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1708537发布日期:2022-10-01 13:1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1.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硫酸多糖包覆小分子活性物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小分子药物具有结构清晰、靶点明确,易于合成生产的优点。已有许多研究发现,来自中药或食物中的小分子活性物质具有抗感染、抗病毒、抗过敏等生理功能,如黄芩苷、小檗碱、姜黄素、槲皮素等均是良好的天然活性成分,但由于分子量小、体内代谢差、用药后血药浓度低等因素,限制了其作为临床药物的研发。
3.因此,提高小分子活性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稳定性和分散性,增强其药物缓释效果,提高生物利用度,对促进新型小分子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组合物以硫酸多糖包覆小分子活性物质,该组合物可使得硫酸多糖与小分子活性物质产生协同作用,增强其生物活性,为新型小分子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支持。
5.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硫酸多糖和小分子活性物质,其中所述硫酸多糖包覆所述小分子活性物质。
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硫酸多糖是红藻硫酸多糖;优选地,所述红藻选自坛紫菜、龙须菜和麒麟菜。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小分子活性物质选自小檗碱或其盐与黄芩苷的复合物、小檗碱或其盐、黄芩苷、姜黄素、槲皮素和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小分子活性物质是小檗碱与黄芩苷的复合物。
10.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小分子活性物质是由异喹啉生物碱与黄酮苷形成的纳米颗粒。优选地,所述小分子活性物质是由异喹啉生物碱与黄酮苷通过分子自组装形成的纳米颗粒。分子自组装是在平衡条件下,分子间非共价键相互作用或者自发组合形成的一类稳定且具有某种特定功能或性能的分子聚集体或超分子结构。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小檗碱与黄芩苷的复合物的紫外光谱在波长315nm-345nm、263nm-275nm处各有1个最大吸收峰。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小檗碱与黄芩苷的复合物通过如下方法得到:
13.(1)将小檗碱和黄岑苷分别溶解于水中,调节黄芩苷的水溶液ph为6-12,优选ph为8-12;
14.(2)将小檗碱的水溶液与黄岑苷的水溶液混合,加热搅拌,离心,所得沉淀即为小檗碱与黄芩苷的复合物。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小檗碱与黄芩苷的摩尔比为1:(0.1-10),例如
1:0.1,1∶0.5,1∶1,1∶2,1∶5,1∶10。
16.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使用有机碱或无机碱调节黄芩苷水溶液ph为8-12,优选地,所述无机碱选自氢氧化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小檗碱水溶液与黄芩苷水溶液以体积比1:(0.1-10),例如1:0.1,1∶0.5,1∶1,1∶2,1∶5,1∶10的比例混合。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加热的温度为30℃-100℃,例如30℃,50℃,80℃,100℃,优选为60℃-90℃。
1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搅拌为磁力搅拌,所述磁力搅拌的时间为20min-80min,例如30min,40min,50min,60min,70min,80min,优选为40min-70min;所述磁力搅拌的转速为10-20,例如10,15,20。
2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离心的转速为4000rpm-10000rpm,例如4000rpm,5000rpm,6000rpm,7000rpm,8000rpm,9000rpm,10000rpm,优选为7000rpm-9000rpm。
2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将离心所得沉淀用超纯水洗涤,得到所述小檗碱与黄芩苷的复合物。
2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小分子活性物质是盐酸小檗碱与黄芩苷的复合物。
2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小分子活性物质是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
24.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小分子活性物质具有纳米结构。
25.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小分子活性物质是纳米颗粒、纳米棒或纳米纤维。
26.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小分子活性物质具有纳米纤维结构,所述纳米纤维的直径为1nm-50nm。每条纳米纤维由纳米小颗粒组成的串珠样结构连接而成,纳米纤维通过相互交织呈网状结构。
2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硫酸多糖的单糖主要为d-半乳糖和l-半乳糖,所述硫酸多糖的硫酸根质量含量为10%~30%,所述硫酸多糖的平均分子量为500~3000kda。
28.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制备所述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9.将硫酸多糖与第一溶剂混合,形成硫酸多糖溶液;
30.将小分子活性物质与第二溶剂混合,形成小分子活性物质溶液;
31.将硫酸多糖溶液与小分子活性物质溶液混合。
3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溶剂为超纯水。
3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溶剂为超纯水。
3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硫酸多糖溶液的浓度为3mg/ml-15mg/ml,优选为5mg/ml-10mg/ml。
3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小分子活性物质溶液的浓度为0.2mmol/l-10mmol/l,优选为0.5mmol/l-5mmol/l,更优选为2mmol/l-4mmol/l。
3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硫酸多糖溶液与小分子活性物质溶液混合的体积比为(1-3):1。
3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硫酸多糖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38.(1)将藻类干粉和溶剂a以料液比1:(50~90)混合,得到混合液;
39.(2)将得到的混合液冷冻后再解冻,得到解冻的混合液;
40.(3)向上述解冻后的混合液中加入溶剂b,所得沉淀即为硫酸多糖。
4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步骤(2)中将得到的混合液冷冻后再解冻,重复冷冻和解冻的操作3~6次,得到解冻的混合液。
4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溶剂a为超纯水。
4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溶剂b为乙醇。
4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冷冻的温度为-30℃~-18℃。
4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解冻的温度为50℃~60℃。
46.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硫酸多糖在药物制备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硫酸多糖作为药物的包覆材料。
4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药物为小分子药物。
4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所用硫酸多糖具有来源丰富、成本低、生物相容性高、安全无毒等优势,可以通过包覆作用,很好的稳定和分散小分子活性物质,使其发挥良好的生物功能;2.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能够增强包括小檗碱、黄岑苷等小分子活性物质的药物的缓释效果,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便于新型小分子药物的研发。
附图说明
49.图1显示了实施例1得到的三种红藻硫酸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图,(a)为phsp的红外光谱分析图,(b)为esp的红外光谱分析图,(c)为glsp的红外光谱分析图。
50.图2显示了实施例2得到的bbr-ba-phsp与bbr-ba-esp的照片,(a)bbr-ba-phsp,(b)bbr-ba-esp。
51.图3显示了实施例2得到的bbr-ba-phsp与bbr-ba-esp的扫描电镜图,(a)bbr-ba-phsp,(b)bbr-ba-esp。
52.图4显示了实施例2得到的bbr-ba的扫描电镜图。
53.图5显示了不同浓度的bbr-ba、bbr-ba-phsp及bbr-ba-esp对rbl-2h3脱颗粒的抑制率结果。
54.图6显示了实施例3得到的c
1+2-phsp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55.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56.定义
57.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发明使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和科技术语都具有如在本发明所属领域中通常使用的相同含义。
58.本文所用的术语“小分子活性物质”是指分子量小于1000道尔顿的化合物或复合物,包括具有生物活性的小肽、寡肽、寡糖、寡核苷酸、维生素、矿物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及
其降解产物,如苷元、黄胴元、甙元、生物碱等。
59.本文所用的术语“纳米结构”是指尺寸在100nm以下的微小结构,是以纳米尺度的物质单元为基础,按一定规律构筑或组装一种新的体系,它包括一维的、二维的、三维的体系,这些物质单元包括纳米微粒、稳定的团簇或人造超原子、纳米管、纳米棒、纳米丝、纳米线以及纳米尺寸的孔洞等。
60.实施例1红藻硫酸多糖的制备和性质分析
61.将三种红藻(坛紫菜、麒麟菜、龙须菜)分别洗净烘干粉碎成干粉,将三种红藻干粉分别和超纯水按照料液比1:90混合,-18℃冷冻4h,55℃解冻,反复冻融4次,而后利用乙醇沉淀过夜,第二天复溶后真空冷冻干燥,即得到三种红藻硫酸多糖。
62.检测得到的三种红藻硫酸多糖的总糖、还原糖、硫酸根、内毒素的含量、平均分子量、粘度,结果如表1所示。
63.表1红藻硫酸多糖的性质
[0064][0065]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制备得到的三种红藻硫酸多糖的结构和官能团,如图1所示。图1a为phsp的红外光谱图,phsp在3350cm-1
处有吸收峰,该峰表示分子间或者分子内存在o-h;在2935cm-1
处存在峰,表明亚甲基的反对称伸缩振动;1400cm-1-1200cm-1
处出现c-h弯曲伸缩振动峰;在1015cm-1
处出现峰为c-o的强特征吸收峰,表明了phsp为糖类物质,在1216cm-1
和767cm-1
处有硫酸根的特征吸收峰。
[0066]
图1b为esp的红外光谱图,esp在特征谱带区3450cm-1
为o-h的伸缩振动,2923cm-1
为c-h的伸缩振动,这部分为多糖类的特征吸收,1641cm-1
为c=o的特征吸收,在指纹区1249cm-1
为o=s=o的伸缩振动,说明该多糖含有硫酸酯基,在1071cm-1
处的特征吸收说明在主链中存在吡喃半乳糖,929cm-1
为c-o上的3,6内醚半乳糖残基的特征吸收;846cm-1
为吡喃糖环c4上的c-o-so3的特征吸收,成苷的半缩醛羟基为α构型,804cm-1
为吡喃糖环c2上的c-o-so3的特征吸收,这与ι-卡拉胶的特征光谱相似。
[0067]
图1c为glsp的红外光谱图,glsp的特征吸收峰有:3289cm-1
是分子内或分子间o-h氢键的伸缩振动;2920cm-1
为亚甲基的反对称伸缩振动;1400cm-1
~1200cm-1
左右吸收峰为c-h的弯曲振动吸收峰;1070cm-1
吸收峰是o-h变角弯曲振动;在1260cm-1
和850cm-1
处有明显的硫酸化基团吸收峰;在931cm-1
处出现的特征吸收峰表明该多糖含有3,6-内醚半乳糖。
[0068]
实施例2红藻硫酸多糖包覆的小檗碱/黄芩苷复合物纳米颗粒
[0069]
(1)配制小檗碱(bbr)和黄芩苷(ba)水溶液,浓度均为2mm。
[0070]
(2)将加入8.51mlba(2mm ph10.0)和8.51mlbbr(2mm)的圆底烧瓶置于集热式恒温
磁力搅拌器(80℃)上,转速20rpm,加热搅拌1h,9000r/min的离心后弃上清,离心后的沉淀即为小檗碱/黄岑苷纳米复合物,命名为bbr-ba,将沉淀用超纯水洗3次,加入4.25ml超纯水混匀,得到小檗碱/黄芩苷复合物的纳米颗粒水溶液。
[0071]
(3)将红藻硫酸多糖(phsp或esp)溶于超纯水,制备浓度为5mg/ml的黏溶液,以1:1体积与小檗碱/黄芩苷复合物的纳米颗粒的水溶液混合,得到均匀的纳米颗粒水溶液bbr-ba-phsp或bbr-ba-esp(图2)。
[0072]
(4)将bbr-ba-phsp或bbr-ba-esp水溶液滴在导电树脂上,真空干燥后使用leica-em-ace600溅射镀膜仪,涂上金膜。在10kv下,使用sem(zeiss-supra55,germany)成像,观察自组装的形态,结果如图3所示,bbr-ba-phsp、bbr-ba-esp均呈不规则颗粒状,形态均一,可见所有颗粒均由一层糊状样物质将其包覆聚拢,因此在电镜下无法清晰观察到颗粒的边缘轮廓,相比之下,bbr-ba纳米颗粒在干燥后通过扫描电镜下观察到bbr/ba具有纳米纤维结构,纳米纤维的直径为1nm-50nm,每条纳米纤维由纳米小颗粒组成的串珠样结构连接而成,纳米纤维通过相互交织呈网状结构(图4)。由此可见,硫酸多糖的包覆作用能够使bbr-ba纳米颗粒的分散性更好。
[0073]
(5)bbr-ba-phsp和bbr-ba-esp的抗过敏活性检测
[0074]
利用anti-dnp-ige(200ng/ml)敏化rbl-2h3细胞12~16h,通过500ng/ml dnp-bsa刺激激活rbl-2h3细胞1h,收集1h后细胞培养上清和裂解液,检测β-氨基己糖苷酶的释放率用以判断肥大细胞的激活,构建成ige介导的肥大细胞激活过敏模型。具体操作如下:
[0075]
a.用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加入5
×
104个rbl-2h3细胞悬液100μl,添加终浓度200ng/ml的anti-dnp-ige敏化过夜(16h);
[0076]
b.用pbs洗板一次(八连排移液器)洗去未结合的ige,每孔加入90μl台式缓冲液,5μl样品(终浓度为5μm,10μm,20μm);
[0077]
c.培养1h后加入5μldnp-bsa(终浓度为500ng/ml),阴性对照孔加只加pbs,阳性对照孔只加dnp-bsa;
[0078]
d.1h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和裂解液,测定每孔细胞的脱颗粒效率,并计算样品对rbl-2h3脱颗粒的抑制率,(抑制率=(dnp-bsa组
脱颗粒效率-样品组
脱颗粒效率
)/(dnp-bsa组
脱颗粒效率-pbs组
脱颗粒效率
)
×
100%);
[0079]
e.β-氨基己糖苷酶的释放率结果如图5所示,与dnp-bsa相比,5μm、10μm的bbr-ba均能够抑制rbl-2h3细胞的激活,用phsp包裹后抗过敏活性明显提升。
[0080]
实施例3红藻硫酸多糖包覆的深海来源小分子纳米颗粒
[0081]
(1)选两个深海来源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命名为c1和c2),将c1及c2溶于超纯水中,用超声将其混合均匀,调节浓度为500μmol/l。
[0082]
(2)将c2溶液ph调节至9.0,将c1和c2以1:1混合,再用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进行80℃水浴加热及磁力搅拌1h,冷却后得到c1和c2的混合物c
1+2

[0083]
(3)将红藻硫酸多糖(phsp)溶于超纯水,制备浓度为5mg/ml的黏溶液,以1:1体积混合c
1+2
,得到均匀的纳米颗粒水溶液c
1+2-phsp(图6),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自组装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sem下观察到干燥后的样品为短棒状结构,且形态均一,分散均匀。
[008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