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导管、定位设备及导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71649发布日期:2023-11-09 12:2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医疗导管、定位设备及导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医疗导管、定位设备及导管系统。


背景技术:

1、过度活跃的神经会对人体器官或组织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疾病,常见的心脏疾病、血液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或肾脏疾病都有可能是局部交感神经的过度活跃所导致的。比如肾交感神经的慢性激活会引起一种或多种肾素的过度分泌从而导致肾脏的钠离子重吸收水平上升或心脏排血量的增加并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另外,长期的交感神经过度活跃所引起的体内部分激素水平过高(如去甲肾上腺素)可能对内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通过抑制局部交感神经的活动水平,此类症状都有机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疗。

2、射频消融是一种主要的神经消融方式,利用射频能量使局部组织产生高温,选择性地阻断区域内交感神经纤维的传导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度,从而达到缓解症状(如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比如在治疗顽固型高血压的去肾交感神经术(renal sympatheticdenervation,rdn)过程中,通过消融传入神经,可使上传中枢神经的神经冲动减少,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从而降低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每搏射血量使心脏血液输出降低,从而降低血压;通过消融传出神经,可使下传神经活动降低,从而增加肾小球过滤率,降低肾脏重吸收能力,使钠离子和水的重吸收量减少,导致更多的钠离子和水分排出体外,降低血容量,使血压下降。

3、传统的射频消融设备不包含任何导管运动或位置反馈功能,手术过程中的导管位置通常由额外的定位设备实现(如磁场定位设备、电场定位设备等)。但由于导管轴向对称的形状使常规的定位设备很难通过导管的外部特征识别出导管的弯折方向。对其他能量源的消融设备,例如脉冲消融、冷冻消融,也同样如此。传统设备通常需要操作者在手术过程中自行测试,再通过测试结果调整导管的弯折朝向;或是在手柄处标识导管的弯折方向让操作者通过识别设备和人体的相对位置来判断导管的弯折方向。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解决方式都需要操作者进行不同程度的逻辑判断或计算来得出导管的弯折方向,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误操作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导管、定位设备及导管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手柄,所述手柄连接于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其中,

3、所述手柄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集成电路模块,所述集成电路模块包括第一集成电路芯片和第二集成电路芯片,所述第一集成电路芯片用于感测所述外壳的径向朝向以得到第一感测结果,所述第二集电电路芯片用于感测所述外壳的运动状态以得到第二感测结果,所述第一感测结果及所述第二感测结果用于结合所述医疗导管的导管属性参数得到所述导管本体的末端的径向朝向。

4、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集成电路模块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具有两个安装槽,所述第一集成电路芯片和所述第二集成电路芯片分别容置于两个所述安装槽,且所述第一集成电路芯片和所述第二集成电路芯片的上表面均不超出所述固定件的最外侧外表面。

5、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固定件为中空的筒状结构件,且所述固定件的至少部分的外轮廓与所述手柄的内轮廓相匹配。

6、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固定件具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外壳具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配套连接,限定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外壳的相对位置。

7、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中的其中一者为限位槽,另一者为凸出件。

8、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医疗导管还包括扭矩传感器,所述扭矩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导管本体受连接的所述手柄影响的扭矩值,所述扭矩值用于结合所述医疗导管的导管属性参数、所述第一感测结果及所述第二感测结果以得到所述导管本体的末端的径向朝向。

9、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扭矩传感器设于所述导管本体与所述手柄的连接之处。

1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定位设备,用于与如前任一项所述的医疗导管配合使用,所述定位设备包括:信号处理单元和定位单元;其中,

11、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手柄反馈的所述第一感测结果和所述第二感测结果,以及所述医疗导管的导管属性参数,判断所述导管本体的末端的径向朝向;

12、所述定位单元用于定位所述导管本体的末端的三维位置,以及用于根据所述三维位置及所述径向朝向判断所述导管本体的末端的弯折方向。

13、可选的,在所述的定位设备中,所述定位设备还包括:定位显示单元,所述定位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导管本体在目标对象内的定位模拟图像,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定位单元的判断结果在显示的所述定位模拟图像上标注出所述导管本体的末端的弯折方向。

14、可选的,在所述的定位设备中,所述定位显示单元具有交互界面,所述交互界面用于操作者选定所述医疗导管的导管类型,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操作者于所述定位显示单元选定的所述导管类型调用预存的相应的所述导管属性参数。

15、可选的,在所述的定位设备中,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手柄反馈的所述第一感测结果和所述第二感测结果、所述医疗导管的导管属性参数以及所述导管本体受连接的所述手柄影响的扭矩值,判断所述导管本体的末端的径向朝向。

1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7、如前任一项所述的医疗导管;以及,

18、如前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设备,所述定位设备与所述医疗导管的所述集成电路模块电连接。

19、可选的,在所述的导管系统中,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射频电极,所述导管系统还包括射频发射器,所述射频发射器用于向所述射频电极发送射频信号。

20、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医疗导管、定位设备及导管系统,所述导管系统包括所述医疗导管和所述定位设备,所述医疗导管的手柄外壳内设有集成电路模块,该集成电路模块用于感测手柄外壳的径向朝向及运动状态,并可将感测结果发送给所述定位设备后,由所述定位设备根据定位的所述医疗导管的末端的三维位置、所述医疗导管的导管属性参数以及所述医疗导管发送的感测结果判断所述医疗导管的末端的弯折方向。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医疗导管、定位设备及导管系统,操作者可以通过导管末端的弯折方向实时地获取导管围绕不同轴向方向的旋转反馈,减少了手术过程中不必要的操作(如测试激发等),从而减少手术时间和手术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和手柄,所述手柄连接于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模块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具有两个安装槽,所述第一集成电路芯片和所述第二集成电路芯片分别容置于两个所述安装槽,且所述第一集成电路芯片和所述第二集成电路芯片的上表面均不超出所述固定件的最外侧外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中空的筒状结构件,且所述固定件的至少部分的外轮廓与所述手柄的内轮廓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具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外壳具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配套连接,限定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外壳的相对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中的其中一者为限位槽,另一者为凸出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导管还包括扭矩传感器,所述扭矩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导管本体受连接的所述手柄影响的扭矩值,所述扭矩值用于结合所述医疗导管的导管属性参数、所述第一感测结果及所述第二感测结果以得到所述导管本体的末端的径向朝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感器设于所述导管本体与所述手柄的连接之处。

8.一种定位设备,用于与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医疗导管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设备包括:信号处理单元和定位单元;其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设备还包括:定位显示单元,所述定位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导管本体在目标对象内的定位模拟图像,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定位单元的判断结果在显示的所述定位模拟图像上标注出所述导管本体的末端的弯折方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显示单元具有交互界面,所述交互界面用于操作者选定所述医疗导管的导管类型,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操作者于所述定位显示单元选定的所述导管类型调用预存的相应的所述导管属性参数。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手柄反馈的所述第一感测结果和所述第二感测结果、所述医疗导管的导管属性参数以及所述导管本体受连接的所述手柄影响的扭矩值,判断所述导管本体的末端的径向朝向。

12.一种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射频电极,所述导管系统还包括射频发射器,所述射频发射器用于向所述射频电极发送射频信号。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导管、定位设备及导管系统,所述导管系统包括所述医疗导管和所述定位设备,所述医疗导管的手柄外壳内设有集成电路模块,该集成电路模块用于感测手柄外壳的径向朝向及运动状态,并可将感测结果发送给所述定位设备,所述定位设备根据定位的所述医疗导管的末端的三维位置、所述医疗导管的导管属性参数以及所述医疗导管发送的所述感测结果判断所述医疗导管的末端的弯折方向。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医疗导管、定位设备及导管系统,操作者可以通过导管末端的弯折方向实时地获取导管围绕不同轴向方向的旋转反馈,减少了手术过程中不必要的操作(如测试激发等),从而减少手术时间和手术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董超,余志立,高宾,李少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鸿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