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瓷贴面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356177发布日期:2022-08-31 13:42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瓷贴面制作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牙齿贴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瓷贴面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2.牙齿贴面是牙齿美白修复的技术一种,牙齿贴面修复就是在变色或缺损的牙表面粘贴一层近似正常牙色的材料,达到美白或修复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牙齿贴面可以分为树脂贴面和瓷贴面两种。
3.瓷贴面是一种牙齿修复体,是应用粘结材料将薄层人工瓷修复体固定在患牙唇面以遮盖影响美观的缺损变色等缺陷的一种修复方法。其作为一种保存性修复治疗手段,近年来广泛用于临床,尤其适于对年轻恒牙、髓腔较大的前牙进行牙齿美容修复。瓷贴面具有颜色美观、备牙量少、抗液体吸收、生物相容性好、抗磨损、牙周保健及粘结牢固可靠等优点。但是,瓷贴面制作过程复杂,生产效率不高,制作成本较高,降低了瓷贴面修复的适应性。
4.因此,如何改变现有技术中,瓷贴面生产效率低、制作成本高导致瓷贴面修复适应性较低的现状,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瓷贴面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瓷贴面生产效率,降低瓷贴面制作成本,从而提高瓷贴面修复适应性。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瓷贴面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步骤一、根据牙齿模型设计出修复体三维模型;
8.步骤二、在设计软件中,在所述修复体三维模型上安装标准铸道三维模型,所述修复体三维模型与所述标准铸道三维模型相连;
9.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所述修复体三维模型、所述标准铸道三维模型进行3d打印,并得到修复蜡型;
10.步骤四、将所述修复蜡型与铸造底座相连,并采用包埋铸造方式得到修复体贴面成品。
11.优选地,步骤一中,对所述牙齿模型进行扫描,得到牙齿模型三维数据,根据所述牙齿模型三维数据,设计所述修复体三维模型。
12.优选地,步骤二中,所述标准铸道三维模型的一端与所述修复体三维模型相连,将所述标准铸道三维模型的另一端连接标准件三维模型;
13.将所述修复体三维模型、所述标准铸道三维模型以及所述标准件三维模型进行3d打印,并得到包含标准件蜡型的所述修复蜡型;
14.将所述修复蜡型的标准件端与所述铸造底座相连。
15.优选地,步骤二中,所述修复体三维模型以及所述标准铸道三维模型的数量均为
多个且一一对应。
16.优选地,步骤二中,所述标准件三维模型为圆盘状。
17.优选地,多组所述修复体三维模型以及所述标准铸道三维模型绕所述标准件三维模型的轴线周向均布。
18.优选地,部分所述修复体三维模型以及所述标准铸道三维模型于所述标准件三维模型上呈环状结构设置,部分所述修复体三维模型以及所述标准铸道三维模型位于所述环状结构内。
19.优选地,步骤四中,在将所述修复蜡型与所述铸造底座相连之前,去除所述修复蜡型3d打印过程中的多余支撑杆。
20.优选地,步骤四中,根据预设比例搅拌包埋材料,将搅拌好的包埋材料倒入包埋圈中,静置30min得到铸圈。
21.优选地,步骤四中,将包埋好的铸圈放入加热炉内烧制,加热到845℃
±
5℃,通过高温烧掉所述修复蜡型,将烧好的铸圈放入压铸炉内,并放入铸瓷块,压铸获得所述修复体贴面成品。
22.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的瓷贴面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牙齿模型设计出修复体三维模型;步骤二、在设计软件中,在修复体三维模型上安装标准铸道三维模型,修复体三维模型与标准铸道三维模型相连;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修复体三维模型、标准铸道三维模型进行3d打印,并得到修复蜡型;步骤四、将修复蜡型与铸造底座相连,并采用包埋铸造方式得到修复体贴面成品。
23.本发明的瓷贴面制作方法,直接在修复体三维模型上安装标准铸道三维模型,使修复体三维模型与标准铸道三维模型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将修复体三维模型与标准铸道三维模型形成的整体进行3d打印,打印得到修复蜡型,将修复蜡型的标准铸道端与铸造底座相连,采用包埋铸造方式得到修复体贴面成品。本发明的瓷贴面制作方法,直接在构建模型阶段将标准铸道三维模型安装在修复体三维模型上,然后打印出包含修复体蜡型和标准铸道蜡型的修复蜡型,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修复体蜡型贴于牙齿模型上,再在修复体蜡型上手工安装铸道蜡的操作,本发明提高了瓷贴面的生产效率,同时大大节省了人力,降低了瓷贴面制作成本,有利于提高瓷贴面修复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发明的瓷贴面制作方法的实施例中步骤二的示意图;
26.图2为图1其它角度的示意图;
27.图3为本发明的瓷贴面制作方法的实施中步骤二的示意图。
28.其中,1为修复体三维模型,2为标准铸道三维模型,3为标准件三维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瓷贴面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瓷贴面生产效率,降低瓷贴面制作成本,从而提高瓷贴面修复适应性。
31.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2.请参考图1-3,其中,图1为本发明的瓷贴面制作方法的实施例中步骤二的示意图,图2为图1其它角度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瓷贴面制作方法的实施中步骤二的示意图。
33.本发明提供一种瓷贴面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4.步骤一、根据牙齿模型设计出修复体三维模型1;
35.步骤二、在设计软件中,在修复体三维模型1上安装标准铸道三维模型2,修复体三维模型1与标准铸道三维模型2相连;
36.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修复体三维模型1、标准铸道三维模型2进行3d打印,并得到修复蜡型;
37.步骤四、将修复蜡型的标准铸道端与铸造底座相连,并采用包埋铸造方式得到修复体贴面成品。此处需要解释说明的是,修复蜡型包括修复体蜡型和标准铸道蜡型,且修复体蜡型与标准铸道蜡型相连,修复蜡型的标准铸道端为修复蜡型的标准铸道蜡型一端。
38.本发明的瓷贴面制作方法,直接在修复体三维模型1上安装标准铸道三维模型2,使修复体三维模型1与标准铸道三维模型2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将修复体三维模型1与标准铸道三维模型2形成的整体进行3d打印,打印得到修复蜡型,将修复蜡型的标准铸道端与铸造底座相连,采用包埋铸造方式得到修复体贴面成品。本发明的瓷贴面制作方法,直接在构建模型阶段将标准铸道三维模型2安装在修复体三维模型1上,然后打印出包含修复体蜡型和标准铸道蜡型的修复蜡型,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修复体蜡型贴于牙齿模型上,再在修复体蜡型上手工安装铸道蜡的操作,本发明提高了瓷贴面的生产效率,同时大大节省了人力,降低了瓷贴面制作成本,有利于提高瓷贴面修复的适应性。
39.具体地,步骤一中,可对牙齿模型进行扫描,进而得到牙齿模型三维数据,根据牙齿模型三维数据,顺利设计修复体三维模型1。
40.更具体地,步骤二中,操作者可根据实际需要或自身习惯选择合适的设计软件,在设计软件中,标准铸道三维模型2的一端与修复体三维模型1相连,标准铸道三维模型2的另一端连接有标准件三维模型3;将修复体三维模型1、标准铸道三维模型2以及标准件三维模型3进行3d打印,并得到修复蜡型;然后将修复蜡型的标准件端与铸造底座相连,并进行后续的操作。本发明在标准铸道三维模型2的另一端设计标准件三维模型3,为修复体三维模型1以及标准铸道三维模型2顺利进行3d打印提供了支撑,同时为设置多组复体三维模型以及标准铸道三维模型2提供了排布基础,更加便于打印出的修复蜡型与铸造底座相连。此处需要解释说明的是,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修复蜡型包括修复体蜡型、标准铸道蜡型以及标准件蜡型,标准铸道蜡型连接修复体蜡型和标准件蜡型,修复蜡型的标准件端具体为修复蜡
型的标准件蜡型一端。
41.为了进一步提高瓷贴面制作效率,步骤二中,修复体三维模型1以及标准铸道三维模型2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从而能够一次性生产多片瓷贴面,降低瓷贴面生产使用成本,使得瓷贴面能够更好地用于牙齿修复。
42.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二中的标准件三维模型3为圆盘状,在实际应用中,标准件三维模型3的形状还可以根据具体工况进行调整,提高瓷贴面制作方法的灵活性。
43.为了提高修复蜡型的结构强度,多组修复体三维模型1以及标准铸道三维模型2绕标准件三维模型3的轴线周向均布,多组修复体三维模型1以及标准铸道三维模型2于标准件三维模型3上均匀排布,提高标准件的受力均匀性,进而保证打印出的修复蜡型的整体结构强度,保证瓷贴面制作的可靠性。
44.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部分修复体三维模型1以及标准铸道三维模型2于标准件三维模型3上呈环状结构设置,部分修复体三维模型1以及标准铸道三维模型2位于环状结构内,实际应用中,由于修复体三维模型1形状以及尺寸各异,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瓷贴面制作效率,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将部分修复体三维模型1设置为环状结构,同时在环状结构的内圈设置部分尺寸规格合适的修复体三维模型1,合理利用空间,提高制作效率;在本发明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根据具体工况调整修复体三维模型1的排布方式,灵活机动。
45.还需要说明的是,步骤四中,在将修复蜡型与铸造底座相连之前,去除修复蜡型3d打印过程中的多余支撑杆,以保证后期瓷贴面顺利生产,提高瓷贴面生产精度。
46.进一步地,步骤四中,根据预设比例搅拌包埋材料,将搅拌好的包埋材料倒入包埋圈中,静置30min得到铸圈;将包埋好的铸圈放入加热炉内烧制,加热到845℃
±
5℃,通过高温烧掉修复蜡型,将烧好的铸圈放入压铸炉内,并放入铸瓷块,压铸获得修复体贴面成品。
47.本发明的瓷贴面制作方法,直接在修复体三维模型1上安装标准铸道三维模型2,并将多组修复体三维模型1和标准铸道三维模型2在标准件三维模型3上合理排布,然后将修复体三维模型1与标准铸道三维模型2以及标准件三维模型3形成的整体进行3d打印,打印得到修复蜡型,将修复蜡型的标准铸道端与铸造底座相连,采用包埋铸造方式得到修复体贴面成品。本发明的瓷贴面制作方法,在构建模型阶段,直接将标准铸道三维模型2安装在修复体三维模型1上,然后打印出修复蜡型,缩短了瓷贴面制作流程,通过合理布局一次性制作多片瓷贴面,有效提高了瓷贴面的生产效率,同时大大节省了人力,降低了瓷贴面制作成本,有利于提高瓷贴面修复的适应性。
48.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