703的竖直中轴线呈左右对称设置,当整体进行转运工作时,减震器2对转运床体1进行减震工作,同时安装杆12的下端与安装块701发生连接,此时安装块701通过通孔702与限位杆703发生滑动连接,使限位杆703外侧设置的第一弹簧704被压缩,对安装块701产生反方向的支撑力,同时气囊6被压缩,对安装块701的产生支撑,从而使得安装块701在第一弹簧704和气囊6的支撑力的作用下对安装杆12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使得减震器2、气囊6和安装组件7对转运床体1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进而在患者转运过程中可减小患者所受到的颠簸程度,可有效避免颠簸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32.如附图1和附图5中所示,由于支撑板10通过第二弹簧9与第一放置箱8构成伸缩结构,且支撑板10的纵截面为圆弧形,在该设备整体进行使用前可将备用的氧气罐17放置于第一放置箱8的内部,此时滚珠11在支撑板10和滚珠11的作用下与氧气罐17的外壁面相互连接,滚珠11降低了氧气罐17与支撑板10接触所产生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氧气罐17放置的流畅性,同时第二弹簧9和支撑板10对滚珠11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便于将备用的氧气罐17稳定放置于第一放置箱8的内部,同时可防止氧气罐17与第一放置箱8的内壁发生碰撞。
33.如附图2、附图3和附图6中所示,第二放置箱15在支撑架13和固定板14的作用下便于将氧气罐17放置于转运床体1的后端右侧,使氧气罐17可时患者更方便的进行吸氧工作,由于调节杆2001安装于第二放置箱15的前侧内部,衔接轮2002安装于第二放置箱15的内
部,且连接杆2003固定安装于衔接轮2002的内侧端,调节杆2001与第二放置箱15采用转动的方式相连接,且调节杆2001位于衔接轮2002的正前端,同时调节杆2001与衔接轮2002采用啮合的方式相连接,且衔接轮2002与第二放置箱15采用转动的方式相连接,当氧气罐17放置于第二放置箱15的内部时,转动调节杆2001,使调节杆2001与衔接轮2002发生啮合连接,同时衔接轮2002带动连接杆2003在第二放置箱15的内部发生转动,此时连接杆2003外端面固定安装的调节盘21与连接杆2003发生同步转动;由于调节盘21与连接块22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且连接块22关于防护板23的水平中轴线呈上下对称设置,当调节盘21发生转动时,其前端与连接块22发生滑动连接,此时连接块22在调节盘21的作用下向前移动,同时防护板23在连接块22的作用下在第二放置箱15的内部发生向前移动,此时防护板23与氧气罐17的后端面相互紧密连接时,同时氧气罐17的前端与连接垫片16相互紧密连接,从而使得防护板23和连接垫片16对氧气罐17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进而可提高氧气罐17放置的稳定性,可避免氧气罐17在整体进行转运的过程中发生移动的现象,方便患者更好的进行吸氧;由于限位板24与第二放置箱15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且第二放置箱15的横截面为“l”字型,同时限位板24通过第三弹簧25与第二放置箱15构成伸缩结构,当需要对氧气罐17进行更换时,只需反转调节杆2001,使调节盘21在衔接轮2002和连接杆2003的作用下发生转动,此时呈偏心设置的调节盘21的较短一端转至连接块22的内侧,同时呈压缩状态的第三弹簧25,恢复形变,从而通过限位板24带动防护板23向后移动,使得防护板23与氧气罐17分离,进而便于对氧气罐17进行更换。
3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