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针灸推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07792发布日期:2022-09-03 07:41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针灸推拿床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针灸推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针灸推拿床。


背景技术:

2.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我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如今,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
3.对于瘫痪患者,经常需要采用针灸疗法并配合推拿等手段帮助患者的身体肌肉组织的恢复,在针灸和推拿时需要对患者的前面与后面均进行治疗,但瘫痪患者由于行动力较差,需要在医师的帮助下才能进行翻身,无疑增大了医师的工作量和体力消耗,并且医师在对患者的手部和腿部进行推拿按摩时,需要一只手长时间将患者的手部和腿部抬起,另一只手进行推拿按摩,不便于医师的操作,且增加了体力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针灸推拿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针灸推拿躺椅为瘫痪患者治疗时不方便为患者翻身,且为患者手部和腿部推拿按摩时需要用手托起,进而不方便医师操作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针灸推拿床,包括u形框、控制面板和第一床板,u形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插板,插板的外表面套设有活动板,u形框的侧表面铰接连接有第一床板,活动板的侧表面铰接连接有第二床板,u形框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床头板,床头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同时带动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翻转的翻身组件,u形框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床尾板,床头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第一床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贯穿槽,第一贯穿槽的内部设置有顶板,第一床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顶出组件,第一床板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两组第二贯穿槽,两组第二贯穿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托架,第一床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安装盒,且两组托架的底部均设置在安装盒内,安装盒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插板与活动板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
6.翻身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壁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且第一转动轴的端部与安装槽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轴的外表面套接有两组锥齿轮a,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两组齿轮a,两组齿轮a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且两组第二转动轴的端部均与安装槽的内壁转动连接,两组齿轮a的另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轴,两组第三转动轴的端部均固定安装有锥齿轮b,且两组锥齿轮b均与锥齿轮a啮合链接,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两组齿轮b,且两组齿轮b均与齿轮a啮合连接,并且两组齿轮b为前后交叉设置,前侧齿轮b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转动轴,且第四转动轴的端部与安装槽的内壁转动连接,后侧齿轮b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五转动轴,且第五转动轴的端部与安装槽的内壁转动连接,床头板的左侧面开设有两组移动槽,且两组移动槽均延
伸至安装槽的内部,前侧齿轮b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的端部穿过移动槽与第一床板的侧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床板的侧表面开设有活动槽,后侧齿轮b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端部穿过移动槽延伸至活动槽内的内部。
7.由上述方案可见,两组锥齿轮a为对称设置,故而可同时带动两组齿轮a呈反向转动,并通过齿轮a与齿轮b的啮合关系,进而带动两组齿轮b呈反向转动,从而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同时带动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进行翻转,并帮助患者翻身,通过设置翻身组件和顶出组件,能够在为患者翻身时,由第一床板带动患者翻身,同时第二床板也进行翻转,且通过顶板推动患者的后背,使患者的身体向第二床板倾斜并贴在第二床板上,随后使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复位,患者的前侧面自动趴在第二床板上并翻转,从而实现自动为患者翻身的目的,节省了医师的体力消耗,通过设置支撑组件,能够将患者的手部和腿部均抬起,从而方便医师为患者进行推拿按摩,避免需要用手托住患者的手部或腿部,从而不便于操作的目的,通过设置调节组件,可根据患者的体型大小调整u形框与活动板之间的距离,且活动槽和第二连接杆的设置可在第二床板移动后依然能够带动第二床板翻转,从而可使患者在翻身时,患者的侧面处于u形框和活动板的上表面,适用于不同体型大小的患者,适用性广。
8.本实施例中,顶出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床板下表面的u形支架,u形支架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顶板的下表面开设有螺纹槽,且第一螺纹杆插设在螺纹槽内,并且第一螺纹杆与螺纹槽啮合连接,前侧齿轮b的侧表面转动连接有第六转动轴,前侧第二转动轴与第六转动轴的外表面传动设置有皮带轮组,第一床板的侧表面开设有圆孔,第一床板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且圆孔与连接槽相互连通,并且第六转动轴的端部穿透过床头板的外表面延伸至圆孔的内部,第六转动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锥齿轮c,且锥齿轮c设置在连接槽内,连接槽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锥齿轮d,锥齿轮d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七转动轴,且第七转动轴的端部穿透过连接槽的内壁延伸至第一床板的外侧,第七转动轴与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传动设置有皮带轮组;
9.由上述方案可见,当第一电机带动两组齿轮a转动时,前侧齿轮a通过设置在第二转动轴和第六转动轴外表面的皮带轮组,故而带动第六转动轴转动,并通过锥齿轮c与锥齿轮d的啮合带动第七转动轴转动,通过设置在第七转动轴和第一螺纹杆外表面的皮带轮组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螺纹杆与螺纹槽的啮合关系带动顶板伸出,并推动患者的后背使患者的身体向第二床板倾斜。
10.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盒内部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且第二螺纹杆的顶部与第一床板的下表面啮合连接,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啮合套设有驱动块,驱动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板,且两组连接板的相反面均与两组托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11.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第二螺纹杆与驱动块的啮合关系,且驱动块的外表面通过两组连接板进行限位,使得驱动块进行升降,并带动两组托架升降,从而可抬高患者的手部或腿部,便于医师帮助患者的手部或腿部进行推拿按摩。
12.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包括开设在插板下表面的放置槽,活动板的内部设置有齿板,放置槽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输出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齿轮c,且齿轮c与齿板啮合连接;
13.由上述方案可见,第三电机带动齿轮c旋转时,由于齿轮c与齿板的啮合关系,进而可带动活动板左右移动,从而达到调整活动板与u形框之间距离的目的,便于不同体型大小的患者使用。
14.本实施例中,床头板与床尾板的相对面均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撑板,且四组支撑板均设置在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的下侧;
15.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四组支撑板,可对u形框、活动板、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均进行支撑,提高本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16.本实施例中,活动板的顶壁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端部与插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17.由上述方案可见,限位槽和限位块可为活动板提供限位效果,避免活动板从插板处脱离。
18.本实施例中,四组托架的上表面均黏合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防滑纹;
19.由上述方案可见,橡胶垫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增加患者手部或腿部的舒适度,且防滑纹的设置能够增大摩擦力,防止出现手部或腿部脱落的情况。
20.本实施例中,两组移动槽均为弧形结构,且两组移动槽的角度均为90度;
21.由上述方案可见,两组移动槽的角度均为90度,故而可带动患者的身体翻转90度,此时便于顶板推动患者身体倾斜到第二床板处。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3.1、本发明当需要为患者翻身时,可先通过第三电机带动齿轮c旋转,根据患者的身形大小调整好u形框与活动板之间的距离,随后通过第一电机同时带动两组齿轮b向内旋转,使得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均向内翻转至九十度,并带动患者的身体翻转九十度,且顶板在第一床板翻转的过程中会向上伸出,推动患者的后背使患者的身体向第二床板倾斜,并使患者的前侧面贴在第二床板的外表面,随后使第一电机反转带动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复位,由于患者的前侧面倾斜贴在第二床板的外表面,故而患者会在第二床板向下复位时实现翻身的目的,从而减轻了医师的工作量和体力消耗;
24.2、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为患者手部和腿部进行推拿按摩时,可将患者的小腿或上臂放置在托架处,随后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螺纹杆旋转,由于第二螺纹杆与驱动块为啮合连接,且驱动块的受到两组连接板的限位,故而会带动驱动块升降,并带动两组托架升降,从而可达到为患者腿部和手部支撑的目的,便于医师对患者进行推拿按摩,减轻了医师的体力消耗。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26.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27.图3为本发明中104内部区域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发明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发明中100和102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发明中翻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本发明中顶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本发明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9为本发明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0为本发明中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35.图中:100、u形框;101、插板;102、活动板;103、床头板;104、安装槽;105、床尾板;106、控制面板;200、第一床板;201、第二床板;300、翻身组件;301、第一电机;302、第一转动轴;303、锥齿轮a;304、齿轮a;305、第二转动轴;306、第三转动轴;307、锥齿轮b;308、齿轮b;309、第四转动轴;310、第五转动轴;311、移动槽;312、第一连接杆;313、活动槽;314、第二连接杆;400、第一贯穿槽;401、顶板;402、第二贯穿槽;403、托架;404、安装盒;500、顶出组件;501、u形支架;502、第一螺纹杆;503、螺纹槽;504、第六转动轴;505、圆孔;506、连接槽;507、锥齿轮c;508、锥齿轮d;509、第七转动轴;600、支撑组件;601、第二电机;602、第二螺纹杆;603、驱动块;604、连接板;700、调节组件;701、放置槽;702、齿板;703、第三电机;704、齿轮c;705、限位槽;706、限位块;800、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7.请参阅图1-1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38.一种新型针灸推拿床,包括u形框100、控制面板106和第一床板200,u形框10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插板101,插板101的外表面套设有活动板102,u形框100的侧表面铰接连接有第一床板200,活动板102的侧表面铰接连接有第二床板201,u形框100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床头板103,床头板103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04,安装槽104的内部设置有同时带动第一床板200和第二床板201翻转的翻身组件300,u形框100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床尾板105,床头板103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106,第一床板200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贯穿槽400,第一贯穿槽400的内部设置有顶板401,第一床板200的下表面设置有顶出组件500,第一床板200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两组第二贯穿槽402,两组第二贯穿槽402的内部均设置有托架403,第一床板200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安装盒404,且两组托架403的底部均设置在安装盒404内,安装盒404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组件600,插板101与活动板102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700;
39.翻身组件300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槽104内壁的第一电机301,第一电机301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302,且第一转动轴302的端部与安装槽104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轴302的外表面套接有两组锥齿轮a303,安装槽104的内部设置有两组齿轮a304,两组齿轮a304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305,且两组第二转动轴305的端部均与安装槽104的内壁转动连接,两组齿轮a304的另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轴306,两组第三转动轴306的端部均固定安装有锥齿轮b307,且两组锥齿轮b307均与锥齿轮a303啮合链接,安装槽104的内部设置有两组齿轮b308,且两组齿轮b308均与齿轮a304啮合连接,并且两组齿轮b308为前后交叉设置,前侧齿轮b308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转动轴309,且第四
转动轴309的端部与安装槽104的内壁转动连接,后侧齿轮b308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五转动轴310,且第五转动轴310的端部与安装槽104的内壁转动连接,床头板103的左侧面开设有两组移动槽311,且两组移动槽311均延伸至安装槽104的内部,前侧齿轮b308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12,且第一连接杆312的端部穿过移动槽311与第一床板200的侧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床板201的侧表面开设有活动槽313,后侧齿轮b30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14,且第二连接杆314的端部穿过移动槽311延伸至活动槽313内的内部;
40.具体的,顶出组件500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床板200下表面的u形支架501,u形支架50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502,顶板401的下表面开设有螺纹槽503,且第一螺纹杆502插设在螺纹槽503内,并且第一螺纹杆502与螺纹槽503啮合连接,前侧齿轮b308的侧表面转动连接有第六转动轴504,前侧第二转动轴305与第六转动轴504的外表面传动设置有皮带轮组,第一床板200的侧表面开设有圆孔505,第一床板200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506,且圆孔505与连接槽506相互连通,并且第六转动轴504的端部穿透过床头板103的外表面延伸至圆孔505的内部,第六转动轴504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锥齿轮c507,且锥齿轮c507设置在连接槽506内,连接槽506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锥齿轮d508,锥齿轮d50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七转动轴509,且第七转动轴509的端部穿透过连接槽506的内壁延伸至第一床板200的外侧,第七转动轴509与第一螺纹杆502的外表面传动设置有皮带轮组,当第一电机301带动两组齿轮a304转动时,前侧齿轮a304通过设置在第二转动轴305和第六转动轴504外表面的皮带轮组,故而带动第六转动轴504转动,并通过锥齿轮c507与锥齿轮d508的啮合带动第七转动轴509转动,通过设置在第七转动轴509和第一螺纹杆502外表面的皮带轮组带动第一螺纹杆502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螺纹杆502与螺纹槽503的啮合关系带动顶板401伸出,并推动患者的后背使患者的身体向第二床板201倾斜;
41.具体的,支撑组件600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盒404内部的第二电机601,第二电机601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602,且第二螺纹杆602的顶部与第一床板200的下表面啮合连接,第二螺纹杆602的外表面啮合套设有驱动块603,驱动块6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板604,且两组连接板604的相反面均与两组托架4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第二螺纹杆602与驱动块603的啮合关系,且驱动块603的外表面通过两组连接板604进行限位,使得驱动块603进行升降,并带动两组托架403升降,从而可抬高患者的手部或腿部,便于医师帮助患者的手部或腿部进行推拿按摩;
42.具体的,调节组件700包括开设在插板101下表面的放置槽701,活动板102的内部设置有齿板702,放置槽70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703,第三电机703输出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齿轮c704,且齿轮c704与齿板702啮合连接,第三电机703带动齿轮c704旋转时,由于齿轮c704与齿板702的啮合关系,进而可带动活动板102左右移动,从而达到调整活动板102与u形框100之间距离的目的,便于不同体型大小的患者使用;
43.具体的,床头板103与床尾板105的相对面均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撑板800,且四组支撑板800均设置在第一床板200和第二床板201的下侧,通过设置四组支撑板800,可对u形框100、活动板102、第一床板200和第二床板201均进行支撑,提高本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44.具体的,活动板102的顶壁开设有限位槽705,限位槽705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706,且限位块706的端部与插板1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限位槽705和限位块706可为活动板102提供限位效果,避免活动板102从插板101处脱离;
45.具体的,四组托架403的上表面均黏合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防滑纹,橡胶垫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增加患者手部或腿部的舒适度,且防滑纹的设置能够增大摩擦力,防止出现手部或腿部脱落的情况;
46.具体的,两组移动槽311均为弧形结构,且两组移动槽311的角度均为90度,两组移动槽311的角度均为90度,故而可带动患者的身体翻转90度,此时便于顶板401推动患者身体倾斜到第二床板201处。
47.本装置中控制面板106的内部设置有处理器和plc控制器,且处理器与plc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并且plc控制器与第一电机301、第二电机601和第三电机703均电性连接,通过在控制面板106输入指令,向处理器发出信号,处理器收到信号后向plc控制器发出指令信号,plc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301、第二电机601或第三电机703启动,达到功能使用的目的。
48.工作原理:本装置在使用时,先将患者放置在第一床板200处,并使患者的正面朝上,此时医师可对患者的正面进行针灸推拿,当需要对患者的手部和腿部进行推拿按摩时,可将患者的小腿或上臂放置在托架403处,随后启动第二电机601带动第二螺纹杆602旋转,由于第二螺纹杆602与驱动块603为啮合连接,且驱动块603的受到两组连接板604的限位,故而会带动驱动块603升降,并带动两组托架403升降,从而可达到为患者腿部和手部支撑的目的,便于医师对患者进行推拿按摩,减轻了医师的体力消耗,并且通过托架403对手部的抬升还能够辅助患者进行起身,当需要为患者翻身时,可先启动第三电机703带动齿轮c704旋转,由于齿轮c704与齿板702为啮合关系,进而可带动活动板102发生移动,根据患者的身形大小调整好活动板102与u形框100之间的距离,随后启动第一电机301带动第一转动轴302旋转,并带动两组锥齿轮a303旋转,通过锥齿轮a303与锥齿轮b307的啮合关系,进而带动两组齿轮a304旋转,通过齿轮a304与齿轮b308的啮合关系,进而带动两组齿轮b308同时向内旋转,使得第一床板200和第二床板201均向内翻转至九十度,此时患者侧躺在第一床板200与第二床板201之间,且在第一床板200翻转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在第二转动轴305与第六转动轴504之间的皮带轮组,故而带动第六转动轴504旋转,并通过锥齿轮c507与锥齿轮d508之间的啮合关系,进而带动第七转动轴509旋转,随后通过设置在第七转动轴509与第一螺纹杆502之间的皮带轮组,故而带动第一螺纹杆502旋转,由于第一螺纹杆502与螺纹槽503的啮合关系,进而可带动顶板401向上移动,并推动患者的后背使患者的身体向第二床板201倾斜,并使患者的前侧面贴在第二床板201的外表面,随后使第一电机301反转带动第一床板200和第二床板201复位,由于患者的前侧面倾斜贴在第二床板201的外表面,故而患者会在第二床板201向下复位时实现翻身的目的,从而减轻了医师的工作量和体力消耗。
4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